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袁天罡在隋朝时曾出任盐官令。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虎,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三人正当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前程及结局后来验证都不出其所料。到唐太宗贞观初年,袁天罡以相术预测已是名扬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召见袁天罡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并问他:“古有君平(汉朝严君平,术数大师),今朕得卿,何如?”袁天罡回答说严君平是生不逢时,臣要比他强得多!在九成宫让他为贞观重臣张行成、马周等人看相,所预测后事无不准确。
《唐书》记载袁天罡最著名的相术传奇事迹是为女皇武则天看相。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法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纲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孩儿,若为女,当作天子!”历史进程已被他提前言中。
袁天罡是李淳风的师傅,他们都是隋未知识渊博的高道。袁天罡曾经筑舍居于阆州蟠龙山前,李淳风因久慕其名,故带着条金自远而来,拜于门下。
在民间传说中,袁天罡的神奇故事就更多了,流传最广泛的传说就是武则天曾让李淳风与袁天罡两人为她去踏勘选择陵园龙穴。先是李淳风跑了九九八十一天,找到小梁山龙穴吉壤,埋下一个铜钱;又让袁天纲出去寻找,用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找到了这个地方,便从头上拔一根银钗插下去。武则天让人验证二人所选龙穴吉壤是否一致,结果挖开一看,袁天罡的银钗正好插在铜钱的方孔中。在民间认为袁天罡乃是天罡星中智慧之星下凡。
魏国将领夏侯威的简介 夏侯威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夏侯威人物生平简介
夏侯威(生卒年不详,)字季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 夏侯渊 第四子,右将军夏侯霸之弟。夏侯威性格任侠,历荆、兖二州刺史,并与 曹丕 、 曹植 等相友善。沛国朱建平善于相术,一次于 曹丕 宴会上谓夏侯威道:“你四十九岁时将位至州牧,然而亦当有危厄,此厄若得过,则你可年至七十,致位公辅。”
夏侯威少年已有侠义风范,更深具鉴人之能。他身为魏国将领夏侯渊的第四子,与当时的世子曹丕、曹植等十分友好。夏侯威初见年轻的羊祜时,认为他博学多识,有文才,而且善于言谈,对他十分欣赏,于是出主意将兄长夏侯霸的女儿嫁给羊祜,而后来羊祜果然成为了一代将领。
夏侯威是怎么死的
擅于相术的朱建平在曹丕的宴会上对夏侯威说道:“你四十九岁时将能位至州牧,但也会遇上灾厄,若能挨得过此厄,那么你的寿命可至七十,而且仕途上更能到达公辅。”
结果夏侯威在四十九岁时的确出任为兖州刺史,同时,他在那年的十二月上旬果然患了恶疾,夏侯威记起朱建平当年的批言,自以为难逃此厄,所以预先写下遗嘱及安排丧事。
他的病情在同月下旬时忽然转坏,不料又突然好转,更渐趋平复。夏侯威认为自己已经渡过危难,在12月30日黄昏,延请郡中官僚大吏至其府中设筵摆酒,说到:“我的痛苦已渐渐平稳,当明日鸡鸣时,我便五十岁,朱建平的戒言,我必定可以渡过了。”但当筵席散去之后,夏侯威忽然闭上双目,原来身上恶疾竟然再次发作,于当晚夜半逝世。
其子夏侯骏,后为并州刺史。次子夏侯庄,後为淮南太守,孙夏侯湛、夏侯光姬皆显赫于晋。
历史人物李先
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少好学,善占相术。慕容永迎为谋主,劝永据长子城。仕永,位秘书监。永灭,徙中山。皇始初,先于井陉归。道武问先曰:“卿何国人?祖父及身悉历何官?”先曰:“臣本赵郡平棘人。大父重,晋平阳太守、大将军右司马。父懋,石季龙乐安太守、左中郎将。臣,苻丕左主客郎,慕容永秘书监、高密侯。”车驾还代,以先为尚书右中兵郎。再迁博士、定州大中正。帝问先:“何者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曰:“唯有经书,三皇、五帝政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又问:“朕欲集天下书籍,如何?”对曰:“主之所好,集亦不难。”帝于是班制天下,经籍稍集。
何为双瞳?历史上这八位“目有重瞳”的人物中,你认识几位呢?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曾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中国著名思想家孟子曾曰: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儒家经典著作《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眼睛不能掩盖其善恶真伪,所以观察一个人时,应该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样可以更准确的了解一个人的品性。
从古至今,眼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十分重要的器官,人类有80%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有两只眼睛,两个瞳孔。但你可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双瞳或重瞳的存在?
“双瞳”的表现形式
双瞳是指一个眼球里有两个瞳孔,重瞳是指一个瞳孔里还有另外一个瞳孔,也就是重叠着的瞳孔。这两种眼睛都被人们称之为“对子眼”。在现代医学中,无论是双瞳还是重瞳都属于瞳孔发生了黏连畸变,是早期白内障的表现,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此外,这种现象极其罕见,所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但在古代相术中,拥有双瞳的人一般都被称之为“圣人”,在古人看来是这一种吉相,象征着富贵与帝王。在中国历史上也存在过很多拥有双瞳的人物。下面就听五钱君一一介绍一下,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造字圣人|仓颉
据《论衡·骨相篇第十一》中记载:“仓颉四目,为黄帝史。”传说,仓颉天生睿德,且拥有双瞳四目,不仅可以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还会观仰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等等。也因此,他从中受到了启发,以此创造出了象形文字,被后人称为“造字圣人”。
“造字圣人”仓颉画像
上古部落首领|虞舜
虞舜是中华民族共同始祖之一,也是“三皇五帝”之一。他经过四岳的推荐,得到了尧的禅让,建立虞国。唐朝张彦远所著《尸子》中曾记载:“舜两眸子,是谓重瞳。”据说,虞舜天生就拥有重瞳,这也是他被推荐为君主的原因之一。舜在即位之后,展现出了其杰出的治国能力,他虚怀纳谏,英明果断,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相术的起源和发展?
相学由来已久,而相学研究是怎样出现的,又是怎样发展到现在的状况,了解的人并不多,炫易为大家讲解一下:
古相学最初是来自民间,是一些身份比较低的平民根据生活的需要与要求,形成简单的相人之法,最早是相人的全身,
比如说相男人是以肩宽,手长脚长,就是好相,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人能挑能抗,能干重活,不怕养不了家。因为古代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靠的只能是人体力量,
而女人是怎么相的呢?古代男主外赚钱养家为本,而女人是持家治内的,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传宗接代最为重要,所以女人的重点是要能生,那么什么样的女人是最能生的呢?古人总结出头圆身粗屁股大的女人好生养,能顺利的传宗接代,这样的女人就值得娶,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看女人都主要看大腿的粗细。
所以说最早的相人,和相畜生没多大区别。后来,相学在民间越来越广泛,所涉及的面也多起来,于是流入富人之中,又由富人流入士族和贵族,由贵族流入宫廷。再由宫廷流出民间,经过这个流入流出的过程中,社会不同的阶层不同行业的相人的方法和经验,都溶入其间,最后集为有理论有依据的相人学术。再经过历代贤德慧能之士不断改进、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才有了我们今天可以应用于工作,生活,心理,美容等领域的大成相学;事实证明,善于运用相学精妙,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创造幸福的经典;
相学的类型:
相学基本内容为四类:
一是基础类,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
二是综合类,精神,气象,骨肉,声音等。
三是意义类,分别具体论人的人生大事,生死祝福,逐年吉凶等,如十二宫,六府三才,三停,四学堂,八学堂,五行形相,观人八法,十字相法等。
四是官纹类,即分别从头面部位,五官,四肢以及痣、纹等方面分别来推理人的命运休咎,穷通,吉凶。
历代相学名人和经典著作:
相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儒学大师荀子就说过:“相人古者亦有也”。姑布子卿就是春秋时著名的相士,同时期《左传》、《周书》中也有张仲景、华佗的一代名医据相学五行生克来判断吉凶及五脏六腑病症之所地,不过角度不同而已。三国时代还有水镜先生、孔明、徐庶等无不精通兵书战略、天文、地理、九宫八卦相术等。汉代许负,唐代的袁天纲、李淳风,宋朝陈抟,明朝刘伯温都在相术上有所发展,孔子说:“生死有命,宝贵在天。”“五十知天命”。
《左传》中就有文公元年公孙敖请叔福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相面的记载。其后名相士史不绝书,《史记》更辟有《日者列传》专章纪录相士事迹;东汉王充《论衡》虽以反对虚妄邪说为主,但对相术却给予了充分肯定(《骨相》);魏朝刘邵(著有《人物志》)和清代曾国藩(著有《冰鉴》)则更是以相学为基础,发展出了古代的人才学理论。曾国藩更以识人和得人享誉一时,其不仅发掘出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一代名臣,其幕府中人才之盛,也是历代未有;这不仅足以说明曾国藩的人才学理论有其科学性,也证明作为曾国藩人才学理论基础的相学确是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的。
历代相学名家中,有史可查者甚多。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相学理论的,以汉代许负为最早。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相人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据说,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著作,直至现在,很多相书中还提到《许负相耳法》(可能是后世托名著作)。《三国志》记载了很多相学家,如管珞、朱建平、柳无景等。 到了隋唐,相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隋书》记载有韦鼎、来和等名家;唐代袁天纲、龙复本、夏荣、丁重、刘思礼、袁客师等,在正史和野史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名声。宋代相学也相当发达,影响较大的相学家有陈抟、麻衣道者、僧妙应、妙方等,宋代文人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好相学。明代的相学名家很多,并且出现大量的相书。相学家主要有刘伯温、僧如兰、张田、袁珙、袁忠彻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为著名。相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永乐百问》,就是来自于明成祖与袁家父子的对问。袁珙有《柳庄相法》收入《永乐大典》,袁忠彻还有《人相大成》。后来流传很广的《柳庄相法》便与袁家父子有关。中国传统相学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篇》虽托名陈抟秘传,但注明为袁忠彻订正。清代在相法和相学著作的整理上有了很大发展。相学著作方面,《铁关刀》、《金较剪》最为简明扼要,《水镜集》、《相理衡真》则较为精到全面,是继《神相全篇》之后的集大成者。 民国时期则在相学的传布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比较通俗易懂的相书,其中以《平园相法》和《公笃相法》最为著名。
相学的作用:
相学的实质是研究人和命运之间的关系。相学是人生哲学,研究它和认识它,对于人的生存,人的自我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识已识人,知已知人,通过相学,对自已的性格健康有充分认识,生活道路的选择中,扬长避短,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社会交往中,相学可以在交友用人方面起到参照的作用,使周围的朋友和环境有利于自生发展,有助于趋吉避凶。
相学具有预测性和超前性,具有超出道德和法律意义的力量,假若人们都能知道自己命运趋势,及时地加以修正和改善,比如可以避免犯罪。有助于生命科学及其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心理学、生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更可直接运用相学的方法。
相学有助于为人排忧解难,相学近于心理分析,可以在程度不等的范围内指出多灾多难,事事不顺的原因,从而使之明白其中的缘故,从善去恶,以改变自身不佳的命运。有助于破除相与命运的神秘色彩,从而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从愚味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被动接受命运到积极改善命运。
相学是一门人生哲学,人生的指南。人有所长,技有所专,术有高底,相家有言:“上工相声,中工相神,下工相形”。运用最新科技“生物全息论”的观点,以“科学易”“人文易”来指导相学研究,是相学发展之必然、时代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古为今用,让易学为现代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