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婚礼习俗
闽南民间举行婚礼期间,总有一个能歌善唱的“送嫁妈”(主持婚礼仪式亦称“送嫁姆”),在高声诵唱,贯穿于整个婚礼,既庄重严肃,又诙谐风趣,为婚礼增添喜庆、祥和、美满气氛。
婚礼的第一个礼程是在厅堂中进行象征性梳妆打扮,新娘新郎让人在头上各梳三下。这叫“上头”,表明正式成了大人。
在新嫁家,“送嫁妈”请新娘到厅堂,诵唱:“请出厅,请出厅,做人好名声。”新娘坐下时要唱:坐得正,坐得正,新人得人疼。抹茶油时要唱:茶油滑、茶油乌,生查埔(查埔,即男孩)。”
扩展资料;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泉州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南
福建闽南人一般家庭嫁女儿要备什么嫁妆,起码的要有什么东西?还有要给男方家准备什么之类的吗?多谢
婚嫁。从前,台湾的婚礼规矩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别。一般需经议婚、订婚、完聘、迎亲四个阶段。结婚年龄,一般男不超过30岁,女不超过25岁。目前已由媒人介绍改为自由恋爱,花轿改为汽车,到法院公证结婚。但是台湾婚礼的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使许多青年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农村,有部分人乐于集体结婚。
闽南地区的结婚风俗是怎么样的
在闽南古老的婚俗是极为复杂的,那些不怕麻烦的婆婆媳妇们却乐此不彼。一个新媳妇要进门先要初看,三日之后双方家里没什么事发生,而且又都满意的话才有下一步,徜若在这三天其间哪一方家有打破东西什么的,或者小孩磕碰着,或其它什么不吉详的事发生,那么就是再满意也只能作罢。再则就是合生辰八字,一般双方年龄相差三、六、九也是不成的,这点倒是许多地方有这风俗了。接下来是择日子对看,选个良辰吉日,男方父母带上四色糖果饼干,备好红包或手饰什么的,去女方家,如若满意则留在女方家吃个便饭,女方家若是满意便会在饭前让姑娘出来倒杯茶给客人喝,若是不满意姑娘是不会出来的,这样男家也不必留下来吃饭了。吃完饭男方会留下一个红包或手饰说是给姑娘的见面礼,只是个礼,双方都不会计较多寡的。这婚姻便算成了一半了。
在闽南比结婚更重要的是订婚,不管你有没有办结婚证,只要你订了婚这婚事便算是成了一大半,在农村大家便认可了你是个有家室的人了,双方交往来来去去的有什么事通知一声和娶了进门的媳妇是一样的。说起这订婚也是极麻烦的。这订婚前双方要讲好得多少聘礼,包括:聘金、姑娘的服装费、手饰、糖果饼干、烟、女方家请客的酒菜钱、等等,当然现在多半是折合了钱来的。到了那天男方家一大清早的就要叫上二、三十几个亲戚,女人挑着三生香烛去祭祀祖先,然后分头再十里八乡去每个寺庙进香这一忙大约要从一大清早忙到过午了。男人一般在准新郎和他父母的带领下挑着三生鱼肉、四色糖果饼干和水果带着部分聘金(余下聘金的零头留着要娶进门才付)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照列也是叫上十来个亲戚,先给男家的每个客人上点心分个红包,然后挑上男方送来的东西照列去十里八乡的进香。而女方家等客人吃过点心了就让姑娘出来上茶,这茶上了,做准婆婆的自然要把给准媳妇的全套手饰给媳妇戴上(这手饰必须是成双成对的)未来的岳母自然也把给准女婿的戒指给他戴上,然后等进香的亲戚回来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饭,这婚算是定成了。
接下来择了日子到了谈婚论嫁了,在闽南许多地方有姑娘的人家都愁,这陪嫁常让许多人家砸锅卖铁嫁女儿。一般来说男方送多少聘金女方要翻倍的给嫁妆(比如说:男方送了五万聘金,女方家至少要陪嫁十万,当然,有钱的人家多点,上百万的陪嫁也是有的,没钱的人家少点但一般也不会少于聘金的一倍)最是不济的也就将那聘金原封不动的奉还,多少再陪上一点儿,所以在闽南特别的重男轻女大约也是和这有关的。
这婚前自然要准备各种各样的必备品,我说的必备品不是家具什么的而是其它一些东西。临近喜日了姑娘家要提前备一些习俗的东西:五谷种(意在姑娘嫁过去回五瓜丰登)、桌头红(放在新娘房用的花什么的,意在吉祥)、孝布(有红绳系好的够姑娘将来给做一套孝服的白布,意在公婆长命百岁)七桶(包括脸盆,水桶和将来孩子的澡盆等共七个,意在有备无患和完整)、铅(铅在闽财和“缘”是同音的,意在姑娘家过去后与人结善缘,姑娘出嫁那天要穿的衣服从内到外全部都要用红线缝上不铅片)两个箱子(这箱子是装衣服和嫁妆的,结婚那天由伴娘等帮着拎过去然后放在厅堂要当众打开查点嫁妆的箱底自然也要押钱的这一来谁家的媳妇有多少嫁妆大家都清楚了,当然现在有的嫁妆是存折、房子什么的那说用红纸写明了入了相框带来)当然还有一些零星的东西,我在这儿只说一些普遍的习俗,现在有许多人可能删减了些了。
到了结婚前三天或一天还有个担盘的习俗(分三日盘和一日盘,这个随双方的意思了)这担盘照列是四色糖果饼干和鱼肉什么的,现在许多人是直接折合了钱给女方,由女方自己去买,剩了些人力,到了那天男方只是意思性的挑了些过来,当然这多少嘛在沿海有些地方是多的惊人。一担为百斤,少则三十六担,多则七十二担。到了担盘那天女方要叫上十几个亲戚两人一组的到村里家家户户去分糖果饼干。在沿海的那些地方分这些是用装汤的盆子分的一家一盆,所以用得上这几十担的糖果饼干了,有些人多的村子还不够,也就只好由女家自个儿掏钱买了。在我这儿一般是没有那么多的,也就是每家每户各四个糖果四个饼干。照列这天双方还是要叫上许多亲戚帮忙去十里八乡的庙里去进香的,所以这个麻烦和累人就别说了。
终于到了喜日子了.请客,这是那儿都有的就不必说了。那天新郎来迎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新娘,而新娘则由弟弟或哥哥还有叔婶等陪去,沿海有些地方新婚是要戴着黄斗笠的,斗笠的只沿缝了黑纱,遮了面。(忘了说了,许多地方新娘在出嫁前要请一位老人来绞脸,叫作开脸)到了男家,临进门前新郎的至亲都要先回避,新娘直接就进了新房直到请过茶才出来见人的。这请茶也是有讲究的,茶叶是新娘带来的,里面放了铅粉,前面已经说过了是为了结缘,还放了冬瓜糖红枣什么的,那叫甜。先给公婆上茶,照列有请专门在做这事的老人来,念些好听的吉利话,上茶时许多地方新人是要给父母下跪的,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上完茶新娘要送给公婆见面礼一般是金手饰,当然也有送衣服的,而公婆同样也要给新媳妇封个红包当见面礼。然后是新媳妇给新郎叔伯姨婶,姐姐哥哥上茶,每上完一次茶都得交换见面礼,这见面礼一般为手饰衣服,有钱人家族又大的,这新娘要备的见面礼常常要花上万元,穷人家只花三五百元的也有。这茶也请完了,到了这儿吃过婚宴算是结束了?呵,还没呢。
结婚的第二天,天还没亮,新娘的弟弟就来接新娘回家了,这早的凌晨三四点就来,晚的五六点也来了。而新郎大约要临午饭了才去新娘家。这天就由新娘家请新郎和新娘家的亲戚了,这叫回门客,照列要闹到晚饭过了,天黑了新郎才带着新娘回家,而新娘家要准备两根连头带尾的甘蔗和两只带路鸡(一公一母)给新人带回家。快到时会有人先通知新郎的家人,他们同样要先回避了新娘,等新娘进了门才可以出来相见(这叫避亲,闽南相遇叫作“堵”而吵架也叫作“堵”这回避也就是为了以后回避口角)这新娘回门呢,在新婚一个月内要回门三次,当然余下的两次没有象第一次那么复杂了,只是都要等天黑才能回到新郎家,而新郎的家人也每次都要回避的。到此,这门亲事才算是圆满地完成了。
闽南结婚要准备什么东西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
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意。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结婚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人生大事,新人结婚前都需要对传统的婚嫁习俗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不会犯了相关的禁忌,下面为大家分享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1
一、新娘结婚嫁妆准备清单
新娘的嫁妆根据自己当地的风俗习惯都会有不一样的嫁妆清单,但大体上还是比较相似的。
1、珠宝首饰
新娘的嫁妆中珠宝首饰是无论哪个地区都会准备的物品之一。女儿出嫁时,父母总是希望能够风风光光的,所以会给女儿准备好珠宝首饰,比如龙凤镯。以前的婚礼会把珠宝首饰放在陪嫁箱里,但现在一般都会将金银首饰戴在身上,尤其是闽南一带,显示自己的贵气和娘家对新娘的重视。
2、床上用品
新人的床上用品也是由女方准备的,包括枕头、四件套等等。新婚被子会准备4—8床,双数为好。婚被呈现的多数是龙凤呈祥,并蒂莲花等富有寓意的图案,以求新人未来生活能够和和美美,早生贵子,子孙满堂。
3、家电/汽车
家电是嫁妆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等。不过现在新人在结婚前就会装修自己的新房,所以家电提前都已经买好了。因此现在有经济条件的家庭会准备一辆汽车作为陪嫁,男方出房子。
4、现金/存折
陪嫁箱中都会有一些压箱钱,是父母私下给女儿作为依靠的。不过现在直接给现金的比较少,且携带也不方便,所以也会有给女儿存折或是银行卡。
二、结婚嫁妆的讲究与忌讳
1、有些地区的嫁妆是在结婚前一天送往新房,但在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的大人是不可以见面的,所以在运送嫁妆时不可派自己的直系亲属到男方家。
2、所有的嫁妆都需要用红布遮盖住,连运送嫁妆的车辆也需要系上红绸布,表示喜庆热闹。
3、送嫁妆的人数和车辆都需要是双数,意为和和美美。
4、将嫁妆送到男方家中时,新郎需要准备好给送嫁人员的喜烟、喜糖和红包。
5、陪嫁不可以是钟、锅、床。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2
一、陪嫁清单
1、被子。
(1)在多数的婚嫁习俗当中,一定会放被子。因为被子有着比较美好的谐音,那就是“辈子”。寓意着新婚夫妻能够一辈子都幸福美满。
(2)被子的数量是双数。结婚都讲究吉利,所以被子要放双数,而且是越多越好。所以,千万不能够在陪嫁品里面放单数的礼品。
2、箱子。
(1)陪嫁品里面,嫁妆箱也应该是必需的,被称之为“嫁妆箱”。一般来说,这个箱子会放一些新娘自己的金银首饰,或者一些其他随身用品。
(2)箱子里面除了一些婚后的日用品之外,也会放一些压箱底的东西,比如嫁妆画,压箱底钱,精美嫁衣等等。
3、子孙桶。
(1)子孙桶是南方旧婚俗之一,寓意着保佑子孙后代万福。和子孙对碗,嫁妆箱,一起被誉为“嫁妆三宝”。当然它就是陪嫁品的必需品了。
(2)子孙桶一般有三样东西,脚盆,马桶,水桶。脚盆寓意着聚富宝盆,富贵吉祥;马桶寓意着早生贵子,福泰金安;水桶寓意着招财进宝,事业有成。
4、子孙对碗。
(1)子孙对碗是结婚当天,用来存放一些甜点食物的。寓意着早生贵子,丰衣足食,大富大贵,五子登科等美好寓意。
(2)放一些吉利的东西。比如:早生贵子(枣子、花生、桂圆、莲子),一些干果(荔枝,百合,核桃,杏仁等),另外还有麻线,五只红鸡蛋等。
二、送嫁妆的原因
1、为了女儿过得更好些,贴补家用,或以备应急。
2、尽量给女儿争取在男方家的地位,嫁妆多可以显示女方家有经济实力(尽管普通老百姓家庭是东拼西凑的)。所以经常看到古代女人非常重视自己带到男方家的嫁妆:如手镯、玉器等。以上两点是符合经济人成本收益分析或效用最大化的。
三、陪嫁讲究
1、婚礼前一天男女两家大人不宜见面,所以送嫁妆时女方不宜派新娘的直系成年亲属相随。
2、女方得派一近亲男童(一般为新娘胞弟或近亲族弟)手执陪嫁之箱柜钥匙前往,现在一般只要随同前往即可,名为“押嫁妆”。
3、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妆用的各式车辆工具一律系以红绸布。以示吉庆。
4、送嫁妆的人员、车辆宜为双数。
5、男方得给送嫁妆的人员喜烟、喜糖和喜钱。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应略多。
6、忌陪送床、锅、钟。
7、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宜为双数。
陪嫁的东西有什么讲究3
嫁妆一般都有什么
1、喜庆的床上用品,一般准备两套
2、寓意新人和谐美满一辈子的龙凤喜被,一般是准备8条左右。
3、脸盆、梳子、牙刷、牙杯、镜子、拖鞋、毛巾、肥皂盒等生活八件套。
4、拖鞋、睡衣、袜子、内衣裤等各两套
5、各种家电如空调、洗衣机、冰箱等等
6、电饭煲、烤箱、餐具等等,寓意娘家希望女儿上的厅堂,下得厨房。
嫁妆有什么讲究
1、女方可以让自己的侄子(一般为新娘胞弟或近亲族弟)手执陪嫁之箱柜钥匙前往,现在一般只要随同前往即可,名为“押嫁妆”。
2、所有陪嫁物品以及送嫁妆用的各式车辆工具一律系以红绸布,以示吉庆。
3、送嫁妆的人员、车辆宜为双数。
4、男方得给送嫁妆的人员喜烟、喜糖和喜钱。给押嫁妆男童的喜钱应略多。
5、忌陪送床、锅、钟。
6、可由新郎新娘分用的物品,如被褥、脸盆、面镜、茶杯、枕巾、椅凳、花瓶等,最好是一个双数。
婚礼有哪些禁忌
1、传统习俗有哭嫁是一个好的表现,有人说哭的越厉害,将来越发达,但是,到了男方婆家之后,就绝对不能在哭了哦,无论你是感动还是太激动,就是不能再哭了,这样会有点晦气
2、三朝回门不能忘,新娘的三朝回门不能被遗忘,要提早准备好礼品,在早上抵达女方娘家完成回门仪式,也必须在太阳落山前回到自己的房间。
结婚时女方嫁妆封箱条怎么写
门前括号内填新郎姓,氏前括号内填女方母亲姓。如母亲不在了可由姐、妹、姨等母方女性血亲封箱。
谁封箱写谁的姓,但在氏字后面载明新娘对封箱人的称呼。母亲封箱不用写称呼。封条用红纸竖向书写,写两张,交叉封贴。
扩展资料:
结婚必备条件:
1、食品:糖果,红糖,花生,龙眼,莲子,其他干果,白酒,红酒,啤酒,啤酒,香烟,饮料,茶。
2、新娘用品:新娘婚纱、面纱手套、新娘礼服、婚纱、新娘手包、新娘婚纱、王冠、项链
3、新娘和伴娘在婚礼当天必备的物品:零食和水,婚礼流程图,止痛药,创可贴,棉球卫生垫,手帕,备用袜子,发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