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嫁瓷的来历有什么典故?听说和古代公主出嫁有关?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瓷器开始成为结婚嫁娶必备之物。当时的大户人家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而在浩浩荡荡的“十里红妆”中,瓷器是必不可少的陪嫁之物。
新娘头顶龙凤呈祥的红盖头,新郎身穿传统礼服,古色古香的桌椅陈设中,大红灯笼晕染出喜庆吉祥。伴随着琴师手中的古琴奏出韵味十足的乐曲,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将来宾们带入了雅致古典的文化氛围。而最吸引目光的,还是婚礼上摆出的“嫁妆瓷”。早生贵子、大吉大喜、花开富贵,喜庆吉利的名头配着古色古香的器型和精致细腻的工艺。
其实民用瓷器在清代可以说是寻常百姓家婚嫁习俗的必备之物,但是现在民间这些东西越来越少见了。回溯嫁妆瓷的历史,“嫁妆瓶”不可不提。清代末年直到民国期间,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粉彩或青花大掸瓶,它即可用于放鸡毛掸子,又可作陈设瓷,因其出现于嫁妆中,俗称“嫁妆瓶”。
嫁妆瓶的大量出现,是在清中期的乾隆、嘉庆两朝,多为豆青釉青花,粉彩瓶当时较少见。在道光时期,釉色品种多起来,除豆青釉青花或粉彩外,窑变釉瓶也较常见。在造型上看,多为盘口瓶。
到了同治年间,粉彩嫁妆瓶就较之前几朝多了许多。由于社会的不稳定,瓷器上多见祈求平安幸福的题材,这与当时人们普遍的思想追求分不开。这时瓷瓶的造型也逐渐由盘口瓶转向撇口瓶,粉彩的嫁妆瓶已开始大量出现。
光绪、民国时期,一般较富裕的家庭嫁女陪嫁掸瓶几乎已成定制,景德镇各窑口加大了生产数量,这时的嫁妆瓶纹饰题材更加丰富,而且粉彩嫁妆瓶的数量已超过了青花瓷器,诗文也开始出现于瓷瓶上,盘口瓶在减少,撇口瓶基本上占据了所有的嫁妆瓶。从纹饰的内容上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题材: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吉祥图案、花鸟、仕女婴戏等。
神话故事有群仙祝寿、八仙过海、麒麟送子、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等,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仙境的一种向往。历史故事主要是三国人物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让徐州、群英会、辕门射戟等。寓意社会伦理道德的有:孟母择临、八蛮进宝等。吉祥图案有:福、禄、寿、鹤鹿同春、富贵白头等。仕女婴戏主要表现仕女在庭院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的情景,表现了仕女悠闲恬静的生活。在瓷瓶背面上的诗文,主要是与主体图案相关的内容,诗文多以行草书之,并落之时期与姓名。
嫁妆瓶被俗称为“掸瓶”、“胆瓶”。是清中晚期到民国期间中国汉族传统婚姻女方陪送的瓷器花瓶。
【嫁妆瓶】按大小分可分为150件、200件及300件等几种形式。多少件是指陶工制坯时所用泥胎块的数量,数量越多制作出来的器物就越大。行内将其引用为术语,主要是指器物的高度,如150件的高度为40.5——45.5公分,300件的高度为56——61公分。嫁妆瓶按色彩分可分为青花、青花加彩、粉彩、浅绛彩等几种形式。与之相关的嫁妆为:一对嫁妆瓶、一面台镜、一对帽筒、一个座钟、一对木箱。最常见的摆法为:一对嫁妆瓶中间放一面镜子;一对帽筒中间放一个座钟。均被摆放在木箱上。象征平静的生活。有些富裕家庭也有陪送茶叶罐、将军罐等。
古代女子出嫁的洞房"八件套"都有什么压箱底宝贝
古代女子陪嫁的洞房“八件套”:
1、小脚瓷鞋。
古人对小脚女人历来情有独钟。这个小鞋就是三寸金莲造型。小瓷鞋烧制的繁缛奢华,包银又匠心独到。作为洞房花烛夜的摆件,据说可以刺激推动新郎新娘的爱之初体验。
2、白手帕或者白绫。
古代及其重视女性的贞洁。在新婚之夜,除了和新郎共赴巫山云雨之外,新娘还额外有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拿到自己种出的红桃花,以证明自己婚前是完璧之身。新娘出嫁时娘家的陪嫁品中就有一件作这种用途的白绫!
新婚之夜后必须要出示沾有落红点点的白绫给婆家看,这非常重要!新娘如果拿不出,就是不贞洁,婆家有权休了她;就算留下,以后都会被婆家歧视虐待。
3、放置性药物的器具铜盒。
这个盒子就是个药盒,专门放置男女双方在房事中使用的性药物。根据古典书籍和现代小说中的描述,里面的药物很有可能是用来给男方壮阳的春药、金枪不倒大力丸之类。另外也有可能是一种催 情药粉,方便新姑爷和新娘更快进入状态,促进双方“交流”。
4、银托子。
这是娘家人送给新姑爷的“大礼”,说的通俗点就是女方送的男性自慰器。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能房市,女人怀胎后更要休战十月,他那血气方刚的男人该咋办呢。为了避免男人们憋不住出去沾花惹草,用银托子先帮他解决一下性饥渴吧。
银托子据说还是整部金瓶梅中戏份最重的工具,也是西门庆最长使用的工具。在小说中它的使用方法是银托子目前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因为现在还存有实物。可见银托子作为一种性工具流传既为广泛而且长远。
5、开裆裤 。
不是给学龄前小孩子用的,其实就是一件情趣内衣,是古代新娘的洞房之夜穿在下身的。由于古代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郎新娘在洞房前根本不认识对方,没说过话,所以第一次见面时就要脱光衣服实在有些尴尬。
新娘的父母让女儿在第一次性生活时穿上,既可以减少女生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让没有性经验的新郎,因为第一次看到女性裸体过度太兴奋而早泄,或者因过于害羞而阳痿。
6、“春宫”瓷器。
俗称“压箱底”,这是娘亲在女子出嫁时放在陪嫁箱子最深处的,这是用来让女子学会夫妻之间的床第之事。这些瓷器外表看都是些盒子,但打开后,里面都是一对男女小人偶造型,赤裸裸的在做羞羞的事情,还有好几种经典的体位,动作露骨,表情销魂。
7、藏有春宫画的新鞋。
随嫁物品当中总会有几双新鞋,看似是普通常见,娘家人亲手缝制的。这个鞋子其实在鞋底里暗藏玄机。只要抠开鞋面,就能看到鞋底上画着的春宫图,清晰性交姿势图可以用来指导性爱。
古人性观念保守,洞房花烛夜的两人没有性经验会很尴尬的,或不得其门而入,或吃螃蟹无处下口。到时候就可以拿出春宫鞋现学现用,相当于在考试时带本教科书。
8、神秘盒子。
其实是古代女子的梳妆首饰盒,里面的珠宝都是娘家的陪嫁;陪嫁少了,女子在婆家会没有地位。神秘暗盒内部通常分为两层。上层是化妆品,扑面用的白色铅粉、画眉用的黛黑眉笔、相当于口红的红色咬纸,还有腮红香粉等。下层是首饰盒,耳环、项链、步摇、发簪子、手镯等。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婚前性教育
古代的女子在出家门之前。会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人把她领进房间。对她一对一传授房中秘术。大家不要想歪,这位老人基本上就是他妈妈或者奶奶,绝对不会是男性。而且必要时候还会拿出专门的道具给他们示范,这就不必多说了,大家都懂。
不仅有专人指导,在女子出嫁时还会,附赠一副类似于春宫图的东西。这都是为了增加新婚男女的生活情趣的。不仅于此,古代的皇帝也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东汉的皇帝,亲自由皇帝主持出版了一本叫《白虎通德论》,这里面详细的记载了性的问题,也是当时民间最好的教科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压箱底
古代女子出嫁必备的陪嫁物品有哪些,开裆裤就是其中
一、小脚鞋子
古代的女人都会缠足,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在女人出嫁的时候,娘家人会为出嫁女子准备一对小瓷鞋,上面印着好看的图案。
二、开裆裤
这个估计大家都在好奇,都结婚的年纪了,怎么也有个14到15岁了,怎么会用的开裆裤呢?其实这个开裆裤并不是防止大小便失禁的,在古代的结婚,大多数都是父母指定结婚的媒妁之言,新郎新娘结婚第一次见到对方,睡在一起难免会有些尴尬,所以女方父母特意为女儿准备了开裆裤,这样可以在房事的时候减少心理障碍!这个还是挺贴心的,哈哈
三、白手绢
大家都知道古代都是比较封建的,对于女人的贞洁那是看的比天还高,娘家为了证明女儿是清白的,所以呢,就准备一条白手绢,女儿在新婚之夜的时候呢,白手绢沾有红点,这就证明这个女人是清白的,当然这个不是给其他人看的,自己的丈夫知道就好了!
四、神秘的盒子
这个盒子里面呢,主要是一些梳妆品,古代的女人一般也都会化妆的,秦汉时期化妆就已经出现了,唐朝几乎是每个女子都会化妆,出嫁也要美美的,这个是娘家准备的,还有一些比较值钱的首饰,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嫁到另外一个地方不会那么穷酸。
古代公主嫁妆清单,一般有些什么?
1、公主的嫁妆一般包含:首饰、朝冠、衣物 、字画、 布匹、摆设 、日用品、家具、古董 、药材、田产和铺子。
2、古代的嫁妆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类:
第一类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衣服、被褥、家具、书籍药材,压箱底等。
另一类就是所谓的豪门贵族,陪送官爵、土地、房产、商铺、豪宅、奴婢、金银珠宝、等贵族物品。
扩展资料:
文成公主的嫁妆清单:
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的庞大,唐太宗给文成公主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还有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不同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医疗器械6种,以及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太宗许嫁的直接原因只要在政治,而不是金银珠宝。文成公主携带的上述物品都属于知识产权,可见公主深得朝廷的恩宠与信任。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并且派特使送去大量的金银、绢帛、诗书、谷种,并特为文成公主送去了饰物和化妆品,以嘉勉她和亲抚蕃的功德。
古代女子出嫁,娘家人一般会给她们准备什么嫁妆?
现在咱们娶老婆都是要车要房,娘家人会给一些相应的嫁妆,包括被子、猪肉、首饰之类的,各地风俗不同嫁妆不同。而古代的娘家人会给新娘准备很多嫁妆,除了常规的房子、土地、首饰、化妆品,还有小瓷鞋、白手帕、银托子和铜盒,这些东西都是比较污的。
其实说古代是封建社会,他们的很多思想并不封建,甚至比现在还开放,尤其是在夫妻生活方面,研究的花样十分的多。由于古代的娱乐项目比较少,晚上又没有手机、电视、电脑之类的东西可以消遣,还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本着多子多福的思想,自然就会在房间里研究男女之事了。
关于新娘的嫁妆,常规的房子、土地、首饰和化妆品这类东西,就不用多解释了,大家都懂得,下面来具体解释一下那些比较特殊的。
小瓷鞋:古代人比较喜欢小脚的女人,三寸金莲算是标配,精美奢华的小脚瓷鞋摆放在房间中,可以让夫妻之间的感情迅速加温。
白手帕:贞洁对于古代的女性来说甚至比生命还重要,而这条白手帕就是用来验明女性的贞洁的,新婚之夜把它放在新娘的身子下,如果有落红,就代表新娘子是完璧之身。如果没有落红,婆家人就会非常看不起她,甚至可以直接休掉她。
银托子:新娘总会来例假,当新娘来例假的时候,就会让新郎用这个银托子来解决生理需要,排泄精力。
铜盒:铜盒里面可能是梳妆用的化妆品,也可能是夫妻生活用的药粉,让新郎新娘更好的体验第一次的生活。
这些陪嫁品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时代总是在变迁的,它们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有兴趣的可以去博物馆参观下这些古人的东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