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叙述照相技术的发展历史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 ;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 八个小时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 ,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随着放大技术和微粒胶卷的出现,镜头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取景器。1930年制成彩色胶卷;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 ;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关于石印术
石印术由德国人发明,道光传入中国,起初需将字或图写于石板,使用十分有限,后来可以照相落石,才推广开来。而石印书籍,始于光绪年间,真正将其推广的是点石斋,其后的同文书局、大同书局、鸿宝斋、蜚英馆、文瑞楼、扫叶山房等亦是佼佼者。民国徐一士称,“以点石、同文、蜚英之出品为最佳”。
照相石印,本质上就是影印术。大抵可见如下几类:
一、石印绘像小说戏曲。借助照相技术,石印图像省却雕刻环节,变得更为方便,因此石印绘像小说戏曲等迅速普及。这是石印书中的很有特色的一类。
二、石印书法绘画等。这也是个新的品类。原来书法基本上只有拓本,复杂的绘画想复制也很难用木刻来实现,木刻版画达不到很精细程度。
三、原书石印古籍,原书摄影后原大或缩小石印。此类书中精印本,如果油墨好印工好,几可乱真。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及古逸丛书,亦是此类。但徐一士认为,四部丛刊与当年蜚英社精印书比,“远逊矣”。
四、手写体石印古籍,雇人将原书用楷体重抄后摄影石印。此种价值最低,尤其后来书局求省工压成本,不用白纸用有光纸,不用好墨用劣墨,就越发俗陋了。现在的常见石印本,多为此种劣本,甚至影响了大众对石印的印象。但石印作为过渡时期的印刷技术,实有其特殊意义。
五、石印洋务新书。清末民国引入的一些西学书籍,要不就是没有过刻本只有石印,要不就是刻本跟石印本同时。这类石印本还是比较有价值。
照相技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