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6版《西游记》总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去世,享年88岁,剧中美猴王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发文证实了此事。
杨洁1929年出生于中国湖北麻城,曾先后在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济南广播电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等处担任播音员。1958年,杨洁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到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1979年参与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1980年开始导演电视剧,是86版《西游记》总导演。
对于很多网友而言,《西游记》一播就意味着寒暑假来了,杨导走了,此后寒暑假看《西游记》再也笑不出来了。
从1986年春节一经播出,《西游记》轰动全国,老少皆宜,获得了极高评价,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电视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成为一部公认的无法超越的经典。
3000次!这是个什么概念,你认为一到寒暑假就霸屏的《还珠格格》和沦为妇女之友的《甄嬛传》,在这个数字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部占据70后、80后、90后、00后童年的神剧,当初差点因经费紧张而流产。
1982年,《西游记》拍3集在央视试播,开始有了名气。当时,有人指责导演拍电视剧游山玩水,还出国。其实剧组的条件非常艰苦,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到广州这些已经贵起来的地方,一碗饺子2块5,才6个,男演员根本吃不饱,导演经常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吃饭。
小编问了问父辈,80年代中期,工薪阶层的工资大概是四五十块钱左右,一顿饭5毛钱。类比现在工薪阶层的工资,当时饭钱所能及的水平也就相当于咱工作加班时点个普通外卖而已。
相比于现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一线明星除了片酬,每天还需要由剧组支付零花钱,零花钱通常交由助理搭理,用来给明星买饭。小编的一个同学,大学学的导演专业,他说:“一线明星的零花钱一天是3000块钱左右,助理买来一桌菜,明星为了维持身材基本上就只吃几片菜叶子。”
时光退回至80年代,由于《西游》受到非议,所以央视当时组成调查小组。央视命令剧组停止《西游》拍摄,直接拍个尾巴结束。当时只拍了15集不到。
在剧组和央视的多次谈判之下,央视终于松口,前提是要自己找资金,不能拉投资方。
之后,剧组开始了艰辛的寻找资金之路。扮演“蜈蚣精”的演员李鸿昌到处找资金,最终找到了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的三百万资金。所以,在片尾你会看到联合录制一栏里,出现了很具违和感的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
李鸿昌本是《西游》制片副主任,一人分饰7角:渔翁、黑狐精、多目怪、驿丞、大臣、接引佛祖,客商。因导演发现李鸿昌小龙套演技很好,就给了他一个大角色蜈蚣精。当然也可能是导演感激李鸿昌找到了铁道部的三百万贷款,挽救《西游》 于危难。
可是物价上涨,景点收费,这三百万已经拍不了剩余的全部15集,原定三十集的西游记,只能忍痛砍掉5集。
当时,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杨洁导演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剩拍摄时,主创人员多次遇险,杨洁有次差点从山上跌入悬崖,师徒四人拍摄走过瀑布的场景时也差点滑脚跌落。就连白龙马,也曾多次遭遇跌落沟渠等险情。
提到白龙马,不得不说的是,由于当时剧组找不到白色的马,就用一匹黑色的马刷上白漆代替。一到拍过河的戏份,白龙马就变成了黑马。于是,剧组再给黑马刷漆,赶紧拍下一个镜头。
1984年10月在北戴河海滨拍摄猴王出世、石猴奔跑、猴王出海寻师等镜头。结果开工前,精心制作的石猴因为汽车一路颠簸,被颠得四分五裂,没法用,最终美工部现场把裁切好的米菠萝块(影视剧拍摄时使用的泡沫塑胶板块)等东西用沙子水泥固定起来,在礁石顶上迅速堆砌一座“石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面上的风浪开始大了起来,连人带“石猴”都被海水冲得稀里哗啦。“美工们被海水浇得浑身湿透。冷得都打哆嗦了。最终用炸药包和连接线在礁石旁先把‘石猴’的内核部分提前捆好,在两次大浪打来的间歇时间只有几十秒钟,烟雾师按响了起爆按钮。成功得很不容易”。不少网友惊叹,谁想到当年无所不能的孙悟空的“原身”竟会是这些材质呢!太“破灭”啦!
当时,剧组里没有区分主演和配角,主演的待遇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车,没有优待。拍摄结束后一样要和剧组一起搬运几车皮的设备工具。缺少龙套演员的时候,一样要和剧组一起化妆救场。
很多人不知道,《西游记》拍了整整6年。因为当时只有一个摄像机,不能同时多角度拍摄,效率很低。相比于现在两个月就能炮制出一部长达60集偶像剧的节奏,你是否感受到《西游记》深深的诚意?
《西游记》从1982年一直拍到1988年,整整拍了6年,总花费是600万。而到了2011年张纪中版《西游记》时,已经需要斥资一个亿,而且只需几个月就可以拍完……
如今文艺作品已经进入批发状态,不要再指望能像《西游记》那样,能够寄托我们的情怀了。
再来说说演员片酬这件时下被热议的事。
杨洁曾称,面对电视剧《西游记》的任务,剧组“只能凭借吃苦耐劳,当时提出来要以唐僧取经的精神来取完我们的真经”。“一开始没钱,都义务劳动,后来才有钱,我拍一集是90元,猴子、八戒是80元,沙僧是60元,就那么一点报酬。现在我看有导演把上千万、上亿的钱不当回事,来拍出一个算不上上乘的东西,我觉得真心疼。”
六小龄童也曾表示,当年拍《西游记》拿到的总片酬不到2000块钱。当年的2000块钱大概相当于普通人3年的工资。如若换做当下,普通人3年的工资往高了说,就算30万。30万恐怕都不够一个二线小花鲜肉一集的价钱,而且人家还要光替、裸替、台词替,甚至直接用抠的图给你演。
当年,由于找群众演员还需要再花钱,剧中很多演员都是演了十多个角色。
主演六小龄童不光演了孙猴子,还演了另外15个角色。
之前提到的拉来救命资金的李鸿昌,演的7个角色也是活灵活现。
唐僧共有3位扮演者。最初是汪粤,他拍了3集,感到角色对演技挑战不大,加之有电影邀约,就离开了剧组。徐少华本来被挑选演小白龙,汪粤一走,导演决定由他顶替扮演唐僧。拍了9集后,考上大学离开了剧组。焦急万分的导演在楼道巧遇迟重瑞,当下就看中了他来演唐僧。
第一任唐僧汪粤在《西游记·猴王初问世》里演了一只白猴。
第二任唐僧徐少华一人分试3角:唐僧,唐僧的爸爸陈光蕊,东海龙王。
第三任唐僧迟重瑞一人分饰4角:唐僧,井龙王《除妖乌鸡国》、天庭文臣《四探无底洞》、沙僧《传艺玉华洲》。
闫怀礼一人分饰9角:沙僧,牛魔王(第2集官封弼马温),千里眼,太上老君《夺宝莲花洞》,和尚《祸起观音院》,老者《猴王初问世》,卷帘大将,御马监里的一个监丞,西海龙王。
甚至连王希钟,《西游记》的造型大师,除了设计那些神魔妖道的形象,他也在剧中扮演一个人物——金顶大仙。
回顾这些不加钱演技却100%奉献的角色,小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演员,而明星……
插播一个小插曲。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于2009年4月12日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4月12日正巧也是六小龄童的生日,自此之后,六小龄童再也不过生日了。
再来看看现在的剧组,不是男女一号炒CP绯闻,就是女一女二争风吃醋,谁抢了谁的角色,谁的礼服又艳压了谁,分分钟就能上演一场撕逼大战。
以前的演员一餐吃5角钱,现在的演员吃五星酒店;以前的演员一人分饰7角,现在的演员一人带7、8个助理;以前的演员为了戏而拉赞助,现在的演员靠着赞助才演戏;以前的演员一人演N个角色就像N个人,现在的演员一人演N个角色却只像自己。
现在你明白这部86版的《西游记》为什么会每年重播了么?因为它是真正的艺术,是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们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和现在满屏幕乌烟瘴气的脑残剧相比,它看多少遍都不会厌。谢谢86版《西游记》给了一代又一代经典的童年!
文/孙翼飞
责编:瞳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