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凸金,女凸银;男看天庭,女看地角”,古人相亲术的故事你知道吗?
手上没有斗和漩,没命聚下财和钱。
十指簸箕没有斗,只朝外簸没处装。十把筲箕,银子挑起。
十个天箩不如一个地箩。三萝开店,四箩仕进,五箩打砖。
手上只需五个箩,勤扒苦做受奔波。
六箩寿命短,七箩不缺钱。
三箩四箩开寺库,五箩六箩住瓦屋,七箩八箩织棉布,九箩十箩架盐船。
指甲颀长,抓钱大王。男儿指尖一支笔,女儿指尖掐菜吃。
大指长,常奔波;次指长,福禄强。
五指不露缝,生平不受穷。
男儿断手打死人,女儿断手不求人。
手有十字纹,走遍全国不受贫。
手掌肉多肥而厚,荣华富贵样样有。
手上皮肤软而嫩,安闲欢愉好得很。
汉子手软挣钱人,女人手软蜜斯型两手长过膝,日后有福泽。
双手过膝,要做皇帝。胳膊垂齐髁膝弯,必定朝廷一大官。
海水不成斗量,凡人不成貌相。人有怪僻容貌,必有怪僻能耐。
人有四相,马有四蹄。大头大脑,长大吃好。
头平额脑宽,必定做高官。天庭饱满,地阔方圆;
素性聪明,办事能干。前阔金,后阔银,阔头阔脑是贵人。
男阔金,女阔银,阔头姑娘可贵寻。头短顶门宽,干事有点憨。
前额傍边有迹痕,苦思老是缠你身。前凸金,后凸银。
现代人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古人却坚信“相由心生”这个观点,有好事者就开始研究相面之术,简称“相术”。
相传“相术”起源于易经,据说通晓相术之人,可以根据人的面貌推算出人一生的吉凶祸福。所以“相术”又叫"相面"。
都说看人先看脸,农村的老人却有个习惯,看人先看头。尤其是看到谁家的孩子,看完之后,还不忘评头品足一番。
其中最常说的一句就是"男阔金,女阔银,阔头阔脑是贵人"。
麻衣神相是什么?
《麻衣神相》是中国古代对人体相貌进行系统叙论的相术著作。因为人面本前世道德所表,知其像,懂人生的吉凶祸福。人的命运本来就不是生而定终身,但能从长相上侦破命运的某种密码,其"奇"也就在于此。
《麻衣神相》为北宋人李和(今河南南阳内乡人)弟子陈抟所撰。它的大量刊印时间约在元末明初,是古代对人体相貌进行系统叙论的奇特的相术著作。
《麻衣神相》十二宫是专门针对命宫、迁移宫、官禄宫等十二宫对命理的叙论。分为相说、十观、五法、切相歌、论形俗、论气色。
十二宫:命宫、迁移宫、官禄宫、财帛宫、福德宫、夫妻宫、兄弟宫、子女宫、交友宫、田宅宫、父母宫、疾厄宫。
扩展资料:
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 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荣枯,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浊,量身材之长短,取五官之有成,看六府之有就,取五岳之归朝,看仓库之丰满,观阴阳之盛衰
看威仪之有无,辨形容之敦厚,观气色之喜滞,看体肤之细腻,观头之方圆,顶之平塌,骨之贵贱,骨肉之粗疏,气之短促,声之响亮,心田之好歹,俱依部位流年而推,骨格形局而断。
不可顺时趋奉,有玷家传。但于星宿、富贵、贫贱、寿夭、穷通、荣枯、得失、流年、休咎, 备皆周密,所相于人,万无一失。
学者亦宜参详,推求真妙,不可忽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衣神相
相术学是什么?
推测人的气数、命运的一种迷信。通常根据人的五官、气色、骨骼、指纹等推断其寿夭、荣枯、吉凶、祸福。因以面貌为主,故又称相面。中国春秋时代已出现不完备的相书。汉代开始,相术成为一门有其独特理论体系的学问,同时出现了一些相书和专门从事相术活动的相士,相术开始重视相骨。唐代时重要的相书是敦煌本《相书》,有9卷,35篇,认为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相。内容也从服务于少数人的升官发财,发展到求子求女、求贤夫贤妻、求田地等,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宋代,相术达到鼎盛时期,出现了完整的相书《麻衣相法》,其主要内容是相五官,作者相传是麻衣道士。《麻衣相法》汇集了宋以前相学的精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开创了中国相学的应用领域,并使相术在朝野广为流传。明代有相书《柳庄相法》。作者袁珙,一生游历,曾与一位异僧学习相术。他能以听声、观相推断人之吉凶。清代的相术著作,为旧有相书的解释、改编或修订,无大发展。随着相术不被统治阶级重视而流于市井乡陌,成为纯粹的末流小道,相术逐渐衰落。
相术与信息分析:
一般人眼里,相术差不多就是算命了。算命是迷信,而信息分析则是科学。二者大概水火不相容。接触相术理论的第一天起,就为它方法的科学性所震憾。感觉相术这种古老的神秘文化中,包含了许多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分析的内容。
算命理论的体系,可按方法论分为二:
1、随机型。这种算命方法的代表为占卜、求签、扑克算命等。随机型算命的特点是结果不可重复,同一个人求签二次,完全可能求得二个不同签,但他的“命”只有一种。所以,尽管关于随机型算命有许多神乎其神、不可不信的传说,但现代科学并不能解释其机理。即使不是迷信,至少与科学无关。
2、特征型。这种算命方法的代表为生肖、星座、相手、相面等。特征型算命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因为人体特征相对固定,所以只要算命者理论基础相同,对一人算命的结果就应该一致,为会因算命者、算命时间不同而得出大相径庭的观点。且不论算命是否算得准,这种方法是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的,这就是依据人体特征来预测人的未来。
与算命相关的信息分析原理,只能存在于特征型算命理论中。因此,本文不能笼统地说研究算命中的信息分析原理,而只能是研究相术中的信息分析原理。目前我所能想到的相关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基于概率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相术理论的出现一般说应该是基于归纳法,即观察大量人群命运,发现命运与某一特征的概率关系,而后建立理论。例如,各种手相理论普遍将围绕拇指的一根主线当作生命线,并认为生命线越长则人的生命越长。我们可以想像,古代相师以归纳法建立理论,看遍死者手相,发现这一条线与生命关系最密切,且该线越长命越长,于是称其为生命线。在这一理论建立后的数千年中,不断有相师在检验这一理论,并且均认可了它。有没有可能在所有人群中,生命线越长则生命越长的概率会小于50%?认为是不可能的。如果生命线越长则生命越长的概率会小于50%,则相师们早就将其称为“短命线”了。
进一步的问题是:这种概率究竟有多大?根据我的试验与推理,它也不会大于90%。一般说来,如果这种推测方法的正确性可以达到90%,它也就达到了对于社会问题科学预测的要求。换言之,相术就成了科学。但事实上相术并没有进入科学殿堂,所以它的正确概率也不会太高。
信息分析中,各种方法预测的成功性亦有一定概率。也许这种概率略高于相术,但大量实例表明,它们也难以达到90%以上的概率。
二、对象的复杂程度决定方法应用的正确。
相术难于达到更高的正确性,部分是由于相术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古代有各种各样的人在试图根据某些特征进行预测。比如有人观察星相进行预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星相适宜做什么事,或者掉了颗流星就要死某人,等等。这种观测星空的人,我们现在称他们为古代天文学家。另有一些人观察山水进行预测,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宜建什么房子,宜葬人,等等。我们现在称他们为风水先生。还有就是观察人体特征进行观测的人,我们现在称他们为巫婆神汉。其实,在古代,这三种人的方法论与理论观完全一样,只不过星空规律较简单,山水规律其次,而人生的规律最复杂最难于预测,才使现代人对他们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信息分析的正确性同样受对象的复杂性所制约。如果选择的对象过于复杂,现代科学达不到正确解释的境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如果选择的对象过于简单,大部分人都一目了然,则失去了分析的意义。
在选择课题或选择分析信息源时,切切要认真考虑它们的复杂程度。最好选择类似天体运动的对象进行分析,千万不要选择类似人体命运的对象进行分析。
三、特征数量与分析能力的辩证关系
对同一对象,依据观察的特征数量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特征型相术方法。有的特征少而简单,如生肖,分析方法也简单易掌握。但特征少则必然导致误差增大。生肖只有12个变量,但人生远不止12种命运。因此这种方法的粗糙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是不是变量越多越好?变量多的确便于我们认识事物,但对人的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如果人的分析能力跟不上,变量多反而导致预测的准确性下降。有这样一个实验:一实验者挑选一批以往比赛中的马匹,每匹马挑出100个特征的指标,由赌马师从100个特征指标中挑选5个,然后根据5个特征进行预测。以后,又挑选按10个特征、20个特征、40个特征进行了预测。预测的正确性变化情况是,当挑选10个特征时,赌马师的确由于信息的增加而提高了预测的正确性,但增加到20个时正确性不再上升,增到40个时甚至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人的分析信息的能力有限,信息太多反而会降低预测的准确性。
常听说古代大师看相如何准,还有一些民族的相师看相准,而现在则没有这种看得准的人。实际上,古代算命的人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物,智商高人一筹的人在看相,某些民族也是他们民族的智者在看相。而我们现在看相的大多是无法考上大学、甚至不能以自己的智慧养活自己的朋友,他们缺乏必要的信息分析的智力能力,看不准是必然的。
现代人喜欢看手相,手相一般取4要主线(中国为生命、事业、爱情、智慧,西方为生命线、命运线、心线、脑线)及20来根辅线,每条线的长短、清晰度、分叉、交叉、截断均为特征,变量多于生肖,但远远少于面部特征。不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物,很难具备分析面部特征信息的能力。
四、重视信息反馈
反馈信息对于信息分析有很大价值。实际信息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经常在得出初步结果后,试探性地告诉用户一些分析结果,以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提高分析的正确性。古代相术理论更加重视反馈。面相理论中,眼睛的“相”所占比例达30%(即“眼相三分”,其余是天庭三分,地角三分,耳鼻嘴共一分)。看相者盯住对象的眼睛说话,从这一“心灵的窗口”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手相为例,看相者看完手后,执住对象的手盯住对象的眼睛说话。从最有把握的生命线开始谈,一旦从反馈信息中得知生命线有误,则开始考虑辅线的价值,并调整整个预测体系。
也许有人质疑:瞎子怎么办?盲人眼睛虽不灵,但其它感觉超乎常人。他们能够从对象的呼吸、心跳、脉博中获取反馈信息。
五、算命的价值取向
中国和西方的相术理念有许多不同,其中不少差异体现了文化差异。以手相为例,中国手相术是定性的,线条的位置并不对应生命的具体。而西方却讲究定量,从手掌靠姆指处高点(或螺纹中点)出发向外作辐射线,辐射线与各线条的交点就是生命的时间点,共有10岁、20岁、30岁、40岁(辐射到食指、中指、无名、小指)、50岁、60岁、80岁、100岁(到中缝等)8个交点,完全将它量化了。还有一些由不同文化产生的差异。但最有意思的差异是中国相术理论侧重“算命”,这个“命”是对象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即使要改变,也需要某些特殊动作(如到某处避难或烧香)。而西方的相术则是一种“咨询”,他若告诉你某一时间有灾难,只是告诉你这一时间灾难的可能性较大,或大于其它时间,你如果没事,这段时间应该避免灾难,如少出门,不参加危险活动。他告诉你某一时间有病,你就应该在这一时间注重保养身体。
例如,以命运/事业线为例,中西方均以与中指相对应的线作为一个人人生成就的参照线。中国相术中,如果缺乏事业线,相师告诉你你将一事无成;而西方相术理论则说,你将要付出比他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尽管这很难。
西方的决策者委托信息分析课题,也将其成果当作咨询结果,参考但不迷信。而中国的决策者则往往完全相信或完全不相信分析结果,没有将其当作一种咨询,或一种在决策中给予重视的信息。
麻衣相术有哪几种?
相术又称相人术。
古代中国术数之一种,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相面之术。相术种类根据部们可分为面相、骨相、手相、乳相等等。
《麻衣相法》全称《麻衣相法全编》,传说是宋初大相术家陈抟的师傅麻衣道者所作。宋以后的相书很多,如《柳庄相法》、《相法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等,不计其数,但影响最大的还是《麻衣相法》。
其实,命运是不可预知且时刻存在变数,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努力上进,正确判断人生的选择才可把握命运,假使真有上天,其也只是自然(道)的实体代表,依自然(道)根据不同人的人生予以不同的考验,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只可用于趋利避凶,故而切勿迷信相术。
面相学?如何看相?相法要义
面相学如何看相 相法要义 摘自《相学集存》岚蒲生 编撰 相法内容很多,此节提个梗概,使初识者有个印象。古人云: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荣枯;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密;看身材之长短,察五官之有成,六府之有就;取五岳之朝归,仓库之丰满;观阴阳之盛衰,看威仪之有无;辨形容之敦厚,观气色之喜滞,看体肤之细腻;观头之方圆、顶之平塌,骨之贵贱,骨肉之粗疏,气之短促,声之响亮,心田之好歹。左顾右盼,寻根揣本,俱依部位流年而推,骨骼形局而断。大抵不出如下七法。 第一 观形察性 观形,形贵“整”,不在美丑。人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顾相称,端正庄重,即是好相。如果各个部分林林散散,相背相离,即不为好。若是清、奇、古、怪之相,则当细辨。察性,指观察人之禀赋、气质。内藏于心,性形于外,而言语、动作、习癖随发育之方向而为动作,其禀赋、气质明矣。古人有“十观”之法: 一取威仪。如虎下山,百兽自惊;如鹰升腾,狐兔自颤。不怒而威,不但在眼,亦在颧骨、神气取之。 二看敦重与精神。身如万斛之舟,驾于巨浪之中,摇而不动,引之不来。坐卧起居,神清气爽,久坐不昧,愈加精彩。面神、眼神如日月之明,明辉皎洁,自然可爱,如此则不贵亦当富。 三取清浊。体厚者富贵,清者纵瘦若神清,当以贵推之。浊者有神,谓之厚,厚者多富。浊而无神,谓之软,软者必孤,不孤则夭。 四看头。凡欲相人,先视其首,一身骨相,具乎面部。头方顶高,贵而尊。额方顶起,辅佐良臣。头圆者,富而寿。额阔者,贵堪夸。顶平者,富寿绵远。头扁者,早岁坎坷。额塌者,少年虚耗。额低者,刑克愚顽。额门杀气重者,早年困苦。如部位倾陷、发际参差者,照依刑克兼观,不可一例而言,有误相诀。为观察方便,自发际至地阁,分列一十三部,各部横列百二十部位`。更分二仪,应三才,列五岳四渎、五星六曜,十二宫、四学堂之法。取形之理,无以易此。 五看五岳三停。额喜方正,不宜低塌偏凹。两颧要中正,不可粗露倾塌。颏喜方圆隆满,不宜尖削歪斜、卷翘兜上。鼻宜方正,上耸印堂。书云:五岳朝拱,贵压朝班,钱财自旺。三停平等,一生衣禄无亏。若尖削歪斜,俱不利也。 六取五官六府。五官者,眉、眼、耳、鼻、口也。兹分述之: 眉为保寿官。喜清高疏秀弯长,眉拂天仓,主聪明富贵,是为保寿官成。若粗浓黄淡低压,乃刑伤破败,是为保寿官不成也。 眼为监察官。黑白分明,神藏不露,黑如漆、白如玉,波长射耳,自然清秀有威,是为监察官成。若火轮、四白,赤脉侵睛,黑白混杂,兼神光太露,昏昧不清,是监察官不成,且愚顽凶败。 耳为采听官。耳不论大小,止要轮廓分明,喜白过面,轮厚廓坚,红润贴脑,孔大,内有长毫,是为采听官成。或轮飞廓反,或低小软弱,或如箭羽,皆为不好之耳。 鼻为审辨官。宜丰隆耸直,端正有肉,不歪不偏,不粗不小,如悬胆、盛囊,是为审辨官成。若鹰嘴剑锋,反吟伏吟,三弯三曲,仰孔露灶,山根断,此审辨官不成也。 口为出纳官。唇红齿白,两唇齐丰,不反不昂,不掀不尖,人中深长,或仰月弯弓,或四字口方,是为出纳官成。若唇短齿露,唇黑唇皱,上唇薄,下唇反,鬓黄粗浊,此出纳官不成也。 六府者,两辅骨,两颧骨,两颐骨合称六府。上二府自辅角至天仓,含天庭、日月角,亦称天府。宜方圆明净,不露骨,天府成也。或欹削低塌偏尖,天府不成,主初年运蹇。中二府自命门至虎耳(颧骨至耳垂),亦称人府。颧骨宜方正插鬓,齐揖方拱,不粗不露,人府成也。若颧骨粗露,高低、尖圆、绷鼓,为人府不成也,主中年运否。下二府自颐骨(悬壁)至地阁,亦称地府。状如悬壁,不昏不惨,不尖不歪,不粗不大,地府成也。若高低粗露,尖削,耳后见重腮,地府不成。书云:一府就,掌十年富盛;反之,主十年凶败。 七取腰圆背厚,胸坦腹垂,三甲三壬,体肤细嫩可也。背宜厚阔,最嫌背脊成坑,背薄肩垂,肩耸颈削。腰宜硬圆,宜大宜平,不可细小、轻弱、崎弯,臀宜平厚,不可尖削无屁股。胸宜平满,心窝不陷,骨莫粗露,项下双条。腹宜有囊如葫芦,脐下肉横生。背如三甲,腹如三壬,肩绷肉厚,腿边肉长,必须发达。书云:背负三山如护甲,脐深纳李腹垂箕,如此之相必大贵,不贵之时富可夸。 八取手足宜细嫩隆厚,纹路鲜明。 九取声音与心田。闻声知相之根本,观阴骘知相之元神。声音响亮者,终能富贵;言未举而色先变,话未尽而气先绝,俱夭贱之人。 十观形局。形体身骨,相之根本也。其形谕于外者,有大小之形,阴阳刚柔之义。看形体得分:设人相有十,头相有七:头相有十,眼相有七。或曰:身分十分,面占六分,身占四分。若人面分十分,眼占五分。额占三分,眉、口、鼻、耳共占二分。 第二、察色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气现于外即气色,气充于内即精神,夫骨骼定一世之荣枯,气色主流年之休咎。形体身骨,相之根本也;气色,相之枝叶也。论相所以先究形体身骨,而后气色也。凡看形神,尤当先察气色之往来,辨一时之吉凶。观察气色之变化,既要远观,也须近视。一日之气色,则有一日之吉凶。明主吉,暗主凶,青忧、白哭、黑病、赤灾,惟黄气独主喜庆。吉色昭示吉祥、顺利;凶色则预示灾殃。 第三 重在根器 根器者,相之本。相人当全,首重者有六。 一是头。人的禀赋、气质、贤愚、贵贱都是由骨法来决定的,骨法中最高贵之处在头。相人先相头,头如覆磬,额如龙角,龙骨三台(额、两颧),即使眼睛不贵,也一定能获得高贵。头骨以圆形为好,头扁稍差。头骨偏塌,则不为吉。 二是眼。眼睛中有真光,就像车中装满了奇珍异宝,闪烁出美妙的光彩。神光收敛而清澈,兆示荣昌。即便别的部位有缺陷,也能得禄位。 三是眉。眉以富有光彩为高贵,无论是浓是淡,只要富有光彩,浓中有细细的毫毛,淡的由里往外,飘逸秀美,层层起伏,即使三停有欠,也是高贵相。 四是鼻。鼻是天柱福星,如果从眉梁连鼻柱、准,悬胆、缩囊,都很完美,即使形体不相称,也能高贵。 五是声。声音以气为根,气发成声,声又随音而出。所以,人的贵贱福寿与声音相关。凡是有贵相之人,都是有声、有音、有韵,所发之声,大而不浑浊,小而能播远,细而不乱,幽低而鸣响,余音富有韵律,不绝如缕,此乃国家栋梁之材。 六是手。脸面是根本,手是枝干。或许有好的面相表现在面上,而手也会得到相应的显露。手掌纹细,秀如织锦,一纹直起, 三纹都透,即使是五官不全,或者在别的地方受到伤害,也不能妨碍其富贵之气。 脑有异骨生,眉宇间富有光彩,眼睛中有真光,鼻梁高耸,声音内有余音,手掌有锦纹。是为贵相。 第四 察神 一、达摩相法云,法相主神有七: 一曰藏不晦。藏者不露也,晦者无神也。眼神藏而不露,无暗晦之气色。眼神应含蓄,犹如珍珠之光彩,取之不及,弃之不舍。 二曰安不愚。安者,不动摇也;愚者,不变通也。神气丰足而内心能收敛,眼神澄清,这就叫安宁而不动摇。若眼睛发呆,眼神定滞,就叫愚昧而不变通。 三曰发不露。发者发扬也,露者轻佻也。即神采射人,而绝非轻佻之相。眼光无神而发扬,就叫狂乱,不能叫远望。目光外露而有神气内固于心,就不能叫轻佻。 四曰清不枯。清者神逼,枯者清而死。眼睛黑白分明,清澈明亮,目光如电,这就叫清澈逼人。如果眼里神气的光亮退去,睛干目陷,就叫枯而死。 五曰和不弱。和者可亲,弱者可狎。指眼神和而可亲,礼而不可欺。眼光有所回避,精神存于内心,眼睛不动而自会明亮,这就叫可以亲近,若神气倦怠,就叫怯懦而可欺。 六曰怒不争。怒者正气也,争者戾气也。一身正气藏于内,而不外争。发怒时,眉目严肃、冷峻,眼色黑白分明,脸色不变之人,有正气。发怒时,神色变化迅速,眼神垢滞、眼珠不转动之人,有乖戾之气,是为邪气。 七曰刚不孤。刚者可敬,孤者可悲。神情宜刚而不可孤,眼神不媚不强而威严,令人敬重而不远之,就叫刚而不孤。刚强却孤傲,空自孤高,带有悲戾之气。 二、法神主眼,相眼神有七: 一曰秀而正。秀者喻其光,正者喻其体;目清秀,眼神正而不斜。或眼势露出,而神态慈祥温和,不能说恶人;反之,眼相慈祥,而面带杀气,不能说是善人。 二曰细而长。细而不长,尖巧之人,长而不细则恶矣。细而有神谓之秀,细而无神谓之昏。 三曰定而出。眼神或隐匿或闪光,神定则眼不露,神出则光焰灿烂,代表聪明、显达。若不出则滞,定而无光,必是愚蠢之人。 四曰出而入。出则顾盼有神,如银光吐焰;入则伏光隐藏,是为出而入。若内无守之精而外露浮光,出而不入则流,乃浪荡子也。 五曰上下不白。指眼球之上下不白为正,上白多必奸,下白多必刑。但若上下露白,其精如蕴玉,包藏真气,则预示大贵之相。 六曰久不脱。视久而不脱,为神足也,指精神充足。 七曰遇变不惊。遇意外变故而眼定不惊,神态刚毅。无犹疑不定,为有德之人。 第五 从动态中考察 人之容貌长相,此乃静态;观人当动静结合,尤应从动态中去考察。看他动作、举止,看他做什么?为什么去作?如何去做?看他做什么?可知其人志向、兴趣,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看他为什么去作及如何去做,籍以了解其动机、才智、性格及办事能力,也可从办事的方法察看其品德。品德就表现在如何掌控:为了达到目的,采用何种方法,可从中分辨何为邪?何为正?何为机智?何为奸诈?何为追求?何为贪婪?只问目的,不择手段,为中华文化所耻。出奇可以制胜,而成功要靠正道,若“奇”等同“损招”,即便商场如战场,也为商家所忌,诚信者所不为。 清中有浊,浊中有清。东汉荀悦在《申鉴》中指出:稳如山岳,太持重的人,往往不能通达权宜;处事太严谨刚烈,除恶务尽的人,往往因小的漏失而毁了人材;过分宽大的人,遇事往往不知检点,流于怠惰简慢;而和顺恭慎者,患在缺少决断;做人方方正正,毫不苟且的人,又有拘拘缩缩、施展不开的毛病;辩通有辞者,患在多言;安于现状者,患在保守;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勇毅果敢者,患在险害。 第六 观相五法 古人认为贵人必有奇异之贵相,如尧眉八彩,舜目重瞳,文王四乳;以及舌至准,口容拳,耳垂肩,手过膝等。荀子在《非相篇》中却提出了另外的观点:禹跳汤偏,尧长舜短,周公状如断资,皋陶色如削瓜,伊尹面无须麋。闳夭面无见肤。实际上,都只是听说而已。至少古贤之异相,古人也不全信。 相家之论“相”,摒弃虚无荒诞之说,重在完满隆厚,清润崇重,平正华秀,藏而不露为佳;忌尖削、干枯、浮躁。夫守位则正,失方则邪,部位无亏,一身平稳。以中和最贵,中正为吉,欹陷为凶,厚重有福,浮躁招灾。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下工相形,中工相神,上工相声。若拘泥于口耳眉眼,手足背腹之间者,庸相士也。《问难篇》说,问贵在眼,问富在鼻,问禄在天庭,问嗣在人中,问名声在耳。 择交在眼,眼恶者情必薄,交之有害,然害者无心,不可不详察也。 问贵在眼,未有眼无神而贵且寿者; 问富在鼻,鼻为土,土生金,厚而丰隆必富; 问寿在神,未有神不足而寿且贵者,纵贵亦夭也; 求全在声,士农工商,声亮必成,不亮无终。 第七德在形先 以貌观人,失之子羽;以话语观人,失之宰予。盖道能生形,而形不能生道,知此道即知此形,形乎,形乎,视听冥冥,斯其至矣。荀子曰:相形不如相心,论心不如论德。内秉圣德,外见神姿,内德,外形之徵也。 心者,乃相之大者也。许负(汉初女相学家,刘邦封为雌亭侯)谓“七寸之面,不如一寸之心。七寸之面易见,一寸之心难测。积善行者难相,损己益人为乐;怀杀人心者难相,害人安己为乐。斯二端故难相也。”书云:形居德后,德在形先,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逐心灭。可有德而形恶,不可形善而无德矣。 《太上隐书》曰:心因境乱,法本心生。静心令人不乱,正心令人不邪,清心令人不浊,净心令人不秽。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行阴骘方便,常克己利人;能知人劳苦,能方圆随时。试察过往人生,未闻相贵而心不正,富贵能长久者矣。有云: 形骨虽奇安可恃,亦须立义与修身,休言形粗必招祸,但行忠孝福相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