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生性多疑,一生杀人无数,但是曹操爱才,为何会杀如此之多的名士?
193年曹操杀死边让,199年吕布兵败后,陈宫也被俘虏,曹操不计旧恨,劝陈宫投降,陈宫不为所动,遂杀之。因为通过兖州叛乱中曹操得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名士的重要性。即便没有治国或军事才能的名士,不能成为曹操的幕僚,但他们声望高,又结交或依附豪族,振臂一呼,地方豪族和人民往往归从。
直到204年之前,曹操没有杀掉手下一个名士,反而以朝廷名义征辟了一批横议是非、桀骜不驯的名士,比如祢衡和孔融。祢衡与此前的边让一样恃才傲物,多次轻侮曹操,曹操吸取教训,一忍再忍。208年当上丞相、权力更加稳固之后,才借机除掉孔融,204又将许攸杀掉,216年、219年曹操先后杀掉崔琰和杨修。从204年到去世前的15年里,曹操至少杀死或逼死了手下八个名士。因为曹操深知名士的重要性,但是拥有权利后的曹操容不得别人对他的任何不满。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waydbw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