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娘的嫁妆也随彩舆进门,有钱人家的嫁妆,箱笼被褥,大橱小柜,各色器皿,大红大朱,往往有数十杠上百杠之多,所谓“十里红妆”,以显示女家富足今天宁海城关徐霞客大道上还有浙东民间婚俗博物馆,其部分旧件,仍可窥。
2、宁海东园雅集何晓道先生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沉迷于这些民间物件的收藏,如华美的门窗槅扇雅致的木刻腰板,还有热烈的宁绍朱漆嫁妆器具等最近,何晓道先生在他的上千件嫁妆器具中精选了数百件朱金漆器,在杭州举办中国宁绍“十里红妆”。
3、男女双方经过议婚,得到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家就可以择日下聘礼,在宁海,这也称为“定恳帖”聘礼多少一般依男方家庭条件而定,包括礼钱首饰和衣料,还有麻糍或糯米饼等其他物品礼钱多用于女方准备嫁妆,所以女方嫁资。
4、1十里红妆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一向以礼数周重嫁妆丰厚排场盛大为人所知每逢婚嫁,往往会出现嫁妆队伍绵延数里的壮观场面,民间夸张地称之为“十里红妆”2龙舞宁海龙舞主要舞的是断尾巴龙,这些龙舞历史悠久。
5、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十里红妆”指的是江南特有的嫁女场面,从女方到男方的嫁妆队伍,浩浩荡荡延绵数里,民间叫“十里红妆”红妆是用贵如黄金的朱砂漆底,用黄金水银和各种天然石等装饰,集雕刻堆塑绘画书法。
6、伍山石窟景区位于浙东沿海中部的三门湾畔,宁海县长街镇,距宁海城区约30公里景区周围地形属滨海丘陵平原,地势平坦,其间排列着海拔不足百米的低矮山岗五座,自北向南分别为松岙山道士岩不周山原名三“角塘山”。
7、4宁海平调,又称“宁海本地班”,在宁海北部亦称“调腔”,是浙东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宁海宁波台州舟山一带5宁海县境内通用宁海话宁海话属吴语,是吴语明州片跟台州片之间的过渡性方言。
8、宁海县特色文化有十里红妆龙舞祭孔舞灯舞钱塘潮等1十里红妆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一向以礼数周重嫁妆丰厚排场盛大为人所知每逢婚嫁,往往会出现嫁妆队伍绵延数里的壮观场面,民间夸张地称之为“十里红妆。
9、很久以前,浙东宁海地区就有“村姑救康王”的传说相传南宋开国皇帝康王赵构被金兵追到宁海西乡,一个农家姑娘在晒场上用箩筐。
10、女方的嫁妆里有什么呢?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 特许浙东地区的女子出嫁时可享受“半副鸾驾半副凤仪”的。
11、宁波乃至浙东地区的民风族规就自宋至民,保持着宋时的家庭财产制度或习惯,即视嫁妆为妻的私财若非如此,则十里红妆盛况早就。
12、无论家境贫富,红妆是当地出嫁必不可缺的嫁妆,作为今后家庭生活的用具红妆不仅是浙东地区婚俗文化的载体,也是当地民间民俗。
13、是浙东地区特有的一种迎亲嫁女习俗,长期流传于民间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一向以礼数周重嫁妆丰厚排场盛大为人所知当地。
14、宁海十里红妆是一座民间博物馆,收藏着1000多件婚嫁器具旧时浙东地区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富,后来泛指。
15、给浙东地区普通百姓也带来了不堪承受的负担三重视教育本书“定亲”一节,提到诸暨女方定亲回礼,旧时在回衣帽靴鞋,缎绣。
16、浙东大峡谷里的双峰森林公园拥有华东地区罕见的7平方公里连片 行程安排早上台州集合出发车赴宁海,抵达后游览“十里红妆”。
17、的文化来历“十里红妆”是宁海特有的嫁女场面,发嫁妆的当天, 搬嫁妆的队伍从女方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情景非常壮观,浩浩荡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