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结婚一般几天才结束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京族(也称越族、或越司族)外,还有瑶、土、都依、巴拿、布标、沙、耶钲、苗、岱、傣等60多个民族。越南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多姿多采,十分有趣。
居住在越南中西部山区茂林地带的耶钲族,男孩到十五六岁、女孩到十三四岁要举行一次标志长大成人的锉牙仪式,从此便可成为村寨的正式成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可开始考虑婚姻大事。耶钲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自古以来村寨的人都乐意为这些人提供方便条件,每个村寨都建有公房,青年男女可以在公房里聚会,通过共同劳动和娱乐相互了解,谈情说爱。男女相爱到一定的程度,便向父母禀告,因为婚姻大事的最后决定权掌握在父母手中。当然,父母大多不会表示反对,他们相信儿女自己的择偶眼光。父母详细听取儿女所介绍的情况后,双方家长见面,认真商量有关事宜,并秘密进行准备工作。某一天,男女两家突然宣布举行订婚仪式,令亲友觉得茫然,邻居感到惊愕。原来,耶钲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订婚仪式越突然,婚后生活越是幸福美满。订婚仪式后男女双方开始为举行婚礼作准备。举办婚礼的时间多爱选择岁末年初之际,耶钲人觉得这样做富于辞旧迎新之意。
举行婚礼那天,客人们陆续到来了,各项事宜均已准备就绪,新郎新娘突然失踪了。新郎的父母急忙向村寨头人报告,头人紧急动员青壮年分头“搜捕”,他们爬高山,入密林,四处寻找,发现新郎新娘并将他们带回村的人,新郎父母要赏给他们一些钱。村寨的青壮年在寻找新郎新娘时,客人们围坐在一个大酒坛周围,酒坛里插着一根很长的吸管,人们轮流用管子从酒坛里吸酒喝。新郎新娘被“捉”回来后,相互面对面地坐着,中间放着一只鸡,新郎新娘和主婚人共同用手按在鸡背上,客人们依次用手触摸一下被新郎新娘按在那里的鸡,表明自己是参加婚礼的正式成员。随后将鸡宰杀并做成鸡肉饭,新郎新娘共同食下一碗鸡肉饭,同饮一杯酒,客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就是当地盛行的“波拉”成亲仪式。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举行“合卺”仪式。客厅中央放着一张宽的竹床,青年人们抓住新郎新娘往竹床上按,新郎极力推脱,新娘扭扭捏捏,最后因寡不敌众,被双双按倒在竹床上,并让两人同盖一床被子,表示两人从此已成为夫妻。青年人欢呼跳跃,上了年纪的人笑得合不拢嘴。婚礼仪式达到高潮。合卺仪式数周后,女方家给男方家送去一堆木柴,男方家郑重接受,并以竹制品回赠,这就是“送柴礼”。数月后,举行“大哇”仪式,宰杀一头肥猪,男女两家各一半,分别宴请所在村寨的人,新婚夫妇同全村寨人见面。接着要举行”大录”仪式,男女两家汇集在一起,邀请双方亲戚参加,新郎新娘拜会各位亲戚。最后还要举行“告别公房仪式”,新婚夫妇跪拜“寨神”,并同昔日朝夕相处的未婚男女朋友们告别,整个婚礼到此才宣告结束。
都依族青年男女的婚事由父母做主,包办婚姻由来已久。小伙子相中某家姑娘,其父母也觉得条件合适,便托人去女家说媒。女方家表示同意,两家便坐在一起商谈彩礼数额和接亲日期。彩礼一般约合人民币300到500元现金、100斤猪肉、100斤酒、几套衣服以及手巾、布鞋、袜子、绣花袖套、胸兜等。男方将彩礼备齐并送到女家便可接亲。如果女方家缺男劳动力,男方家是穷户,小伙子可以到女方家“上门”,并随妻姓。“上门”的小伙子也需付彩礼,但数额不大,只是象征性的,因一点彩礼不付,姑娘会被他人视为没有身价。
接亲要请巫师选定吉利时辰。接亲的队伍由新郎的兄弟、亲友组成,一路欢声笑语地来到女方家,接亲的人们在女方家吃饱喝足后请新娘上路,全村人都到路口送行,姑娘的母亲哭成泪人,妹妹、姐姐也都洒泪相送。来到男家,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跪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新婚第一夜,新娘要同姐妹、女友一道就寝。第二天清晨,新娘很早便起床,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给陆续前来道喜的人们敬茶倒水。中午,男方家大摆宴席,招待客人。下午,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七至十天后,新郎委托两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去女家将新娘接回来,男家再次设宴庆贺,婚礼到此结束,新郎新娘开始新婚生活。
越南境内的苗族人的思想则比较开化,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便身披彩条毡、手持芦笛,于夜间来到姑娘家附近,吹起芦笛,倾诉心中爱慕之情。姑娘如果有意,便走出闺房,同小伙子在月光下相会,通过讲故事、对歌、相互了解,建立情意。订婚时,男方家向女方家付一定彩礼。
婚礼在男方家进行,一般持续两三天时间。婚礼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到一定程度,小伙子便到姑娘家求婚,在征得姑娘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将姑娘带回家成亲;另一种是先带走姑娘成亲,再去征求姑娘父母的意见。后一种方式是在姑娘父母对婚事不满意的情况下采取的,一般很少采用这种方式。苗族人的婚礼简朴热烈,没有什么繁琐的仪式,男方家请客人喝坛酒、吃喜宴。苗族人讲究爱情道德,婚姻生活稳定,极少发生离婚的现象。
瑶族人的婚札要进行许多复杂的仪式,瑶族分为青衣瑶、白裤瑶、钱瑶、红瑶等许多分支,不同的分支有着不同的礼仪。瑶族人青年男女可以自由地选择意中人。小伙子遇上中意的姑娘,便托人到姑娘家求婚,若女方家同意,双方家长坐在一起共同草拟一份婚约,婚约的内容大致为:男女双方同意这门婚事、男方送给女方的礼品(钱、服装、肉、酒、米……)、迎送新娘的日期等。婚约用红纸写成,一式两份,双方各保存一份。不同的瑶人婚礼也有差别。
青衣瑶:按照婚约上商定的日子,男方家派出一个由11人组成的迎亲队伍——新郎、媒人(常常是新郎的哥哥)、两位伴郎和7名携带婚约中规定的彩礼的人,前往女方家接亲。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附近时停下来,携带彩礼的7个人将100斤猪肉、20只宰杀好的鸡和20瓶酒先送到女方家报信,并帮助女方家做好饭。女方家准备就绪,派人来传信,新郎等4人来到女方家。当新郎走近女方家大门时,两位少女拉着一条线挡住去路,双方展开对歌比赛。这时,两位伴郎走到少女跟前,分别给她们一些喜钱,少女眉开眼笑,将线剪断,让新郎进屋。新郎一行刚刚进屋,藏在屋里的新娘的女友们冲上来,抓住媒人就是一阵“乱打”。媒人手举一块红布,来回摇动,弯腰表示歉意,不得有丝毫反抗之意接着举行“合卺”礼,新郎新娘分别站在一只木箱两侧,木箱上放着一盏点燃的油灯,新郎新娘的脚下放着一些干草。仪式开始,媒人先按新郎新娘的肩一下,示意他们坐下,然后取出一杯酒,自己先喝一口,新郎新娘接着将杯中的酒喝尽。媒人转向灯,新郎新娘交换一下位置,“合卺”礼结束。新娘转身进入房内,新郎找一处偏僻角落,低头站在那里,待将彩礼交给女方家后,才转身同大伙说笑。
这时,屋里的气氛热闹起来,男女双方的代表出来对歌。对歌结束,双方代表举行泼水仪式,男方先泼,女方泼回来,交换位置后再相互泼一次。随后,众人入席。席间,男方代表将彩礼清单交给女方代表,女方代表检验无误,新娘的母亲最后接过收藏起来。此时,新娘和女方亲戚朋友热泪盈眶,有的人甚至放声大哭。新娘的女友们高声唱起传统的民族歌谣。
新郎一行离开女方家时,新娘的父亲或哥哥将地背出大门一段距离后文给新郎,新郎拉着新娘朝自己家走去。到达新郎家时,家庭所有成员、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聚集相迎。新郎领新娘进入大门之前,要经过一段放着剪刀的路,巫师已事先用剪刀将这条路刺过三遍,表示驱恶避邪。新郎新娘进入大厅,家人要宰杀一只活鸡祭祖,以告慰祖先家中添了一个新成员,而且从此会更加入丁兴旺。最后男方家设喜宴招待宾客。
红瑶: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娘由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送到男家,而且事先要选定“好时辰”才离家,并按双方商定的路线行走。当新娘尚未跨进男方家门时,新郎已躲到邻居家,待举行“红堂”仪式后才回来,红堂的形状象彩门,上面贴有彩纸和对联。男家杀鸡供祖先,告诉祖先家中正在办喜事,然后将“红堂”放在祖先的供台上。接着举行“红绳”仪式,巫师向新郎新娘撒扔红带或红绳,并诵读有关瑶族婚姻和生活的书籍,祈求祖先允许他们二人成为夫妻。随后客人们参加喜宴,但男女两方的家庭客人分别入席,而且相互不讲话。散席后,凡是参加婚礼的人均可领到一份肉和饼带回家。次日清晨,送新娘来的人返回家去。3天后,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回门,看望父母,并住上几天。新娘返回夫家后,开始婚后生活,只是逢年过节才回娘家看望父母和亲人。
白裤瑶:新娘随着迎亲的队伍向男方家行进时,穿着白色裤子和带刺绣的青上衣,头上戴着一顶绣花帽,临近男方家门时,用一件红色长衣服从头罩到脚。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时,巫师将事先做好的一只象征性的船放在门口,船的两头、中间都插满了小纸人,当新娘刚要跨过这只船进屋时,巫师用刀在新娘脚步之间狠戳三次,表示“解杀”。在室内举行“合卺”礼后,新婚夫妇出来拜见父母和亲戚。新婚第一夜,新娘合衣而睡,尤其是头上的帽子不能摘下来。
布标族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在逢年过节时给女方父母、兄嫂送去粽子、糯米饭、钱等物品。婚前准备工作就绪,男方送去三尺红布、四只小碗、两串饰珠等,告知女方婚期可以如期举行。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再给女方送去两担糯米饭、两大块肉和一只装满雨伞、头巾、衣裙等物的木箱,并将姑娘接来成亲。亲朋好友应邀前来吃一顿丰盛的宴席。客人纷纷向新娘赠送现金、银戒指、头巾等物。
巴拿族的婚礼比较简单,没有繁琐的仪式,男方不用送彩礼,女方也不准备嫁妆,婚礼费用双方共同承担,哪一方出的钱多,婚后便居住在哪家。经济困难的家庭,婚礼上一包米饭,男女各吃一半,就算完成结婚仪式。
摘自网络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 结婚十二礼分别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结婚需要十二样礼,有的人不太清楚十二样礼是指的什么,结婚十二礼就是指结婚前男方去女方家送的十二样礼物。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
一般订婚准备的三件礼、六件礼和十二件礼的具体情况视各地风俗来定
三件礼:
1、名牌香烟两条
2、名牌白酒两瓶
3、高档补品两盒
优势:容易购买,品牌有档次,标配基础,简单
问题:保健品始终有些人抗拒,真正中老年人吃的人群难划分,不实惠,过于“简单”
六件礼(1)-传统习俗:
1、西式喜饼礼盒
2、中式喜饼礼盒,米香饼,订婚一般选用米香饼,具有好兆头的寓意,新娘吃了米香饼就能嫁到好老公
3、礼香、礼炮、礼烛,传统婚礼专用礼香,龙凤烛,传统婚礼大鞭炮,寓意告知祖先喜事求祝福
4、六色喜糖(冬瓜,冰糖,桔饼,龙眼,米香,喜糖),象征甜蜜,富贵
5、头尾礼,男方准备六套头尾衣物配件给女方
6、聘金首饰,男方给女方准备金饰(项链、手链、配件等不同金饰),象征富贵吉祥
六件礼(2)-台湾习俗:
1. 盒仔饼:即礼饼,大多以西饼为主,搭配各式小甜点成一盒。
2.大饼:即汉饼,按照台湾台南的习俗,嫁女儿吃大饼,往往以斤论饼,数量愈大愈体面。
3. 米香饼:俗语说「吃米香、嫁好尪(wāng)」。吃了米香饼,可以寻得一位好夫婿,目前在台湾乡间仍相当流行。
4. 礼香、礼烛、礼炮:礼香用无骨透脚青,礼烛用成对的龙凤喜烛,礼炮用大鞭炮和大火炮,一般喜饼公司有整套供新人选购。
5. 米、糖仔路(万字糖、八角糖)、福圆(桂圆干):米和糖供女方作汤圆之用,取团圆、美满之意;福圆则代表新郎的眼睛,女方不能收,只能偷两颗给新娘吃,表示从此看住新郎的眼睛,使他婚后不再看其他女孩,除此之外也有圆满、多子多孙兴旺之意。
6. 聘金、金器首饰、女方布料或衣服:聘金一般可分为「大聘」、「小聘」。「大聘」通常用来显示男方的面子,而「小聘」则为实际的聘金,用红包袋装好,不露出数字,女方通常收小聘退大聘。金饰多由婆婆打点,包括项链、手镯(链)、耳环等,当作给媳妇的见面礼,婚礼当天必须将它们全部戴上,以示尊重之意。至于金器首饰要准备多少,视男方经济能力而定。女方的衣物(俗称头尾)以讨喜的红色为主,也可以衣料代替,甚至包括皮包、皮鞋等,都可为新娘从头到脚打扮一番。送聘金(小聘)时要留意,聘金的金额不能是奇数,一定要双数结尾,且用红纸包装妥当。
八件礼-传统习俗:
1、 压钱箱—寓意女方家境富裕
2、 尺子—衡量幸福的标准
3、 梳子—梳子主要指新人将白头偕老
4、 如意秤—希望婚后生活能够非常如意
5、 镜子—代表生活的圆满
6、 剪刀—剪刀在古时候主要用于裁剪衣服,用在这里寓意新人婚后生活非常好,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7、 都斗—在古代是测量粮食的主要器具,用在这里表示丰衣足食
8、 算盘—寓意婚后生活能够安宁,有合理的计划
十二件礼: (除了上数六件礼外,再加下列礼品)
7. 猪(全猪、半猪或猪腿):现代人一切讲求简单,以猪腿聊表心意即可,象徵男方不会亏待女方的家人,女方将此礼分切馈赠给来参加仪式的女方亲友。
8.四色糖(冬瓜糖、巧克力糖、冰糖、桔糖):象徵新人恩爱甜蜜、白头偕老。
9.酒:可表示全年平安顺遂,也是为了敬女方祖先及舅父兄弟。冬天用绍兴酒、夏天用啤酒。
10. 面线:象徵「千里姻缘一线牵」,祝福新人福泽绵长、婚姻幸福、延年益寿。
11. 阉鸡、鸭母:表示婚姻永固、祥和美满。
12. 其他:如礼品、罐头、喜花等。
结婚十二礼分别是什么
传统订婚习俗有六礼及十二礼,是男女双方都要准备,但品项会不同,有专门办六礼及十二礼的店家,可以一次买足!也有人会选择折现省事。
男方要准备的十二礼
1、盒饼-六入汉饼或是西式喜饼(现在多以西式喜饼为主)
2、日头饼-中式大饼
3、礼香炮烛-用来敬告祖先.互相祝福吉祥平安
4、六色喜糖-吉糖.冬瓜糖.冰糖.龙眼.花生等象征甜甜蜜蜜
5、聘金首饰-男方准备女方的金项链.手炼.耳环.戒指
6、头尾礼-女方衣物6件或12件~象征锦衣玉食.富贵吉祥,以上为六礼,12礼多以下几项
7、酒两打-表示一年24个节气都平安~爱情浓郁
8、面线-象征两姓联姻~美满姻缘一线牵
9、糯米.砂糖-让女方做汤圆~象征团圆美满
10、火腿-表示丰硕诚恳
11、腌鸡-表示起家兴业
12、喜花.罐头-表示吉祥如意
女方要准备的十二礼
1、盒饼-以6盒或12盒回礼较佳 (订饼时,除了自己发的饼,需多加6或12盒的饼数来做回礼)
2、日头饼-以6盒或12盒回礼较佳 (订饼时,除了自己发的饼,需多加6或12盒的饼数来做回礼)
3、礼香炮烛-喜饼店会提供两份,需回一半给男方家。
4、六色喜糖-喜饼店会提供两份,需回一半给男方家。
5、聘金首饰-女方需准备男方的金项链及戒指
6、头尾礼-女方衣物6件或12件~象征锦衣玉食.富贵吉祥男方衣物6件或12件~象征锦衣玉食、富贵吉祥。(六礼其中,赠与男方的袜子需送2双!)
7、木炭-代表爱情如火
8、麦和谷-表示衣食无缺
9、黑砂糖-糖甜甜~讨人喜欢
10、缘钱.铅线-与婆家结缘
11、肚围-有鸿图大展之意
12、莲蕉花.芋叶-表示多子多孙
结婚嫁妆都需要准备什么
嫁妆从通俗易懂的方面来说,它是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定亲后,女方即准备嫁妆,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在古时候,人们讲究门当户对,而嫁妆也被看成一种身份地位的表现。嫁妆作为一种传统的结婚习俗流传到现在,是因为嫁妆,它寓意着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在将来的生活中,他们的生活一定是非常幸福的。嫁妆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给男方家庭的,也有一部分人是把嫁妆给女儿的,作为女儿在男方家庭中的一个生活的一个物质条件基础。嫁妆的多少,要根据自己的生活条件来思考。在我国根据以前结婚的旧俗,嫁妆都有合欢被、对枕、柜、箱、梳妆台、精美的装饰物、金银首饰等等,这些都可以被用来当成嫁妆。在我国传统的结婚习俗中,女方家庭给的嫁妆都是含有不同寓意的,比如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物品。以痰盂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一起白头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顷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还有在我们生活中吃的碗筷,碗筷,它寓意着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丰衣足食。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女方家庭除了放这些物品之外,同时也放入大量的金币,来作为嫁妆。除此以外,有的家庭也可能送一辆车或者是一套房。有的家庭也可能是送女儿在结婚时所需要的家具,比如洗衣机、冰箱、电视、柜子等等。
接亲需要准备的东西
1. 被子
新人的婚床上必须叠很高的棉被,被子是辈子的同音词,这里蕴含着长辈们希望新人能够一辈子长长久久,和和美美的祝愿。在婚礼中,被子叠的层数越高,代表新人们在婚后幸福的指数越高。
2. 金银首饰
在中国传统的婚嫁中,金银首饰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为三金或五金,根据各地习俗的不同三金、五金包含的首饰不同,金银首饰的嫁妆一般有新娘戴在身上。
3. 日常用品
生活用品就有很多了,比如牙膏牙刷、沐浴乳、洗发水、毛巾等等,在传统意识中代表着女方嫁给男方,要与男方一同生活。
4. 家用电器
家电可以说是嫁妆中的大件物品,也是陪嫁物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包括洗衣机、彩电、空调、冰箱、电脑、梳妆台等等生活必须的电器和家具。
5. 礼金
有的地方在嫁妆中也会有一些礼金的,这主要看女方家庭条件如何,或者是当地习俗如何,礼金的多少也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嫁妆甚至还包含了房子车子等,这跟男方下的聘礼也有关,还有的地方是男方出的,也就不用写入清单了。
6. 子孙桶
可能很多新娘并不了解子孙桶,它的原型是是古时候的马桶,旧时中国人一直很注重传宗接代在于生儿子,所以很早以前有些家里会让童男提前一天睡新床,早晨留下童子尿,寓意包生儿子。而现代人家里也不会有马桶,所有简化为子孙桶代替,在里面放上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再放五个红鸡蛋预示着五子登科,是多福多寿的象征。子孙桶一般由娘家兄弟在新娘进门之前拎进洞房。
7. 婚礼用品
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出门纱、仪式纱、敬酒礼服、头纱、包包。一般的婚纱都是无口袋的,所以一个容量大的包包是非常实用的,比如手机、钱包、化妆品,收到的礼金红包都可以放在 包包中。
嫁妆一般要准备什么 嫁妆是什么意思
通常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一对新人结婚的时候男方需要给女方彩礼,而同时女方也是需要准备嫁妆的,因此我们便要了解一下嫁妆一般要准备什么?嫁妆是什么意思?
嫁妆一般要准备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女方父母会在男方彩礼基础上加一点钱给女方当嫁妆。传家首饰很多家庭家里都有传家的首饰,比如说手镯这类的物件,很多家庭都是妈妈传给女儿,女儿在传给女儿,如果没有传家首饰,可以去一些商场购买最想送给女儿的首饰,一般娘家会给新娘准备两套床上四件套。甚至会准备专门的新婚用四件套。棉被。一般来说新娘家会准备四套棉被作为嫁妆给女儿出嫁使用。女方的妈妈要买5尺红布,然后裁成两半,由新娘新郎各拿一条。红腰带里可以放些新钱,有腰缠万贯之寓意。大多数新人结婚都会购买新房,所以父母一般会赠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现在的陪送嫁妆比起之前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就实用多了。
嫁妆是什么意思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结婚用品,如车子房子、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准备的嫁妆也会不同。在古代嫁妆是女人和丈夫的私人物品,又称为“陪嫁”。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发送后,女方即准备嫁妆,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称“女儿红”,待出嫁日,让亲友分享。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但是自古以来嫁妆都是远远比彩礼丰厚的,到了21世纪,在部分农村地区彩礼和嫁妆的分量出现颠覆性变化,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嫁妆依然比彩礼丰厚很多,一般是陪嫁轿车和房子。嫁妆是给新娘子的,属于新娘子的私人财物,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如果要动媳妇的嫁妆,必须得到媳妇的同意,而媳妇如果不同意也是正当的。在古代,侵占媳妇的嫁妆是很恶劣的行为,对名声很不利。
嫁妆什么时候送到男方家
各地的习俗不一样,一般婚礼前的一天男女双方的家人不能见面,所以送嫁妆的时候女方不应该派新娘的亲属相随,所以都是一个朋友来送过去会更好。一般女方可以派一个近亲的男孩儿来进行陪送,多数会拿着陪嫁的钥匙,在很多地方都被称作送要是,让男孩来押送嫁妆,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嫁妆的车辆和人员数量也是有一定的风俗的,多数人们都喜欢双数,因为成双成对这样听起来会更好一些,很多朋友也喜欢这样的感觉,结婚嫁妆什么时候送,也有婚礼当天送的,男方一般会给送嫁妆的人员一些烟酒和喜糖,也有给红包的,具体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不同地方也有一些不同,女儿出嫁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很多的陪送嫁妆都是一对的,尽量不要送一个。
嫁妆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目前,我过还没有统一的立法,现在一般的处理方式认为嫁妆是女方亲属陪送嫁妆的行为应认定为是赠与行为。嫁妆是指新娘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和,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但嫁妆究竟是送给婚后的婆家还是专为婚后的女儿准备的却因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而言是给新郎及新郎家庭的,也有或部分是专为女儿婚后准备的。嫁妆多少也视地区及家庭财力而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