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公式是什么?
求和公式是S=(1+n)*n/2,求S实质上是求{an}的通项公式,应注意对其含义的理解。常见的方法有公式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裂项法、数学归纳法、通项化归、并项求和。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扩展资料
有一类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即可.
例如:an=2n+n-1,可看做是2n与n-1的和
Sn=a1+a2+...+an
=2+0+22+1+23+2+...+2n+n-1
=(2+22+...+2n)+(0+1+...+n-1)
=2(2n-1)/(2-1)+(0+n-1)n/2
=2n+1+n(n-1)/2-2
知道数列通项公式,求和有几种方法。
一般数列的求和方法
(1)直接求和法,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均可直接求和.
(2)分组求和:部分求和法将一个数列分成两个可直接求和的数列,而后可求出数列的前n项的和.
(3)合并求和法:并项求和法将数列某些项先合并,合并后可形成直接求和的数列.
(4)裂项求和:裂项求和法将数列各项分裂成两项,然后求和.
(5)错位相减求和法:用Sn乘以q,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则求数列{anbn}的前n项的和均可以采用此方法.
(6)拟等差,写成一堆式子再相加。(叠加)
(7)倒序相加,如等差数列
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 d,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a1*n+[n*(n-1)*d]/2=[n*(a1+an)]/2,n为正整数。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a1*q^(n-1),a1为首项,q为公比;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a1(1-q^n)/(1-q),q≠1。
拓展资料: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基本性质:
1)数列为等差数列的重要条件是:数列的前n项和S 可以写成S =an^2+bn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
2)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Sn, S2n-Sn, S3n-S2n…仍然成等差数列,公差为n^2*d;
3)若数列{an},{bn}均为等差数列,且前n项和分别是Sn和Tn,则am/bm=S(2m-1)/T(2m-1);
4)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①若a 0,公差d0,则当a ≥0且an+1≤0时,S 最大;②若a 0 ,公差d0,则当a ≤0且an+1≥0时,S 最小;
5)若等差数列Sp=q,Sq=p,则Sp+q=-p-q,并且有ap=q,aq=p则ap+q=0。
等差数列的判定:
1)an+1-an=d(d为常数,n为正整数)或an-an-1=d,等价于{an}为等差数列;
2)2a(n+1)=an+a(n+2)(n为正整数),等价于{an}为等差数列;
3)an=kn+b(k、b为常数,n为正整数),等价于{an}为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G、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 0。其中{an}中的每一项均不为0。注:q=1 时,an为常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
1)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
2)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3)若“G是a、b的等比中项”则“G^2=ab(G≠0)”;
4)若{a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1,{bn}也是等比数列,公比是q2,则{a(2n)},{a(3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1^2,q1^3…{can},c是常数,{an×bn},{an/b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1,q1q2,q1/q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差数列
百度百科-等比数列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an=a1+(n-1)d
求和公式
Sn=n(a1+an)/2=na1+n(n-1)d/2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an=a1*q^(n-1)
求和公式:
q≠1时
Sn=a1(1-q^n)/(1-q)=(a1-anq)/(1-q)
q=1时
Sn=na1
数列求和公式和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n*(a1+an)/2 通项 an=a1+(n-1)*d,d为公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n=(a1-an*q)/(1-q)=a1(1-q^n)/(1-q)an=a1*q^(n-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