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解说词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上解说词的情况与日俱增,解说词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怎么写解说词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解说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解说词1
元阳以其壮观的梯田,绚丽的民族和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节日而著称。行:从昆明南窑汽车站有夜班班车发往元阳,发车时间大约是晚上8点左右。第二天早上5点半左右到元阳新县城(白沙),7点到元阳老县城。为方便游览摄影一般住老县城。但这卧铺车非常脏且臭,时间也花得更长(因为不走高速公路)。也可先坐车到建水,再换车到元阳老城。这样坐车车况干净,省时间而且更省钱(大约省7—10元,2个小时)住:老县城有县政府招待所,就在汽车站对面。大约25—40元/床。还有一家“三叔客栈”,老板是香港人,房间是民房改成,非常干净,随时可以洗澡,30元/床,但老板一般不接待外人(除了他朋友外),可以去试试。
客栈二楼的大露台是拍元阳县城,云雾和梯田的绝佳之地,同时也是喝茶聊天,睡午觉的好地方。三叔本人是当地通,凡是有关梯田,民族,节日,赶街等都咳向他咨询。客站还有上网设施和免费小吃。新县城有更多宾馆饭店可供选择,但游览不太方便。衣:元阳处在北回归线上,但海拔仍有1600多米,所以气候很好,不冷不热,但早晚较凉,中午的阳光很毒,注意防晒。衣物以轻便为主,T—恤,短裤,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还需要备一件外套。食最近几年,到元阳旅行的人一般都在小余的饭馆吃饭,这里是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饭菜可口卫生,小余人非常热情,很快就能成为朋友。她那里还有留言本,是新浪斑竹狡兔发起的。早餐一般是米线,面条。在三叔客栈附近有一家肥肠米线很好吃。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它与广西龙胜梯田、江西上堡梯田并列为中国三大梯田奇观。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4大景区:新街景区,包括云雾山城、箐口民俗村、龙树坝日落梯田景、土锅寨日出梯田景、金竹寨田园风光景、芭蕉岭等;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勐品景区,包括老虎嘴、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
云南元阳梯田导游解说词2
我的家乡位于云南省西南方,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元阳(意思就是第一个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的家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地貌,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在这里聚居,其中就数哈尼族最多,而且勤劳朴实,由于我们这儿几乎没有一处平川,所以我们的祖先就因势利导,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开垦出了一丘丘的水田。经过千百年的人工“雕凿”,宛如一条条娇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如今已形成了成片成片美丽神奇、气势壮观的风景画面,那就是元阳梯田。
元阳的梯田在于它的古朴,在于它的自然,更在于它山、水、村、人、田的相辅相成,简单和谐,还有它的美丽和神奇。
每当清晨,当沉睡了一夜的梯田在静悄悄的大地上醒来,茫茫云海在梯田上空飘动,时隐时现的村庄——磨菇房,炊烟袅袅升起,晨雾犹如蒙蒙细雨,就像一张美丽无比的照片,这就形成了梯田云海。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边出现了一道道夺目的金光,给云海镶嵌了一道耀眼的金边,在梯田的衬拖下,更是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
夜晚,月色给梯田披上了一件既美丽又带着银色的大衣。它虽然没有清晨那么美丽;也没有太阳初升时的壮观。但是它却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梯田旁边的小溪叮呤呤地唱着歌远去,仿佛在为梯田唱赞美之歌。声音是那么动听;那么美妙……
每逢秋收过后,收割完庄稼的梯田经过梯田人民的翻整,再注满田水,一片片闪着银光的梯田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在神奇惊叹之后,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它的美丽,一张张梯田照片都有一张张的神奇美丽,被誉为天下仅有的神奇美景,从而就有了元阳梯田甲天下的美称。
我爱元阳的梯田,因为这里有我许多难忘的童年回忆。是让我真正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气息的地方。
但是我更爱生活在元阳勤劳的哈尼族人民。就是有了他(她)们勤劳的双手,才有了今天这样美丽的画面。
云南元阳梯田有什么好玩的 云南元阳梯田游玩路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梯田从11月底放水,一直到来年5月初,梯田灌满水,层层梯田,银波荡漾,拍摄效果最好。这几个月横跨冬春两季,而元阳的冬春两季出现云海的频率非常高,平均每个月都会出现十多天,所以这几个月均有机会看到或拍到拍到有云海的梯田。
提起元阳,人们总会想起那里的梯田。每到冬天时,这里总是烟雨迷蒙,一派水墨画式的田园景象。有时一连几周都不见阳光,惟有那细密的雨雾,总在身侧营造出一份静谧的氛围。延绵起伏的梯田,在雾气的缝隙中时隐时现,元阳的冬天就是如此飘渺悠然,让你在陶醉中生起一种身在幻境的错觉。
元阳境内的梯田是由哈尼族人开垦的,由于地处哀牢山的腹地,为了生计,当地人必须不断地开垦耕田,慢慢便形成了今天的梯田美景。在其境内的所有景点中,最值得游玩的自然是梯田,当地的司机总是会耐心地为你指点行程,告诉你日出时应该去多依树,日落时则去老虎嘴,但如果想看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则要去元阳周边的箐口乡。
大约从十四世纪起,梯田的垦殖技术已经遍布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不过,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审美的角度上看,绝少有地方能与元阳的梯田相媲美。哈尼族人在哀劳山的深处,开辟出眼前这层叠起伏的梯田,据说,明朝的皇帝曾经称赞其为“山岳神雕手”,由此可见,这里的梯田确实称得上是一项以天地为底的艺术杰作。
一年四季,梯田皆有其美。哈尼族人习惯在每年六月插秧,因此夏天的元阳,到处是一片青葱稻浪。到了十月,随着作物的丰收,山野也变为了金黄色,但看梯田最美的季节永远是冬天,因为注水后的梯田会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从而凸显出梯田的婀娜曲折的轮廓。
在日出开始前,梯田优美的轮廓已经在黎明的晨曦中若隐若现,站在高处俯瞰下去,宛若一幅极其淡雅的水墨画。当太阳从东方生起后,红色的朝阳投射在西侧的村庄上,四周的颜色也随着太阳的升高而不断变幻,那种多彩与烂漫,不由得让人陶醉。
坝达和老虎嘴的日落,同样让人惊艳。随着夕阳的余辉逐渐散去,两处梯田会变幻出绮丽的色彩。当这种色彩与田埂的线条交织时,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彩绘版画。与此相比,龙树坝梯田则呈现出另外一种情调,它小巧、艳丽,像是藏在大山深处的田园。由于龙树坝的浮萍较多,这里的梯田会呈现出赤红色,因此,在浮萍变色的季节里,总会有大批摄影师前来拍照。
当前,元阳境内聚居着哈尼族、彝族、傣族、苗族、瑶族、壮族、汉族等民族的居民。其中,哈尼族的比例比较大,他们祖居住于以元阳老县城为中心的村寨里,哈尼族人早已习惯了大山里的劳作,他们只是偶尔到镇上采办些货物,然后便回到梯田深处,继续他们的宁静生活。
元阳境内最有特色的哈尼族村寨叫箐口,它距离老县城并不远,站在公路旁,游人就能俯瞰整个村寨。哈尼人的房屋很有特色,总共分三层,最底下的一层用来养牲畜,二层住人,顶层则是仓库。由于其棚顶用茅草搭成,远远看去像是一个蘑菇,因此这种房屋也被称作“蘑菇房”,它是哈尼村庄的标志性建筑。在元阳旅行时,我最喜爱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房屋,大大小小的蘑菇房点缀在梯田里,让人感觉进入了童话世界。
沿着公路旁的村道走下去,还要约半小时才能到箐口,一路上两边都是梯田,偶尔能看到妇女在耕种。与云南山区的许多民族一样,哈尼族的农活也经常由女人来承担,成年男子则负责带孩子。相对来说,他们要悠闲许多。虽然垦殖梯田需要砍伐山林,但实际上,哈尼族人一向注重对树木的保护,他们往往把树木同祖先相联系,每年三月,还会举行盛大的祭树神的活动。
据当地人讲,箐口当前有一百八十多户人家,八百余口人,即使在元阳境内,箐口也算是比较大的寨子。在村子的中央,有座专为节庆设计的广场,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哈尼族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推广他们的传统文化。在过去的几年里,这里先后举办过长街宴、苦扎扎、十月年、锥牛祭祀等庆典活动,广场东侧还有两面铜鼓,其后是箐口人自己开办的哈尼族文化博物馆。
山林、小溪、村寨与梯田是哈尼族人最珍视的四样事物。在传统的哈尼族人看来,他们所实现的对梯田的开垦根本不是外人所想象的对自然的征服。他们相信在周遭的山水间存在着众多主管自然的神灵,哈尼族人寓居于此,只是接受着神的眷顾。正是这样,这个民族才会以绝妙的手法,将梯田雕琢得灵妙非凡,他们在终日虚无缥缈的雾气下,努力追求一种与自然的和谐。
镇境内旅游丰富,“新街山城—箐口哈尼民俗村—坝达景区—多依树景点”已成为县内的旅游精品线路,是外地游客到我县旅游的必达景点。新街镇境内的景点、景区有:1、以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街旅游山城景区。由梯田文化广场、民俗步行街、民间建筑等景点组成,是观赏云海、体验哈尼风情和民族商品交易的黄金地带。2、箐口哈尼民俗旅游村景区。由哈尼民居、民俗展示、四度同构的稻作文化和梯田等景点组成,集中体现了哈尼梯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底蕴,是哈尼梯田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主展区。3、土戈寨梯田景区。由大鱼塘民俗文化生态村、民族村落、土戈寨日出梯田景等景点组成,是观赏梯田,研究、体验多元民族文化的理想地区。4、龙树坝梯田景区,位于镇政府西部,是观赏彩色梯田景点和民族村寨田园风光的集中地带。5、坝达景区。由全福庄梯田、坝达梯田、麻栗寨梯田、上马点梯田景点组成;6、麻栗寨景区。由麻栗寨梯田、蘑菇房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组成;7、多依树景区。由黄草岭梯田、普高老寨梯田景点组成;8、东观音山景区。由“观音阁”、“元阳楼”、爱春、新寨、中巧等梯田及民居建筑和东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组成。9、芭蕉岭景区,位于镇政府北部,由云海、民间和纳楼土司遗址等组成,是了解领主经济的重要见证。
我国云南省的元阳县山高谷新村庄大多坐落在山谷中人们沿山势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为什么会这样
元阳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
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
而每个村庄上方的这些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绿色水库,它们涵养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条小溪、清泉、瀑布和龙潭,提供了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正所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河坝区年均温度25度,最高气温42度,高山区年均温度11.6度,两区温差达13.4度。在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正所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坝峡谷因其酷热干旱素称“干热河谷区”,高山区因低温降雨量大称为“阴湿高寒区”。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形成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元阳上半山地区终年大雾笼罩,降雨极其丰富,云海格外神奇壮丽的原因。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南山风来满眼秋――小坝沟游记
当车子像三月前一样,在那座小石桥上轻轻的一个跳跃,微风一般畅缓地驰进一条山道,我就知道:我实现我了我三月前的承诺――秋天再游小坝沟了。
入秋的古城下了断断续续四十多天的雨,直担心把我小坝沟赏秋色的愿望下没了;预报说十月二十七日,周五,大晴。我就调了休假日,央了表弟炳权,联了表妹雪花,鼓动了心早已飞到山上多日的小姨一大早奔了小坝沟而来。一为还文债,二是山外赏秋心发痒。
深秋的秦岭小坝沟山道,显窄了;干净清爽的树叶静卧在道旁的草丛里,大石上,黄菊上。一入沟,人的心忽地觉得沉静和舒缓了。
和三月前一样,我们还是在表弟的水厂小憩。
下了车,山里的寒气直逼在人身上,不由人把衣服再裏紧些。抬头看天上,太阳才走在山顶上,好象给群山顶戴了一圈帽子;山戴帽子的部分是明亮温暖的,帽子以下是阴冷灰暗的;好想爬上山顶,让太阳暖和一下自己。
再低头看看,脚下的草色还是墨绿的,湿漉漉的,才走了几步鞋就像水洗了一般。
停车处,有两棵高大却落尽了叶子的树;一棵是白杨村,树杈上一个如斗的喜鹊窝传出几句喳喳声,山就显出了几分空灵;另一棵是核桃树,在树下的草间偶尔还有一两棵腐去了绿皮的核桃。
显然,我们来的早了,爬山还不适宜,得等一会太阳。道旁有一片板栗林,叶子落尽,满地金黄,不见杂草,木萧石静风浅行。栗叶落在石头间,石头连片了,栗叶落在石头上,石头也软了。露水把落叶全打湿了,每一片叶子都润润的,这也是花啊。踩在上面,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多么想躺在上面,让秋阳晒着,梦肯定都是甜的。
山涧的溪流惊我的秋山落叶梦。隔栗林闻泉声,水流渐渐。通往溪边是一条窄窄的几步就能走完的路,仅一尺宽。路是由水泥和石头组成的,先是一段慢坡,再绕过一块平坦的半边席大的石头,红的黄的落叶星星点点洒在小路上,象是要去探幽寻仙一样。
山涧的边的空气更凉。抬头看,水是从天上来,回首瞧,水要哪里去?花花的是在下跳,化雾的是拍在大石上,淙淙的是流在平缓处。溪流是可以看的,看他一路不歇的奔涌,看他的一往无前的精神;溪流可以听的,听他的一路的欢歌,听他的无忧无虑。溪流也是可以洗心的,洗你心灵上的创伤,也能抚慰你的尘世不安和烦躁。
十点多的时候,太阳把这一道沟唤醒了,也撩拨起我们爬山赏秋的心。我喜欢山中的阳光,阳光中有秋的气息,有落叶的奋斗,有溪流的欢歌,也有我在山间的兴奋。
因了太阳的光茫,山朗起来了,人也舒展了。
秋把蒙蒙灰给了城市,把金金黄给了乡间,给山林时,秋喝醉了;把她的色彩魔盒一经打开就关不上了――给了山林个五颜六色的绚烂、千姿百态的风流。
这一处是一个山坳,我们居在了平台,更高的山在背后,眼前的山正处在我们脚下,太阳一天中最强劲的光全照在这儿了。看着秋山的斑斓绚烂,你不禁要想,这是如何做到的:春夏是满坑满谷的翠绿,怎的到了秋就上色着颜了呢?!秋风是一把神奇的刷子哟,只那么一划,枫叶最先醉红了脸,再一划,黄芦叶也红了。那谁黄了呢,栗叶说我黄了,国槐说我黄了,经年的松针说我也黄了。
是谁提出了去拾板栗的建议,竟没有反对声音。作为东道主,表弟前导,我们随后。顺着山跟下一条常被人踩的山道而行,经过了一株野葡萄架下,经过了一棵野樱桃树下,再跨过一条昨晚被野猪拱起新土的小道,就上了一处山梁。这是一处更大的板栗林,象人腰一样粗的栗树在阳光下更显得苍古悠长,老态龙钟。还好,几年前,曾经有人开发这一块方,并立了一块“石羊守关”的界碑石和山下石羊雄关相照应,不这处还有一块是“情人谷”。左手刚刚金戈铁马,右手就缱绻柔情,是战争与和平的最好诠释吧。
我们来迟了,拾栗子的最后时节在半月前:要刮了一夜的秋风,第二天早上东山刚起了亮色,背上袋子直奔这一处来;被风摇落的如黑珠子一样的栗子就全裸露在草间,石窝里,树叶下,一会儿就能装满了袋子。这时候要找一颗就显难了:栗树又大又多的叶子全落了,千层万层地叠着,得折一个木棍拔开落叶去找,况且松鼠,野猪之类也是喜欢大自然的馈赠的;吃肥了好越冬。这简直就是深山探宝了,不求宝的多寡,兴趣在找的过程,尽管不易,还是收获颇丰――四五十颗。
我们相约,明年早来,再拾栗子。
回去的时候,绕了一回“情人谷”。谷中多松树,松针满路满谷,松油被太阳一晒味全出来了,松塔塔只剩下了空壳,咧开着嘴,放眼全是。猜想,此刻最得意的一定是松鼠了,也许他正在那个洞里枕着满仓的松籽睡午觉,或者也许他就在松树的枝丫上抱着松子在凝神静气地盯着路过的我们。
夏日爬山和秋季爬山略有区别。夏日宜走山谷,赏翠掬绿,涉水过河,意在凉爽。秋天宜上山梁,登高望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看一线瘦水自天而下,趣在清爽。凉在身,清在心。境界因时而变,意趣各有不同。
我们选了一条就近的山梁攀爬,正是这个山梁分出了小坝沟和大坝沟。小坝沟高且处阴,高处不胜寒,山深少人问;大坝沟低且阳,白云生处有人家,成就了一家度假区。
山梁上还是有一条不明显的山路,此刻落满了国槐的叶子,杏的叶子;如钱的亮黄的或是还带着绿色的叶子象厚绒的地毯一样,踩上去柔绵绵的。梁上的风吹走了拾栗子时的汗气,精神也为之一振,爬山的激情跃动了。山陡起来,但前头总象是山顶,登顶又见一山顶,让你既有征服的快感,又添那山高的乐趣。一座巨石横在前方的路上,呈灰黑色,中间嵌白瑕,裂纹满布在侧向一方:象一块大黑碳,被谁当头给了不轻不重的一棒,震裂了骨身,保持了形态。巨石的周遭有一块、两块的如刀砍斧剁过石块埋在土中,棱角分明,如铿如锵。
在枯叶上伏了一小串黑果,仰头看,一棵树顶盘了许许多多的黑珍珠,再四周找找,一条如蛇的藤蔓蜿蜒绕树而上,直上树顶:是一株树龄十年左右的野葡萄。表弟经验多,只一拽,刷的一声,下了一阵黑葡萄雨。捡起一颗,放在唇间,七分甜香三分酸味,酸把甜拉长了,甜把酸加厚了,回味无穷,浑身清爽。这大自然的神奇馈赠,可遇不可求哟。再看手上,黑的珠,渗出枣红的汁,手和红叶一般了。
到了处树木稀松的地儿,一棵黄芦绯红的叶子在太阳的强光照躲下透亮透亮,脉络的血丝都清晰可辨了,拍一张照,记录下这,人、红叶,秋阳三者恰如其份的相遇。
山顶无穷尽,秋光有限,原路折回,时间不允许了;去拜访深山处土匪遗留寨子的愿望要在明年实现了。
尽管是刚走过的路,还是在一片齐眉高的枝叶间发现了一棵叫不上名子的树木,有小拇指粗细,在枝顶的几片绿叶下结了两串如红玛瑙般的果实。下山后,给小姨看,姨不顾我们几个的反对,执意尝了一颗,还说味道不错。
这颗味道不错的叫不上名的红玛瑙果实,为我们的秋游小坝沟画下了一个红色的句号。
也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额外奖赏。
时在二0一七年十月三十日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