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时最奇葩的嫁妆是什么?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以礼待人接物,以礼为人处世。
俗话说得好,人生的四大喜事便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作为繁衍后嗣的喜事——嫁娶,我国古代女子的陪嫁更是颇为讲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作为古代富家女子出嫁的必备品,拔步床是传统家具中体积最大的一样家具,需几人合力才能抬起,跟随于迎亲队伍之后,各样陪嫁之前,以显示其嫁妆之丰厚。
拔步床诞生于明代后期,大致分为廊柱式拔步床与围廊式拔步床,从外观而言其类似一个私密性极强的小房间,并拥有着一定的活动空间,深受待嫁女子的喜爱,深以此陪嫁为荣。
明代的能工巧匠不计其数,士大夫阶层生活靡费,更是为了显露其不同寻常的身份,花费重金四处求得技艺精湛之人,将人物典故,花鸟虫鱼,奇珍异兽雕刻其上,镂空而作。其精致繁琐程度往往花费数年光景,故而富家大户一般从女儿出生便开始筹备。
演变至明清时期,拔步床多以红木,黄梨木珍稀树木建造,夜晚幽香阵阵助于安眠;镌刻象牙玉石,触手生凉,月光照耀下淡淡荧彩浮于其上;色彩鲜亮,正红为底,多以黄、蓝、绿为辅助,更显其富丽堂皇。
于女儿出生之时便买下樟木树苗种于后院细心呵护,媒婆于屋外见树长势上门说媒定亲,至出嫁之时已亭亭如盖,将其粗壮树木砍下,涂漆上色,这便是樟木箱。
樟木又称“女儿树”,氤氲香气,经年不散,将衣物放于其中幽香暗生,行进举止间衣衫摆动留下淡淡清香惹人留恋侧目。更兼有木质绵密,纹理紧实,不虫不蠹不发霉,可谓是保存名家书画的上上之选。
香樟木的寓意更是极佳,出嫁之日将丝绸放于樟木箱中,取——两相厮守(两箱丝绸)的好彩头,祝愿爱女得遇良人,婚姻美满,余生平安顺遂。
女为悦己者容,这是自古以来的真理。作为唯一从娘家自己闺房之中带至夫家的私密之物,承载了太多的情感。
少女的娇羞颜色,待嫁的忐忑喜悦,妇人的稳重大气,通过妆奁[lián]中的胭脂钗环装点上色,完成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新生。
妆匣一般都是小巧精致便于放置,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似简单却是内有门道。最上面镶嵌可翻合的铜镜观其面色,几层抽屉中备有描眉上粉,点画朱唇之物,待其梳妆完毕,将其扣合。
若逢特殊情况,妆奁左右两侧上方焊接提手,便于携带移动。妆奁之上也多是鸳鸯戏水,并蒂花开的吉祥图案。
经过岁月的打磨抛光,妆奁也染上古朴的包浆,经年累月之下,淡雅宁静的妆奁也渐渐染上主人的气息神韵,用着自己的方式诉说女子的一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历朝皇帝更是以孝治国,朝臣大员为皇室子嗣多番争执,由此便可看出古人对儿孙的看重。古代的医疗条件低下,何况若是连年纷争,战事频发,死伤无数,国家人员凋敝,任由发展国将不国。
休养生息之年,为国家强盛,女子十三便可出嫁,若是大龄未嫁则免不了一番惩处,祸及父母,最后由国家分配对象。
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是汉族民间嫁妆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出嫁之日由娘家兄弟拎入新房。
马桶亦称子孙宝桶——诞下子女皆身体康健,无病无灾,永葆百年;
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嫁入夫家后财源滚滚,富贵无极;
水桶亦称财势宝桶——期盼丈夫辛勤刻苦,奋发读书,来日高中,忠君爱国。
出自于汉代的状元箱是用来盛放经史子集和随身衣物,其名也是通俗易懂“状元及第,高中榜首”好彩头。
至明代,其规格逐渐固定。虽制式简单,但其箱子的实用程度不可否认,是学子们离家游学的必备品。世家大族的箱子线条恢宏大气,做工严谨考究,细节之处见人品,借用先贤的豪情壮志之语抒发自己内心的渴望,激励鼓舞自己,以便他日飞黄腾达效仿其品行。
这是一种鞭策,对两人组建家庭的美好期盼。女子秉贤妻良母之态,于后院持家,为丈夫儿子免除后顾之忧。男子肩负起教导子孙之责,于朝堂苦心经营为子谋划,光耀门楣,儿孙不负韶华,心怀天下,能够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为百姓谋福祉。
这种种求取好意头的物品,寄予了亲朋好友的衷心祝福。婚嫁大事,有能力的官员富商更是十里红妆陪嫁,占满长街。
最“奇葩”的嫁妆,一般都是嫁底:
闷户橱,收纳储藏物品之用;
红木所制成的春凳,女子久坐可刺激其生理激素,有助于早日有孕,诞下子嗣;
此外,更有彻夜不灭的龙凤花烛祝福新人恩爱胜似蜜糖,铜盘及鞋,取携手共度,白首不离……
婚姻代表着两姓之好,陪嫁往往更是代表着女子在娘家的地位和受喜爱程度,其不仅仅是女子的出嫁之后的倚靠,同时也代表男子的脸面。
所以,女子的陪嫁每样物品都有其深意,值得我们细细探寻。
父母爱情:德华出嫁时,为何要安杰的樟木箱子,君子不夺人所爱
电视剧《父母爱情》是根据著名军旅小说作家刘静的同名小说改编,孔笙导演力作、著名演员郭涛、梅婷、刘琳、任帅、刘天池等主演的家庭伦理 情感 剧。
故事的背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再到世纪之初,跨度五十多年,在这样的时代巨变下,以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为主线,演绎了几个平凡家庭不平凡的故事。
提起樟木箱子,年过半百之人都不会陌生。
女孩子出嫁的时候,陪嫁里一定有一对樟木箱子,当然条件稍微差点的家庭,也可以用别的木头代替。
在孩子们的记忆里,樟木箱子是非常神秘的,箱子里的东西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般箱子都会上锁,钥匙是大人随身携带的,在重要的节日里,大人们打开箱子,拿出里面珍藏的 美食 ,孩子们就开始欢呼雀跃!
在电视剧《父母爱情》中,资本家出身的安杰就有一对樟木箱子,除了保存让孩子们眼馋的 美食 之外,箱子里还有一些是安杰的陪嫁。
江德华要嫁给老丁时,安杰忙里忙外,给德华准备了一大堆嫁妆,让德华看得心花怒放,不过德华还有点不知足,她向安杰要了一只樟木箱子。
大家一定不会忘记:这对樟木箱子是安杰的陪嫁,在娘家的时候就放在她的卧室里的,这也是安杰的母亲留给她的念想。虽然安杰有点舍不得,但是念在德华劳苦功高,安杰稍微犹豫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其实安杰的犹豫也不是没有道理,在那个年代樟木箱子,在一个女人的心里承载的是一段记忆。
相传古代的大户人家喜添千金,就会在女儿卧室的厢房外种下一棵樟树,待其成年出嫁时,那棵树也早已长成,做樟木箱子正合适。
再雕上精美的花纹,作为女儿的陪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女孩子嫁到婆家之后,这对樟木箱子就寄托着对娘家的思念,也在向婆家人暗示自己娘家的财富和地位。
而江德华向安杰要樟木箱子的本意,也正在于此。
安杰作为嫂子,看在江德华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份儿上,也不好驳她的面子,于是就答应了。
剧中的这个情节,也在向观众暗示安杰和江德华的姑嫂情深,大家一定会想起当年她们在海军炮校时,水火不容的样子。
岁月如梭,时光改变了每个人的容颜,也磨平了每个人的棱角,她们两个人终于能和平相处,也体现了电视剧的人性之美。
王安忆在小说《长恨歌》里写道:
樟木箱子是老上海的代表物件,积淀着岁月的尘埃, 而在这部电视剧中,却是姑嫂二人 情感 的纽带。
江德华带着樟木箱子嫁给了老丁,当然还有安杰准备的丰厚的嫁妆,安杰让江德福预支了一个月的工资给江德华置办嫁妆。老丁看了这些,当然是笑逐颜开的。这些嫁妆也奠定了德华在丁家的地位,很多人都说老丁对德华要比王秀娥更好,或许就有这些嫁妆的功劳。
电视剧的结尾,老丁去世之后,江德华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主动要求搬到哥哥嫂子家一起住,在此时她的全部家当里,一定会有这只樟木箱子。
这样看来,这只樟木箱子和原来的那一只又成了一对儿,当然这也在向我们暗示安杰和江德华的关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正是这只樟木箱子,维系着姑嫂二人的深情。
江德华的一生是凄惨的,年少丧夫,被别人骂成是扫把星,再江家辛辛苦苦十几年,拉扯大了5个孩子。嫁给老丁之后的30年,虽然在经济上衣食无忧,但却也是忙忙碌碌,伺候老的,伺候小的,没有片刻的闲暇。
樟木箱子应该是她人生中 情感 的寄托,一头连接着娘家,哥嫂就是自己的依靠;一头连着婆家,含辛茹苦,忙忙碌碌。
俗话说:君子不夺人所爱!
江德华向安杰要樟木箱子,而安杰也大方地给了她,这真是电视剧的高明之处,自己的心爱之物,给了帮助自己拉扯大5个孩子的小姑子,这也是人之常情。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姜德福和安杰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也奠定了德华在丁家的地位!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欢迎关注 @兰姐的心灵之旅
我们一起来讨论剧情,剖析内心!
结婚行李箱里面放什么
习俗,女方的嫁妆中会有一只陪嫁的箱子,而陪嫁箱子里放哪8样东西呢?这个陪嫁箱子的尺寸一般都是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陪嫁箱子
红箱子就是民间习俗所说的压箱底了,箱子颜色的选择当然是大红色的,而红箱子的种类一般有3种:樟木箱、行李箱和拉杆箱,这个就要看新娘自己的喜好选择了。而陪嫁箱子中放置的是下文中的第6、7、8条内容中的物件。
2、床上用品
床上用品一般是4床结婚棉被,4床垫被,4个枕头和4个靠枕。其中结婚棉被是由2床普通的被子、一床百子被和一床龙凤被组成的,有着顺利传宗接代和龙凤呈祥的寓意。
床上用品
3、蜜糖罐
在陪嫁箱子中放一对蜜糖罐的寓意非常明显,就是希望新娘新郎的这段婚姻能够一直甜甜蜜蜜,令人羡慕。
4、子孙桶
子孙桶一共是两只。两只子孙桶一共放置8样东西,一只桶内放置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红枣、红花生、桂圆和莲子,另一只桶内放置爆米花、5个咸鸭蛋、卫生纸和一包筷子。准备好这些东西之后要在子孙桶的外部用红布完全包裹,然后在子孙桶的上方放置一捆柏树枝和一个喜字。
子孙桶
5、红色脸盆
和子孙桶类似,红色脸盆的数量同样是两个,而且也要在里面放上相应的东西。一个红色脸盆内要放置健康秤和万年青(需要带籽),另一个红色脸盆内放置新娘送给公婆的帽子和鞋子(鞋子内部要放置一双袜子、两块糖果和三颗红花生)。同样的,这些东西准备好之后要在盆内撒上一些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最后将柏树枝和红喜字放置上方。
6、日常用品
新娘嫁入新郎家,以后就在新郎家中生活了,因此要准备一套全新的日常用品以后使用。主要是牙刷、牙膏、毛巾、洗发水、沐浴露等,而如果是在酒店中出嫁的新娘,那么在酒店的当天就可以拿出来使用了。
红箱子
7、柴米油盐酱醋茶
将这些厨房用品放置陪嫁箱子内代表的意思是自己家的女儿非常能干,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是一个贤惠的女子,让新郎一定要好好珍惜。
8、压箱钱
在古代,这个钱是给新娘的,毕竟在古代科技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还没有支付宝、微信等等,在男方家中如果新娘或者夫家急需要用钱了,这个钱可以拿出来备急用。所以娘家都会提前准备好在陪嫁箱子的四个角落或者正中央放上一定的压箱钱。
出嫁为什么要买行李箱
一、结婚红箱子寓意
按照我国民间的结婚习俗,一般在女方出嫁的时候,都会筹备一些红箱子,通常是以两个为主,也有的是多个,而红箱子主要是装入女方的嫁妆,表示女方父母对新人的祝福,同时红箱子看起来比较喜庆,也是图一个好的彩头。
而买双数的箱子,寓意着成双成对的意思,而红色是我国公认的喜庆颜色,这样能增加婚姻的气氛,寓意着新人能够幸福美满,长长久久,而箱子的款式和大小主要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但通常都是选择子母箱。
而箱子里装入的是新娘的嫁妆,而有的女方父母会在箱底下放入一些钱,以作为新人的礼金,这样也表示对女儿的不舍,之后接亲后送入男方家,会由男方家的父母打开箱子,还要给一定的开箱费,但不可低于箱子里的金额。
二、结婚的箱子有什么讲究
1、装陪嫁物品
结婚买红箱子可以在装陪嫁的物品,较为方便携带,寓意也较好。陪嫁的物品有衣服、鞋子等,还有部分不方便随身携带的小物件,可以一并装箱子中带去婆家。
2、装压箱底的钱
出嫁前父母一般会给一笔陪嫁,还会将男方给的彩礼给女儿,这笔钱就需要用红箱子装起来,带到男方家。压箱底代表着父母对于女儿的不舍与疼爱,更希望女儿婚后生活能幸福。
结婚时的红箱子一般需要选择较为结实质量好的品种,以便经受运输,最好选择较大的箱子,以便装下更多的物品。红箱子的材质和样式没有特殊的要求,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
三、结婚红箱子里面要装什么
在女儿结婚的当天,母亲会准备一个大红颜色的木箱,里面摆放谷米钱物,寓意五谷丰登,家庭富裕。最早一些的时候嫁妆箱子里面放的还是以被子床上用品以及新娘的衣物为主,所以在体积上也会比较大一点。被料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刺绣,颜色以大红大绿为主。衣服主要是新娘结婚前要买很多的新衣服,寓意是做了新嫁娘开始新生活。
《父母爱情》德华结婚,向安杰讨樟木箱子,安杰为什么愿意给她?
《父母爱情》除了安杰和老江的爱情让人很感动外,其实安杰和德华的姑嫂情,也很让人动容。
老丁上岛后,德华念着他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就经常去帮忙,帮着帮着,自己就喜欢上老丁,而老丁却因为想娶个有文化的女人,看不上她。
所以当德华好不容易等来了老丁松口,说要娶自己的话,那是恨不得马上就打包把自己嫁出去。
德华家父母去世得早,安杰就对江德福说长嫂如母,自己要风风光光把德华嫁出去。
安杰是说到做到,张罗了好多东西,给德华当陪嫁。德华很兴奋,跟在安杰后面一直转悠,看到安杰房间里的樟木箱子,立马就动心了,说:"嫂子,给我一个樟木箱子吧。”
安杰不太乐意,说:“这是一对,是我妈留给我的陪嫁。”
德华嘟着嘴说,“我又不都要,我就要一个。”
安杰看了她一眼,低头思考了几秒,笑着说:“好吧,给你一个。”
德华立马笑得合不拢嘴,摸着樟木箱子爱不释手。
大家都知道,安杰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对樟木箱子是妈妈留给她的遗物,也是唯一念想了,为什么她这么干脆就送给德华一个呢?
其实安杰愿意把这么珍贵的樟木箱子送给德华,就表明她是真的把德华当自己人了,从侧面说明她和德华的情谊很深。
这可是很不容易的,都是真心换来真心的。因为嫂子和小姑子之间的感情,其实比爱情更难维护,也更难经营。
刚开始安杰和德华两人因为出身、见识和生活习惯不同,基本是水火不容,两人之间冲突不断。经常因为吃饭、睡觉、上厕所、带孩子这些琐事的小事爆发矛盾,让江德福很是头疼。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姑嫂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的,两人其实是相互改造的过程,安杰把德华改造得越来越爱干净和洋气,而德华则把安杰影响得更落地,让她接地气多了。
德华会开始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洗手知道要打皂,而安杰则从一个大小姐变成了,吃饭也会吧唧嘴的人。
其实在送德华樟木箱子之前,剧中就有好几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表明安杰和德华之间的感情,是越来越好了。
1.德华老家亲戚坐了安杰的床,德华发飙
安杰的哥哥安泰,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上岛,就是让江德福给自己的女儿安怡安排工作。而欧阳懿平反后,双胞胎女儿也是江德福给安排的工作,德华眼看安家的孩子一个个都有了工作,就眼红了 ,于是写信让老家的人过来。
结果二大娘过来后,张口就让江德福给自己的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孙女安排工作,德华瞬间就后悔了,除此之外,农村的生活习惯,也把德华折磨得够呛。
这就算了,二大娘回去后,孙女有工作的事,也传开了,德华老家的人一个接一个跑过来,都想让江德福给自己的亲人安排工作。
江德福不答应,几人就赖在他们家里白吃白喝不走,德华不止一次后悔,尤其是看到这群所谓的亲戚,一个个不讲卫生,就来气,关键是老家人还看不起她,说她不过是帮忙带孩子的。
转折点在老家亲戚跑去安杰房间,直接就坐到她的床上,德华看到了,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和人吵起来了:“真是的,穿着衣服就上人家床了。”
那亲戚不服气,说你嫂子的床那么金贵,还上不得,德华维护嫂子,说你也不照照镜子,就你还想上俺嫂子的床。
老家亲戚讽刺她,“你别进城吃了几天干饭,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还骂她是克夫的寡妇,扫帚星。
德华一听就怒了,让她滚,对方又讽刺她算老几啊,让她滚就她就滚啊。
本来打算在后面看好戏的安杰,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地说:“你说她算老几,她是这家的姑奶奶,在这儿她就说了算。”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安杰这一句话,给德华撑足了脸面,让她腰杆子可以挺得直直的,也打破了老家亲戚的偏见,说德华不过是给人看孩子的,在家里没啥地位,也没话语权。
这也是两人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如此明显的互相维护对方的脸面。两人开始会在意对方的心情,说明都把对方放进心里了。
2.安杰为了德华怒斥老丁
德华一门心思想嫁给老丁,奈何老丁就是看不上她,先是和葛老师谈,后面因为葛老师的身份问题,两人散了。后面老丁又和吴医助谈,估计是吴医助不喜德华总是上门帮老丁干活,老丁不说一句话,就把门锁换了。
本想去帮老丁晒被子的德华,掏出钥匙却进不去,整个人急得不行,在门外懵了半天,才哭着跑回家。
安杰知道后,气得不行,就把老丁叫到家里,从头到脚训了老丁一遍,有理有据,把老丁说的一愣一愣的,反思过来是自己做得不对,当场就给德华道歉。
对着别人虎得不行的德华,到了老丁面前就跟小绵羊一样,安杰开口训老丁,她还在一旁不敢吭声,说着没关系。
其实总觉得老丁最后愿意接受德华,与安杰这一番话脱不了干系。
3.安杰给德华樟木箱子
给樟木箱子这一情节,是德华要出嫁了,她开心得不行,一直跟着安杰,看她给自己准备嫁妆。
看到安杰从自己的樟木箱子里掏出东西,要给自己当嫁妆,她就提出要带一个樟木箱子走。
安杰说那是母亲给自己的嫁妆,虽然舍不得,但为了德华高兴出嫁,还是很干脆的答应了,真的是做到了长嫂如母,要把德华风光嫁出去的承诺了。
4.老年德华为安杰出院擀面条
安杰年纪大了,生了一场大病,出院后,德华一直在家忙着给她擀面条。虽然是小细节,但真的很动人心。
前面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有面条的身影,可以说,面条是一家人的爱,安杰也说,住了这么久的院,就想吃你德华擀的面条。
可见德华是真把安杰放心上了,而此时,两人都已满头白发了。
从最开始的相互拌嘴,走到人生最后阶段,两人可以说是相互成全和支持了。
如果没有德华帮忙照顾孩子和生活,安杰不可能过得这么滋润,而德华如果没有安杰的支持和鼓励,估计也遇不到老丁,更谈不上等到老丁娶自己。
老丁愿意娶德华,其实也是因为德华经过安杰的影响,虽然不识字,但却识大体,懂分寸,而且人也聪明,可以说,除了没有读书,一切都符合他自己的要求。
最后
《父母爱情》之所以经典,除了老江和安杰的感情线外,德华和安杰的姑嫂情也是一大看点,虽然剧情没有婆媳之间的较量,但现实中姑嫂相处也并不比婆媳相处来的容易,而且这样有小矛盾的家里长短,也很能引起共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