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结婚都是女的吃亏,女的要去男方家,还要跟男方父母住……
农村结婚女的一点也不吃亏,女的要去男方家,男方要给女方提供房子,衣食住行等,男方的父母还得给女方做饭、看孩子等。
例如:
这些年,在农村结婚越来越难了,一方面是农村的姑娘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结婚的要求高了,一家人省吃俭用拼命攒钱,就是为了给孩子攒老婆本。但往往是攒了一辈子,面对结婚的高额费用,还只是个杯水车薪。于是就有老农根据现在农村结婚的现状,总结出了3句顺口溜。这三句顺口溜,说出了多少人的辛酸和无奈。
1.结婚太疯狂,要车还要房
现在城里结婚,一般都是男买房,女买车就算彩礼和嫁妆了,或者男方给彩礼,女方再添些作嫁妆返回来。到了农村,现在的女孩不仅要房还要车,一套房加上车没有个百万也差不多,父母想要女儿过得好没错,但也要考虑到男方家庭的实际情况,这是要买断姑娘的下半辈子吗?媳妇要赡养公公婆婆,女婿就不赡养丈母丈人吗?
2.万紫千红一片绿
结婚要彩礼,这是千年流传下来的风俗。只是流传到现在,风俗都变了味道。万紫千红,这本来是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的。然而这句话放在彩礼上是形容人民币的颜色,紫色的是五元、红色的是一百元、绿色的是五十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彩礼需要一万张五元的,一千张一百元的,再加上一大堆五十元的才够合格。
现在不光头婚的姑娘彩礼很高,就连二婚女没有一二十万也难以入手。但那些天价彩礼所营造的婚姻,真的能给两人带来幸福吗?
在农村能负担的起天价彩礼,而不欠债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因此天价的彩礼,对于很多农村家庭而言,就像是一场灾难。
3.养女就像建银行,养儿就像闹饥荒
现在社会变了样,养女可比养儿强,养女就像建银行,养儿就像闹饥荒。过去,农村人讲究养儿防老,现在是怕养儿子。一个还好,如果是两个,父母都要头疼死。
不说从小养到大及上学的费用,光是儿子给儿子娶个媳妇就够受的,房子、车子、彩礼、不扒几层皮下来才怪!
总体来讲,中国农村存在男女性别失衡,男多女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农村女孩不愁嫁,男孩错过婚期就要打光棍。因此,女孩就有了选择权。在男孩个人条件相当的情况下面,女孩当然愿意选家庭条件更好的男孩结婚。这也是农村光棍越来越多的原因。(转自网络)。
婚姻中,女方的嫁妆是用男人的彩礼钱买的吗?我父母说是。他说婚姻就是男人要吃亏的。怎么有这规定?
不一定,有的男人非常优秀,女方不要嫁彩礼也会嫁给他,还会带上陪嫁,所以说嫁妆不一定就是男方的彩礼钱,而且很多人家嫁妆远远大于彩礼钱,至于所谓的男方吃亏,是指的在结婚这件事上金钱付出的比女方多,但是女方,由于生育这件事,婚后女方比男方付出的多,损失的健康前程,时间,精力多。所以婚姻如果双方计较太多,那就别结婚好了,各自单身,谁都不吃亏。再说了,要说亏双方父母最亏把你们养大了,在你们身上花那么多钱,受益的是小两口!
结婚不要彩礼,还倒贴嫁妆,女方的父母吃亏吗 ?
彩礼是什么?彩礼是从女人要嫁过去的家庭出钱,给她要离开的原生家庭。
面对这样的形式,有很多女方的父母会说结婚要彩礼,是为了给女儿婚后的生活做保障,让她在婆家不受欺负等等,各种为女儿好的说辞。可最后这笔彩礼进了父母的口袋,你们留着给自己的儿子用,这就是所谓的为女儿好,能保证女儿婚后的生活?
当然也有一部分父母会把高额彩礼拿一部分出来,给女儿做嫁妆,但那终归还是婆家给的钱,女儿就算带过去,婆家也认为是你们拿着他们给的钱做嫁妆,有什么意义?让婆家人有了这样的心理,女儿在他们家的日子就能好过了吗?
如果真的为了女儿好,就不要乱要天价彩礼,根据男方家的情况量力而行,或者是你拿出和彩礼相同金额的嫁妆,一起给女儿和女婿,算是为他们小夫妻的新家做经济基础。但不要打着为女儿好的旗号,向男方索要高额彩礼,利用女儿的婚姻为自己谋利。
结婚不要彩礼,还倒贴嫁妆,女方的父母吃亏吗?邻居陈阿姨家的女儿前段时间刚结婚,陈阿姨家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老大,结婚前,陈阿姨家没有要彩礼,男方家里主动给了六万块钱彩礼。
结婚的时候,陈阿姨也拿出六万块钱嫁妆和彩礼一起交到女儿和女婿的手上,让他们小两口的新婚生活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别人都说陈阿姨太实在了,男方就给那一点彩礼还要还给他们,自己还又倒贴钱出去。陈阿姨却说:“首先我没有把彩礼给女儿的婆婆家,是给了我的女儿和女婿,其次我给的嫁妆是为了让我女儿结婚以后的生活不那么拮据。”
新婚夫妻刚成家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困难,因为他们都是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手里的存款不会太多,结婚时买房买车不可能都让父母出钱,所以结完婚手里几乎是没什么钱的,那么有了双方父母给的彩礼和嫁妆,这对新婚夫妻的生活一定会好过很多。
对于女方的父母来说,自己给了女儿钱是为了让女儿婚后的生活过得好一些,哪能说什么亏不亏的,自己对女儿好了,等到老了的时候,女儿不是还要孝顺父母。
亲情和爱情都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金钱只不过是情感生活里的经济基础,不能代表婚姻生活的幸与不幸。
不要彩礼,女儿在婆家就会受苦吗
婆家出彩礼,娘家保存,最后受益的是女儿?
彻头彻尾的谎言,钱是婆家真金白银出的,女儿一分钱也得不到,都进了父母的口袋,无论从哪方面说,实际受益的绝对是拿钱的那个人。
不要彩礼,女儿在婆家就会受苦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女儿在婆家过得好与不好,跟彩礼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人与人相处只要付出的是真心,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你对别人真诚相待,不管是婆婆或者是丈夫都不会拿你当外人。
只想着怎么多要彩礼,去为女儿婚后的生活做保障,倒不如好好教育女儿,在婆家应该怎么做人,这样更实在。
有一些父母是这样做的,把彩礼要过来,放在自己的手里,等女儿出嫁那天,把彩礼拿出来当作嫁妆或者是适当的添一点,就觉得自己的做法高于婆家。
其实事情没必要那么复杂化,父母根据自己的能力能给了就给一点,实在给不了,儿女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养育之恩大于一切。
我们不要总认为,女儿嫁到婆家就是去受苦的,所以多要彩礼也是天经地义。这种话的本质其实是重男轻女的说法,把女人当成了婚姻里的附庸,凭什么要贬低女儿立男方威风呢?
女人在婚姻生活里,有绝对的话语权,只要有经济能力,生活独立,她的婚姻就不会遇到波澜,在婆家也不会受谁的欺负。
正常的婚姻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婆婆欺负儿媳,儿媳虐待婆婆的情况,或者是丈夫对妻子不好,妻子无理取闹等等,不幸的婚姻。
只要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婚姻生活里就算有一些磕磕绊绊都属于正常现象,也不会对婚姻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不要彩礼,倒贴嫁妆,吃亏吗?
女儿出嫁,是要好好过日子的,她是一个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她愿意过哪种生活,是传统,是现代,只要合法,父母为什么不答应,父母有什么权利不答应?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亲家如果愿意给这对新婚夫妻经济上的支持,娘家人肯定双手赞同。如果亲家给不了小家庭上的支持,为了保证女儿的生活质量,女方父母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该给女儿支持。女儿是你自己的女儿,你现在帮助他们了,女儿的生活就会过得好很多,总比天天看着女儿为了生活受苦要好。
你拿真心待女儿,老了女儿能不养你吗?别人可以养儿防老,你可以养女防老!并且因为有了父母的支持,女儿在婆家更不会受欺负,她的婚姻生活自然就不会差。
为了女儿能有个幸福美满的婚姻,不要彩礼,倒贴嫁妆一点也不吃亏,能够想通的父母,甚至还会觉得自己赚了。
所以,要不要彩礼,给不给嫁妆,完全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没有彩礼的婚姻不能够说明婚后的生活就不幸福,要了巨额彩礼的婚姻也不能保证婚后就一定是幸福的。
婚姻生活是夫妻两个人一起经营的,至于婚姻的未来幸与不幸,和结婚时的彩礼没有太大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