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五台山报道:(申雅静)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他本人早已成佛,只是为了安乐成熟众生,倒驾慈航,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而所求皆应。他具备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历来在民间广受礼敬供养。
观音,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五台山雷音寺内观音像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佛教认为,此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他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
民间百姓认为,此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为什么把六月十九日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呢?这有多种传说。有传说是妙善公主于六月十九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于是后人便把这一天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宋朝太师蔡京撰写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碑文中说:妙善公主,在此香山修炼得道,妙善公主的舍利(遗骨)就葬在北宋熙宁元年(一零六八年)重建的“大悲观音塔”下面。“大悲观音塔”是结构坚固雄伟的八角九层密檐式砖塔,现尚保存完整。
五台山普安寺“观音祖庭”
五台山普安寺素来被佛家指认为“观音祖庭”,享有“平安福德宗寺”之美誉。普安寺始建于公元475年、北魏孝文帝时,为观世音在中华大地弘法的最初庭院,观音思想、观音文化、观音法益就是从这里传遍中华大地、造福众生的。
普安寺历史悠久,观音文化是该寺的一个显著特点。自古以来,这里藏龙卧虎,英雄辈出,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联为证: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中国历代高僧大德均来此参访、护法、弘法,正悟观音思想和观音法益。“八地菩萨”普安祖师曾专程来此证法、护法、弘法,并留有“白马请普安”之美传。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即公元916年,日本高僧慧锷大师久幕东土观音菩萨,于是到中华佛教圣地五台山朝拜观音菩萨,并自观音道场——普安寺尊请玉石观音欲东渡回日本,当到普陀山时,本来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船不能行,如此三日。慧锷感知观音不肯去、遂发愿建寺供奉观音菩萨,民众称为“不肯去观音院”(即后来的普济寺),慧锷从此再未返回日本、成了普陀山开山祖师。
据经典中说:若在佛塔、佛寺、佛像、以及经卷之间,燃灯供养,有很大的功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若人奉施灯明,能有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得天眼通;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五者减除大暗;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离暗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
据《佛说施灯功德经》云:“若有众生于佛塔庙,施灯明者,得于四种可乐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色身,二者资财,三者大善,四者智慧。”也就是说,点灯供佛的人,可以获得相貌庄严、资财充足,具备善根和大智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