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生平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清朝“无冕女皇”,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
慈禧都是被世人丑化了,看看这个史实吧。
励精图治的慈禧太后 在林则徐一手挑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帝国痛打,最终以割地赔款收场。十四年后,战火重新燃起,此次清军以十二万精兵对阵两万英法联军,激战后阵亡三万,而英军仅仅阵亡四人,显见两军实力相差甚远。1859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烧杀劫掠,还焚毁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这次首都的沦陷把清政府的脸面丢失殆尽,却也深深触动了帝国统治阶层中的有志之士。统治层中以慈禧为首的新锐力量放弃了清廷一直奉行的保守消极的国策,开始试图变革自强,解决帝国日甚一日的困境。
1861年七月,号称“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昏君咸丰归天,慈禧于十二月二日垂帘听政,自此掌控了清帝国的走向。在掌权之后,慈禧整饬吏治,重用汉臣,先后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等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稳定了中国的局势。
做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她对中国被列强频频欺凌感到很没面子,但她此时仍能冷静地意识到国力的差距,知道蛮干只会自取其辱。于是她一方面下令全国各地对洋人忍让克制,不要再像林则徐一样闹出事来,给列强提供压榨中国的借口。一方面锐意改革,暗暗发展军事,重用洋务派,学习国外的军事科技,大量引进先进武器,令袁世凯等人操练新军……更不惜斥巨资组建了北洋水师。此外,慈禧还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了一些军用、民用工业,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很大程度上的促进。
有一个说法流传很广,说慈禧昏庸无道,挪用了北洋水师军费3000万两,导致海军武备不足,才造成甲午海战惨败。这种说法出自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群臣竞奏请练海军,备款3000万……颐和园工程大起,举所筹之款,尽数以充土木之用。”事实上,梁启超所述完全是伪造历史,目的就是丑化慈禧。至于挪用军费去搞颐和园工程,倒确有其事,但挪用的只是海军衙门经费,而非北洋海防协饷,而海军衙门经费本来就不是北洋水师的专款,即使不挪用也不见得会拨给水师。而挪用的数量也只有区区三十万两,并且很快就补还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真正热衷于修颐和园的并不是慈禧,而是光绪帝,他希望早日修好颐和园让慈禧搬去住,尽快把权让出来,别总呆在皇宫里指手划脚。
维新变法:
七月十九日,在维新党人的挑唆鼓动下,光绪帝为了立威,打压阻挠变法的保守派,将礼部六堂官罢免。曾广汉因为阻挠王照上书言事,也被光绪帝革职。之前这些高级官吏的人事权都掌握在西太后手中,光绪此次的“侵权”行为彻底激怒了后党顽固派,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彼此攻讦愈演愈烈。
慈禧早已对光绪胡搞瞎搞的变法十分不满,对光绪和维新派的治国能力也已不再信任,全国上下大多数官宦贵族都排斥变法,拒绝接受光绪掌握实权,纷纷鼓动太后早日出来“激浊扬清”,慈禧便更不放心把万里江山和祖宗基业交托给光绪这个志大才疏的外甥。在失败的变法改革之后,感觉自己所托非人,这是慈禧最终打压变法的最大原因。
伊藤博文来访是慈禧下决心镇压维新党的导火索,伊藤博文是康有为向光绪帝大力推荐来的,康有为还倡议中国与日本、英国等国“合邦”,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草案,康有为为了实现自己的权欲,不惜卖国当汉奸,比答应“二十一条”的袁世凯还要无耻。他与李提摩太交往多年,二人互相利用,康有为得到列强支持从而击败后党,自己同时获取权力,李提摩太则制订好了完备的分割中国的计划,只等着康有为撺掇上光绪帝入套……
慈禧太后的出生日期是哪天?
1、慈禧太后的出生日是1835年11月29日。
2、简介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帝王的生辰八字
提起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帝王的生辰八字,另外,还有人想问什么样的八字是皇帝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帝王的生辰八字都可以看出他是帝王吗?举几个例子再分析一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帝王的生辰八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
1、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帝王的生辰八字
明成祖庚子辛巳癸酉辛酉明神宗癸亥辛酉癸亥辛酉
2、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什么样的八字是皇帝命
我们就拿清朝皇帝做比较,清太祖努尔哈赤是皇帝命,位入关皇帝是顺治,得死的皇帝光绪,末代皇帝溥仪,这都是皇帝命,但命运不同,努尔哈赤是死前没有实现统一,只是造福后代。顺治22岁就得天花死了,被讹传出家。光绪帝是说了不算,得死了,不中用的皇帝是溥仪。难道你想要这样的皇帝命嘛?
朱元璋是乞丐皇帝,当年不要饭,也许后来还当不了皇帝呢,因此说皇帝命运是自己走出来的,命由天定,出人头地在个人,不在天。自己不努力争取,再好的八字都无用。比方说,跟朱元璋同样八字人很多,不可以能都是皇帝,这就是说明幸福在乎人为,跟天命无关。
3、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帝王的生辰八字都可以看出他是帝王吗?举几个例子再分析一下
4、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算命师傅说我八字有帝王之相,请高手看看是不是真的
算命的帝王只是暗指你可当老板的命。自带天命的人你根本压不住。
帝王的生辰八字都可以看出他是帝王吗?举几个例子再分析一下
5、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什么样的八字有帝王命?
你想当皇上?成大事的人八字都强。
6、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我要中国古代所有帝王的生辰八字
乾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其生辰八字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
其他的就不好找了,也许25史里有描述皇帝历史
7、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调查:什么八字是帝王的八字?
相传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认为自己的八字是皇帝的八字,担心和他一样八字的人与他争做皇帝,所以他要把这些人都杀掉。杀了很多人后,他想找个人了解一下。他问:“你做什么事情的?”那人回答:“养蜂的。”朱皇帝问:“你想当皇帝吗?”那人回答:“我本来就是皇帝,我有九百万只蜂,是蜂的皇帝,不是人的皇帝。”朱皇帝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还有各种各样的皇帝,不会都和他争。所以他就停止了杀害。朱皇帝的八字:戊辰壬戌丁丑丁未很多算命的都说“丑辰未戌俱全皇帝命”,问他们什么道理,他们说“老师教的”。其实朱皇帝这个八字并不是好命,应属贫贱之命。然而丑辰未戌俱全与、道以及各种杂关。他苦难的经历以及多疑杀戮,确实与个人的命理有关。然而这个吃过种种苦,又有丰富各层次体验的人,承担得起当时要求的帝王运,并合了当时时代的要求。关于皇帝命的描述,你认为:A皇帝是个人命理注定的。B皇帝是运,与个人八字毫无关系。C皇帝是运与个人运结合的结果。
以上就是与帝王的生辰八字相关内容,是关于帝王的生辰八字的分享。看完强大的帝王之命八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慈禧的一生简介?
慈禧本姓叶赫那拉氏,1835年生,为满洲镶黄旗人,叶赫家族是满洲八大世家之一,地位和权势都极为显赫。入宫后,为咸丰帝的妃子,由于她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咸丰帝对其十分宠爱,封为懿贵妃。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去世,同治即位,叶赫那拉氏被封为慈禧皇太后。临终前,咸丰帝为了不让大权旁落,任命八位顾命大臣“赞襄政务”,以相互牵制。但尽管其设计周全,但八位顾命大臣仍旧企图控制谕旨的颁发。听到消息后,27岁的慈禧迅速从热河赶回京城,联络皇后钮祜禄氏、太监安德海等人,组成后妃势力集团,又联合恭亲王奕诉果断发动了“辛酉政变”,一举推翻了南八大臣辅政的制度,改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听政之初,恰逢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慈禧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对外向侵略者让步,对内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其他各族人民的起义。之后,她利用清流党的力量牵制了恭亲王的权利,然后又巧妙地利用侍读学士蔡寿祺的劾疏,罢免了奕议政王的职位,随后,又将诸军机大臣全部换掉。解除了奕的限制后,慈禧就迅速将显赫一时的清流党肃清殆尽。但心狠手辣的慈禧仍旧不肯罢休,最后,用毒饼毒死了慈安太后,扫清了她独揽大权的最后一道障碍,从此,独掌朝政。
慈禧是个嗜权如命的人,当国家民族利益与她个人的权力发生冲突时,她绝对不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一点点权益。中法战争失败后,中国海军急需整顿和建设,但她却拿了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甲午战争时,清政府竟然没钱备战,原因是要筹备她的六十大寿:面对八国联军,她坦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件是列强要继续承认她的统治地位。
1908年,光绪帝死后,慈禧立幼主溥仪为帝。不久,慈禧病逝于颐和园,临终前,仍旧紧紧握着大清帝国的最高权力。
慈禧太后是什么时期出生的?
慈禧太后像(1836~1908)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清咸丰帝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因得咸丰皇帝宠幸而进封懿嫔。咸丰帝病死后,那拉氏的儿子载淳继承皇位,是为同治皇帝。同年,那拉氏与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她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中日战争中,她一味求和,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为了振兴国家而决定变法,那拉氏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开始复出训政。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拉氏挟光绪出逃西安,并于第二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自己也于次日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慈禧的性格
慈禧可以说是一个很有野心、和政治手腕、且懂得用人服人的狠角色.
在政治方面,咸丰皇帝死前立四大臣摄政,而咸丰刚死慈禧立刻肃清四大臣可见其政治手腕之快狠.
在人士方面,先后玩转了老一派的恭亲王、曾国藩、左宗棠,后派的李鸿章、张之洞,以及清流派的翁同和、等一大批痕角色.利用各派之间党争的矛盾左右权衡而各为其用,可以说同治中兴的出现和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