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孙思邈是怎么评价的?
作为一个医生,孙思邈发扬了我国古代医生讲究医德优良传统。孙思邈特别鄙视那些“恃己所长,专心细略财物”,或者偶有成绩就骄傲自矜,以为“天下无双”的浅薄的医生。他认为医生应公而无私,应谨慎谦虚。这种高尚的医德,孙思邈是一生言传身教,躬身力行的。
孙思邈善于学习总结前人的经验。他曾认真钻研古代的医书《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孙思邈注重向人民学习,注重在实践中学习,他的足迹踏遍许多名山,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民间,他从民间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和经验。当发现别人有好的医方,孙思邈“不远千里,伏膺取决”,一定把好的医方弄到手才肯罢休。这种刻苦好学、虚心求教的态度使他的医药学知识很快有了大幅度提高。
药王孙思邈的“业余爱好”:懂“美容” 可通神求雨
据《新唐书》记载,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的孙思邈自幼聪慧好学,记忆力特强,7岁便日诵千言,且精通诸子百家。因自幼体弱多病,家里为给他治病,搞得倾家荡产。孙思邈自幼就懂得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道理。于是,他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
更重要的是孙思邈医德高尚,他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并用毕生精力实现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隋文帝授其官,孙思邈称疾不起;唐太宗欲授予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由此,隋唐少了一个官员,但中国历史上却多了一位杰出的医学大师。
古代一些笔记小说记载的孙思邈轶闻也颇有趣。唐李冗《独异志》、唐刘肃《大唐新语》均有记载,发使嵩阳召思邈,内殿飞章,其夕天雨大降。书上说,武则天当政时,遭遇大旱,武则天从洛阳挑选了数千名有德行的僧人进天宫寺颂《人王经》求雨。其中有两个头发眉毛都白了的老僧人告诉主持的大和尚,他俩是水龙。这样求雨不行,必须有有德行的以章疏闻天,因而滂沱。武则天便派人召来在嵩山学道的孙思邈,孙思邈飞快地给天帝写了一则奏折,傍晚就下起了大雨。
除有通神求雨的超凡本领,孙思邈还会相术。《独异志》谓,孙思邈曾为唐高宗任中书侍郎的孙处约的五个儿子看过相,对他们的前途都作了预测,并得到了验证。更神奇的是,孙思邈为年幼的卢齐卿看相称其会做太子詹事,50年后会转到地方做官,自己的孙子会成为其下属。果然,卢齐卿先做了正三品的太子詹事,后当了徐州刺史,而自己的孙子孙溥刚好是徐州管辖下的萧县县长。不过,孙思邈对此只图一乐,权当消遣,并奉劝当事人不要把它当回事。当然,关于孙思邈懂求雨、相术的记载近乎神话,真实性历来令人怀疑,也的确当不得真。
但孙思邈发明了美容产品,懂得美容术却是千真万确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提到了澡豆的制作方法:令人面手白净澡豆方:白藓皮、白僵蚕、白附子、白芷、芍劳、白术、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鸡子白七枚、面三升,右贰拾味先以猪胰和面暴令干,然后合诸药捣筛为散,又和白豆屑二升。用洗手面,十日内色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孙思邈发明的美容产品比先秦时代的矿石粉末涂面美容发展了一大步。
孙思邈的传人到底是谁?
孙思邈出生在北周时期,社会动荡,他住在太白山上的村子里,这个地方盛产药材,而孙思邈又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立志要钻研医药学,经常进山里采药,自己制作各种草药药材,有时候还自己亲自适用,酸甜苦辣咸,功效、药用,都要亲自验证。
他对医术精益求精,发现许多新的疗法,在学术史上都是重要的发现和突破。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人,相传,从前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不能正常排泄,孙思邈看病人痛苦煎熬的样子,也是十分的焦急,一时之间却也没有别的办法,正好看见旁边的孩子拿着葱管在玩儿,孙思邈受到了启发,于是决定用这个方法试一试,然后自己用嘴对着葱管吹了起来。果然,在他的努力下,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恢复了正常。从这件事儿就可以看出,孙思邈为人聪慧,又十分的重视医德,不管病人是什么身份,得了什么病,都一律一视同仁。
还有一件人尽皆是的小故事,说是孙思邈到长安一带行医,在途中遇到丧礼,却见棺材中不停的滴着血,孙思邈过去一问,原来是孕妇难产,一尸两命。孙思邈觉得不正常,开棺一看,那孕妇果然流着血。孙思邈当即拿出针灸,产妇完全苏醒过来,后来又生了孩子,母子平安。长安的人们一看,纷纷赞扬孙思邈医术高超,是“起死回生”的神医。
孙思邈的成就
孙思邈的别名叫做妙应真人,他也有着药王的称号,孙思邈是汉族人,孙思邈小的时候很聪明,他很崇尚庄子的学说,出生于北周时代,孙思邈小时候就比较体弱多病,但是他享年却有一百零二岁,在古代有这样的寿龄已经算是长寿的人了。而孙思邈的成就也非常的高。
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
孙思邈是唐朝人。是唐代杰出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对儒、道、佛学都有较深造诣。幼患风冷,罄尽家产以求医服药,乃决意学医,从青年时代直到白首之年,手不释卷。在切脉诊候,采药调剂,服饵节度,将息避慎诸方面,有一点超过自己的,就不远千里去求教,终于学有所成,不但治好自身的病痛,也解救大批民众的疾厄。
孙思邈经历了北周、隋、唐,多次拒绝当时朝廷的拜爵授职,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孙处士”。唐代著名文学家卢照邻曾拜孙思邈为师,请教名医愈疾之道。孙思邈非常重视医德修养,主张医生应当心小、胆大、行方、智圆,倡导不分贵贱贫富,不避昼夜寒暑,把病人的疾苦看作自己的疾苦。
成就
孙氏鉴于历代医书部帙浩博,忽遇仓卒,求检至难,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撰写《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过了30年后,又撰《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氏在养生学说方面兼顾呼吸吐纳、服食药饵、起居房事、情志调节,他本人年逾百岁,被后世称为“孙真人”。孙思邈在药学方面的贡献巨大,民间尊他为“药王”。
谁能教孙思邈六字诀啊?
歌云: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统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说得更为具体。书中说: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明代太医院的龚廷贤在他著的《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六字诀治病。书中说:“不炼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脏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说:“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病,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致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伤亡,故太上悯之,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卫生之宝,非人勿传。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嘘、吹也,吸则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气,以呼字治脾气,以呬字治肺气,以嘘宇治吁气,以吹字治肾气,以嘻字治胆气。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
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四、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预备式 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法 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
调息 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
一、嘘字功平肝气
嘘,读(Xū)。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二、呵字功补心气
呵,读(Kē)。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三、呼字功培脾气
呼,读(hū)。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作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四、呬字功补肺气
呬,读(xia)。发音:呬字从俗读四;正音为戏,五音配商,读如夏,声短气长。 口型:开口张腭,舌尖轻抵下腭。
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
五、吹字功补肾气
吹,读(chuī)。口型为撮口,唇出音。
呼气读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六次,调息。
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六、嘻字功理三焦
嘻,读(Xī)。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端。重复六次,调息。
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有视频的。你可以百度一下,有很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