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在中国有很多的民俗随着人们越来越随便也开始变得不被重视了。在我们小时候老人告诉我们很多的习俗,至于中国关于春节的民俗你知道多少呢?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过去我们又称为元日,这一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叫作“开门炮仗”,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也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但是如今我们能够听到的炮声已经不多了,相反早上听到的鼾声倒是家家都有。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这一天汉族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现在在很多地方还是延续了回娘家的习俗。也许正月初二回娘家是诸多春节习俗当中延续的比较久远和比较重视的民俗。当然此习俗能够延续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现在社会基本都是老婆说了算,这个大家都明白就再次不多说了。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赤狗日,旧时初三把年节时的松柏枝以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正月初三又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祀年,且禁食米饭。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等等光是正月初三的习俗就有一大堆,现在我们能够知道并且延续的基本已经很少了。甚至有些年轻人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过。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中的“羊日”。羊古意与“祥”相通,汉字中壮硕的“大羊”为“美”。“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因此亲友如果在这一天相见或通电话,要互相报喜祝福。
初四是迎神接神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祈福新年,希望国泰民安,小家更好。
初四也是从年节气氛向正常生活转化的一天。在饮食上,家家户户要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又叫“合菜”,就是把过年这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重新炒制而成的大杂烩。过去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现在生活好了,但勤俭节约的习惯和规矩却保留了下来。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除此之外,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所以明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送走五穷,迎接财神。
老上海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至于燃放鞭炮,则于另外一个正月初五“送穷”的习俗有关,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相传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正月初八
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许多道教观都会举行祭天仪式,以示对天公的感恩。民间的祭天仪式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到天亮为止。在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须斋戒沐浴,以庄严敬畏的心情举行祭拜。
正月初十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点击“原文链接”看看《春节拜年的禁忌》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