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有什么习俗?为什么?
香格里拉主要是以藏族居多。
藏族的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族的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口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云南有哪些风俗?
1、对歌
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对歌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词曲,视环境和对象临时编出内容,歌声抑扬顿挫,对答妙趣横生。
2、哭婚
哭婚是壮、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风俗,一般在婚礼前几天或婚礼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及家属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现新娘对少女时代生活逝离的悲伤、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对家人离别的眷恋,也有对婚姻不满的控诉。
3、抢亲
在云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颇、瑶等民族都有抢婚习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恋爱婚姻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发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许,由男方缴约伙伴佯作抢亲或约伙伴抢走暗中选好的姑娘,姑娘即使愿意,也必须佯作反抗。
4、丢包
每年泼水节时,傣族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相对排成两行,女方把花包掷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装作不接花包,愉快认输,把礼物赠给姑娘,双双离场去倾诉衷肠。丢包时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动。
5、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恋习俗,又称走寨,每当月明之夜,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弹着月琴,吹着洞箫到村村寨寨去寻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弹唱,嬉笑娱乐,通过“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甚至相恋而盟誓终身。
一场传统的藏族婚礼是什么样?
在藏区生活了那么久,大大小小的婚礼参加了好多次。
即使如此,还是会觉得,每年最喜庆最热闹的时刻,就是去村子里参加婚礼的那些时光。
有时候,恍惚会有种错觉,高原的冬天就是结婚的季节。
每到冬天,高原的天空,蓝的没有一丝云层。土地变成光秃秃的焦黄色。阳光照在身上,有种懒洋洋的舒适感。
这时,仿佛万物休眠。
在大自然的作息中,人们开始迎来生活的狂欢。
印象最深的婚礼,是第一次做伴娘的那场。
那次,中场的时候,新郎新娘的朋友开始起哄,让伴娘上去唱歌。于是,在新娘爸爸的邀请下,我大无畏的上台去献唱了一首《青藏高原》。
在我声情并茂并十分投入的唱完之后,还自己带头给自己鼓掌。然后,就看见,全场的人都笑趴在桌子上,甚至有些还在边笑边捶桌子。
于是,我就一战成名了。
要知道,新郎新娘可是香格里拉最专业的歌手啊!
传统的藏族婚礼,通常是三天的时间。
第一天,为“相帮”,亲朋好友帮忙准备第二天婚礼上的一切琐事。
第二天,为正客,也就是结婚之日。
这天会有一系列的传统礼仪,同时大宴宾客。
婚礼当晚,还会通宵跳舞到天亮。
第三天,基本上就是亲朋好友帮忙收拾。
在藏区参加过的婚礼,无论是什么民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等等,最欢快的时刻都是跳舞。
然而,每个地区跳舞的时刻不同,有些在婚礼当天的上午,有些在婚礼的中午,有些在婚礼当天的晚上。
跳舞的时候,大家手牵着手围成一圈儿,男士一边,女士一边,边跳舞边对歌。
男女双方各有一个领唱的人,基本上是对各种小调都很熟悉的老者。
一方先唱出一首小调,另外一方在对方唱副歌部分的时候,就得想出来如何对唱。否则,就算输了。
有时候,会一直跳舞到天亮。
如果说,最欢快的时刻是跳舞的话,那最让人感动的时刻,肯定是长辈为新婚夫妇献上哈达的瞬间。
每场婚礼,中间有个仪式是必不可少的,就是长辈对新婚夫妇的告诫和祝福。
新娘接到新郎家之后,长辈们会向新婚夫妇献上哈达,在献哈达的同时,会说一些祝福的话。
婚礼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就是吃。
在正客那天,流水席从早晨到晚上,几乎从未冷场。
村里的人能帮忙的几乎都过来帮忙,分工明确,准备宴席需要的各种食物。
流水席,一般有四场,早餐、午餐、晚餐和宵夜。
早餐,都是传统的藏式早餐,酥油茶、油炸粑粑、手工饼子等。
每次和婆婆们一起吃饭喝酥油茶的时候,虽然语言不通,不过,婆婆们总是会连比带划的说,“吃、吃、吃......"
午餐、晚餐、宵夜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村里自己养的猪、牛、羊做成的各种炖菜。
有时候,在婚宴上,还能吃到各种前所未见的食物。譬如说,树胡子。树胡子,名字特别形象,就像是一颗年岁特别高的大树长出的胡须。我本来以为是大树的树干长出的蔓藤一样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某种树根,它经过采摘、浸泡而成。树胡子和海带一起凉拌,吃在嘴里的瞬间,仿佛瞬间吃下了整个森林和海洋。
婚宴上,除了山珍,最少不了的就是各种肉类。几乎每场婚宴都有火腿。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开始请杀猪客。请客当天,会杀掉养了几年的猪,除了大宴宾客之外,剩余的部分会制成血肠、腊排骨、火腿等等,最好吃的就是火腿。火腿无论是蒸还是煮,都带有独特的乡野气息。有时候会想,火腿为什么好吃?除了它本身食材原始新鲜之外,更重要的也许是,这些东西都是整个村子,整个家族,所有人一起做的。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不仅有着某种传统的工艺,还累积着人的智慧和亲情。
我想,自己那么喜欢参加婚礼的原因,除了唱歌跳舞喝酒,就是所有的这一切所展现出来的浓浓的人情味儿吧。
云南香格里拉的藏族真的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婚姻状况吗?
现在没有了,都是吹出来的。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业的发展,那地方已不再落后了,藏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法制观念也增强了,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的婚姻状况只是过去有,现在没有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