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各个年代得结婚都需要什么彩礼
各个年代的结婚彩礼都有自己深厚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我们盘点一下不同年代的彩礼变化。
7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如果有了这三大件,那姑娘出嫁的时候是很有面子的。天津飞鸽自行车,70年代每个男孩子梦寐以求的梅花手表,也是他们送给自己未婚妻最好的定情信物,还有重中之重的大件缝纫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台缝纫机,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
8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老三大件已经无法满足婚姻彩礼的需求。新飞冰箱,北京牌电视机,威力洗衣机,几乎成了80后结婚的必备品,在80年代,如果谁家的客厅能摆上一个这样的电视机,那可是太时髦了!而洗衣机,对于80年代的女性而言,简直就是她们的最爱。
9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电脑,空调,手机。到了90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三大件也就水涨船高,直接变成电脑,空调和手机了。我奶奶还在自己的老衣柜里存放着我爸以前用的小灵通手机,一直不舍得丢。
近三十年中国婚嫁彩礼变化史
近三十年中国婚嫁彩礼变化史
如今彩礼三大件:车子,房子,票子。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中国各个省份的彩礼都不相同,江浙地带特别讲究礼尚往来,男女双方结婚,如果男方家庭买了一辆车,女方家庭通常就会赠送当地的一套房;广东地区也很人性化,广东潮汕,清远,河源等地结婚彩礼很少,一般情况2到3万就够了;广西基本不要彩礼,女方倒贴,湖南四川等地要高很多,基本上8万起步,车子房子啥的另外算;重点说一下江西,Steven作为江西人,面对江西的彩礼,也很汗颜,被全国人民吐槽的江西天价彩礼,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基本都是10万起步了,什么三斤三两(三斤三两重百元大钞)和万紫千红一片绿(百元大钞和50元面值人民币,加起来18万),一动不动(一动是指车子,不动是指房子),四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金手环)等等都是必要的硬性条件,女方的颜值,学历,年龄大小都被作为彩礼的评判标准,还有的条件更是离谱,家里有弟弟的不嫁,独生子结婚都几乎耗尽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了,更别提还有一个弟弟。
结婚必备用品有哪些 结婚女方陪嫁清单
一、嫁妆箱
在传统的结婚嫁妆物品清单中,一般娘家人都是要给出嫁的女儿准备一个箱子,叫做"嫁妆箱子",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多为红色。据了解,准备的这两个箱子一般会让新娘的兄弟帮忙送到新人的房间,寓意是女方的娘家人很看重这个女儿,虽然出嫁了,但是也不能让别人欺负,有希望男方家要好好待她的意思。在更早的以前,传统的做法是会在嫁妆箱里放上一些床上用品、新娘的衣物等等,都是娘家精心为出嫁的女儿准备的东西。
郑州乐可婚纱摄影工作室
1.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所涵盖的范围就很广了,一般包括套装八件套:脸盆、梳子、牙刷、牙杯、镜子、拖鞋、毛巾、肥皂盒。因为这些都是每个人的基本生活用品,准备这些东西是表示女儿出嫁了,要带着自己的日常用品到夫家去住了。结合当代的情况来说,就是现在很多新人结婚当天都是在酒店住的,酒店的生活用品新人或许用不惯,所以就需要带着陪嫁箱过去。
2.压箱钱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物件,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压箱钱,一般女方家会在箱子的四个角或者正中央放一些压箱钱给女儿,一般都是给女儿应急用的,或者是说给女儿的一个小金库,让她有一个独立的经济,不至于有时候为了一些金钱方面的问题和男方争执。女方的家长大多数在嫁妆箱这件事上会花很多心思,毕竟是自己从小捧到天上的女儿,当然是希望女儿的婚后生活可以过得富足、美满。
3. 珠宝首饰
在大多数地区,新人们订婚的时候,男方会给女方买三金或者是五金,这些东西在婚礼当天,也是会跟着新娘子的陪嫁箱一起过来的。但有的新人是直接将珠宝首饰戴在自己身上的。当然,除了男方家准备的珠宝首饰外,女方家也会把一些珍贵的珠宝首饰给女儿,一同带走。比如一些很有意义的东西,比如家传的戒指也、手镯呀之类的,这也是家人对女儿一种美好的祝福吧。
4、新衣服
新娘婚礼之后要有回门,回门的时候是要穿新衣服的哦,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新娘也都是要从里到外全副行头都要全新的,所以嫁妆里面一些新衣服还是必须要准备的呢。
郑州乐可婚纱摄影工作室
二、床上用品
在传统的结婚嫁妆物品清单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也就是被子了。开始小编很不解,为什么要准备被子,后来也是问了家里的长辈才知道,原来被子谐音是"辈子",寓意新人可以幸福美满一辈子,是对新人最美好的祝愿。被子的选择就看个人的喜好了,传统的都会选择大红色,因为中国人办喜事就是讲究喜庆的。在现在的话,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关键是看个人的喜好。但是在被子的数量上还是要讲究以下的哦,虽然没有固定的数量说一定要准备多少,但是最好是双数2、4、6等这样的数字。
三、风俗用品
1.子孙桶
按照传统结婚嫁妆物品清单来说,子孙桶也是必备的。顾名思义,这是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传统的子孙桶包含了一个大桶、小脚盆、一杆秤。现在大多数的子孙桶,一般都会放置8样物品:枣子,花生,桂圆,荔枝,百合,莲子,麻线,五只红鸡蛋。顾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成为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2.红色喜盆
说到洗盆,可能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呈现七八十年代的经典洋瓷盆的画面,想必90后的小时候,家里应该都有这样一个脸盆吧。传统的喜盆盆底要有喜字,或者有早生贵子的字样,这也是对新人最真诚的祝愿。
3.糖罐子
糖罐子的话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然是甜甜蜜蜜。但是这个糖罐子的话可能没有那么的讲究,如果家里不是那么传统的话,可以不用特别来准备。
四、家具家电
郑州乐可婚纱摄影工作室
传统的嫁妆有那些?
传统嫁妆一:针线盒
这是做女红的必备品,而只有会做女红的女子才会是贤妻良母。针线盒当成嫁妆时就有很好的寓意,祝福新娘家庭温馨幸福,能干持家。
传统嫁妆二:合欢被
合欢被有着丰富的象征及寄托,是出嫁时最不可缺少的嫁妆之一,寓意新人婚后的和和美美与白头偕老,被子越多则象征女方家越富有。有些家庭送了几套合欢被。
传统嫁妆三:鸳鸯枕
鸳鸯是爱情的象征,是相守相伴不离不弃的表率,所以在传统婚礼中,鸳鸯图案是最为吉祥也最为普遍的,有着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祝愿。
传统嫁妆四:龙凤毛巾
一龙巾一凤巾,新人各一条。既能烘托出婚礼的喜庆,还表达着家人对新人的祝福,愿新人婚后温馨贴意,长长久久。
传统嫁妆五:喜盆
也称为聚喜宝盆,应用红布包好,盆中还要放置有着吉祥寓意的东西,如红枣、花生、桂圆与莲子等。
70、80、9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分别都是什么?
要说起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结婚的时候这三大件儿都有哪些,这让我回想起来父母那一辈的一些事情,当然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并没有参与,但是在我长大以后,父母有意无意当中也提及了很多次,他们结婚时的那些事情,其中就包括结婚的三大件儿是什么。
首先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想要结婚,需要准备的三大件儿,主要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其实这三大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你从这三大件儿的用途来看,就知道父母那一辈的人是多么的务实,自行车是为了上下班使用,这样可以让自己去工作不迟到,下班也可以很快到家。
手表是可以让自己准时上班下班,让自己非常有时间观念,缝纫机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对家庭非常有帮助的一件设备,因为家里面的衣服,裤子,被子,褥子等等,很多都需要缝缝补补,甚至在过去那个年代,买衣服不方便都是有自己做衣服,所以缝纫机绝对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个大件儿。
再来说说80年代结婚的人三大件儿是哪些,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叔叔阿姨们,他们结婚时需要的三大件儿,就更加先进了,那就是冰箱,电视和洗衣机,这三大件儿也能体现出了人类的进步,都可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的设备。
到了90年代的时候结婚的人,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姐姐们,他们结婚时的三大件儿就比较丰富了,根据每个人喜欢的不同,所以选择也会不同,通常是彩电,录像机摩托车,洗衣机还有金首饰任意选三种。
新娘嫁妆怎样准备?
网友回答(共2条)八月雨季历代新娘的嫁妆语录20世纪:
10年代只身走;
20年代带丫鬟;
30年代陪丝绸;
40年代没人有;
50年代共东方;60年代有手表;70年代奢电视;80年代有自行车;90年代彩电21世纪:
相传送红包的习俗很久以前就有,但当时人们不过是以寓意吉祥的鲜红色纸,包着一张写满祝福字句的字条,送给亲朋好友,以表心意。
到了清朝,人们则改用一张形状与正方形相若的红纸,包裹铜钱,封作“利是”。子孙桶:
又称子孙宝桶。顾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被称为‘嫁妆三宝’,是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又称子孙三宝)是民间嫁妆中的必备物之一。
桶里面放枣子,期盼“早得贵子”;长生果(带壳花生,节数越多越好),寓意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以及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再放进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等等。子孙桶要专门由娘家兄弟在新娘
进门之前拎进洞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