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注意忌讳哪些日子
下葬注意忌讳哪些日子
下葬注意忌讳哪些日子,下葬就是土葬,一般是指将已故之人通过相应的仪式进行埋葬,下葬的日期在我们民间的传统是很重要的环节。为大家分享下葬注意忌讳哪些日子。
下葬注意忌讳哪些日子1
1、避开重丧日
重丧是指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亲人或亲戚又有人去世。死亡时间是不由人控制的,去世犯重丧的日子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控制下葬的日子,主要避讳两种:一是死者去世的日子犯重丧,二是送葬的日子(举办葬礼的日子)犯重丧。
2、注意事项
①穿戴:直系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孙辈在白孝带上和黑纱上缝一小块红布,其他来宾戴白花。孝子孝妇所穿孝衣是麻衣,送葬完毕所有孝衣、白孝带、黑纱等全部虽祭祀品一并烧掉。随后的带孝期间,均穿素色衣服,忌讳大红大紫的衣物鞋袜。
②盖棺:下葬注意先暖墓,用热气驱走墓中的寒气,让死者安稳舒适地长眠其中。这时候我们可用稍燃纸钱丢入墓穴之中,用其热起来暖穴,要注意多烧一点,才能够起到作用。暖墓后确定棺材、骨灰盒的摆放位置,之后就是填土,需亲属们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寓意送亲人最后一层,撒土一两把就好。
下葬是什么意思
安葬和下葬是有区别的,安葬过程比较郑重,下葬很有仪式。下葬是对已故之人最后的祭奠,会经过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被人们认为是非常郑重的事情。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经过多年的不断演变,各地民族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下葬仪式。另外,下葬仪式结束后,还会做头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这段时间还会有回煞。
下葬时间如何择日
择日就是择吉,下葬择日时间选好了,可以趋吉避凶,近利远害。对此,下葬可以选在鸣吠日,这是下葬吉日,最宜埋葬死者,利于亡灵安息。鸣吠日共十四日,分别为庚午、壬申、 癸西、壬午、甲申、乙西、己酉、丙申、丁酉、壬寅、丙午、庚寅、庚申、辛西。
下葬注意忌讳哪些日子2
下葬时注意忌讳哪些
在给先人下葬时,无论土葬或是火葬,均应“打伞遮阳”及“喊山引魂”
“打伞遮阳”就是在下葬时,先人的遗体、骨灰等均不能直接被阳光照见,需由后人打一把黑伞或是席棚遮阳,以免阳光爆嗮先人遗体,导致先人魂飞魄散。“喊山引魂”指的是在下葬之前,后人要高喊先人的姓名、生辰和死祭,以助于先人魂归来,安于陵寝。
暖炕
在给先人下葬前,墓穴内,务必暖炕,不可冷穴,不可被日光、月光、星光照见。挖好墓穴后,搭好土龙,摆放七星完毕之后,就要在墓穴内焚化暖炕钱,待燃尽后,方可下葬。挖好的墓穴上方,同样是需要用黑伞或席棚来遮当日光、月光和星光。
下葬时3种好征兆
下葬时出现雨打坟
在农村,老人下葬是件十分悲伤的事。可是如果下葬后出现雨打坟的情况,则往往被认为是吉兆。因为古语有“雨打坟出贵人”的说法。认为出殡的时候出现雨打坟的情况,会被人似作家人悲伤的情绪,被老天感动,连上苍都为之悲戚的葬礼,注定会是好兆头。
祖坟的坟地挖出生物(蛇)
蛇形,是龙的前身,墓穴中有蛇的出现则预示着这块墓地有所生机,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也可称之为“龙气”,坟墓上有蛇是吉兆,蛇是有灵的,它们居住的地方,风水肯定不错.一般住在墓穴里,如果是一窝,则这家人有福气,不能惊动它们。这是发财的预兆,蛇在风水上叫做钱串子。
听见鸡叫
有的地区在为先人们下葬时,会提前准备一只公鸡放在旁边。等到公鸡打鸣,那就代表着下葬吉时到来了。在这个时候为先人们下葬,不仅可以让先人们在地下能永远好眠,还能让子孙后代的运势更加兴旺发达。
下葬注意忌讳哪些日子3
下葬日期选择讲究
1、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气是一年里年初家属们去祭拜亲人的日子,会动土,除草垒坟等等。一般都是在清明节,而清明节下葬也很适合。
2、端午节
上半年可以直接下葬的日期除了清明节,还有端午节,虽是纪念屈的日子,其实这天也是可以下葬的日子
3、农历的6月19
民间有拜观音求救渡的习俗,农历的6月19这天是观音菩萨成道日,也是观音娘娘少有会现世的大吉日,也是可以下葬的吉日
4、7月13
地域不空势不成仙,地藏菩萨救助一切行善之人,得以灵魂解脱。地藏菩萨是佛教中的地域菩萨,一般许多佛教徒会选择这一天为亲人下葬。
5、7月半的鬼节
鬼节祭拜都是给家中过世的亲人们烧香烧纸,通常会在农历15前烧好,而鬼节这天也可以作下葬日期,此时亡人可以和众多冥界成员一起回府。
6、10月初1
过去民间有送寒衣之俗,现代人对这个节日不太敏感。寒衣节和月半鬼节的意义相同,都是祭拜祷念故去亡亲的日子,也可以作为下葬日期。
上方日期一般可以直接使用,但是也要注意适当规避禁忌和冲犯注意事项。
生有时,死有地,人生一世,生死就两分,有生就有死,入土才能生,世间万物自有他们的规则。
下葬日期忌讳注意事项
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语,千里不同俗,笔者见过不同地方的丧葬风俗。比如有的是三日必葬,有的.是当日下葬,还有七日葬,甚至一年后下葬的也有。
当日葬少见,三日必葬和七日后下葬在很多地方见过。无论是当日下葬,还是三日七日后下葬,在下葬前都要注意忌讳和注意事项,有些禁忌不能触犯。
1、避重丧
重丧的意思就是再次重复一次丧事,还会再去世一位,如果下葬日期没有选择好,或是亲人在重丧日去世,在丧科习俗中对自家家人是最为不利,这也叫内重丧。
去世犯重丧是业力因素而非人为,那是很难避开的。而下葬日犯重丧就是人为的“自讨苦吃”,一般下葬择日都是为了避重丧凶日。
不然短则100日内,长则1、2年左右,家人中又会有人接着再次突然暴病去世。无论是三日下葬还是七日后下葬,都要提前找人看下那个日期有没有问题。这很重要,不要嫌麻烦!
下葬日期择日的讲究和要注意的忌讳,最关键重要就是务必、千万、不能撞上重丧日。有些人家里一年死1、2个亲人,连续几年家里丢失几个亲人,都是因为去世的第1或第2位有犯重可能。
2、避开冲家里人的日期
家里出现大事的时侯,一般长子长孙都是特殊角色。丧葬很多环节和仪式也是长子、孙来完成,避开重丧后其次要避开有冲犯长子的日子。
还要根据家里人情况,看看既不会冲长子长孙,也要考虑到家中的其他人,特别是孝子孝女。为了保护他们,择日要尽量避开对他们不利的情形。
不冲到家中任何人,才算是大吉大利。如果家里有人不合适出殡送葬,也要提前注意让对方回避。
3、下葬注意
因为城市里土地金贵,一块墓地少则几万,多则几十百千万。很多家属会在亲人火化后,将其骨灰长期寄存放置,计划以后再葬。
有些是为了想有更多时间去看公墓,方便选择到更合适的墓地,有些是为了想等凑成一双合墓下葬。这些现象虽是顺应时代演变而来,可是丧科上最佳下葬时间还是越快越好。
在逝者去世100天内下葬,可以避开很多不利因素。李会珺见过很多家属,什么都不信,对先人缺乏基本的尊重,处理丧葬事宜也是敷衍了事,经历亲人丧事后,气运久久不升的也有。
只要把下葬日期择好了,基本上下葬后,经过77后,家里人运气就能慢慢开始恢复起来,不会受丧事晦气的影响。
100天内下葬也叫“乘凶葬”。
如果推迟到100天后再下葬的话,已经超出了“乘凶葬”的期限,说法多,需要注意的也更多,择日也更要注意。
碎碎念
现在丧葬方式火化为主流,但是丧科的某些讲究还是应当遵守。先人落葬后,所有人回家时不能回头,尤其是身体虚弱、运气差、敏感体质的人,禁止回头观望。
如果在择日下葬的时侯,切记,如果有犯,要找应对方法做破解措施。
生命就像一面平静的湖水,碧波荡漾随风飘扬,看似自由自在,可是平静的湖面下暗藏起伏,比如这突然到来的生死诀别。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面临,也不是我们所能够决定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亲人只是从生活中离开了我们,但亲人对我们的疼爱教诲会永远陪在身边,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人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生物学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 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
总之下葬日期择日的讲究和要注意的忌讳,更多都是为了在世人着想,在吉日下葬,那对在世人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影响,生活也能更好的向前看。
关于葬礼的禁忌 知多少
人生免不了经历生、老、病、死各个发展阶段。任谁都不能逃避生病和死亡这必经阶段。当一个人死后,自然要停丧、殓葬、守丧,因此,丧葬都有一套的习俗,而在丧葬中,亦有一定的禁忌。 人在死后,要马上用一张方形草纸对角蒙在亡人脸上,并用烧纸压住。传说有了蒙脸纸,可以防止各种牲畜靠近呼吸为死人换气。死人能因得牲畜灵气而游尸。同时,不能让狗看见家里的死尸,否则的话,家里会再死人。 死者是年老自然死亡,死在八十一岁,就要施行禳除仪式。民间认为,九九八十一,数到了尽头,再往上已无以复加,后代将会逐渐走下坡路,终至穷败潦倒,因此一定要把算盘拆散,于死者气绝之日仍出窗外,表示旧的气数已去,新的运气有将来临,这样才可破除穷败之厄,使家运兴旺。所以家有八旨老人,多预备一只算盘以防老人突然去世的八十一岁。 行殡下葬的禁忌:是好死与凶死者的葬礼不容混同; 不许寡妇,孕妇,产妇参加丧葬;再婚夫妻不同葬。结发夫妻生则同衾,死则同穴;葬礼的禁忌:灵柩出门:一般总得选择一个比较吉祥的日子出殡,忌双日下葬,否则祸事成双。 灵柩上路:孝子全身披麻戴孝,手执哭丧棒和招魂幡,引导棺木和送葬队伍上路;下葬时要请巫师祭穴,棺木一落入墓穴就不准再移动。下葬时,忌讳送葬者的人影投入墓穴,因人影投入墓穴就等于殉葬;实行土葬或火葬的民族,葬后只需时加照应,培土植树,香烟不断就行了。 葬礼归来:前焚稻草三堆,送丧者从火上跨过,就算没事了。 丧时忌流泪在尸上,否则该人将发疯。 进圹时,凡生肖相克者将之贴示门前,均须回避以免冲犯。 葬期忌「重葬日」,即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 灵桌上油灯燃油俗称剌油,不要触摸,否则身体会感到痛楚。 脚尾饭(用来祭死者之白饭)上有插筷子,故平时忌小孩作此类的行为,以避不祥。 入殓忌逢雷鸣,迷信死者腹肚会胀,须盖锣在死者身上,以镇压之。 祭品禁忌鱔魚 - 鱔魚的尾巴是尖尾巴,牠是漸漸的下去的,所以是「絕尾巴」,「絕尾巴」有子孫的名詞,所以拜饗不可用鱔魚,以免絕嗣。 茄子 - 茄子俗稱「吊殺魕」,因為是吊在花梗上的,所以稱為吊死者為「生茄子病死」,就是這個意思。故不能以「吊殺魕」祭祀。 窖魚 - 海中的魚稱「窖魚」,如黃魚,勒魚等都不作祭品。 黃豆芽 - 黃豆芽形同「如意」,所以俗名「如意菜」,拜饗不是可以如意的是,故不用為祭祀。
参加葬礼有什么忌讳?
(一)、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二)、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
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
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三)、入殓时候的忌讳
逝者入殓的时候有很多忌讳。
1、入殓的时候忌讳泪洒尸身
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要暂时忍住悲伤,控制住眼泪,以免泪洒尸身。
2、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引起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
3、棺材忌讳用柳木
棺木以松柏材料为佳,禁用柳木。因为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恐会绝后。
(四)、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五)、葬礼日期、墓地的选择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六)、下葬后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后,送葬的人要绕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则忌回头观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随活人回家。
(七)、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八)、守孝期间,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现代时间缩短,但也不宜少于一年。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浓妆艳抹,饮酒作乐。
丧葬禁忌与化解
(一)、外丧非命:到室外取月空方停灵或本命利方。若人家,用明镜背面画天尊佛象挂于停丧处,用红高架一升远宅散之。
(二)、棺在路落地:天南星一个,朱砂一钱埋落处。
(三)、空棺入宅:(小头先人)
灯一双,白米饭一碗引棺人宅
(四)、起灵出宅前:
用桑条一支五色布束之,用刀在门口砍三下,“一砍财旺,二砍丁旺,三砍凶神远去”。之后起灵抬棺出宅。
(五)、尸体各种镇术:
1、尸走:桑条七根长1.4尺,砂根石三两随葬。
2、尸笑:猪肉一斤,砂根古三钱随葬。
3、尸眼不舍:沙根石三钱埋葬处,桑条一支随葬。
4、尸不僵:沙根石三钱理于门下。
5、人葬遇蛇:石七块理之。
(六)、逢辰日哭:红花子、黑豆共一升宅中散之。
(七)、一年内改葬
黑狗血并朱砂二钱,辟殃沙一两,获芬半两洒墓边。
(八)、我生人亡家中,丧出以火烧毒门。
(九)、未满百日又丧:
五彩绢、析席三领设于墓前,三牲洒果祭仪各一份,钱四十九,纸钱三百张烧,一百张人坟中,鼠仓粮三升散坟内。
(十)、男女不足19岁亡人坟:
男用公鸡女用母鸡同理。
(十一)、丧后六畜不旺:
柏木板砾书,悬屋四角:牛羊神原浮阳,将军北君沙。
(十二)、起尸镇术:
砾书七十二道五雷符,右手掌砾书五雷符,右手持柳、桃。难能可贵枝各一权,公长一尺二,右手持狗、鸡、猪三血及砾杀、锌铁、黑豆、草枝太“通灵七圣散”。
咒:崎,临兵,柳精、桃反。难能可贵怪听我号令:镇压起尸之怪,急急如律令,罡、临兵。(反复念即可)
附:通灵七圣散:苍术、折芒、雄黄、槟榔、官桂、甘早。
(十三)、风水不吉镇术:
1、镇坟地有缺(主贫寒流或丑陋残疾)以所缺方作兽首向内属内外补之。
2、日年月克山(主小口不利)用克年月日色石块重30斤埋明堂。
3、亡人纳吉克山:生石30斤埋坟,四角人地三尺。
4、暗穿穴坟(原坟迁走)古城土地,难底土,虚心上各一斗覆坟底,散五谷。
5、尸穴有坟:六尺竹弓草箭安穴中,五色石、黄豆一升、黄纸五万,五色石埋于穴,用符同埋先用净水洒之。
6、照山被破:高岗上三升、塔下立三升、古城土三升覆之。
(十四)、移坟后旧坑:
1、明镜一面悬坟内。2、大萝卜、肉块散坟内。3、古城上、磨盘上、虎心上各一斗覆坟内,散五谷。
(十五)、引葬法:(原坟寻不到,用此法)
1、写牌位绕桑木条放棺中,于十字路口取土以代之。
2、草人纸装为衣,父在乾方取土,母在坤方取土。
(十六)、下葬法:
下葬前,用白米在坟中画一太极图,于一端写“富贵”一端写“双全”。
(十七)、开坟法:
在东西南北各挖一坑,将土放在穴处,中心挖一坑,将土放在穴角。
葬礼上的禁忌有哪些?
禁忌(1)、忌双日出殡。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禁忌(2)、忌正午出殡。在黎族地区有这一禁忌习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认为违忌时会招致凶灾。
禁忌(3)、忌泪洒尸身。流传于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如果家中有人亡故,而为死者穿衣服时应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认为会有状况发生,惊起亡灵。
禁忌(4) 忌棺木从门出。有满族地禁忌习俗之说。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逝者横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禁忌(5)、灵前忌有猫出现。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有猫接近,认为有猫触及,或跳越前后,会如死者会骤然而立一般,有祸害家人之意。
禁忌(6)、应忌理发。若家中如有人去世,家属或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长辈亡故,多是由晚辈进行恪守,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表达哀痛、孝心与思念。还有部分地区认为是理发是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此外还有一说,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禁忌(7)、忌日禁欢乐。即亲丧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自不用说,逝者丧生之日,做欢乐的事情会视为大不敬。在“忌日”亦称“忌食”之时,古人如此说:《礼记- 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葬礼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葬礼的葬式有:土葬,火葬,水葬,洞葬,天葬,缸葬,树葬,悬棺葬等。
在中国参加葬礼有什么禁忌
1、丧葬过程中,忌把死于外地的冷尸抬进堂屋,否则会惊动祖先神灵。
2、忌闻猫叫,亦忌猫进灵堂,相传猫若接触尸体,会“炸尸”,故丧葬之时,要把猫关好,或寄往邻家。
3、举行盖棺时,太人要将熟睡的小孩唤醒,否则,小孩之魂会被盖入棺中而生病夭折。
4、发丧出殡,灵柩禁止在路途停留,否则会对后人不利。
5、坟前墓后,忌埋葬旧亡人,犯者会带来死亡之灾。
6、祖坟四周禁止挖土,禁止触动坟上的泥土和杂草,否则会对其后代不利。
7、忌理发。有人死亡时,其家所有男性一月内不得理发、刮脸。旨在避邪。一说旨在改变形貌,使亡灵不能相认,以免遭祸。
8、湖南石门县土家族人还禁止死者的遗体停放于卧室内,否则亦会带来灾祸。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
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五七:北方地区在第三十五天的时候,传统叫五七,由女儿做一个纸扎葫芦,并下一碗面,俗称五七开锁。民间信仰说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锁着必须,得给死者开锁,然后死者坐着葫芦过河江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每个人在三岁前,基本都不离开父母怀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庄也是这样产生的),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介之推于这一日去世)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葬禁忌
办丧事忌讳什么?
【丧葬禁忌】这些禁忌因民族、地域或与死者关系不同而有差异。
灵前忌猫。
出殡前停尸守灵,忌猫近前,以为猫触越尸体,死者会为之惊吓,骤然直立,抱住旁人。
2.忌理发。
有人死亡时,其家所有男性一月内不得理发、刮脸,旨在避邪,一说旨在改变形貌,使亡灵不能相认,以免遭祸,有些地区在长辈去世时由晚辈(不别男女)守孝,以为头发受之父母,先辈亡故,留发以示哀痛和思念。
扩展资料:
葬俗方式:
1、土葬
土葬是我国产生最早、流传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涉及民族最多、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民俗。
2.火葬
产生时间: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流行区域:西北地区。
3.悬棺葬
概念:我国古代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将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古老葬俗方式。名称:崖葬、岩葬、仙人葬、箱子岩、挂岩子。
4、树葬
树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法,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后来,有的稍作改进的方式是将死者陈放于专门制做的棚架上。
5、天葬
天葬是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6、崖葬
崖葬又名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广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仑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枢,安放尸体。
7、二次葬
二次葬是在采取埋葬、火葬、风葬等等方式后,对尸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
8、现代葬俗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丧葬禁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