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也只公开展出过三次。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最近一次09年短暂露面,但非全卷。
北宋18岁天才少年王希孟,用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展现了山河的雄伟壮观。《千里江山图》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淼,气象万千,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
本期《视觉》栏目,阅读君就为大家介绍这幅浓缩了中国文人理想世界的旷世名作——《千里江山图》
阅读君
▼
先来一睹
《千里江山图》的风采吧!
▼
北宋《千里江山图》
为什么流芳百世?到底好在哪?
一
画的背景
当年,宋徽宗为了培养绘画人才,
创办了一所官方美术学校叫“画学”,
王希孟就曾是这儿的学生。
才气无双+勤奋的王希孟,
引起了宋徽宗注意,宋徽宗便亲自教授这位少年。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之前,
18岁的王希孟花了不到半年时间
画完了这幅《千里江山图》,
宋徽宗收到此画惊喜极了,
并赐给宰相蔡京,正因为蔡京的题跋,
才让后人了解此画是王希孟所作。
王希孟20多岁去世,留世资料和作品很少,
《千里江山图》便成为他唯一传世作品。
北宋蔡京题跋
清代乾隆题跋
元代溥光题跋
二
表现题材
《千里江山图》所表现的内容
已不像隋唐时期
以描绘宫阙楼台或神仙境界为主,
而是着重表现江山的秀美壮丽景象。
全图章法缜密,
以“高远”、“深远”、“平远”的多重视角,
运用全景的方法表现江山的磅礴气象。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三
画中技法
主体峰峦山石以浓墨勾出,
且多见侧峰,并加以皴法,
后施以青绿重彩,
▼
远山则带有写意笔趣,
让画面古厚而不失变化。
山头提染复罩上石青、石绿。
▼
展览时间
2017年9月15日—12月14日
地点
北京故宫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
参考阅读
《青绿山水画技法》
许俊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年12月出版
青绿山水画技法在画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且青绿山水画的技法、材料、步骤相对讲究和复杂。本技法书把青绿山水画的作画过程一步一步清晰地展现给大家,内容翔实,并配有各个朝代著名青绿山水画作的高清大图,亦可作为临摹范本。
随书附赠4 幅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白描稿,供学画者临摹拓印,方便学习。本技法书中有画史、有技法、有欣赏、有实践、有对比,而且理清了青绿山水画的来路和去向,是学习青绿山水画必备的教材。
微信编辑:牛二
编审:张佳怡
图片转载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公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