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志强/金边报道
柬埔寨是东南亚最大的成衣出口国之一,但鲜少人知道柬埔寨也是最大的试验猴养殖和出口基地。柬埔寨每年向发达国家出口数千只试验猴,以用作科学研究的“牺牲品”。
猴与人具有同源性,通过在猴子身上进行各种医学、药品试验,从而帮助人提高生活质量,规避生命风险。这类试验猴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品的安全评估、科研等方面。
《华商日报》记者5日从农林渔业部获悉,目前有6家外国公司正在柬埔寨经营试验猴养殖场。截至今年5月份,所有试验猴养殖场内的猴子数量有4万1842只,为食蟹猴品种。
记者还获悉,今年5月份内,有770只小猴子在养殖场内诞生,有180只猴子出口到外国供应科学研究。
农林渔业部发言人兼林业行政局副局长高欧玛利接受本报记者电话询问时,证实目前全国共有7个试验猴养殖场,由6家公司投资经营。
高欧玛利告诉记者,这些猴子养殖场完全合法,并都是外国公司拥有,包括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公司投资。
他表示,试验猴养殖场分布在磅清扬省、磅通省、菩萨省、磅湛省、实居省,就连首都金边也有一家养殖场。
他说,试验猴一年出口量约2000只,目前主要远销美国和日本,其他少数出口到韩国。
“过去,试验猴也有出口到中国,但最近好像没有了。”
针对记者询问出口的猴子最终用途,高欧玛利说,据其了解,出口的猴子专门用作科学研究。
他告诉记者,试验猴养殖和出口在柬埔寨并不是新鲜事,早于2003年就开始出现,均按照柬埔寨法规经营及运作,业者须向农业部定期汇报有关养殖场情况和出口数据。
关于猴子出口规定,高欧玛利表示,业者须获得进口国的批准及配额,以及不能违反有关《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规定。
高欧玛利还说,为了确保猴子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用来繁殖的母猴子不被允许出口,只有小猴子能销往外国。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柬埔寨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试验猴养殖出口基地之一,但养猴场运作却十分神秘,鲜少有人了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