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分别都是什么?
要说起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结婚的时候这三大件儿都有哪些,这让我回想起来父母那一辈的一些事情,当然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并没有参与,但是在我长大以后,父母有意无意当中也提及了很多次,他们结婚时的那些事情,其中就包括结婚的三大件儿是什么。
首先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想要结婚,需要准备的三大件儿,主要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其实这三大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你从这三大件儿的用途来看,就知道父母那一辈的人是多么的务实,自行车是为了上下班使用,这样可以让自己去工作不迟到,下班也可以很快到家。
手表是可以让自己准时上班下班,让自己非常有时间观念,缝纫机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对家庭非常有帮助的一件设备,因为家里面的衣服,裤子,被子,褥子等等,很多都需要缝缝补补,甚至在过去那个年代,买衣服不方便都是有自己做衣服,所以缝纫机绝对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个大件儿。
再来说说80年代结婚的人三大件儿是哪些,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叔叔阿姨们,他们结婚时需要的三大件儿,就更加先进了,那就是冰箱,电视和洗衣机,这三大件儿也能体现出了人类的进步,都可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的设备。
到了90年代的时候结婚的人,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姐姐们,他们结婚时的三大件儿就比较丰富了,根据每个人喜欢的不同,所以选择也会不同,通常是彩电,录像机摩托车,洗衣机还有金首饰任意选三种。
时光荏苒来看看结婚嫁妆变化
结婚嫁妆变化,从最经典的结婚三大件,到如今车子房子成为关注的焦点,让人不禁好奇,在四十年的时间里,结婚嫁妆变化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
结婚嫁妆变化1.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的经济状况并不景气,那时候的爱情却显得更为忠贞,夫妻之间相濡以沫,见证着点滴平凡的幸福。那时候,能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件,就是最让人羡慕的结婚嫁妆了。这经典的三件套,也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嫁妆,给我们留下了那个时代最纯真美好的回忆。
结婚嫁妆变化2.八十年代
说起八十年代的嫁妆,那就是“三大件”,相信很多中老年朋友都会对那段逝去的岁月记忆犹新。那时候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七十年代让人引以为傲的三件套已经变得很普通,“三大件”即冰箱、彩电、洗衣机,才是八十年代最豪华的嫁妆。
结婚嫁妆变化3.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嫁妆也在升级。结婚嫁妆已经告别了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些最基础的家用电器,影碟机、音响等丰富生活的家电也逐渐加入了九十年代结婚嫁妆的队伍。
结婚嫁妆变化4.二十一世纪
当时光迈入二十一世纪,家庭的消费观念也向科技化和高消费埋进。被说的最多的恐怕就是“房子、车子、票子”,房子尤为看重。但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我们是否也该转变一下消费观念呢?其实,一些生活小家电或者必需品也能成为不错的嫁妆,能满足生活的需要,也不会给生活造成太大的压力,例如全智能洗衣机、挂烫机、智能吸尘器等等能辅助妻子打扫家务的电器,就是不错的选择。
结婚五金四大件是什么 结婚五金是指哪五金
导读:结婚的时候是有很多讲究的,大家都在看结婚日子,看结婚需要准备的东西,其实在准备时,男方女方都各有讲究,男方女方准备的东西也是各有不同,五金四大件是结婚必须有的,那么结婚五金四大件是什么?结婚五金是指哪五金呢?和我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结婚五金
1、戒指
戒指是结婚五金中的必需品,在挑选结婚戒指的时候,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手指比较修长的新娘挑选戒指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这样的手带什么款式的戒指都非常的好看,如果新娘的手比较有肉、圆润的,尽量选择戒面设计比较宽的戒指比较好。
2、金项链
金项链是结婚五金中必不可少的,可以选择中长款的项链,因为这种长度的项链非常适合结婚当天的婚纱和礼服,可以选择一字肩的婚纱,这样搭配起来会显得更加的大气、有气质。
3、耳环
耳环是结婚五金中的其中一金,现如今耳环的款式有很多,新娘可根据结婚当天的礼服和发型来选择耳环的款式,短发的新娘适合佩戴简约型的按扣式耳环,长发的新娘为了突出高雅的气质,可以选择一款华丽的垂链式耳环,来彰显新娘额气质所在。
4、手链、手镯
手链或是手镯是结婚五金中的必需品,目前市面上的手镯手链款式及其的多,新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手镯。
5、吊坠
项链自然少不了吊坠了,选择吊坠也是有技巧的,脸型比较圆的新娘,可以选择水滴形和长方形或者弧形款式的吊坠,这样能够修饰出脸部的线条,如果新娘的脸型比较长的话,建议信新娘选择比较大简约大气的吊坠,这样不会显得浮夸。
结婚四大件
四大件顾名思义就是四件家具,是80年代结婚的标配,四大件又称“三转一响”,50年代,结婚非常简单,条件好的,摆上一桌酒,然后吹响唢呐、坐回轿子、撒一把糖,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吃个饭、喝个酒热闹一下就算结婚。
较好转就是自行车,在那个年代有自行车可以说家境已经比较殷实了。第二转就是手表,手表是男人的首饰,戴着手表可以瞬间让你的整体气质升一截,难怪在80年代女方就开始要求男方有手表。第三转是缝纫机,80年代人们思想比较保守认为女子应该会缝补衣服,做做女红。所以缝纫机不仅是男方的聘礼,更是女方将来的工具。
到了60年代,赶上困难时期,家里条件好的找个木匠给婚房订做个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更多的是,只有几床铺盖陪嫁或者啥都没有。70年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含蓄忠贞的爱情,能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每个结婚的新娘较羡慕的结婚嫁妆。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家庭建设开始向电气化迈进,曾经备受推崇的“老三件”在上世纪80年代悄然退位。取而代之的是“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即便冰箱只是单门的,电视机是黑白的,洗衣机是双缸的。
90年代,各种高科技的产品开始层出不穷,带给家庭更大的便利。这时候,电话、空调、电脑、微波炉等相应出产,新的四大件变成了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
一响是收音机,收音机在当时比较流行,可以及时得到外间的消息,在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个收音机就是主要的信息交流工具。
70年代: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80年代: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石英手表、收录机
90年代: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新世纪:手机、电脑、小汽车、住房
结婚五金一般要多少钱
结婚五金是指五种黄金首饰,一般结婚五金的价格=黄金价格*黄金重量+手工费。现在我给就大家举例说明一下:假设现在各个金店的价格是在330-360元/克之间,那么以国内著名的品牌老凤祥为例,老凤祥的黄金价格是331元/克,而五金中的戒指重量一般是4克,项链为15克,手镯为10克,耳环为6克,吊坠为20克左右,按照这些标准计算的话,一套结婚五金的价格基本上是在16000元左右。(仅供参考)
现代结婚四大件
在七十年代,这四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和缝纫机;到八十年代,“四大件”变成了冰箱、电视机、石英手表和洗衣机;到了九十年代,空调、计算机、手机和小汽车则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如今,再谈论专四大件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很多中国家庭都可购买大额的消费品。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全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结婚新“四大件”(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石英手表、收录机)渐渐地取代了老“四大件”。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器时代的到来,市场上的家电种类变得丰富,质量也提高了,年轻人结婚开始普遍认同有档次的家电“四大件”:彩色电视机、双缸洗衣机、冰箱、音响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引领着我们共同迎来了崭新的21世纪,这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他让许多人们劳心费神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这时期的四大件,变成了小汽车、洋房、存款。
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彩礼、陪嫁是怎样的?
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还是大集体时,人们在生产队集体出工,挣工分。那时,物质还比较匮乏,有的生产队一个工日价值最少值2分钱,好一点的生产队每一个工日价值1角多。那时一元钱太值钱了,人们可以办许多事。
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的陪嫁是这样的:
青洋伞,玻璃把;冇的球鞋我不嫁!
意思是陪嫁的奢侈品是布伞和运动鞋!那么,那时人们平时用什么伞呢?一种油纸伞,手工制成,骨架和柄都是竹制成的,伞面由多层皮纸加桐油制成,比较重,虽是纸做的,但比较结实。穿什么呢?布鞋。与市面上常见的布鞋最大的不同在鞋底,那时的鞋底是由妇女用一层一层的破布片重叠,然后用苎麻线一针一针、密密麻麻纳成,一般不能在水里走,花时很多,一般一年一人最多一双!劳动时穿草鞋!草鞋由梧桐树皮作经,由笋壳或稻草为纬编织而成,有时也加烂布带。不结实,不好穿,只有一个鞋底,上面由绳子绑缚。故运动鞋、布伞是作陪嫁、彩礼之用。
但奢侈品慢慢提高要求。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变成了“两机两转”。两机指收音机和缝纫机,两转指手表、单车!其中单车最为奢侈!几乎在农村中不能实现!更主要的是缺货,开始还必须分配指标!农民甚至一般的小头目不可能有指标!那时有粮票、布票、烟票、酒票、豆腐票(或大豆供应指标),有些东西只有体制内的人才有!农民手中没票!当然,八十年代就逐渐不要票了,后来将所有的票都取消了。时代像一艘永不停步的巨轮,滚滚向前。也许年轻人不会相信那时是这样的彩礼,这样的陪嫁。可这一切真真实实……
六、七十年代刚好是破四旧、立四新的时期
说到农村财礼在六十年代也只是应景而已,有的五十、六十,最多八十是天价了,另外带女方去供销社买上四套衣服,再配上一把花洋伞就行了。至于陪嫁一般也就一床盖被一床垫被而已,还有两只红色杉木箱装著自己的衣服鞋袜,再带上一付利市桶(浴盆、脚盆.马桶),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农村嫁娶了。
不过在七十年代后期生活条件好了以后,财礼有一百.一百六.二百也有的了,陪嫁也多了起来,有脸盆架.五斗柜、大衣柜等等。
有人说,七十年代结婚三大件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在我们这这三大件,应该是八十年代了。六七十年代结婚也不叫彩礼,那时我们这里叫“聘礼”也只有8块钱,嫁妆也是非常简单。不像现在开口就是天价彩礼,房子、车子,那时的女子可没有现在的值钱。
传统的嫁妆有那些?
传统嫁妆一:针线盒
这是做女红的必备品,而只有会做女红的女子才会是贤妻良母。针线盒当成嫁妆时就有很好的寓意,祝福新娘家庭温馨幸福,能干持家。
传统嫁妆二:合欢被
合欢被有着丰富的象征及寄托,是出嫁时最不可缺少的嫁妆之一,寓意新人婚后的和和美美与白头偕老,被子越多则象征女方家越富有。有些家庭送了几套合欢被。
传统嫁妆三:鸳鸯枕
鸳鸯是爱情的象征,是相守相伴不离不弃的表率,所以在传统婚礼中,鸳鸯图案是最为吉祥也最为普遍的,有着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祝愿。
传统嫁妆四:龙凤毛巾
一龙巾一凤巾,新人各一条。既能烘托出婚礼的喜庆,还表达着家人对新人的祝福,愿新人婚后温馨贴意,长长久久。
传统嫁妆五:喜盆
也称为聚喜宝盆,应用红布包好,盆中还要放置有着吉祥寓意的东西,如红枣、花生、桂圆与莲子等。
对比各个年代得结婚都需要什么彩礼
各个年代的结婚彩礼都有自己深厚的时代烙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我们盘点一下不同年代的彩礼变化。
7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如果有了这三大件,那姑娘出嫁的时候是很有面子的。天津飞鸽自行车,70年代每个男孩子梦寐以求的梅花手表,也是他们送给自己未婚妻最好的定情信物,还有重中之重的大件缝纫机,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一台缝纫机,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
8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老三大件已经无法满足婚姻彩礼的需求。新飞冰箱,北京牌电视机,威力洗衣机,几乎成了80后结婚的必备品,在80年代,如果谁家的客厅能摆上一个这样的电视机,那可是太时髦了!而洗衣机,对于80年代的女性而言,简直就是她们的最爱。
90年代的彩礼三大件:电脑,空调,手机。到了90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三大件也就水涨船高,直接变成电脑,空调和手机了。我奶奶还在自己的老衣柜里存放着我爸以前用的小灵通手机,一直不舍得丢。
近三十年中国婚嫁彩礼变化史
近三十年中国婚嫁彩礼变化史
如今彩礼三大件:车子,房子,票子。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中国各个省份的彩礼都不相同,江浙地带特别讲究礼尚往来,男女双方结婚,如果男方家庭买了一辆车,女方家庭通常就会赠送当地的一套房;广东地区也很人性化,广东潮汕,清远,河源等地结婚彩礼很少,一般情况2到3万就够了;广西基本不要彩礼,女方倒贴,湖南四川等地要高很多,基本上8万起步,车子房子啥的另外算;重点说一下江西,Steven作为江西人,面对江西的彩礼,也很汗颜,被全国人民吐槽的江西天价彩礼,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基本都是10万起步了,什么三斤三两(三斤三两重百元大钞)和万紫千红一片绿(百元大钞和50元面值人民币,加起来18万),一动不动(一动是指车子,不动是指房子),四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金手环)等等都是必要的硬性条件,女方的颜值,学历,年龄大小都被作为彩礼的评判标准,还有的条件更是离谱,家里有弟弟的不嫁,独生子结婚都几乎耗尽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了,更别提还有一个弟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