王维考进士的文言文
1. 关于王维的文言文
人间词话王国维〔一〕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四〕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
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
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 ***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七〕“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九〕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十一〕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
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十二〕“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十三〕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生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十四〕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十五〕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十六〕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十七〕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十八〕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十九〕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二十〕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二一〕欧九《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晁补之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但欧语尤工耳。
〔二二〕梅圣俞《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了,满地斜阳,翠色和烟老。”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
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永叔一生似专学此种。
〔二三〕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二四〕《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二五〕“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二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C(演奏) 2.A(A.介词,在; B.代词/结构助词,的; C.因为/凭借;D.担任/动词,装作) 3.B(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王维服药假装不能说话) 4.(1)恰好王缙请求削免自己的刑部侍郎官职来赎兄罪,于是特别赦免他,并责备(责罚)授予(授职、任命)他太子中允的官职。
(2)又给平生亲友作告别书几幅,大都是敦促(督促)劝勉(鼓励)朋友信佛修心的意思。 参考译文: 王维,字摩诘,是太原祁县人。
父名处廉,官位终於汾州司马,家迁到蒲,於是成为河东人。 王维在开元九年考中进士。
奉养其母崔氏以孝见称。和弟王缙都有俊才,在博学多艺上也齐名。
兄弟友好,为士人们推崇。历任右拾遣、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
居母丧,因哀痛毁伤得骨瘦如柴,几乎不能胜任服丧。丧满除服,拜授吏部郎中。
天宝末年,任给事中。 吃药使自己下痢,诈称哑了。
安禄山平素怜爱他,派人把他接到洛阳,拘禁在普施寺,强迫他接受伪官。安禄山在凝碧宫宴会他的徒众,乐工都是梨园弟子、教坊工人。
王维听了很悲伤,暗中作诗说:“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贼平后,陷没在叛贼中的官分三等定罪。王维因为《凝碧诗》传闻到皇帝驻跸之地,肃宗称赏他,恰好王缙请求削免自己的刑部侍郎官职来赎兄罪,於是特别赦免他,责授他任太子中允。
乾元年间,迁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又拜任给事中,转任尚书右丞。 王维以诗名著称於开元、天宝年间,兄弟在两都做官,凡是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恭迎他,宁王、薛王待他如同师友,王维尤其擅长五言诗。
书画更是极其神妙,笔迹措思,和造化相参,而创立画意经营圆绘,就有所不足,至於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於天机,不是一般绘画的所能企及了。有人得到《奏乐图》,不知道奏的是什么,王维看后说:“这是《霓裳》第三叠第一拍。”
好事者召集乐工来演奏,一点也不差,都佩服他的精思。 王维兄弟都信佛,平时经常吃蔬菜,不吃荤血,到晚年长斋, *** 华美的衣服。
得到宋之间蓝田别墅,在辋口,以辋水周绕房舍,修建竹洲花坞,和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歌咏整天。曾汇集他在田园所作的诗,称为《辋川集》。
在京师时每天给十几位僧人施斋饭,以玄谈为乐。斋中没有别的,只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专心惮诵。妻去世后不再娶,三十年独居一室,完全屏除尘世之累。
乾元二年七月去世。临终之际,因为王缙在凤翔。
忽然索笔作辞别王缙的书信,又给平生亲友作告别书几幅,大都是勉励朋友信佛修心的意思,扔下笔便去世了。 代宗时王缙任宰相,代宗好文,常对王缙说:“卿兄在天宝年间诗名冠於当世,朕曾在诸王座上听到过奏他的乐章。
现在有多少文集,卿可以献进来。”王缙说:“臣兄在开元年间有诗百千余篇,天宝乱事后,十不存一。
最近在中外亲故间相互搜集汇编,总共得到四百多篇。”次日把它献上,皇上优诏褒赏。
王缙另有传。
3. 崔枢应进士的文言文翻译
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
后来,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对崔枢说:“承蒙你照顾,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我们家重土葬,如果我死了,你能始终如一照顾我吗?”崔枢答应了他的请求。
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
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做一个进士,所需自有官府供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 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听说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
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
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
沛帅王彦对他的节操感到敬佩和惊奇,想留他做幕僚,他不愿意。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终于掌握考选文士的权利,享有清廉的名声。
4. 《牛徽举进士》文言文翻译
牛徽考中进士,经过多次提拔而担任吏部员外郎。乾符年间选拔官把不加节制,官吏中有很多奸猾之凡,每年选调官吏选四千人,牛徽用刚直严明(的态度)来治理(这个问题),杜绝委托求情,法令制度得以重新振兴。
牛徽的父亲牛蔚到梁地去躲避祸乱.在途中生了病,牛徽与儿子抬着(牛蔚乘坐的)竹轿,经过栈道时,强盗击打他的头部,(牛徽)血流满面,(可)他仍抬着轿子不停步。强盗紧追不舍.牛檄对强盗行礼说:“人人都有父亲,现在我的父亲年老而且生病了,希望不要惊吓他。”强盗被他的话感动了,就不再追逼。到了前面的山谷,又遭遇强盗。(强盗们)于是互相转告说:“这是一个孝子啊!”强盗和牛徽一起抬着轿子,让他们(牛徽一家)住到自己家里,呈上布帛包扎(牛徽的)伤口,把稠粥和汤水进献给牛蔚(吃),留他们连住两夜才离开。
抵达梁地,牛徽赶赴天子所在的蜀地谒见皇上,请求回家侍养生病的父亲。恰好被授予谏议大夫一职,他坚决推辞,拜见宰相杜让能说:“皇上行幸他处应该随从,父亲有病应当侍奉,而且我的哥哥已经在朝廷做官,我请求回去为父亲请医问药。”父亲去世后,牛徽客居梁、汉两地。为父亲守孝满三年后,朝廷征召牛徽担任中书舍人,牛徽以身休有病推辞,(后来)改任给事中。张浚讨伐太原,引荐牛徽担任判官,皇上下令当地官员督促牛徽赴任。牛徽叹息说:“王室刚刚恢复,国库已经耗尽,应当与地方诸侯和睦相处并把他们作为屏障,可又要连续用兵,诸侯与朝廷不是一条心,一定会有后顾之忧。”牛徽不肯赴任。
张浚果然战败,朝廷又征召牛徽担任给事中。杨复恭在山南反叛朝廷,李茂贞请求朝廷授予招讨符节去讨伐杨复恭,还没等朝廷答复,他就与王行瑜擅自出兵了。昭宗发怒,拿着奏章不批。孛茂贞屡次请求,皇上召集群臣商议,群臣不敢说话。牛徽说:“朝廷正处多事之秋,李茂贞确实有功劳。现在杨复恭依仗兵力作乱而李茂贞去讨伐他,李茂贞的罪过在于没有等待命令下达罢了。我听说两个藩镇的士兵乱杀无辜,(如果)不早一点有所控制,那么梁、汉两地的人就要(被)杀光了。请朝廷把招讨符节授予李茂贞,明确规章,那么军队就会有所畏惧。”皇上说:“对。”
于是把招计使的符节授予李茂贞,李茂贞果然平定了叛乱,但是他更加骄横,皇上派遣宰相杜让能率其讨伐他,牛徽劝谏说:“岐地,是国都的西门。李茂贞凭借他的军队而(变得)暴虐,如果使他(对朝廷哪怕)有万分之一的不利,(而)使皇上的威严爱到挫伤怎么办?希望慢慢制约他。”皇上不听劝谏。
(讨伐李茂贞的)军队出发了,皇上史召见牛徽说:“现在讨伐李茂贞,他的军队都是乌合之众,战胜他们一定万无一失,你考虑一下哪一天有捷报传来?”牛徽回答说:“我的职责是劝谏,所谈的都是有关军事、国家的重要道理,如果询问平定叛贼的日期,希望陛下用占卜的方式去推求,责求将帅,这不是我的职责。”不久,朝廷的军队果然被击败。
原文如下:
徽举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乾符中选滥,吏多奸,岁调四千员,徽治以刚明,棍杜干请,法度复振。
父蔚避地于梁,道病,徽与子扶篮舆,历阁路,盗击其首,血流面,持舆不息。盗迫之,徽拜日:“人皆有父,今亲老而疾,幸无骇惊。”盗感之,乃止。及前谷,又逢盗,辄相语日:“此孝子也!”共举舆舍之家,进帛裹创,以懂饮奉蔚,留信宿去。
抵梁,徽趋蜀谒行在,丐归侍亲疾。会拜谏议大夫,固辞,见宰相杜让能曰:“上迁幸当从,亲有疾当侍,而徽兄在朝廷,身乞还营医药。”父丧,客梁、汉。终丧,以中书舍人召,辞疾,改给事中。张浚伐太原,引为判官,敕在所敦遣。徽太息日:“王室方复,唐藏殚耗,当协和诸侯以为藩屏,而又济以兵,诸侯离心,必有后忧。”不肯起。
浚果败复召为给事中杨复恭叛山南李茂贞请假招讨节伐之未报而与王行瑜辄出兵昭宗怒持奏不下茂贞亟请,帝召群臣议,无敢言。徽曰:“王室多难,茂贞诚有功。今复恭阻兵而讨之,罪在不俟命尔。臣闻两镇兵多杀伤,不早有所制,则梁、汉之人尽矣。请假以节,明约束,则军有所畏。”帝曰:“然。”
乃以招讨使授茂贞,果有功,然益偃蹇,帝使宰相杜让能将兵诛讨,徼谏曰:“岐,国西门。茂贞凭其众而暴,若令万分一不利,屈威重奈何?愿徐制之。”不听。
师出,帝复召徽曰:“今伐茂贞:彼众乌合,取必万全,卿计何日有捷?”对曰:“臣职谏争,所言者军国大体,如索贼平之期,愿陛下考蓍龟,责将帅,非臣职也。”既而师果败。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九》)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参考译文:
王维字摩诘,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做诗词(连续的词章),和他的弟弟王同样有名,(他们哥俩的名望在于)资助人、有孝道,讲究友谊。开元初年,升为进士,后来调任太乐丞,这样升到济州司仓参军(的职位)。张九龄执政的时候,
又被提拔为右拾遗。做过监察御史。母丧,他几次痛不欲生。服孝期后,又转任给事中。
安禄山造反,玄宗向西安转移驻守,王维被叛军抓住,用药迫害他,使他的嗓子发不出声音。禄山以前就知道他的才能,把他接到洛阳,强迫他做给事中。禄山在凝碧池设宴席,召集所有的
梨园诸工一起奏乐,各位艺人都悲泣,王维听说后悲痛得最厉害,赋诗一首
表达心中的悲痛。叛军被剿平后,王维等人都被投到监狱。只是以诗名传播天下,当时王缙的地位已很显赫了,请求降低自己的官位来为王维赎罪,肃宗也很吝惜王缙的才华,低任他为太子中允。过段时间之后,转任中庶子,最后任尚书右丞。
王缙担任蜀州刺史不能够还朝,王维表示“自己有五方面不足,而王缙有五个方面长处,我自己在省府任职,而王缙在远方,我愿意把所担任的官职归还朝廷,回到乡村,使缙能够回到京师做官”。朝廷经过议论认为他的想法没有罪过。后里召回王缙担任左散骑常侍。王维是上元初年死去的,活了六十一岁。他病重的时候,缙在凤翔地方,他留下书信一封与他做别,另外还有给其他漆树朋友的书信字札数件,做完这些他就死了。死后朝廷追赠他为秘书监。
维擅长草书、隶书,善于绘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当时一些达官贵人都希望跟他结交,宁王、薛王对待他如同师友。他绘画的构思如同神助,他画的山水空灵远阔,云的形态、石的颜色,绘画的技艺如同得到天机,模仿不上来。有个人出示一幅《按乐图》者,没有标明其中内容,维看了说:“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这个人不信,于是召集乐工表演此曲,(见果然如此)方才相信。
他们兄弟都很虔诚地信奉佛教,食不荤, *** 艳丽的衣服。别墅在辋川,那地方有风景很有名,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把辋川这个居所改建为寺庙,死的时候葬在了辋川之西侧。
宝应年间,代宗对王缙说曰:“朕曾经听许多王公大臣说王维作了许多乐章,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多少?”派宫里的王承华负责收集,王缙仅收集了几十篇不到百篇的样子。
6. 曹修古进士起家 文言文阅读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辞甚切至。又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著为令。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奠。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即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
司天监主簿苗舜臣等尝言,土宿留参,太白昼见,诏日官同考定。及奏,以谓土宿留参。顺不相犯;太白昼见,日未过午。舜臣等坐妄言灾变被罚。修古奏言:"日官所定,希旨悦上,未足为信。今罚舜臣等,其事甚小,然恐人人自此畏避,佞媚取容,以灾为福,天变不告,所损至大。"禁中以翡翠羽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谓重伤物命,且真宗时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命罢之。时颇崇建塔庙,议营金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
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暖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未行,改知兴化军。会赦复官,卒。
修古立朝,慷慨有风节。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所回挠。既没,人多惜之。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委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录其婿刘勋为试将作监主簿。修古无子,以兄子觐为后。
觐知封州,侬智高乱,死之,见《忠义传》。弟修睦,性廉介自立,与修古同时举进士,有声乡里,累官尚书都官员外郎、知邵武军。御史中丞杜衍荐以为侍御史。岁余,改司封员外郎,出知寿州,徙泉州。坐失举,夺一官罢去。后以知吉州,不行,上书请老,不听,分司南京,未几致仕,年五十一。章得象表其高,诏还所夺官,卒。
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至觐,又能死其官,而修睦亦恬于仕进,不待老而归,世以是贤之。
关于果实满枝头的诗句夏季
1. 关于果实满枝头的诗句
关于果实满枝头的诗句 1. 形容“果实挂满枝头”用什么诗句最贴切
形容“果实挂满枝头”用以下诗句最贴切:1. 《两头纤纤》唐 雍裕之 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2. 《送徐道人东游》唐 尚颜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3. 《和吴处士题村叟壁》唐 李咸用 因阅乡居景,归心寸火然。
吾家依碧嶂,小槛枕清川。远雨笼孤戍,斜阳隔断烟。
沙虚遗虎迹,水洑聚蛟涎。粝曲芟汀蓼,甘茶挈石泉。
霜朝巡栗树,风夜探渔船。戏日鱼呈腹,翘滩鹭并肩。
棋寻盘石净,酒傍野花妍。器以锄为利,家惟竹直钱。
饭香同豆熟,汤暖摘松煎。睡岛凫藏足,攀藤狖冻拳。
浅茅鸣斗雉,曲枿啸寒鸢。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
衣蓑留冷阁,席草种闲田。椎髻担铺饷,庞眉识稔年。
吓鹰刍戴笠,驱犊筱充鞭。不重官于社,常尊食作天。
谷深青霭蔽,峰迥白云缠。每忆关魂梦,长夸表爱怜。
览君书壁句,诱我率成篇。4.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唐 白居易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5. 《放猿》唐 王仁裕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作者:1. 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
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
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2. 尚颜:[唐](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俗姓薛,字茂圣,汾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出家荆门。
工五言诗。尚颜著有诗集五卷,(《文献通考》作供奉集一卷。
此从《全唐诗》)传于世。3.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
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
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
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
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
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
《全唐诗》存诗3卷。4.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9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5.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邽(甘肃天水)人的王仁裕(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王仁裕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 节度判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 "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王仁裕传》)。参考资料360知道:。
2. 形容果实挂满枝头用什么诗句最贴切
【标题】:两头纤纤
【年代】:唐
【作者】:雍裕之
【体裁】:七绝
【内容】:--------------------
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
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
【标题】:送徐道人东游
【年代】:唐
【作者】:尚颜
【体裁】:五律
【内容】:--------------------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3. 形容“果实挂满枝头”用什么诗句最贴切
形容“果实挂满枝头”用以下诗句最贴切: 《两头纤纤》唐 雍裕之两头纤纤八字眉,半白半黑灯影帷.腷腷膊膊晓禽飞,磊磊落落秋果垂.《送徐道人东游》唐 尚颜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和吴处士题村叟壁》唐 李咸用因阅乡居景,归心寸火然。
吾家依碧嶂,小槛枕清川。远雨笼孤戍,斜阳隔断烟。
沙虚遗虎迹,水洑聚蛟涎。粝曲芟汀蓼,甘茶挈石泉。
霜朝巡栗树,风夜探渔船。戏日鱼呈腹,翘滩鹭并肩。
棋寻盘石净,酒傍野花妍。器以锄为利,家惟竹直钱。
饭香同豆熟,汤暖摘松煎。睡岛凫藏足,攀藤狖冻拳。
浅茅鸣斗雉,曲枿啸寒鸢。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
衣蓑留冷阁,席草种闲田。椎髻担铺饷,庞眉识稔年。
吓鹰刍戴笠,驱犊筱充鞭。不重官于社,常尊食作天。
谷深青霭蔽,峰迥白云缠。每忆关魂梦,长夸表爱怜。
览君书壁句,诱我率成篇。《闲坐看书,贻诸少年》唐 白居易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放猿》唐 王仁裕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作者: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
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
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尚颜:[唐](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俗姓薛,字茂圣,汾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出家荆门。
工五言诗。尚颜著有诗集五卷,(《文献通考》作供奉集一卷。
此从《全唐诗》)传于世。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
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
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
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
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
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
《全唐诗》存诗3卷。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9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邽(甘肃天水)人的王仁裕(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王仁裕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 节度判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 "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王仁裕传》)。参考资料360知道:。
4. 形容果实累累压枝头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形容果实累累压枝头的诗句有很多,下面就举一首诗作为例子:《观 刈 麦》作者: 白居易 朝代:唐朝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 三年级苏轼描写秋天果实挂满枝头的诗句有哪些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作品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
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
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诸莲塘荷,现在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
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
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这是因为,在百花中,“唯有绿荷红菡萏”,是“此花此叶长相映”的(李商隐《赠荷花》)。
历来诗家咏荷,总少不了写叶:如“点溪荷叶叠清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由此看来,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苏轼深知此理,才用擎雨无盖表明荷败净尽,真可谓曲笔传神。
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有挺拔劲节的枝干。花残了,杖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格。
诗人的观察可谓细致,诗人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亦可谓强。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
“已无”、“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毕竟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然的初冬骄子──橙和橘。
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醒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颂》)的初冬时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
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6303136就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曾将此诗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相提并论。
两诗虽构思和描写手法相似,艺术工力悉敌,内容却以苏诗为胜。这是因为,韩诗虽也含有一定哲理,却仍只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苏诗则不然,它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借物喻人,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
韩诗所赞乃人人心目中皆中皆以为好的早春;苏诗却把那些“悲秋伤春”的诗人眼中最为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意和诗意,于此也可见他旷达开朗、不同寻常的性情和胸襟。真是浅语遥情,耐人寻味。
苏轼这首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因此如果以情韵与理趣来看,苏诗却似略胜一筹于韩诗。
6. 形容果实成熟的诗句有哪些
1、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出自:唐·张籍《成都曲》。
译文: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2、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出自:明·杨基《天平山中》。
译文: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3、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
出自:唐·尚颜《送徐道人东游》。
译文:秋果成熟引猿猴戏耍,晓云深深难以寻找仙鹤的踪影。
4、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出自: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译文: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5、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出自: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译文: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7. 果实成熟的诗句有那些
1.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唐代:李白《襄阳歌》
译文:遥看汉水像鸭头的颜色一样绿,好像是刚刚酿好还未曾滤过的绿葡萄酒。
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代: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
译文: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3.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宋代:苏轼《荔枝叹》
译文: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杂重叠,百姓都知道,这是荔枝龙眼经过。
4.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译文: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5.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唐代:张籍《成都曲》
译文: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6.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译文:江水清澈,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7.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明代:杨基《天平山中》
译文:细雨蒙蒙打湿了楝花,在南风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树的果实都慢慢变熟了。
8.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宋代: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译文: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9.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唐代: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
10.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宋代:苏轼《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
译文:橘树何时与山楂、山梨一起长到雪霜来时?一旦经过品评之后,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开人们的议论?
8. 描写花满枝头的诗词歌赋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