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彩礼、陪嫁是怎样的?
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还是大集体时,人们在生产队集体出工,挣工分。那时,物质还比较匮乏,有的生产队一个工日价值最少值2分钱,好一点的生产队每一个工日价值1角多。那时一元钱太值钱了,人们可以办许多事。
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的陪嫁是这样的:
青洋伞,玻璃把;冇的球鞋我不嫁!
意思是陪嫁的奢侈品是布伞和运动鞋!那么,那时人们平时用什么伞呢?一种油纸伞,手工制成,骨架和柄都是竹制成的,伞面由多层皮纸加桐油制成,比较重,虽是纸做的,但比较结实。穿什么呢?布鞋。与市面上常见的布鞋最大的不同在鞋底,那时的鞋底是由妇女用一层一层的破布片重叠,然后用苎麻线一针一针、密密麻麻纳成,一般不能在水里走,花时很多,一般一年一人最多一双!劳动时穿草鞋!草鞋由梧桐树皮作经,由笋壳或稻草为纬编织而成,有时也加烂布带。不结实,不好穿,只有一个鞋底,上面由绳子绑缚。故运动鞋、布伞是作陪嫁、彩礼之用。
但奢侈品慢慢提高要求。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变成了“两机两转”。两机指收音机和缝纫机,两转指手表、单车!其中单车最为奢侈!几乎在农村中不能实现!更主要的是缺货,开始还必须分配指标!农民甚至一般的小头目不可能有指标!那时有粮票、布票、烟票、酒票、豆腐票(或大豆供应指标),有些东西只有体制内的人才有!农民手中没票!当然,八十年代就逐渐不要票了,后来将所有的票都取消了。时代像一艘永不停步的巨轮,滚滚向前。也许年轻人不会相信那时是这样的彩礼,这样的陪嫁。可这一切真真实实……
六、七十年代刚好是破四旧、立四新的时期
说到农村财礼在六十年代也只是应景而已,有的五十、六十,最多八十是天价了,另外带女方去供销社买上四套衣服,再配上一把花洋伞就行了。至于陪嫁一般也就一床盖被一床垫被而已,还有两只红色杉木箱装著自己的衣服鞋袜,再带上一付利市桶(浴盆、脚盆.马桶),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农村嫁娶了。
不过在七十年代后期生活条件好了以后,财礼有一百.一百六.二百也有的了,陪嫁也多了起来,有脸盆架.五斗柜、大衣柜等等。
有人说,七十年代结婚三大件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我们这这三大件,应该是八十年代了。六七十年代结婚也不叫彩礼,那时我们这里叫“聘礼”也只有8块钱,嫁妆也是非常简单。不像现在开口就是天价彩礼,房子、车子,那时的女子可没有现在的值钱。
七十年代的婚姻,嫁妆有什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手表,缝纫机, 自行车,收音机
这也就是所谓的“三转一响”
这是当时的最佳配置吧,白富美的嫁妆
70、80、9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分别都是什么?
要说起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结婚的时候这三大件儿都有哪些,这让我回想起来父母那一辈的一些事情,当然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并没有参与,但是在我长大以后,父母有意无意当中也提及了很多次,他们结婚时的那些事情,其中就包括结婚的三大件儿是什么。
首先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想要结婚,需要准备的三大件儿,主要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其实这三大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你从这三大件儿的用途来看,就知道父母那一辈的人是多么的务实,自行车是为了上下班使用,这样可以让自己去工作不迟到,下班也可以很快到家。
手表是可以让自己准时上班下班,让自己非常有时间观念,缝纫机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对家庭非常有帮助的一件设备,因为家里面的衣服,裤子,被子,褥子等等,很多都需要缝缝补补,甚至在过去那个年代,买衣服不方便都是有自己做衣服,所以缝纫机绝对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个大件儿。
再来说说80年代结婚的人三大件儿是哪些,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叔叔阿姨们,他们结婚时需要的三大件儿,就更加先进了,那就是冰箱,电视和洗衣机,这三大件儿也能体现出了人类的进步,都可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的设备。
到了90年代的时候结婚的人,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姐姐们,他们结婚时的三大件儿就比较丰富了,根据每个人喜欢的不同,所以选择也会不同,通常是彩电,录像机摩托车,洗衣机还有金首饰任意选三种。
结婚五金四大件是什么 结婚五金是指哪五金
导读:结婚的时候是有很多讲究的,大家都在看结婚日子,看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其实在准备时,男方女方都各有讲究,男方女方准备的东西也是各有不同,五金四大件是结婚必须有的,那么结婚五金四大件是什么?结婚五金是指哪五金呢?和我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结婚五金
1、戒指
戒指是结婚五金中的必需品,在挑选结婚戒指的时候,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手指比较修长的新娘挑选戒指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这样的手带什么款式的戒指都非常的好看,如果新娘的手比较有肉、圆润的,尽量选择戒面设计比较宽的戒指比较好。
2、金项链
金项链是结婚五金中必不可少的,可以选择中长款的项链,因为这种长度的项链非常适合结婚当天的婚纱和礼服,可以选择一字肩的婚纱,这样搭配起来会显得更加的大气、有气质。
3、耳环
耳环是结婚五金中的其中一金,现如今耳环的款式有很多,新娘可根据结婚当天的礼服和发型来选择耳环的款式,短发的新娘适合佩戴简约型的按扣式耳环,长发的新娘为了突出高雅的气质,可以选择一款华丽的垂链式耳环,来彰显新娘额气质所在。
4、手链、手镯
手链或是手镯是结婚五金中的必需品,目前市面上的手镯手链款式及其的多,新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镯。
5、吊坠
项链自然少不了吊坠了,选择吊坠也是有技巧的,脸型比较圆的新娘,可以选择水滴形和长方形或者弧形款式的吊坠,这样能够修饰出脸部的线条,如果新娘的脸型比较长的话,建议信新娘选择比较大简约大气的吊坠,这样不会显得浮夸。
结婚四大件
四大件顾名思义就是四件家具,是80年代结婚的标配,四大件又称“三转一响”,50年代,结婚非常简单,条件好的,摆上一桌酒,然后吹响唢呐、坐回轿子、撒一把糖,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吃个饭、喝个酒热闹一下就算结婚。
较好转就是自行车,在那个年代有自行车可以说家境已经比较殷实了。第二转就是手表,手表是男人的首饰,戴着手表可以瞬间让你的整体气质升一截,难怪在80年代女方就开始要求男方有手表。第三转是缝纫机,80年代人们思想比较保守认为女子应该会缝补衣服,做做女红。所以缝纫机不仅是男方的聘礼,更是女方将来的工具。
到了60年代,赶上困难时期,家里条件好的找个木匠给婚房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更多的是,只有几床铺盖陪嫁或者啥都没有。70年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含蓄忠贞的爱情,能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每个结婚的新娘较羡慕的结婚嫁妆。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家庭建设开始向电气化迈进,曾经备受推崇的“老三件”在上世纪80年代悄然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即便冰箱只是单门的,电视机是黑白的,洗衣机是双缸的。
90年代,各种高科技的产品开始层出不穷,带给家庭更大的便利。这时候,电话、空调、电脑、微波炉等相应出产,新的四大件变成了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
一响是收音机,收音机在当时比较流行,可以及时得到外间的消息,在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个收音机就是主要的信息交流工具。
70年代: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80年代: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石英手表、收录机
90年代: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新世纪:手机、电脑、小汽车、住房
结婚五金一般要多少钱
结婚五金是指五种黄金首饰,一般结婚五金的价格=黄金价格*黄金重量+手工费。现在我给就大家举例说明一下:假设现在各个金店的价格是在330-360元/克之间,那么以国内著名的品牌老凤祥为例,老凤祥的黄金价格是331元/克,而五金中的戒指重量一般是4克,项链为15克,手镯为10克,耳环为6克,吊坠为20克左右,按照这些标准计算的话,一套结婚五金的价格基本上是在16000元左右。(仅供参考)
现代结婚四大件
在七十年代,这四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和缝纫机;到八十年代,“四大件”变成了冰箱、电视机、石英手表和洗衣机;到了九十年代,空调、计算机、手机和小汽车则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如今,再谈论专四大件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很多中国家庭都可购买大额的消费品。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全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结婚新“四大件”(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石英手表、收录机)渐渐地取代了老“四大件”。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器时代的到来,市场上的家电种类变得丰富,质量也提高了,年轻人结婚开始普遍认同有档次的家电“四大件”:彩色电视机、双缸洗衣机、冰箱、音响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引领着我们共同迎来了崭新的21世纪,这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他让许多人们劳心费神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这时期的四大件,变成了小汽车、洋房、存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