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朋友可以告我湖南郴州婚嫁风俗?
订婚男女婚嫁的重要习俗。清末、民国时期,媒人穿梭于男女双方家庭进行说媒。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即发红庚八字,然后由男方家庭将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一并送算命先生测算,俗称“合八字”。合则同意这门亲事,并留下女方八字,不合则退回女方八字。八字合好后,媒人立即向女方报喜,只要女方无异议,这门亲事即基本定下。随后,男方带彩礼和八字送女方,女方则向男方回赠鞋帽,以示联姻,谓之订婚。1949年后,封建性的说媒的媒人逐渐消失,央媒作伐和合八字等陋习也逐渐消失。男女双方婚姻之确定,一般由自行认识和他人介绍相识,然后相互了解,构建爱情,确定关系。他人介绍只起桥梁作用,联姻与否,双方自主,不许第三者包办或干涉。
彩礼男女订婚和结婚,男家要给女家送去猪肉、鸡、烟、酒、茶,富豪人家送珍珠、宝石戒子、镯子项链等彩礼,是湖南省境婚俗中一种传统而古老的礼俗。彩礼多少随男方家庭经济条件而定。此俗沿袭至今,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男方向女方送的彩礼日多。不过,男方所送彩礼,除办酒席的菜肴外,一般均作女方陪嫁物品带到男方。
哭嫁哭嫁是湖南省部分地区,尤其是郴州、永州、衡阳等地区婚嫁习俗中的重要一项婚俗。哭嫁,不仅是出嫁姑娘个人哭,而且母女同哭,伴嫁姑娘同哭、对哭。你哭一声,我哭一句,满面泪流哭成一团。哭的内容繁杂且多,如哭父母、哭舅爷舅娘、哭姐妹等等,也有把出嫁前晚的礼仪、开脸、梳头、祭祖等各项仪典,作为哭嫁内容的。出嫁晚上,哭嫁达到高潮。出嫁姑娘与伴嫁姑娘一道,按出嫁礼仪,一项一项哭,几乎哭个通宵。哭嫁,是表达倾吐心肠的方式,也与传统哭了才会家道兴盛,哭了娘家郎家才红火的信念有关。哭嫁的语句寓意情深,哭法与往常的哭法不同,即非号哭,又非低泣,而是一种演奏式的哭唱,从慢到快地重复着。会哭,人誉是有教养的表现,是以往在伴嫁中训练的结果。1949年后,哭嫁的婚俗逐渐消失。
结婚又名婚娶。男方择定成亲吉日后,于成亲前几个月或更早时间由媒人持贴告知女方,以便女方准备嫁妆。嫁妆多寡随男方送彩礼的多少和女方家庭贫富而定。贫困者,仅一、二床被和少量的家具;富豪者,则备金漆大床,桌椅箱柜,或备奁田、媵婢女、赠牛马。男家迎娶,由男方备花轿、伴乐队由媒人导至女家,女家则设香案方盘于大门,俟花轿至,撒米压煞,名曰“接轿”。随后,设宴款待接亲队伍。是晚,女家备办酒席,宴客厅堂,,母上坐,女旁坐,择福泽老妇导饮,名为“离娘酒”。洒三巡,携女归房,邀请姑姐妹唱歌,每歌一阙,媒人索花箱钱,谓之“打花箱”。次日早,择时转轿,新娘胸前佩戴一大铜镜,头戴凤冠或乌龙帕,行告别祖宗礼。然后,由福泽妇背女入轿。新娘上轿后,锁上轿门,由小舅或其他亲戚小孩管钥匙,轿行亦撒米压煞,乐队盈盈,奁物先行,女叔、兄弟和男性亲戚多人相送至男家。花轿出发,途中如遇官轿,花轿走大道,官轿走小边。若花轿与花轿相遇,则新娘要互相交换剪刀。凡过山、过桥,新娘要赠给轿夫红包,表示慰劳及暗示要多加小心。头铺抬至男家,进入堂屋大门时,由福择妇用秤象征性地称一称,说“重千斤”,寓意婚后福大命大八字大。花轿及至男家,婿要到村外迎接,接下送亲客人的伞等物。同时设香案接轿,择福泽妇为侍娘,启轿由侍娘导新妇入祠堂,同婿拜祖先,拜天地,次拜高堂,夫妻互拜,然后拜翁姑、伯叔,与众宾依次相见,名曰“拜堂”,然后由侍娘引入洞房,令新郎新娘捧姜茶饮客。婚期前一日款媒,婚期后一日散客。
闹洞房又名吵新娘。这是新郎新娘结婚的当夜,众客人戏弄新娘的一种习俗。吃完喜酒后,众客人向新郎要求“看新娘”。于是,新郎就陪同大家进入洞房。在进入洞房时,众人往往要念四句祝词。闹洞房开始,由侍娘或宾客中推一人把放在床帐里的红枣灯点上,叫做“添丁”。添丁后,侍娘扶新娘同新郎站立房中,宾客环坐周围。假如洞房容纳不下宾客,就在正厅吵新娘。当新娘把喜糖和甜茶的茶瓯敬给主客时,这位主客故意不收,而让给隔坐的人,隔坐的人同样再让给他的隔坐。这样,新娘尽管在房内踱来踱去,大家还是不理她,于是,吵新娘就开始了。随后,叫新娘唱歌、跳舞,或要新娘新郎拥抱,有的出些难题让新娘、新郎回答,有的恶作剧,将新娘和新郎的床铺弄湿或放蚂蚁,使当晚难以入睡。总之,闹洞房的节目和方式多种多样,诙谐浪谑,无所禁忌。“闹洞房”、“吵新娘”,是为祝福新娘和新郎而做的,所以,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大闹一顿。对于新郎和新娘,当然是很大的麻烦,不过也不得不接受这种“庆贺”。时至今日,闹洞房的习俗虽有很大改变,且文明得多,而富时代特点,但此俗仍然沿袭下来。
湖南婚嫁习俗有哪些?哪些地区会有“哭嫁”的习俗呢?
湖南婚嫁习俗有赶歌会,女孩子出嫁没有彩礼,有嫁妆,女孩子进门要洗脸,被称为和气脸,还有“哭嫁”,这种习俗在湖南省的郴州、永州、衡阳等一些区域尤为盛行。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婚嫁习俗,湖南这个地区,有以下这几个习俗。
首先,赶歌会。在苗族地区,每年的四月初八、六月初六都有赶歌会,未婚的男女会在每年的这个时间参加。他们通过这种交友相亲方式,在歌会上选择心仪的另一半。如果哪一对男女看顺眼了,就会互送订婚信物,代表他们订婚,信物的种类很多,比如一些特别的饰品,一把纸伞等。
其次,这个地区的女孩子出嫁没有彩礼,有嫁妆。瑶族地区,女方出嫁有嫁妆,而且男方不用准备彩礼。结婚当天,女生只需要把男生送的衣服穿上就可以了,然后大家都会来给他送亲,一直把他送到新郎家,婚礼仪式也很简单,所有人都能参加。
另外,和气脸。所谓的和气脸,就是洗脸。在婚礼这一天,女孩子到了男生家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洗脸,这个就被称为和气脸。准备会把清水端过来,然后女生就用来洗脸和洗手,寓意也很简单,就是希望一家子和和气气。
此外,湖南地区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婚嫁习俗,哭嫁。这种习俗在湖南省的郴州、永州、衡阳等一些区域尤为盛行。新娘在出嫁前的一段时间里,就已经开始唱哭嫁歌了。这么做的目的是表达女方结婚的心情,因为有些女生可能比较内向,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表达家里父母和亲人的不舍之情,还有自己的感激之情。因此,哭嫁的时候是母女一起苦,伴嫁姑娘一起苦,哭的过程比较繁琐,哭爸妈、哭舅爷舅娘、哭爷爷奶奶等,也有把各项仪典作为哭嫁内容的。很多地方认为,哭了才会家庭和睦,新郎家才会兴旺。
以上就是湖南地区的婚嫁习俗,以及哭嫁的一些地区。
湖南郴州市的结婚习俗和流程
1、男方要上门给聘礼。2、订婚酒,两家重要的亲戚都要参加,大家互相认识一下。3、结婚那天迎亲,中间可以闹闹新郎,开门新郎一方要给红包,不用很多,意思一下就好。进入新娘闺房以后要找到新娘的婚鞋,穿好以后抱着新娘出门下楼,新娘的脚不能碰到地面。(事后要给伴郎伴娘封红包,伴郎伴娘的服装什么的需要新人双方家里准备好,如果有金童玉女就更好了)4、然后就是坐婚车去酒店等等了,后面的估计全国都一样了吧,酒宴啊敬酒啊闹洞房啊什么的。5、新娘的娘家门口要贴一个大喜字,闺房门口要贴,新房也得贴。新房床上要撒一些生花生、桂圆、红枣。6、郴州嘉禾有吃回门酒的习俗,就是结婚后的三天之内两个新人到女方娘家吃饭,或者请客在外面吃也行。其他的地方有没有这个习俗就不知道,反正市里面没有。
其实说实话,郴州市里面没有什么特殊礼仪的,如果是县或者农村有特殊讲究的话,那就不清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