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的发展史
一:电影的的发明
1895月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铺辛路十四号的“大咖啡馆”地下室中第一次公开售票播放电影,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此后,电影影响愈大,被成为“机械文艺女神”。其诞生和成长的历 史,也即是连续摄影的机器、坚韧敏感的胶片和连续放映的机器这三种技术手段改进的过程。
(一)视觉残留原理(0.1s~~0.4s)
比利时:普拉托
(二)照相技术
1.1824年,法国:尼艾浦斯——《餐桌》(世界第一张照片)
2.英国:穆布里奇——第一个将照相术用于活动摄影
3.法国:马莱——1882年,第一次用一台摄影机拍摄电影
——1888年,第一架电影摄影机诞生
(三)动画
1888年,法国:雷诺——光学影戏机
(四)胶片
1889年,爱迪生vs伊斯曼工厂合作创制
(五)放映机
1.1894年,迪克逊vs爱迪生——电影视镜
2.法国:奥古莫斯
3.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电影放映机
二:电影美学思潮与流派
(一)写实主义
1.朴素写实主义(电影是“重现生活的机器”)
卢米埃尔兄弟——《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进站》
2.纪录片派
(1)美国:弗拉哈迪(人类学纪录流派)——《北方的纳努克》
(2)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电影真理报》《电影眼睛》《前进吧,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3)英国:约翰*格里尔逊
《飘网渔船》《从乡村来到城市》《夜邮》
(4)荷兰:尤里斯*伊文思——《桥》《雨》《四万万人民》《风》
3.德国新客观派(即“街道电影”)
卡尔*格吕纳——《街道》
乔治*派勃斯特——《没有欢乐的街》
布鲁诺*拉恩——《街头惨剧》
4.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派
(1)先驱者
雷内*克莱尔 让*维果
(2)代表人物
让*雷诺阿——《母狗》《游戏规则》(最终确立世界电影写实主义传统并形成系统的写实主义电影语法)
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1)口号
“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2)诞生标志
1945年,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3)代表人物
罗西里尼 维斯康蒂 德*西卡 西柴烈*柴伐梯尼 德*桑蒂斯
(4)代表作
《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艰辛的米》《温别尔托*D》
6.心理式写实主义
(二)现代主义
1.欧洲先锋电影运动(以法国先锋电影运动为主)
(1)创始人
法国:路易*德吕克
(2)代表作
《机械舞蹈》《幕间休息》《一条安达鲁狗》《卡里加里博士》
2.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1)代表人物
安德烈*巴赞(精神之父) 特吕弗 戈达尔 夏布罗尔 雅克*里维特
(2)代表作
《精疲力尽》《四百下》
(#)注:左岸派——《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3.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运动
(1)米*安东尼奥尼——《奇遇》《夜》《蚀》《红色沙漠》《放大》
(2)费德里科*费里尼——《道路》《八部半》
(三)娱乐电影
1.重要人物
梅里爱 爱森斯坦 普多夫金
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2.中心:好莱坞
(四)政治电影
1.法国
(1)代表人
雷内*阿利奥 卡兰*卡尔兹 雷内*伏几埃
(2)代表作
《罢工中的铁路员工》《这仅仅是开始》《温德尔工厂的复工》
2.意大利
(1)代表人
塔维亚尼兄弟 弗朗西斯科*罗西
(2)代表作
《怀疑》《奎伊玛达》《马太伊事件》《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对一个不受怀疑的公民的调查》《工人阶级上天堂》《希特勒的最后十天》《墨索里尼的最后行动》《我们曾如此相爱》三:好莱坞电影
(一)好莱坞影都简史
1.1909年11月,“好莱坞之父”格里菲斯率领剧组至此拍摄影片
2.八大影片公司
米高梅(MGM) 派拉蒙 华纳兄弟 20世纪福克斯
雷电华(RKO) 环球 联美 哥伦比亚
3.好莱坞制片业五大基本特征
高成本 高科技 高片酬 高收入 高利润
(二)好莱坞电影发展史
1.默片时期(1896~~1923)
卓别林——《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
勃斯特*基顿(喜剧电影奇才)(石面人)——《航海家》《将军号》
哈洛德*苏埃德
哈莱*兰登
2.有声电影时期(1923~~1932)
(1)1926年,华纳:《唐璜》
(2)1927年,华纳:《爵士歌王》
(3)1927年,《纽约之光》(标志有声电影正式诞生)
3.蓬勃发展时期(1932~~1941)
(1)演员
MGM:葛丽泰*嘉宝 克拉克*盖博 瑙玛*希拉 费雯*丽
华纳:卑蒂*戴维斯 亨弗莱*鲍嘉
派拉蒙:玛琳*黛德丽 克劳黛*考尔白 贾利*古柏(英雄明星)
电影神童:奥逊*威尔斯
(2)代表作
《安娜*克里斯蒂》《瑞典女王》《茶花女》《乱世佳人》《一夜风流》
《告密者》《公民凯恩》《一个明星的诞生》《红衫泪痕》
《绿野仙踪》《呼啸山庄》《关山飞渡》《费城故事》《蝴蝶梦》 《青山翠谷》
4.二战时期(1939~~1945)
《血雨腥风》《大独裁者》《纳粹间谍的自白》《希特勒的子孙》
《纳粹党徒》《卡萨布兰卡》
5.二战后时期(1945~~20C70S末)
威廉*惠勒——《黄金时代》
约翰*休斯敦——《宝石岭》
金*维多——《太阳浴血记》
贾利*古柏——《弗吉尼亚人》《永别了,武器》《战地钟声》《正午》
亨弗莱*鲍嘉——《非洲皇后号》《马耳它之鹰》《黑道》《夜长梦多》
奥黛丽*赫本——《罗马假日》《战争与和平》《窈窕淑女》
玛丽莲*梦露
伊丽莎白*泰勒
凯瑟琳*赫本
6.20C70S末~~20C80S末
《克莱默夫妇》《普通人》《母女情深》《坠入情网》
《金色池塘》《雨人》《为黛西小姐开车》
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E*T外星人》《第三类接触》《大白鲨》《夺宝奇兵》
《紫色》《太阳帝国》
7.20C90S~~
《木乃伊》《骇客帝国》《第六感》《女巫布莱尔》《诺丁山》《落跑新娘》《间谍奥斯汀》《老爸向前冲》《将军的女儿》《美国派》《泰山》《花木兰》《狮子王》《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肖恩克的救赎》《勇敢的心》《楚门的世界》《泰坦尼克号》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
(三)好莱坞电影业的特色
1.制片厂制度
2.明星制
3.独立制片人制度
1977年,伍迪*艾伦《安女尼*霍尔》
斯派克*李
昆廷*塔伦蒂诺
斯蒂文*索德伯格
卡梅隆*克罗
科恩兄弟
4.类型片
(1)西部片
1903年,埃德温*鲍特《火车大劫案》(奠定西部片基本特点)
1939年,约翰*福特《关山飞渡》(西部片特点全面形成)
《大地惊雷》《约克军曹》《正午》
《不可饶恕》(20C90S西部片复苏标志之一)
《与狼共舞》(20C90S西部片复苏标志之一)
(2)科幻片
梅里爱《月球旅行记》
德国:弗里茨*朗格《大都市》(世界第一部现代科幻片)
英国:《侏儒》
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漫游太空》(美国第一科幻片)
《第三类接触》《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天地大冲撞》《骇客帝国》
(3)歌舞片
《爵士歌王》《百老汇旋律》
勃斯比*伯克莱《第42街》
弗雷德*艾斯蒂尔——《高帽》《巡回演出》
金*凯利——《雨中曲》(第一歌舞片)
(4)犯罪片
1927年,《黑社会》
《疤面大盗》《教父》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悬念大师)《三十九级台阶》《失踪的女人》《蝴蝶梦》《爱德华夫人》《美人计》《后窗》《晕眩》《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群鸟》
(一)法国电影简史
1.卢米埃尔兄弟
《工厂的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进站》《出港的船》《水浇园丁》
2.梅里爱
《贵妇人的失踪》《橡皮头人》《管弦乐队指挥》《月球旅行记》
《太空旅行记》《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
3.拉菲特兄弟
《吉斯公爵的被刺》《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麦克白》
4.印象派(20C20S)
路易·德吕克《狂热》《沉默》《西班牙的节日》《流浪女》
谢尔曼·杜拉克《微笑的布德夫人》
阿倍儿·冈斯《车轮》《拿破仑传》
让·爱浦斯坦《红色旅店》
莱皮埃《黄金国》
5.抽象主义(20C20S)
费尔南多·莱谢尔《机械舞蹈》
雷内·克莱尔《幕间节目》
6.超现实主义(20C20S)
谢尔曼·杜拉克《僧侣与贝壳》
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7.诗意现实主义(20C30S)
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百万法郎》《自由属于我们》《七月十四日》
让·维果《尼斯景象》《塔利斯》《操行零分》《驳船亚特兰特号》
让·雷诺阿《母狗》《幻灭》《游戏规则》《吾土吾民》
8.新浪潮运动(1958~~1962)
夏布罗尔《漂亮的塞尔其》
特吕弗《淘气鬼》《四百下》
戈达尔《筋疲力尽》
9.左岸派
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亨利·科尔皮《长别离》
罗布·格里叶《横跨欧洲的特快列车》
玛格丽特·杜拉《印度之歌》
活动拍摄的十大技巧与注意事项
活动拍摄,严格来讲属于纪实拍摄,但自带商业属性,一般用于品牌活动宣传或者政府新闻发布会等。所以,活动拍摄有较强的目的性,需要一系列的照片与视频来呈现活动主旨。而这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画面,形成品牌活动主旨的纪实性“商业电影”。所以,摄影工作者需要重视活动拍摄,在拍摄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处理掌握一些技巧与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
确认活动行程时,需要准备相机、镜头、照明设备、脚架、收音设备、移动设备及其他。在器材的选择上,一般活动拍摄的单反推荐索尼A7S2,或佳能5D3;摄像机的选择上,一般采用科班教学专用机索尼X280,或者索尼NX100;镜头可预备50mm的定焦、80mm的定焦,以及17mm-40mm、24mm-105mm、70mm-200mm的镜头,以便适应不同的场景;收音设备可根据需要,预备小蜜蜂及罗德吊杆话筒;移动设备可预备0.5m小滑道、1.5m滑道、3m摇臂,以便多视角、全场景的进行拍摄。
2、试拍取景
准备工作完成后,拍摄人员需提前到达会场,确认活动现场流程、现场光线、活动布景、取景角度等(如果是双机位,固定主机位对向主席台,取大景深、全景图)。在活动开始之前,需要通过自身观察与拍摄设备试拍取景,确定主机位的位置与其他机位的拍摄角度。
3、画面构图及活动主旨演绎
在画面布局与画面连贯的故事性选择上,需要兼顾活动主线与支线。所以,主机位画面的布局上,要取中央对称构图结构,突出主体对象,也需要棋盘式多点构图带来独特的韵味,同时兼顾活动拍摄场地,运用建筑拍摄中的立体构图;其它机位、相机也可选择重要任务的花絮、或现场观众的反应拍摄。
4、重要人物的拍摄技巧
选择与会议主题有关的主要人物,进行重点拍摄,可根据近景、中景(半身照)、全景(带活动主旨的背景墙),选择相应的光圈大小。如果拍摄直播录像,也可拉近景、中景、远景进行切换。
5、抓拍有趣的镜头
可根据活动进行的程度,抓拍与会的相关人员,或者非活动主旨的元素,形成有趣的镜头。有时,这些反而会成为热议话题。这样,不仅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同时从某一个侧面宣传了品牌活动。但在抓拍过程中,一定需要注意,抓拍过程有较大的明暗差,调整快门速度并稳定相机。
6、拍摄合照注意事项
在拍摄合照,尤其工作人员较多的情况下,不宜使用广角镜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容易掌握不好造成一定程度的人物变形。所以,一般条件容许的情况下,需要在比较宽敞的场地,获得较大的景深,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但快门速度不能低于1/8s。为了防止较慢快门速度出现“手震”,因此需要使用三脚架固定照相机。
7、拍摄特写镜头
从摄像机的使用角度来讲,特写平均时长10-20s。从相机的使用角度来讲,光圈不宜开的太大。例如,如果最大光圈,对焦平面就会很薄,人物前后相差太大,所以最好不要使用镜头的光圈值的两端。
8、室内拍摄注意事项
如果活动举办在室内,且会场房屋调高不超过4m时,最好采用反射闪光。反射闪光可提高主体亮度的同时,还可适当提高拍摄环境亮度,被射主体不会出现明显的黑影。
9、照片存储格式
照片存储格式的选择上,对重要层级的活动照片,采用RAW格式,因为RAW格式的图片具有较高的宽容度,可以将过度曝光的灯光与主元素的黑色容纳于同一画幅之中,但是RAW格式需要的存储空间比较大。所以,在照片画质要求并不是非常高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JPG格式,减少单张图片所需存储空间。
10、照片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上,可以用LR进行预设、同步批量处理,相较于PS更为简单、方便。但如果精修图片,还是需要用PS进行精修处理。
活动拍摄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对拍摄、摄像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品牌意识的增强,品牌活动拍摄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加之新技术的加持,品牌线上传播渠道不仅限于已有的新闻门户、视频网站、电视电台,而是转向拥有品牌人格化标签的自媒体——微博微信。而云犀云拍摄,在微博微信图文、音频传播的基础之上,加入视频直播的概念,不仅提供品牌活动拍摄服务,更是打开企业视频传播全网覆盖的新局面。
布里奇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摄影技术运用到动体拍摄的人?
187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靠商业和铁路起家的富翁利兰德·斯坦福和人打赌说,一只飞速奔跑的马,四个蹄子会同时离地。为了打赢这个赌,他请迈布里奇帮助拍下马奔跑时的动作姿态。就这样,迈布里奇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把摄影技术运用到动体拍摄的人。
照像和摄像有什么区别啊
图片摄影和电视摄像的不同点
1、运动性——和摄影不同的特性
绘画、摄影、雕塑都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也都具有可视性,那么电视摄像与它们有何不同呢?绘画和摄影等只能表现动态,故称瞬间艺术,它们都不能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摄像不仅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称为时空艺术。 摄像和摄影(照像)都是通过画面形式来表现内容的。但它们两种画面是不同的。影视画面是活动的,照片却是静止的,影视画面的运动性分为画内运动和画外运动,所谓画内运动是指拍摄对象的运动。画外运动是指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造成画面构图变化。摄像机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拍摄,运动摄像的常用形式有摇摄和移摄两大类。摇摄指摄影机借助于三角架的云台或人体使摄影机做左右、上下或复杂的摇动,摄像机位不动,只是摄像方向改变;移摄,是指摄影机或摄像机在运动中离开了原拍摄点,作推、拉、移、跟、升降、综合等各种动作。
摄影(照像)是空间艺术,但不是时间艺术。一幅照片只能表现出对象的动感,却不能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影视摄影不仅能表现事件的空间变化,还能展示时间的延续。所以它是时空艺术。照像是单视点的瞬间艺术,它所表现的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要通过观众的想像来完成。时间是凝固的,空间是单一的。而用影视画面来表现开国大典,不仅要记录这一历史庆典的始末,还要用不同景别的画面记录天安门广场城楼各方位的动态场面;不仅有国家领导人的活动,还要用不同角度拍广场上的群众的反映、检阅军队的英姿等等,最后把所有拍过的镜头画面剪辑在一起,就可以把这一庆典活动的整个时间过程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这是照片所达不到的。
2、双重性---和摄影相同的特性
先进的摄录机使摄像能够产生记录性和逼真性,同时也能使它具有假定性和夸张性。
摄像和电影摄影一样,都是基于镜头成像和视觉残留原理获得活动图像的,具有任何其他艺术(绘画)所不具备的逼真感、可信性。但绝不是像巴赞说的那样:“它毕竟产生了被摄物的本体,影像就是这件被摄物”(巴赞 电影是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并非是被摄物的本体,而是被摄物的影像
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艺术决不应该和现实一样和自然毫无二致,是不能体现艺术的”(日导演 岩奇昶)
同样,电视摄像也不是机械地一成不变的记录下对象的影像,摄师对被摄对象的选择,对光线、色彩的处理,对角度确定等等都有人的参与,离开了人的参与就不成其摄像艺术了。
比如黑白摄像可以表现彩色世界;画面调子的软硬、焦点的虚实、焦距的长短、光线的明暗、角度的俯仰、色彩的寒暖……都会依据创作人员的构思随时改变着造型效果,都为摄像艺术提供了假定性和创造性的可能。这也和摄影相同。
3、摄录设备的现代性和复杂性
摄像用的工具比其它造型艺术用的工具要复杂得多,比如绘画需用画笔、颜料、画布和纸,文学创作使用的工具更简单,有笔和纸就够了。
摄像的诞生比其他艺术都晚,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摄像艺术中出现任何一个新成就,往往离不开技术设备更新,比如减震器的应用,摇控升降机使用,低照度条件下可以拍夜景,这些现代摄录设备保证了创作质量。学习摄像应首先从掌握先进的摄像技术开始。
4、摄像是视听艺术—和摄影不同的特性
摄影(照像)是"哑叭"艺术,让人在宁静中观赏,此时无声胜有声,可以品味出别有一番神韵。
影视是视听艺术,在画面出现时需要有人的对白,现场的声响效果,以及后期配的音乐等,声画并重,从视听两个方面来叙事传情。影视面画的纪实性加之声音的出现,使影视画面更具逼真性。电视摄像对声音的要求更为严格。比如用采访摄影的方法拍摄一位名人,只摄录了画面,而没有录上被采访者的声音,这样的采访就是白忙活,画面也就成了废品。今天的观众看无声片是无法忍受的。
5、摄像是综合艺术
摄像不能独立拍摄之后还需要编辑、录音等后期制作才能完成对主题的表达。摄影实独立的一人即可完成。单一画面即可表现一个完整的主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