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风水大师郭璞的风水故事
郭璞博学多才,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懂得诸多奇异的方术,是当时着名的方术士。可惜天妒英才,他中年就逝世了。民间关于郭璞有很多传说,我整理了一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风水大师郭璞的 风水故事 吧。
在民间,对于郭璞才能的来历,还有一番说法。据说郭姓的始祖,是周朝初年的周公。周公,即演后天八卦而成之周文王,具有通天彻地的才能,每一千年,就会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郭家的后人身上,而郭璞就是如此的一个幸运儿。郭璞而这些预卜先知的才能,既使他逃避了战乱,同时又是害了他的卿卿性命。
历史上的晋时“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战乱,使大半个中原卷入战火。郭璞时年仅20岁左右,就预见河东这里将遭受灾难,于是联络亲朋好友数十家集体南迁。关于这一点史书中有记载:“璞筮之,投策而叹曰:‘嗟乎!黔黎将湮于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
当然,要让大家动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去找当时任将军的赵固求助,恰好赵固死了一匹心爱的宝马,心情很不好,谁也不见。但郭璞说,他能够把宝马救活。赵固很惊讶,半信半疑,最后让其试试。郭璞令二三十个壮汉,拿上长竿,去30里外的地方捉一个东西,大家不解,郭璞说捉到它就能把马救活。果然,那些壮汉带回一个类似猴子却又不是猴子的怪动物,那东西见了马,就“嘘吸其鼻”,大概是对着鼻子吹吸之类,一会儿,马竟然活了,而且“奋迅如常”。赵固当然很高兴,“厚加资给”。于是郭公声名大振。在史书里,这是郭璞第一次显露他神奇的才能。可谓算是处女作了。
郭璞南迁后最后落脚选在宣城郡,当了当地太守的参军,也就是幕僚。这时候晋武帝的侄子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了一个小朝廷,史称“东晋”。东晋皇帝的权力始终不巩固,全靠北方南渡的和南方本地的世家大族支撑,其中权势最盛的是王家。郭璞最后转到王家大将军王敦帐下,还是当幕僚而已。
晋明帝太宁二年(公元324年),驻守在外的王敦要举兵造反,因郭璞以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禳灾转祸”知名,便要他就成败如何算一卦,也为考察郭璞的立场态度,说穿了就想看你是支持跟从,还是反对背叛。算卦也只是个托名而已。
郭璞的回答是“无成”。王敦本来就怀疑郭璞与朝廷有勾结,就让他再给其本人算一卦,看还能活多久。郭答:“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今湖北鄂州),寿不可测。”直言告诉他不可以起兵造反。王敦大怒,问道:“卿寿几何?”曰:“命尽今日日中。”于是王敦一气之下,当天就把郭璞杀了。
郭璞就这么轻易地死了。在现代人看来有点不识时务的那类型。王敦起事后约两个月因出师不利也“愤惋而死”。都被郭璞说中了,郭公的惨死,不像道家葛洪“游德栖真,超然事外”,因而能够“全生”。这不能不说是方术家的悲衰与定数。不过,这种不畏强权政治与淫威,不屈生死的气节,确是到了方术的较高境界。如果哪一个朝代,易经五术披上了政治色彩,那么五术易经的通天彻地,知未来的神秘价值,也在消亡退败了。
郭璞为人另有纵情酒色的嗜好,为何说其纵情酒色呢?郭璞原有两房夫人,大夫人生长子、三子、五子,二夫人生次子和四子,南渡时,随行的是二夫人和次子、四子。其余三子便留在故乡。
史书上记载:有一次,郭璞喜欢上了人家的婢女,但又不好意思要,就拿豆子做了个法术,主人家每次早晨起来,都会发现有几千小人围着他家转,仔细去看,又什么都没有,郭璞就说问题出在那个婢女身上,便宜卖了就没事了。主人家只好如此。郭璞在得到婢女后,画了张符扔到井里,就看见那些小人反缚着一个一个跳井了。
可见郭公不仅风水,卜筮占断未来,还会道术。这道家法术可能也是青乌子仙师教的,不过搞这样的恶作剧显得有点无赖了。
除此,郭璞另一方面游于诗赋,1700年后,无心插柳的郭璞在我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注释《尔雅》、《山海经》,现在《辞海》上随处可见,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游仙诗体的先河。只是,在他笔下向往的神仙生活和奇幻仙境里,依然能看到一个“硅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的孤独落寞的文人身影。其修道与潜心钻习法术是肯定有这回事的。这些技能,也是其服众的原因。东晋的两代皇帝元帝和明帝以及许多朝廷忠臣都很赏识他,常常向他咨询、请他卜筮,其生前编撰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流传千古。
历史上两位泄露天机的人,袁天罡和刘伯温,他们的结局如何?
朱元章在即位后首先派刘伯温破坏帝王龙脉,龙脉也很快拉成三段。朱元章看到危机破了,最大的危害就是刘伯温了,以骂天子之名赐药酒赐死,死后封为骂天官。袁天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算命先生,没有之一。找他算命的,非富即贵,据说他能根据风声风向算命,而且精准度惊人,所以前来找他算命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有真正本事的人,还能提前知晓天机,公开预言后甚至不怕遭到天谴,最终得以善终。
这也是科学解释不了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生于唐朝时期,李淳风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袁天罡则擅长根据风声风向判断吉凶,还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后来唐太宗请他们二人推测唐朝的运数,结果李淳风一发不可收拾,竟然足足推算出了唐朝两千年以后的国运,更不用说武则天未来会登基称帝的事情,正在这个时候,幸亏袁天罡及时推了李淳风的背,以“天机不可再泄”制止了他,才有了后来的《推背图》。《推背图》是中华道家预言领域的第一奇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唐朝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汇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为一体。最终这两个莫测高深的人都得到了善终。
迷信迷行,有时候不得不信,刘伯温生于明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擅长军事和演算。正所谓“三分天下诸葛亮 ,一统江山刘伯温”,朱元璋在刘伯温的帮助下开创了明朝,统一了天下。不幸的是,刘伯温后来遭到朱元璋的忌惮,被下了毒药,病死于家乡。如果不算上这样的人为原因,刘伯温也可以说最后是善终,之前没有遭受其他的灾难。
有人认为,这是朱元璋和刘伯温早就串通好了,目的就是想给诛灭胡惟庸找一个借口。这样一代谋士,将所有的忠心和热血都献给了朝廷,可歌可泣。袁天罡和刘伯温两人极其具有智慧,两人都算得以善终,安享晚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古代风水大师传奇故事民间传说
在老人家的口中听来在民间流传着有很多关于风水的 故事 传奇,你们听过哪些?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风水大师传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风水大师传奇故事篇一
易学祖师郭璞,对于术数学无所不精,尤其是对于风水学之精湛,在当时无人不知。在他没有出名之时,他的母亲去世了,郭璞选中一块很平常的地在那里安葬,这块地离水很近,时常会被大水淹没,当时许多风水师都说这块地不好,并建议他迁走,郭璞笑后谢之,并说你们看吧。说也奇怪,一年过去了,大水不旦没有涨上来,反而退去很远,墓地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之后,人们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由此名声大振,许多远方之人都慕名而来,请他前去相墓、葬坟。当时的晋明帝是一个粗通风水之人,听说郭璞到处给人相墓,并非常应验,就微报私访,前去观察郭璞所葬之坟。一次,在一山角上,看见一个村夫,正在葬龙角,于是晋明帝就过去对村夫说:“为何你要埋葬龙角呢?按照当时的刑律,埋葬龙角是要满门抄斩的”,墓主回答说:“是郭璞先生告诉我的,他说在这里葬龙角,不出三年,当致天子”,晋明帝一听急说道:“葬此地会出天子”,并追问道:“你在此葬坟,就是为家中出一天子?”,村夫听后笑道:“不是我家会出天子,只不过是能让天子来这里问一问而已”。这正应了郭璞的断语与风水术水平之高精。晋明帝于是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郭璞这位高人。再后来晋明帝见到郭璞后,增加了 风水知识 ,就取消了这一条葬埋龙角,满门抄斩的刑律。
又一次,有一个官员叫张裕的曾祖父去世,请郭璞前去选地葬坟,郭璞几天奔波,选了两处佳,他对张裕说:“你的佳有两上问题,第一处葬后能活百岁,位至三司,但子孙不兴旺。第二处寿数要减去一半,官位止于卿校,但是却子孙后代世世显贵。不知你准备选择哪一处呢?”。张裕听后想也没有想,就直接选择了第二处,这说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希望后代子孙兴旺发达的。郭璞祖师的风水 事迹 很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他的巨著《葬经》至今被风水师们奉为至宝。
古代风水大师传奇故事篇二
林半仙来到东港,适逢东港在迎王爷,林半仙路过一正在拜拜大请客的林姓渔民家前,他招呼林半仙吃了一顿丰富的午餐,林半仙非常感恩,在酒宴中得知林家兄弟近几年海路不好讨,可说是年年亏损,为了撑面子,今年迎王爷大请客也是典当了一些首饰向亲友告贷而来,林半仙听了後感动不已.
拜拜过後,林半仙又来访,寒暄之後,就去看其祖上风水.
原来林家风水葬於海边之公墓,面向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
风水之地不可面向大海,除非有海角环抱和小岛为案,否则见白便漂流,钱财不易留存,遂建议主家另寻觅好地.
於是林半仙和林家三兄弟找遍了东港附近之公墓,因为林家已经潦倒,没有余钱可建大坟.
第三天他们来到了在东港外郊之船头里,找到了一块好龙.
东港属平洋地,没有山,在近水边找了一块好龙,为平洋龙落脉,三面朝水,形小而口浅,左右龙虎砂环抱有情,前案为稻田层层而下来朝拱,前聚峰,为『逆水朝堂』之好,形如蜘蛛结网,因而取名叫 『蜘蛛结网穴』.
有诗赞曰:
蜘蛛结网穴中求,四畔无山要水朝;.
簇簇田埵来拱抱,家开财库旺田牛.
林半仙越过田地往场一看,已经有人造墓,葬了三十余年的墓,有一百多坪大.林半仙心想:此墓一定是有钱人家之墓,但又不禁叹曰:「主家真没福气,糟蹋如此好!」林家兄弟不懂风水说:「此墓在东港为世家,已发了好几代,有何不好?」林半仙道:蜘蛛结网穴,乃形小而口浅,只宜微入取口,要微凿开石口,纳一半之柩以接脉,再培土藏之。此田龙之地,内局小为聚气之道,外局大发达久远,今主家之墓大,压住龙之气脉,使蜘蛛受制无法活动,主家只能守成不败,无法再求发达,如果当年取正,在正之点必有石脊隐隐可见。正不过才一坪大,好在墓埕是铺大石块,每块正方形之大石皆有夹缝可透气,风水才不会败。」
林家兄弟说:「既然此已被他人所得,是否可另找它地。」林半仙说:「无妨!此正在墓埕中央,只要撬开墓埕之大石,把祖先之骨骸偷葬於此,照样可以大发。你们兄弟今天没钱,我求龙神土地大发慈悲,让你们兄弟渡过难关,在此偷葬以不破坏别人风水为原则。」林家兄弟认为有理,便照计划进行.首先,林家兄弟先洗骨装入瓮金内,林半仙择了一个吉日,於当天午夜十二时进行偷葬。其时正逢月圆夜,林家兄弟背着瓮金,带着工具和牲礼来到坟前.
林半仙在大坟前施礼祭拜一番以示敬意,然後呼龙神土地再施法,後撬开墓埕的大石块,把一坪大的石块拿掉,瞬间一股热气上升,林半仙拿了四个乾隆铜钱,在四个角落安置好,名曰:「锁钱塞口,金银拿着走」,然後挖了三尺多,把瓮金放置好,盖上一层薄土,然後把石头恢复原状,铺好墓埕,使人看不出有人动过手脚.
等墓地清洗完毕,林半仙手掐神指,在偷葬之上走了四步,锁住四方之气,吩咐林家三兄弟不可告诉任何人,以免走露风声,一走露风声,必然会败,须谨记在心,从今以後你们兄弟必然大发,但要记住千万不要动祖坟,也不可来此祭拜,只宜在家中祭拜.说完林半仙就离开,不受主家之红包。
从此以後林家三兄弟大发起来了,渔船皆满载而归,成为地方之富绅,地位渐渐高达
三兄弟一直遵守诺言,不告诉别人,连夫妻子女也不例外,也不到偷葬之坟去祭拜,如此无事的过了廿余年,林家子孙都很有成就.
有一天老大心想,现在家财万贯,有钱有势,风水老是偷葬也不是办法,万一大坟迁坟而後代子孙不知道怎麽办,於是三兄弟约谈风水之事.
老大和老二赞成去向大坟之主家商量让地,出高价钱让他们另外迁葬,但老三不赞成此事,应遵守林半仙之交代,不要去管它,因此三兄弟时常为了此事闹意见.
後来不得已去向大坟之主家要求高价让地,而大坟之主家也是地方士绅,得知此事,到衙门告了一状,林家兄弟理亏,赔了一大笔钱还要迁离墓埕.
三兄弟无奈,只好选择吉日撬开墓埕大石,取出瓮金,瞬间一股浓浓的白烟四处流窜,四个金钱瞬间变成黑色,那内之土很松如香灰,还会烫人,用树枝在松土上可搅拌,可见土有多松.
自从风水挖开以後,林家兄弟家道中衰,一蹶不起,後悔没听林半仙的话,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台湾堪舆界,清朝乾隆年间从唐山到台湾来的堪舆名师,北有「林琅仙」、中有「蝨母仙」、南有「林半仙」,其中以台湾南部林园乡的林半仙最为传奇。
猜你喜欢:
1. 中国古代传奇故事
2. 历史传奇故事大全精选
3. 中国古代传奇故事大全
4. 中国历史传奇故事
5. 经典的古代传奇故事
6. 古代名人传奇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