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洛书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洛书:据说古时有一个三岁小童喜观人对奕,日日不息,有一日看着看着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河图洛书吗?”奕者邀其共奕,小童答道需三日之后方可。说完回到家中,悬挂河图洛书于壁,闭门静思。三日后,与人对奕无往不胜。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见图)。 前人指出,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北极居中何以能下九宫。前人指出,体为北极,用在北斗,以斗为帝车,言北斗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因北斗绕北极而旋转,就是北极帝星乘车临御八方之象,若根据斗柄旋指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八节的气象变化,也就是九代表了不同的时序。 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由此可得出三点:一。洛书九宫是观测太一之车,即北斗斗柄从中央临御四正四隅而形成的。二。提出了洛书九宫与八卦的阴阳变化存在的密切关系。三。阐明了“太一游宫”引起的四时八节及二十四节气的节令转移和气象变化。
编辑本段古洛书图
古洛书
洛书是术数中乘法的起源 4 9 2
3 5 7
8 1 6
戴九履一,四二为肩,三七为腰;八六为足;五居中宫。 洛书与九宫有着密不可分别的关系 古洛书 4巽宫 9离宫 2坤宫
3震宫 5中宫 7兑宫
8艮宫 1坎宫 6乾宫
口诀: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为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编辑本段洒家鲁达洛书
洒家鲁达洛书
[1]周易图说
古洛书
洛书者,阴阳错综,五行逆运,有为变化之道也。 其图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洛河,其背有文,九文近头,一文近尾,三文近左肋,七文近右肋,四文近左肩,二文近右肩,六文近右足,八文近左足,五文在背中,其位九,象九宫,中五又象太极,中一文又象一气;其形方,方象地。 洛书,盖取逆克之理。逆克者,以阴克阳,右行也。故中土克北方水,北方水克西方火,西方火克南方金,南方金克东方木,东方木克中央土。阴前阳后,阴静阳动,静以制动,以克为主,收敛成就之功也。收敛成就,乃金火之功,火以炼之,金以刑之,故金居火位,火居金位,金火同宫,而万物无不藉赖陶熔成就矣。 金火阴阳俱错,水木阳不动而阴错者,金火克而水木生气收敛也。克之,正所以全生;逆之,正所以成顺;故外错克而中综生。错者,错乱也。阴阳错乱于外而相克也。综者,总整也。阴阳总整于中而相生也。错中有综,借阴复阳,后天中返先天之道,不在是乎? 人自有生以后,阳极阴生,五行错乱,阴阳不交,彼此戕害,真者埋没,假者张狂,七情六欲,般般倶有,五蕴八识,件件皆全,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以苦为乐,以假作真,本来面目全失. 如书,阴水克阳火,阴火克阳金,阴金克阳木,阴木克阳土,阴土克阳水之象。书有五无十者,阴土错,外去克水也。 天有好生之德,借神龟泄露返还之道。使人人归家认祖,在性命根本上着脚耳。根本在于何处?即中五之中一文,所谓元牝之门者是也。这个门,生之在此,死之在此,顺之在此,逆之在此,五行错乱分散亦在此,五行总整攒簇亦在此。盖此处有天地之根,有仁义礼智之信也。因其有仁义礼智之信,错之能以综,散之能以合。失此信,则五元皆伤、五物皆发,仁义礼智之性,变而为喜怒哀乐之性;守此信,则五元皆生、五物皆化,喜怒哀乐之性,变而为仁义礼智之性。 书中五者,仁义礼智,皆本于信也。外四十者,以信而运仁义礼智也。信于仁,则能仁;信于义,则能义;信于礼,则能礼;信于智,则能智。一信而仁义礼智,无不随心变化矣。 后天中返先天之道
左图为洛书变化之道,即后天中返先天之道,即书错中有综。三五合一之象,五行有阴有阳,只有二五,并无三五。所谓三五者,就中五三家之数论之也。中五共五文,北第一文为水,西第二文为火,东第三文为木,南第四文为金,中第五文为土。木生火为一家,积数二三为一五;金生水为一家,积数一四为一五;土居中央为一家,积数自为一五。三家相见,是谓三五合一。三五合一,总是一阴一阳,二五之精,妙合而一之,二五合一,总是阴中返阳,一五攒簇而一之,一五攒簇,浑浑沦沦,循环无端,无声无臭,何有一五,何有二五,更何有三五乎? 阴阳五行综整图
左图为洛书后天中返先天之道,即于阴五行中返还阳五行,复归于一气耳。返之之道,莫先返乎信。老子云:"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信即先天来复之信。此信一复,戊土发现,内有主宰,万缘皆空,诸虑俱息,则不哀而生智,信中生智,是戊土克癸水,而水返阳矣。水返阳而智本于信,智不妄用,无贪无求,心平气和,而乐真而有礼,智中出礼,是壬水克丁火,而火返阳矣。火返阳而礼本于智,和而不同,非礼不履,燥气悉化,则不怒而成义。礼中出义,是丙火克辛金,而金返阳矣。金返阳而义本于礼,义不过偏,通权达变,循规蹈矩,则喜善而藏仁。义中生仁,是庚金克乙木,而木返阳矣。木返阳而仁本于义,仁不过懦,至善无恶,诚一不二,则无欲而有信,仁中行信,是甲木克己土,而土返阳矣。土返阳而信本于仁,信而得正,止于其所,而不动不摇,真土现象,假土自静,戊己相合,喜、怒、哀、乐皆归无欲,仁、义、礼、智皆归一信。 五气朝元,后天五物,皆听命于五元,四象和合,五行一气,三五合一,结成圣胎,浑然天理,人欲不生,还原返本,归根复命,依然是生初本来面目。 如书,阳五行居于正位,阴五行居于偏位,错中有综之象也。错中有综,阴中返阳,金丹有象。在儒,则谓明善复初;在释,则谓摩河般若波罗密。摩河者,华言大也。般若者,华言智慧也。波罗密者,华言登彼岸也。 以大智慧登彼岸,亦明善复初,还原返本之义。三教圣人,皆不外此逆运妙理。 金丹有为之道,全以逆运,故曰七返九还金液大还丹。七为阳火之数,火居金位,火运金而入库返真;九为阳金之数,金居火位,金遇火而生明还元。火返真而后天之气悉化,金还元而先天之气逆回,生生不息。仁义礼智,根于一信;金木水火,归于中土。五行攒簇,洛书已返成河图矣。 有为事毕,无为事彰,再加向上工夫,修河图妙理,了先天无为自然之功,可以神化不测矣。 修道者能于洛书错综变化处,钻破个孔窍,于中心一文处立定脚根,逆而修之,何患五行不能攒簇,阴阳不能和合,金丹不能凝结,性命不能俱了乎? 洛书合一
河图与洛书合一.
河图形圆,阴阳合一,五行一气,无为顺生自然之道。 洛书形方,阴阳错综,五行克制,有为逆运变化之道。 圆以象天,一气流行,浑然天理,无修无证,从太极中安身,所以了性。 方以象地,两仪变化,天人合发,有增有减,在阴阳中造作,所以了命。 无为者,纯阳未破,上德之人修之;有为者,后天已交,中下之人修之。特以上德之人,五行合一,先天祖气未伤,性命一家,无待返还之功,只用天然真火以温养之,不为后天所伤,神全气足,诚则能明,由中达外,露出法身,永久不坏,历劫长存,道家谓之身外有身,释家谓之跳出轮回,儒家谓之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至于中下之人,或为气质所拘,或为积习所累,先天破而后天用事,性命分为两处,若无有为之道,则已失者而难返,已去者而难还。虽有志士,不能成功,故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图之以留世,使人深玩其义,各了性命也。 坤卦传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者,谨固牢藏也。直者,至中至正、不偏不倚也。以敬直内,率性之谓道也,即河图无为自然之道。义者,变化裁制也。方者,不动不摇、循规蹈矩也。以义方外,修道之谓教也。即洛书有为变化之道。 无为以修内,有为以修外,修内者性也,修外者命也。上德者,修性而命即立,自诚而明也;下德者,须先修命而后修性,自明而诚也。自诚明谓之性,为上德者而说;自明诚谓之教,为下德者而言。今立内圆外方之图,以明上德者修内以制外,先圆而后方;下德者修外而安内,先方而后圆。虽是如此说,下德者以必以内圆为本,但不过着重处在外方耳。但方圆二字,大有妙用,圆非空寂无为,其中有防危虑险之功。方非断绝人事,其中有依世法而修道法之功。 知的河图五行一气,中黄一点,则圆之所以为圆,不落于寂灭着空之学矣。悟得洛书五行错综,克中有生,纵横逆顺,到头总归中黄,则方之所以为方,不落于勉强执相之学矣。方之圆之,总在中黄一点,方亦从此而方,圆亦从此而圆,识不得中黄,方亦不是,圆亦不是。噫!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编辑本段由来
前人指出,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北极居中何以能下九宫。前人指出,体为北极,用在北斗,以斗为帝车,言北斗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因北斗绕北极而旋转,就是北极帝星乘车临御八方之象,若根据斗柄旋指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八节的气象变化,也就是九代表了不同的时序。 洛书是以北极为定位星,斗柄所指的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其数目方位都与洛书完全一致。这也就是一般术数中常说的“九宫”(奇门遁甲术既采用此九宫作为基石)。其中奇数一、三、七、九为阳,二、四、六、八为阴数,五居中宫。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洛书。 洛书九宫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生数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由此可得出三点:一。洛书九宫是观测太一之车,即北斗斗柄从中央临御四正四隅而形成的。二。提出了洛书九宫与八卦的阴阳变化存在的密切关系。三。阐明了"太一游宫"引起的四时八节及二十四节气的节令转移和气象变化。
洛书来源十天数
《霍氏周易正解》作者徐韶杉研究员认为,洛书来源于古代天文核心基础十天数。 书中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是孔子所著的《系辞》原文。“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两千余年以来,无数大家给予众多诠释,但不能给出令人满意之解。 其实,真理往往挺简单。 周易的核心来源于古代天文学,研究宇宙变化之道作为人的规范准绳。诠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本身应考虑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及周易全文内在含义。 在古文献中提到“参伍”之说在天文历律较多。值得一提的是《后汉书·律历志》所云:“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琁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则天法地将天数变化显示天道,天垂象见吉凶。 一、关于数的表述 《易传·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即:天:一,三,五,七,九 地:二,四,六,八,十 《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即:天:一、二、三、四、五 地:六、七、八、九、十 和 天:一,三,五,七,九 地:二,四,六,八,十 的两种天地(阴阳)排列方法。 二、古人对天体的认识 中国的先民们从仰韶文化M45号墓的考察,早在6500年前已掌握二十八宿、北斗七星、日月变化的规律。最大的秘密莫过于发现:地球绕太阳运转,即地球逆向运转,在《周易》云:易逆数也。 三、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将天一、二、三、四、五 ,地六、七、八、九、十按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逆向运转旋转线以平面显示为S形,和先天八卦图所显示曲线一致,放到九宫中就成为九宫数(洛书)。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实为九宫之数;九宫之数在于合十,十为天。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实为文王八卦图(详见《霍氏周易正解》)。 四、先天八卦横竖图与天体运动 先天八卦横图 先天八卦竖图 《周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这段话是以象数的形式而发挥出关于宇宙生成的哲理。先天八卦横图显示为平面(表示长和宽)即横向和纵向发展,先天八卦竖图显示为立体(表示长宽和高)。先天八卦横图提出宇宙向外扩张生存的同时自身便开始运转(先天八卦竖图),即时间和空间同时存在。宇宙向外扩张生存是有界限的(八卦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出现,宇宙的运动便产生。即宇宙第一动力为宇宙自身!宇宙天体运动平面曲线为S形。与美国霍金理论相比,我们对宇宙认识更早! 由此可见,洛书与孔子“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存在一定核心秘密。只有将中国的易学文化深入挖掘,才有可能不被人们所误解,才有可能弘扬民族文化。
数字规律
那么河图洛书中真的隐含着宇宙之理吗?其内容又是什么呢?我在这里只能先谈洛书,即九宫图。把九宫图中的数字排列来进行详解一番,或可看出一定道理来。首先在九宫图中数字之和等于十五,这一点恐怕所有的人都知道,就是横坚斜相加都等于十五。 4+9+2=15 3+5+7=15 8+1+6=15 4+3+8=15 9+5+1=15 2+7+6=15 4+5+6=15 2+5+8=15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数字玄机呢? a+b+c=d+e+f a^2+b^2+c^2=d^2+e^2+f^2 我们以左列的438与右列的276为例加以说明。当我们把数递变为两位数相加时,左右两列数字之和依然相等。即43+38+84=27+76+62。从下向上递变依然成立。即83+34+48=67+72+26。 递变为三位数依然相等,即438+384+843=276+762+627。 从下向上递数依然成立,即834+348+483=672+726+267。 再这样递变下去为四位数、五位数、六位数,一百位数、一千位数依然成立。神奇之处还不在这里,更为神奇的是不管是一位,还是两位数三位数的平方相加和依然可以左右相等。比如两位数即43^2+38^2+84^2=27^2+76^2+62^2。 三位数四位数平方和依然可以成立。也就是说一百位也好一千位也好都可以成立。这个数字的神奇排列真是让我莫名惊诧。 再有就是把九宫图用行列式的方法计算,可以得到一个周天数360。在这些数字面前,我不敢想象,这样一个数字排竟然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 det[4 ,9, 2;3,5,7;8,1,6]=360 就是这样的一个九宫数的排列解开了美国数学家提出的数学怪题,严格等平方和的问题,当时可是无人能解的数学怪题,就连计算机都无能为力。结果被研究洛书的彭绍定数学教授攻克。
编辑本段文献记载
目前,学术界公认中国古籍第一次记载河图、洛书的是西周初期王宫史官记载的《尚书·顾命》篇。该文记载说:周武王之子周成王执政十九年后病逝,西周史官在周成王之子周康王于洛邑文王太庙大室中举行的继位典礼上看到:“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洛书在东序”(《尚书大传文》)。《今古文尚书全译》对这段文字注释道:“越玉、陈宝、弘璧、琬琰、大玉、夷玉和天球,均为不同产地的宝玉;序,墙也;赤刀,为周武王伐纣时用的刀,赤色,周正色也;大训,为记载先王训戒的典籍;河图、洛书,为古代地图、书籍。”(见张赞恭《河图洛书不能随意否定》)。关于洛书的来源,《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那么“洛书”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那位圣人,怎样得到的呢?大体有如下三种说法。 其一,伏羲说。《辞海》在解释“河图洛书”一词时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见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缩印本)。 其二,黄帝、仓颉说。《史记音义》云:“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水经注·洛水条》引《地记》说:“洛水东入于中提山间,东流汇于伊是也。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宋书》说:“黄帝坐于玄沪、洛水之上,有凤凰衔图置帝前。”罗苹注《河图玉版》云:“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沪洛 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其三,大禹说。《辞海》在解释“河图洛书”一词时又说:“一说禹治洪水时,上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后汉书·五行志》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又《汉孔安国传》载:“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 尽管有人对洛出书处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在陕西省境内的洛河岸边,或认为在河南巩义市境内的洛河交汇处,但在洛宁县宣传部副部长曲少波看来,洛出书处在洛宁是不争的事实。他说,遥遥洛河道上,唯洛宁县西长水村有专记洛书之源的两通古碑以及其他相关的“物证”,尽管历史矿久,传说纷纭,洛书真貌,众口不一,但都无碍于“洛河出洛书,洛书出洛宁”的史实。
洛书的秘密
回顾洛书起源的秘密。我们学习了洛书的起源,他对我们的后世影响特别重大。河图和洛书都是以白色的圈和黑色的点作为符号。
孙思邈说:"不学易无以言太医。"大禹通过洛书的启示,找到了治理水的方法,并找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把国家分为九州。
洛书口诀:
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
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五居于中。
一个三岁小孩儿看别人下围棋。他说这不是河图洛书吗?三天之后,他回家观看河图洛书。再和其他人下围棋的时候,无往而不胜。
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现在的人浮躁,不喜欢动脑筋。有的人看到古文,一开始不太懂,就想放弃,只想看浅显的白话文。所以我们思维的高度和深度都和我们阅读有关系。后世对太极图的画法有变化。后人说河图洛书面世是祥瑞的征兆。河图洛书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图书。远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人都是以图案来记事。数字发端说--结绳记数、记事。图腾祭祀说--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马精神。
“龙马精神”就是来源于河图洛书。
1到9相加总数为45。围棋。
一个三岁小孩儿看别人下围棋。他说这不是河图洛书吗?三天之后,他回家观看河图洛书。在和其他人下围棋的时候,无往而不胜。围棋也是天圆地方,由黑白子组成。洛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白色圆圈代表阳数,象征天。
黑色圆圈代表阴数,象征地。阳数在正,阴数在隅。合五行,九宫。阳数左旋,阴数右旋。三三相加等于十五。四面八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天南地北,河图代表天道,洛书代表地道。
1位于北方,南,对应夏季。西对应秋季。北对应冬季。按顺时针方向循环往复的。阳数:1-3-9-7-1阴数:2-4-8-6-2以上阴阳两数的循环,这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左旋为补,右旋为泻。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1、3、5、7、9为阳。
2、4、6、8为阴。相对两数的和为10.三数相加之和均为15.
49+92+24,35+57+73和为165。
洛书与九宫的关系。八方、八卦、节气相对应。北斗。北极星,指南针,司南,古时发明了司南,即后世的指南针。按照季节依次进行。从冬至开始冬至,小寒、大寒共46天。立春,雨水,惊蛰。古代根据九宫八风。推算一年的天气变化。九宫八风和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河洛图的运行和日月的运行都有关系。九宫八风图寓意着日月星辰方位和时令都在这个图中演示了。今天所学的都是来自于常识,来自于生活。知识是生活中道理的总结。常识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然规律。对生活的观察、对规律的总结。通过八卦图,对数字与方位进行一一的对应。在易经游戏卡上可以演示出来。洛书方位,标志着每年气候寒温的变化,每日昼夜晨昏光热的强弱。日上三竿。现代人太过于倚重钟表。我们如果拥有生活当中的智慧,我们能力就会更全面。
今天讲到了洛书的起源。
讲了大禹治水。
讲了数字组合的关系。
洛书的符号和天地运行有关系。
洛书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很开发孩子的智力。
洛书与天文的关系。司南的发明
洛书与阴阳的关系。
主持人 :让我们每天坚持早起,一起接受满满的正能量吧。如果您在这里受益了,请一定要把我们这个平台和您的学习收获告诉您身边的每位朋友,把你的关爱传递给更多的家人,让你也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贵人。让更多的家人在德学书苑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在好听的音乐之后,我们各宜家人吧!
课后歌曲:《声律启蒙》《五福小侠》。
学习手相面相,看《相观天下》这一本就够了吗?
导读:相学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的形体外貌、精神气质、举止情态等方面的特征来测定,评判人的禀性和命运的民间传统学问。相学家认为相是命运的一种显现形式,人相必然体现着命运。以下内容,摘录自《相观天下》
相观天下
——灵遁者
序言:相学,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是预测学一个旁支。在普通人眼里,它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比较广为熟知的看相书籍,就是《麻衣相法》,《柳庄相法》,《冰鉴》,《公笃相法》等书籍。关于相学的种种,也是众说纷纭。
在此,我要先说明两点。第一我个人认为相学是科学,与中国的中医是一样的。它是客观的。无论是手相还是面相,都与身体内部表里相连,与本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等等紧密相连。
这种联系一是对内,一是对外。由此一位精通相学者对你的身体,生活,事业往往能一语中的,并不是什么奇异之事。
而一些人认为相学是迷信。往往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相学从业者学艺不精或者为了赚钱,说些危言耸听之语。再者是人们对于相学的了解比较少,生活中虽然天天看相,却没有系统的学习。
这就是我要说明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关于这本书。我会将前人的精髓进行整理和翻译,加上一些我个人的案例。希望它可以比较浅显易懂。然而我还是希望,各位喜欢的看相的人,能够下功夫学习。否则一知半解,会闹很多笑话。
很多人问过我,该怎么学习相学? 我一般也是不好回答。他们认为我是吝啬,有秘诀舍不得说。
其实是真的没有秘诀的。我所学习的,都是可以在书中,网络上找到的。只不过开始学习的时候,很零散,很不系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总结这样一本关于相学的书籍。
无论是哪一种预测方法,我个人认为是触类旁通的。或许是因为我比较懒。不喜欢记很多繁杂的知识。所以我比较喜欢用相学和梅花易数来看人,看事。
怎么学?如果一定要我给一个答案。我的答案是这样的。首先深刻去理解中国阴阳哲学。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即自然是一个大天体,人是一个小天体。他们的运行,都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最好是通读《道德经》。
这样可以加深阴阳相对,相互转化的概念。
然后在此基础上,去看看河图,洛书。再去看看八卦,及天干地支哲学。然后才开始学习人体知识,相学理论,不断实践,方能成功!所有的工具,用的时候,都要记住一个字——活。唯“活”不破。也只有掌握了“活”字,你才可以看相断事,语出惊人。
这正如邵康节的诗歌所说:“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仙人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对于找我来看相的人,我经常说:相由心生,你长什么样,就知道你怎么想。一个不会看相的人,也能感觉到某人的气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看相是科学,不是迷信。
我也经常说,富人少,穷人多。贵人少,低卑之人多……所以十面一贵。如果你想看相,就要有所心理准备。看相不留情,留情不看相。这是我的一个原则。也因此获得好多好感和不好感。毕竟有些话,朋友或者客户听了很不舒服。
如果你从此想有好面相,你就多笑,多乐,多修养身心,人能胜天,说的就是后天的修行,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对于学习相学的人,我想说:学的好不好,是一回事,是可以慢慢提高的。心态正不正,职业道德高不高却是首要的。
下面我将把中国传统的麻衣相法和柳庄相法,及曾国藩相法等。罗列整理,并配图。以方便广大学者学习。
首先来看看麻衣相法。麻衣相法是流传非常广的。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知道这本书。
【特别提醒,本书内容共15章,1000多页。有不少专业名词,不少朋友和客户反馈,所以我补增了第11章和后面的章节。教大家看相的快捷方法,如何实战,如何学习。所以大家可以先看第十章,对本书有了解和认识后,再阅读和学习剩下的章节。祝大家学习愉快!此书电子版淘宝有】
最近很多读者,咨询我有没速成的看相口诀和方法。就此书而言,从2013年动笔,到现在2017年,历时4年,经过5次汇编,修正。40多万字,我个人认为3个月可以读完,1年领会,3年通悟。
在这些43多万字中,确实有精简的内容,言简意赅的口诀。但是其他内容,是这些内容的基础。否则会造成读者和学者断章取义。
不过我仍然会响应这么多网友的建议,将我私藏的看相口诀,分享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这是速成方法。对照口诀看人即可,但其实不是最根本的。还是得有扎实的周易八卦基础,再层层递进,才能更好的融汇贯通。
补增的第十二章《灵遁者手相面相速成口诀》会在第十一章之后。以便工作繁忙,时间紧的朋友们速成学习。
相观天下目录
——灵遁者
第一讲:麻衣相法
第二讲:达摩祖师相诀秘传
第三讲:柳庄相法
第四讲:曾国藩相人口诀
第五讲:曾国藩相法冰鉴
第六讲:《公笃相法》
第七讲:陈抟老祖相法
第八讲:铁关刀神相
第九讲:水镜相法
第十讲:灵遁者手相面相宗汇方法
第十一讲:灵遁者天涯看相案例
第十二讲:灵遁者看相秘诀256句
第十三讲:相由心生,心相相依
第十四讲:百家相法齐峥嵘,火眼金睛需有时
第十五讲:百家相法齐峥嵘,火眼金睛需有时
摘自独立学者灵遁者相学书籍《相观天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