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端午节如期而至,伴随着农历五月最好的阳光,秉最盛阳气而长的艾草也到了药性最强的时候。千百年来,艾草从不曾辜负人们的期许,端午节当日,华夏大地上,勤劳的人们鸡未叫时便已出发,到田间地头,摘下那一叶最具能量的艾叶。
农历五月是艾香满堂的季节,华夏子孙的端午节便是围绕着艾草而展开的: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等民间习俗相传千年。
艾,芳香且益健康,古往今来,百姓无不喜欢。在没有蚊香的年代里,每到夏天晚上蚊子嗡嗡的叫,点一把干艾蒿来驱蚊子,气味芳香且效果很好。若是身上被蚊子叮了一口,肿得难受之时,用陈艾熏熏症状即刻减轻。端午节当日,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驱邪避灾,预防疾病。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香囊,美丽芬芳,随身佩戴,用以驱瘴防疾。
艾,又是一味食疗方,唐代孟洗《食疗本草》记载:“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治冷痢。”时至今日,各地保留着“采艾为粢”的习俗,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的功效,食之有醒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更是一味极好的药材,《本草纲目》记载:“艾叶……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以艾为灸的方法最为医者推崇,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不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便是说艾能续命。
有研究证实,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所以能避免细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艾与苍术、菖蒲、白芷等混合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以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热镇静等功效。
“艾”与“爱”同音,香雾缭绕,艾叶青青,在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传承中,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那些古老的习俗,更有绵绵不断的“爱”。(西芝堂开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