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结婚时女方什么都不陪送、没嫁妆这件事,你的看法是什么?
关于结婚这件事情,想必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结婚的时候,女方什么都不陪送,甚至没有嫁妆的话,想必很多男性朋友接受不了。如果对方也同样不给予彩礼,那么没有陪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如果对方给予了高额彩礼,那么没有陪嫁就说不过去了。
说起结婚这个话题,想必很多人都是非常抗拒的,因为结婚的时候,真的是将对方能够看得一清二楚,也能够将对方的家人了解的非常清楚。要知道古代结婚的时候都会讲究嫁妆以及聘礼一说,因此到了现在思想这么开放的社会,也同样应该配备有相应的嫁妆。大部分女方父母会陪赠家电、被褥以及其他的一些小物件,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同时也会将男方赠予的彩礼原封不动的还回去。如果双方家庭说好,没有彩礼、没有陪嫁,那么这就是让人能够理解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女方家庭既想要对方的高额彩礼,还想让对方买车买房,自己还不陪嫁,那么搁谁,谁也忍受不了。
其实有些地方就是没有彩礼的,这个都跟当地的习俗有关,因此可以了解一下女方当地的习俗。如果女性朋友的家庭背景比较贫困,这个时候也是很难给予陪嫁的,这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因此如果真的爱这个女性朋友的话,可以多包容一些。如果男方给了彩礼,女方家里的经济条件也非常的好,依旧不愿意给陪嫁,那么既不重视这个女儿,同时也算是给男性朋友的一个下马威。所以女方家庭不管怎样,多多少少也是要陪嫁一些东西的。
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对于女方陪嫁有着相应的了解。其实女方父母在被褥床上四件套的方面,就很有可能花了几万块钱,因为现在的床上用品价格还是非常昂贵的,尤其是这种大喜的款,甚至要几千块钱一套,因此十几套下来也需要花个大几万。而且在小编看来,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好,商量的比较清楚,那么这个时候不给予陪嫁也是很正常的。
潮汕地区嫁女儿要备什么嫁妆
1、礼服,一套上轿衣服,一套敬酒衣服,一套婚纱。
2、生活用品,床单被罩,被子和枕头。
3、面盆清单,梳子头巾剪刀和镜子。
4、红包。
潮汕女儿出嫁有嫁妆给的么?
楼主,首先要说你这个想法是非常要不得的。你要知道潮汕女人贤惠那是出了名的,可以说是女人中的女人。她是可以跟你同甘共苦,会在背后默默支持你的人,爱家、爱丈夫、爱孩子,是好太太的代表呀。你自己也说了老婆挺贤惠,觉得是上天赐给你的珍宝,那你就该好好善待她,而不是在这里计较她的嫁妆有多少。
另外关于嫁妆的问题我可以给你分析一下:潮汕人一般比较重男轻女,宗族观念较重,在潮汕一直有种说法--女儿是帮别人养的,女孩一般完成义务教育后都会出去打工(如果有供女儿上大学的,那绝对是非常开明的家长了),年纪到了就嫁人。所以嫁妆这块一般是看男的给多少,他们就回礼多少。在潮汕结婚的费用几乎全是由男方负责的,因为潮汕的男人虽然有些大男人主义,但也有其好的一面,他们认为努力挣钱养家是就是男人的责任,他们都会在结婚前把这些东西准备好了才敢去提亲,在潮汕拿不出聘礼去提亲,那是很丢人的事情。
再者就是你说的见面礼、红包之类的,我好像没听说过娘家要给女婿见面礼这种规矩,反正我老公来我家我爸妈是没给的。小孩的见面礼倒是有的,一般给一百或两百的。女方嫁到男方家进门时要敬茶和跪拜长辈,每一个长辈都要一拜三叩首,之后长辈会给新妇红包。
再来你说觉得对你爸妈不公平,其实这个我劝楼主还是看开点,男人应该心胸开阔些,你既然娶了人家的女儿就应该尊重人家那的风俗,人家那时嫁女是不会出现倒贴钱的,如果你岳父母真那样做,给人知道了,是会被当笑话看的,只有女儿身体有缺陷或要招赘的人才会倒贴钱嫁女。依我分析看来,你的岳父母应该还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如果你们生活中真的遇到困难,他们也不会不管的,而且你老婆一定有兄弟的,潮汕人是很重亲情的,该帮时他们一定会帮你们的。结婚时之所以没帮你,一是考验你,二是觉得这是小事没必要帮。
此外,我觉得你还应该真心地感谢你的岳父母,原因如下:
是谁把女儿教养的这么好,然后嫁给你的,是你的岳父岳母呀!
按潮汕的风俗,潮汕女孩一般不会选择嫁给外地人(尤其是外省的),因为在潮汕,女儿嫁给外地人,娘家人和外嫁女都会被轻视、嘲笑的(这种风气以前尤盛,现在也还很普遍)。你的妻子不怕被轻视,可见她是真心爱着你的。她的家人本人是可以拒绝让女儿嫁给你的,安排女儿就近嫁人,起码照顾起来方便,面子上也过得去,但是最后他们同意了,可见他们是真心疼爱女儿,尊重女儿想法的。
我想你的岳父母应该也是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要的聘金吧,潮汕这边人亲戚朋友住得近,一般比较爱面子,聘礼要给少了,会让人笑话你女儿不值钱的。三金、六畜、喜饼那是必须的传统,摆个酒席告知亲戚这也是少不得的,潮汕人亲戚多再加个宗亲、乡亲,随便摆个几桌也是要的。在潮汕聘金一般是不会还给女婿的,你的岳父母应该是考虑到你们的现状不宽裕,所以后来把这部分钱给了你老婆(估计是心疼女儿),这钱等于就是你老婆的私房钱了(根据中国的法律,聘金是完全归女方所有的,男方没有追讨的权利),但是你老婆拿出来买了电器家具(可见她是一心为你们这个家呀),也就变相等于是你岳父母出钱给你们买的了。
其实关于聘礼,你想想与河南,河北动辄要求十万以上的聘金、温州人上百万的彩礼、北京/上海人要求一定要有房子相比,你岳父母要求的聘金那算是相当温和了,他们真的没有为难你,也是真的有为你和你妻子着想的。毕竟你的妻子和她的家人并没有你当下很多女的那样,要求一定要有房有车才嫁给你。
综上所述,我认为你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好好珍惜你的妻子。毕竟在现在这个年代,这样的贤惠,又敢于祼嫁的女人真的是嫁少见少了。
最后给楼主一点我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婚后有事情应该多和妻子商量,毕竟要跟你牵手一生的是你的妻子。不好开口的,委婉点提出,相信的的妻子能够理解你的;就算不能理解,争执也比一个人闷在心里瞎猜强,起码争执可以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增强两人的磨合。
多相信对方,理解对方,这样多年以后有一天你会明白,其实夫妻根本就是一体的,真的没必要分那么清。
潮汕嫁女儿要准备什么嫁妆
潮汕嫁女儿要准备的嫁妆有:
1、礼金;
2、床上用品;
3、礼品花胶;
4、缝衣针和骨梳。潮汕人对传统文化十分推崇,在婚礼前会早早的为女儿准备嫁妆,嫁妆主要包括礼金、床上用品、礼品花胶和针梳。
结婚时,女方家不给陪嫁怎么办?
; 何为结婚?二人一见定终生,眉目传情,相敬如宾也。结婚谓何?天大喜事也。谈到结婚,大大小小的细节数不尽数,嫁妆一话题最令人熟悉不过了。嫁妆,一般随女孩子嫁入男方家而来。照往常来说,一般男方给予聘礼,而女方则会陪带嫁妆。那么,如果遇到很让人犯难的情况,结婚父母不给嫁妆该怎么办呢?
一、嫁妆的变化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像牡丹花,到了一定时间自然就开了。随着时代的改变,70年的缝纫机,80年自行车,90年大家电,2000年车子,2010年万紫千红一片绿,还有一动不动,每个时代的婚嫁礼品也随之千变万化。在50年前结婚的时候,可能只要一个缝纫机就可以了。40年前结婚的时候,可能只要一辆自行车。30年前的时候,成本可能会高一点,但是也只要一个家电就行了。现在的话,不仅需要一些房子车子,或者是存款,还需要很多彩礼。这样高的成本,可能让很多家里不是那么富裕的人,有一定的压力。很多人可能到了一定的年纪了还没结婚,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其实我们国家对于彩礼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照你个人的意愿来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彩礼是非常高的,有的甚至要几百万。在这个背后,可能有很多父母也送了一些嫁妆,可能这个嫁妆比彩礼还值钱,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情况,也就是,现在很多父母,在女儿结婚的时候,都不给嫁妆了,这是因为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有的人可能觉得这和家庭,或者是房子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现在的嫁妆
现在的婚姻,稍有不慎,就离婚,因为一根香菜,因为一颗卤蛋离婚的比比皆是。离婚就意味着房子的分割。新婚姻法规定,如果是男方父母或男方个人婚前全额购买的房产,离婚就归男方所有。为了以防万一,现在很多父母不再给女儿嫁妆,而是以女儿的名义送一套房子。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单亲妈妈,但是房子却能给女儿安全感,迫不得已,女儿离婚,也不至于没地方可去。做父母的,初衷都希望女儿幸福,可是经历过生活的他们更明白,幸福绝不仅仅是说说那么容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更多的父母都是这样做的,也可以看出这个社会是一直在进步。
所以啊,父母不给嫁妆也是有他们的原因的。旧时的嫁妆已逐渐退出时代的潮流,但是古往今来,父母期盼儿女幸福美满的心却是一直存在的。嫁妆是物质层面的,但父母的体贴关心却是胜于物质属于精神层面的。你是否也多多少少了解到嫁妆的意味了呢?你是否也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呢?
何为结婚?二人一见定终生,眉目传情,相敬如宾也。结婚谓何?天大喜事也。谈到结婚,大大小小的细节数不尽数,嫁妆一话题最令人熟悉不过了。嫁妆,一般随女孩子嫁入男方家而来。照往常来说,一般男方给予聘礼,而女方则会陪带嫁妆。那么,如果遇到很让人犯难的情况,结婚父母不给嫁妆该怎么办呢?
一、嫁妆的变化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像牡丹花,到了一定时间自然就开了。随着时代的改变,70年的缝纫机,80年自行车,90年大家电,2000年车子,2010年万紫千红一片绿,还有一动不动,每个时代的婚嫁礼品也随之千变万化。在50年前结婚的时候,可能只要一个缝纫机就可以了。40年前结婚的时候,可能只要一辆自行车。30年前的时候,成本可能会高一点,但是也只要一个家电就行了。现在的话,不仅需要一些房子车子,或者是存款,还需要很多彩礼。这样高的成本,可能让很多家里不是那么富裕的人,有一定的压力。很多人可能到了一定的年纪了还没结婚,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其实我们国家对于彩礼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照你个人的意愿来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彩礼是非常高的,有的甚至要几百万。在这个背后,可能有很多父母也送了一些嫁妆,可能这个嫁妆比彩礼还值钱,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情况,也就是,现在很多父母,在女儿结婚的时候,都不给嫁妆了,这是因为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有的人可能觉得这和家庭,或者是房子有一定的关系,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二、现在的嫁妆
现在的婚姻,稍有不慎,就离婚,因为一根香菜,因为一颗卤蛋离婚的比比皆是。离婚就意味着房子的分割。新婚姻法规定,如果是男方父母或男方个人婚前全额购买的房产,离婚就归男方所有。为了以防万一,现在很多父母不再给女儿嫁妆,而是以女儿的名义送一套房子。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单亲妈妈,但是房子却能给女儿安全感,迫不得已,女儿离婚,也不至于没地方可去。做父母的,初衷都希望女儿幸福,可是经历过生活的他们更明白,幸福绝不仅仅是说说那么容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更多的父母都是这样做的,也可以看出这个社会是一直在进步。
所以啊,父母不给嫁妆也是有他们的原因的。旧时的嫁妆已逐渐退出时代的潮流,但是古往今来,父母期盼儿女幸福美满的心却是一直存在的。嫁妆是物质层面的,但父母的体贴关心却是胜于物质属于精神层面的。你是否也多多少少了解到嫁妆的意味了呢?你是否也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呢?
潮汕婚嫁习俗
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 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亲。经女家同意后,再由媒人到女家问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定亲”又称“订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等,女方必有回礼。定亲时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个甜蛋,只能吃两个;若是两个,只能吃一个,另一个要用箸一分为二)。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甜面汤(记得以前是酒饼糖,合人食欢喜),报告亲事已定。
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清以前及民国初,富家除送金银、彩缎外,还有猪羊、酒果;贫家除送鸡酒外,还送槟榔;大多数地方还要送猪肉,俗称“洗屎肉”,以示报答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礼之后,具帖复聘,并回复一定的礼物,主要有: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雌雄鸡各一只(象征鸳鸯比翼)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妈(祖母)在堂,须加送“老妈糕”;祖父在堂,应加送“老公饼”。女家在送猪心给男家之前,须切出一片,配糖、葱煮熟后,与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来的猪心猪肝后,也要配糖、葱煮熟后与家人及亲友同吃,取义“男女同心”。
“请期”也称“择日”、“送日”、“提日”。行聘过后,男方即择定结婚吉日,包括裁剪结婚礼服、“挽面”和沐浴、确定迎娶的时间及时辰,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称为“送花粉”。女方除准备好嫁妆外,还要准备出嫁时携带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轿鞋”5双,春夏秋冬各一双,另加水鞋一双,表示夫妻风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后的道路;二是乌丝和白丝缚箸,喻婚后早得贵子,夫妻白头偕老;三是桔饼、龙眼干各一碗(俗称“公婆碗”),用于新婚时拜“花公妈”,并以此象征生活甜蜜,“桂子兰孙满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丝线。女方出嫁前,要用丝线“挽面”,意谓“去开额”(开窍、会持家),出嫁满月和四个月,也要“挽面”,俗称“挽脱产”。“挽面”用过的丝线要挂在石榴花上;五是红壳、酒饼、绿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种子,寓意“五子登科”,财丁兴旺;六是“鸳鸯肚兜”(也称“荷包”、“腰袋”)一个,用于装五色种子和新剪的“鸳鸯草”(双株的厚香草)草头及一对“如意”,喻结发夫妻,成双成对,吉祥如意。七是手帕捻红糖,新娘出阁伊始要把包着红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后,在盖井之前,要将红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内合外合厝边”,“过门合人惜”;八是“花头”、扇子(谐音“送子”)等。富有人家旧时嫁女,除办嫁妆和上述特殊物品外,还陪嫁田地,甚至寿板(棺材);现在则陪嫁电器、摩托车或汽车等。
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门口等亲,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的程序繁多,仪式隆重,。新娘在娘家和到夫家后都要分别“食五碗头”,出门前还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轻洒向花轿,有的则提一小桶清水,用红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喷洒花轿和花轿经过的一段路程。现在虽多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车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习俗。花轿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树(潮人称为“成树”)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对“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门都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写有“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吃“合房圆”时“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两粒甜圆后互换圆盏,再吃两粒圆,俗称交杯换盏。此时,“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贯穿于迎娶的全过程,从新娘出门上轿到进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闹洞房”时“青娘母”要代新娘与客人对歌,若遇到一些淘气者作歪诗打趣时,“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击,帮助新娘化解尴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满十二天或满四个月要行“归宁”礼——“返厝”。头、二“返厝”,新娘在娘家炊烟起时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娘家过夜。有些地方在新婚后第一个元宵节,还要举行婚礼追忆仪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厅堂或站于村头、井边,让亲朋、四邻再看“新娘”,好事者还可敲锣打鼓再闹一番“洞房”。此仪式现已基本废除。
新婚礼俗会因时因地而异,虽然移风易俗之后,已逐步朝向婚事新办,但一些有意义的礼俗仍保留下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