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潮阳人结婚的风俗习惯?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 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 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 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只好告吹。
定亲,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 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
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 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买卖婚姻相当盛行时,聘金多少成了婚姻成败的关键。双方为了避开赤裸裸的讨价还价,便把聘金美称为“茶仪”,使它变为男方对女方父母育女的报答之意。“茶仪”以一担茶为单位,双方通过媒人两头奔走, 定下了双方都满意的担数,然后按市价换成现款,尔后才行聘。男方有的早在定亲阶段就预支了部分“茶仪”,这就是买卖婚姻最为商品化的典型(解放后,这种买卖婚姻已在潮汕地区基本消 失)。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 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 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 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 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 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因此,《释名》给婚姻下定义说:“婚,昏时成礼也;姻,女因媒也。”《白虎通义·嫁娶篇》也说:“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
粤东的饶平姑娘,每当她们到了适婚年龄,为了祈求得到一个如意的夫婿,元宵夜里她们总是成群结队地跑到菜园里,坐在芥菜上(芥菜,潮俗称大菜)虔诚地祷告:“坐大菜,将来嫁个好儿婿。”如果是儿女年龄大了,而婚事又迟迟不就,做父母的当然心里焦急。于是,他们往往向别人家要来一条捆缚烟叶的草绳,带回家门口念念有词地说:“阿奴个姻星浮了。”
饶平人当男方给女方送去了聘金、聘礼之后,女方应该回赠一块割而未断的猪肉,美名曰“鸳鸯肉”,以示“血肉相连”。新娘于出嫁前的沐浴、更衣更有一番讲究:浴盆中须放入石榴等十二种植物的花或叶,浴毕,让新娘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二、迎亲
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 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新郎迎 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 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沐浴时,要用仙草、石榴花沐浴。浴毕则 站在一只预先准备好的竹葫(大笸箩)里,由男方派来的“好命人”替她 穿上结婚礼服。打扮好之后,向长辈一一告别,由未婚的弟弟送至门口, 再由“好命人”搀扶上轿。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一 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新 娘走后,家人要即刻关闭大门,以期今后不会因夫家发生意外或夫妻闹翻而离异回转娘家。
新娘的嫁妆过去一般是衣服木箱之类。过去隆重的陪嫁,就是“全厅面”。“全厅面”即新娘到夫家后,卧室、堂厅上面所必需的一切物品,如 炕床、圆桌、鼓椅、成对交椅、皮箱、五桶(饭桶、碗桶、脚桶、腰桶、马桶)、梳妆台、金银首饰等。还要用红口袋装上谷种,用整根竹苗当扁 担挑着,随着新娘带到夫家。替新娘挑随嫁物品到夫家的人叫“青郎”。
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踢轿、扎如意,意在给新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这是夫权的暗示(有趣的是新娘临睡前要“使劲”踩新郎一脚,作为对扎如意的报复)。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 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 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例如:
新郎踢轿门歌
姜叶红,就请娘仔过君旁。
今日就是好日子,二人相惜心相同。
“开轿门,跨火烟”歌二首
手牵阿娘跨火烟,夫妻偕老二百春。
金马上堂玉堂客,五代同堂公抱孙。
火烟踏毕步再移,轻轻迈步入房边。
梦得明年得贵子,双双贵子读书诗。
新娘举步踏火烟,早得麒麟是男孙。
夫唱妇随同心腹,孝顺爹娘欲殷勤。
金莲移步踏火烟,夫妻偕老百年春。
儿孙金马玉堂客,五代同堂孙抱孙。
进厅歌
火烟踏毕步再移,款款莲步进厅边。
金玉满堂福禄寿,来年定得状元儿。
进房歌
阿娘玉步进房中,琴瑟和鸣早得男。
夫荣妻贵同偕老,子子孙孙掌朝纲。
佳人进步洞房边,好像唐朝郭子仪。
七子八婿来庆寿,儿孙个个穿锦衣。
新娘移步进蟾宫,鸾凤成双得和鸣。
老君来送麒麟子,代代儿孙做公卿。
婚宴举行的过程中,新娘照规矩是不能出来坐席的,只能在洞房里头, 由婆婆或是小姑送一点东西进来吃。宴席吃到差不多时,就由婆婆带新娘出来向亲友客人们敬茶,或者敬槟榔。以前,敬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辈序, 但现在就简化了,只需一桌敬完再敬一桌。敬茶的时候,婆婆要在旁边挨 个教给新娘:这个是谁,那个叫什么。长辈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赐一个 红包,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
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娘家亲人。 第三天,新娘还要举行祭祀主宰功名利禄的司命帝君,并举行“开井”、“舂米豆”、“搅潘缸”等仪式。四个月后,新娘要举行“归宁”礼,即回娘家。连续三次,俗称“头返厝”、“二返厝”和“三返厝”。头两次回娘家,新娘需在娘家吃过了午饭,但未见娘家晚饭炊烟之前就得返回。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
饶平的风俗,在新娘的嫁妆中,一定有针、梳子等。到了夫家后,新娘把针分别送给上门的亲戚,表示要和他们切磋手艺,梳子则象征着新娘 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
惠来县葵潭一带的姑娘出嫁到夫家后,要把从娘家带来的两株连根的草头香(莎草)配上两株良蕉(美人蕉,与“良宵”谐音)种在夫家菜园里,以祈福禄联绵,千子万孙。
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 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赠姐妹钱选一对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
惠来民间婚礼另有特色:新娘将入夫家门时,屋里人都要回避。新郎在新娘尚未到来时,要用瓦片做成一个叫做“阴子”的圆筒放在门坎上,里面装着百合、甘草等,寓意百年和合、同甘共苦、阴调阳顺、福荫子孙。 然后站在门坎上伸出一只手按在门框上,让新娘从新郎腋下钻过去,跨过门坎及瓦筒。接着,夫家人方可出来相会。
饶平海山镇,新娘出嫁那天要与兄弟分钱米。由母亲在簸箕或竹筛中 放上钱米,用力摇簸,边摇边念:“簸圆圆,簸后儿孙大有钱;簸匀匀,明年抱个男外孙。”然后把钱和米按兄弟人数和女儿各分一份,新娘拿后装入一个特别制作的肚兜,将钱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揭阳民间婚礼,在新娘出嫁当天,新娘的兄弟要先备好礼品到男家, 这礼品有雌雄鸡一对,还有一瓶化妆油。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普宁人在回赠男方送来的聘礼中,除糖果外,还送上春草二棵,谓之草头结发;猪心一个,谓之同心;五样种子(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薯粉丸),谓之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谓之招子成行;甜糖乌豆球,谓之拿给箕裘。另外,有的新娘出嫁前夕,还要邀同辈姐妹吃“厚合”甜菜,并一起睡在下垫稻草上铺草席的灶前。为什么有这习俗呢?传说以前有一继母,虐待前氏女,十分残酷,即使是姑娘临嫁日子,也不给她好脸色,反而喝令她在灶前席地而睡。没想到这姑娘嫁过去后,夫家立即发迹。 因此,人们纷纷仿效,以至相沿成俗。
澄海流传一首“出嫁歌”,其词曰:
正月荆春箩,四娘欲嫁物哩无,
也无剪刀共鞋尺,也无梳仔好梳毛。
急急寄字分大哥,大哥赠伊金被箱,
二哥赠伊金鸳鸯,三哥赠伊金交椅,
四哥做官未返圆;大嫂赠姑头上钗,
二嫂赠姑脚下鞋,三嫂赠姑龙凤髻,
四嫂赠姑鬓脚钗;外公外妈赠耳钩,
内公内妈赠枕头,同寅姐妹赠雨伞,
雨伞挈起遮娘头。
这反映了澄海的婚礼习俗:姑娘将要当上新娘时,亲朋好友都会纷纷向她送礼,这叫“送花粉”。新娘将嫁妆和亲朋所送礼物带过夫家后,都堆放在新婚床上让人观看。嗣后,从嫁妆布料中,找出合适的布料分赠家公、家婆及丈夫的姐妹兄弟,以示礼貌。观看新娘的人要给新娘“赏面钱”(见面礼)。新娘将这些赏面钱敛在一起后,送还家公家婆。实际上,家公家婆过目后,一般分文不取,送回给新娘做私房钱。
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之时宴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 如:
良辰吉日来安床,东西南北向四方。
月老仙翁童子到,明年公妈来抱孙。
一盘大桔放落房,新娘进房教新郎。
明年双生两贵子,一个尚书一侍郎。
大被来牵四角头,千子万孙发齐齐。
招财进宝童子到,寿比南山福禄高。
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的条联以及事先请到的神符贴在床 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忌床刚安好,女子便坐到床上去。还要祭拜祖先,告诉家中又有人成家立业,并做“四句” 云:
点起喜烛照万庭,满堂光辉大光明;
金龙飞舞真富贵,欢喜鸾凤共和鸣。
潮阳女子出嫁,也保留着一些古老习俗,如“吊猪朥”。过去,新郎家前来迎娶的花轿,轿前必须挂一块肥猪肉。
传说此俗始于明代。当时任江西提学的县城人李陵告假在家,一日见到邻居抬着花轿要去娶新娘,李 陵说此日是“罗猴”(民间传说中凶煞的一种动物)弄食日,不吉利。但花轿已经出门,邻居请教李陵有何解救方法,李陵便建议在轿前吊一块猪朥。如果遇“罗猴”,猪膀可为食物,新娘便可保平安。邻人照办,果然无事。此后,其他人家要娶新娘,也依法在轿前“吊猪朥”,以避煞驱邪, 逐渐形成习俗,沿传至今。现在虽然没有花轿;但仍然有人将一块肥猪肉挂在载新娘的自行车把上。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 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寄寓对出嫁新娘 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
海丰陆丰一带人家,新娘在出嫁前,要穿上“嫁衣裳”,“嫁衣裳”通常由五件上衣组成(也有三件或七件的)。上面一件由夫家送来,多为礼服;第二件为苫麻衫,必须反面穿上;第三件为白衫,俗有“死人打扮”之说。穿好出嫁衣裳之后,这才哭辞父母上轿。
另一习俗是“镖青”。“青”是用榕树枝叶做成的,在轿子抵达新郎门口时,由陪轿的“好命人”把从新娘家带来的“青”镖上新郎的屋顶, 并念四句云:
青镖上去,五男二女。白头到老,美满如意。
新郎新娘首次同桌用膳,由“好命人”喂之,各自吃半碗饭后,交换剩余的吃下。合卺时,夫妇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仍由“好命人”喂之,也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新房的床头要放置一对油上漆的枕头,暗喻夫妻感情“如胶似膝”。“果事先了解到新人对漆过敏,可改用竹制枕头,则是取“同心同德”之意(潮语“竹”与“德”同音)。有的眠床的纱橱顶上还放上一支竹扁担,意味夫妻俩将共同肩负新家庭生活担子。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
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新婚三夭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土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
三、闹洞房
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潮汕也如此,无论老少、贵贱、贫富、相识或不相识,只要说声“看新娘”,“青娘母”就会马上掀开门帘,让新娘到门口给客人敬茶、敬摈榔,并赠送上绣祥禽瑞 兽、四时佳果的各式香包。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
潮汕闹洞房之习俗中,最有特色的要算“做四句”。“四句”即“四句”顺口溜。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须说出吉祥如意的“四句”, 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如果有人说了不三不四的活,那么青娘就不让新娘放扇露面,只是客气地敬烟、敬茶,请他再作佳句。也有一些生性诙谐 的闹客,运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把个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像“新娘面似桃花红,在家上会交错(cag4)人。”这“交错人”三字, 潮俗有两个含义:一是能联系人,团结人,属褒义;一是与人搞不正当关系,属贬义,当青娘听到这种歧义句时,立即警惕起来,准备作四句回击,忽又听唱道:“所错同寅好姐妹,学文学武学针工。”于是,喜娘便笑脸相迎,敬茶敬烟。又有的唱:“新娘娶进来,十年生九个。”这两句对于重视子嗣的潮汕人来说是吉祥的,没有想到调皮的闹洞房者接下去却唱道:“五个抽鸦片,四个赌纸牌。”这就大煞风景了。
结婚新娘自己需要买什么?
新娘出嫁父母都会准备陪嫁品也就是俗称的嫁妆,也就是和新娘一起嫁到新郎家的物品,很多新娘都会因为置办结婚嫁妆清单上的东西感到头疼,具体事宜繁琐,涉及到的面广,又要考虑地方习俗,地域不同陪嫁物品也是不一样的。以下只是个参考。
一、床上用品
1、手工棉被:有一种说法是新人婚床上的喜被叠得越高代表新人婚后生活越幸福。
2、枕头2个和被芯2个,枕头最好是龙凤枕。
二、家电
1、大家电:空调、电视、冰箱等。
2、小家电:电饭煲、挂烫机等。
3、家具:床、柜子、沙发等。
4、三金首饰:戒指、项链和手镯。
三、车子
车子是根据男方聘金的数量以及女方的家庭经济状况而言的,有意愿的话可以准备车子做陪嫁品。
四、陪嫁礼金
如果父母们实在不知道该给自己的女儿准备什么嫁妆好也可以直接给钱。
五、嫁妆箱
嫁妆箱一定要是红色,里面放上日常用品还有柴米油盐等。
六、喜盆
喜盆可以是印着喜字的大红铁盆也可以是塑料的。
七、新娘的行头
1、 结婚礼服一件
2、 小礼服一件
3、 回门衣服一套
4、 首饰若干
5、 婚鞋一双
6、 新娘包:容量一定要大并且亮色系的最好,婚礼当天都交由伴娘保管。
7、 个体护理:新娘在结婚前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皮肤的补水。
八、小物件准备
1、 红包:红包可以多准备些然后装上喜钱,婚礼当天交由伴娘保管。
2、 一对红色脸盆:盆内放一对镜子、一对梳子、一对牙杯、一对毛巾、一对袜子、一对皂盒、化妆品、红包等,还有枣,面食莲子,红包,花生,桂圆,莲子等。
3、 顶真:如果在接亲过程中婚车遇到葬礼,这时候新娘就扔一个顶针。按照当地的说法就是顶丧把不好的事情顶出去。
4、 糖罐子:一对放进糖的罐子寓意甜甜蜜蜜。
以上就是乐可摄影关于结婚新娘必买清单大全的介绍,要想办一场完美的婚礼新娘除了要知道必买清单之外,结婚妆容以及婚礼现场的注意事项也是需要了解的哦。
嫁妆一般要准备什么 嫁妆是什么意思
通常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一对新人结婚的时候男方需要给女方彩礼,而同时女方也是需要准备嫁妆的,因此我们便要了解一下嫁妆一般要准备什么?嫁妆是什么意思?
嫁妆一般要准备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女方父母会在男方彩礼基础上加一点钱给女方当嫁妆。传家首饰很多家庭家里都有传家的首饰,比如说手镯这类的物件,很多家庭都是妈妈传给女儿,女儿在传给女儿,如果没有传家首饰,可以去一些商场购买最想送给女儿的首饰,一般娘家会给新娘准备两套床上四件套。甚至会准备专门的新婚用四件套。棉被。一般来说新娘家会准备四套棉被作为嫁妆给女儿出嫁使用。女方的妈妈要买5尺红布,然后裁成两半,由新娘新郎各拿一条。红腰带里可以放些新钱,有腰缠万贯之寓意。大多数新人结婚都会购买新房,所以父母一般会赠送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现在的陪送嫁妆比起之前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就实用多了。
嫁妆是什么意思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新娘准备的结婚用品,如车子房子、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准备的嫁妆也会不同。在古代嫁妆是女人和丈夫的私人物品,又称为“陪嫁”。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发送后,女方即准备嫁妆,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称“女儿红”,待出嫁日,让亲友分享。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但是自古以来嫁妆都是远远比彩礼丰厚的,到了21世纪,在部分农村地区彩礼和嫁妆的分量出现颠覆性变化,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嫁妆依然比彩礼丰厚很多,一般是陪嫁轿车和房子。嫁妆是给新娘子的,属于新娘子的私人财物,婆家是无权动用和干涉的,如果要动媳妇的嫁妆,必须得到媳妇的同意,而媳妇如果不同意也是正当的。在古代,侵占媳妇的嫁妆是很恶劣的行为,对名声很不利。
嫁妆什么时候送到男方家
各地的习俗不一样,一般婚礼前的一天男女双方的家人不能见面,所以送嫁妆的时候女方不应该派新娘的亲属相随,所以都是一个朋友来送过去会更好。一般女方可以派一个近亲的男孩儿来进行陪送,多数会拿着陪嫁的钥匙,在很多地方都被称作送要是,让男孩来押送嫁妆,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嫁妆的车辆和人员数量也是有一定的风俗的,多数人们都喜欢双数,因为成双成对这样听起来会更好一些,很多朋友也喜欢这样的感觉,结婚嫁妆什么时候送,也有婚礼当天送的,男方一般会给送嫁妆的人员一些烟酒和喜糖,也有给红包的,具体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不同地方也有一些不同,女儿出嫁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很多的陪送嫁妆都是一对的,尽量不要送一个。
嫁妆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目前,我过还没有统一的立法,现在一般的处理方式认为嫁妆是女方亲属陪送嫁妆的行为应认定为是赠与行为。嫁妆是指新娘带给婆家的钱财和物品的总和,这是由女方娘家支付的,但嫁妆究竟是送给婚后的婆家还是专为婚后的女儿准备的却因情况的不同而异。一般而言是给新郎及新郎家庭的,也有或部分是专为女儿婚后准备的。嫁妆多少也视地区及家庭财力而异。
结婚必备用品有哪些 结婚女方陪嫁清单
这位知友,以下是结婚女方基本陪嫁清单
1、被子:一般4床,被面颜色不同,如红绿紫橘红。
(这个被子送到男方家新房里,一般说哪家的被子压在上面就表示以后哪方强势一点,话虽说如此,即便是抢着要放上面,其实大家还是要和谐共处的啦)
2、红皮箱:装压箱钱和嫁衣、喜糖、喜果。
(在出嫁的那天,箱子让兄弟提着,到婆家后交给婆婆,婆婆是要给兄弟红包)
3、见面红包:一般多准备几个
(给男方家亲戚小孩及小姑子)
4、洗漱用品:红桶一个(桶里还要放米)、脸盆两个(最好是搪瓷的那种,脸盆内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筷子、硬币、另外放宽心面、双新筷子、牙膏牙刷、刷牙杯、香皂、洗发水、护肤品等都是双数)、一对小酒杯、两个喜碗、结婚的时候把洗漱用品和酒杯筷子都放脸盆里用红布包着带走。
5、子孙桶、子孙对碗,红木箱柜:是姑娘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
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又有称子孙三宝的)是民间嫁装中最基本的必备物之一。
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
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聚宝盆出门时由娘家人抱着,等到了婆家时则由婆婆亲手将盆接过来。)
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
桶里面放枣子,期盼“早得贵子”;
长生果(带壳花生,节数越多越好),寓意长生不老和多子多福;
以及桂圆,荔枝,百合,莲子等干果;
再放进五只红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等等。
子孙桶一般找男童提着的。(提桶的人男方也是要给红包的)
6、布鞋:女方妈妈要给新郎新娘各做两双鞋
7、红门帘子:寓意连子的意思
8、红头蒙:由新娘子家里买
9、红鞋:新娘子买红鞋子时尽量不要选择将脚趾头、脚跟露在外面的那种鞋子。
10、红腰带:女方的妈妈要买5尺红布然后裁成两半,新娘新郎各拿一条,红腰带里可以放些新钱,有着腰缠万贯的寓意。这两条腰带要在接亲当天早上(接亲前)进行交换,新郎的红腰带要在出门接亲之前缠好,新娘的红腰带则由新郎来接亲时给缠好。
11、红手绢:新娘子要准备些红手绢或红头绳之类的红色小东西,如结婚当天遇到其他新娘子要主动送上红色小礼物,如果婚后一个月内遇到认识的新娘子最好也送上一个红色的小礼物。可以多买些然后送给未婚的女士朋友们好让她们走走桃花运。
12、包包:女方要买些新衣物,用来出嫁时装包包用的,这里最好要有棉的东西,寓意着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厚实,女方出嫁包要是双的。
13、长命灯:女方家要准备两个红色的台灯,到新房后新娘的兄弟将灯点亮,新婚之夜最好不要关掉长命灯。
14、压兜钱:女方要多准备些硬币放在新娘旁边,新郎要将新娘接走前使劲抓一大把硬币带走。
15、针线、尺子、剪刀:(虽然都是些零碎的东西,但都是生活上常用的,妈妈说,结婚以后就自成一家了,不能缺针少线的,衣服破了更不能麻烦婆婆给你补。)
16、女方送男方全身之用品12件,包括:皮夹、皮鞋、皮带、领带、西装、领带夹、袜子、手表、袖扣、衬衫、礼帽、剃须刀(所有的口袋、皮夹、皮包都须放置红包。)
结婚的时候女方需不需要给陪嫁,陪嫁给什么,应该给多少陪嫁合适呢?
独生子女,婚前没要彩礼,妈妈要给陪嫁,我也没要,当初以为有啥好要的,家里就我一个孩子,老公家也是独生子,说句实在的,以后也都是我们俩个人的,没必要非要这些,但是,现在作为过来人的我告诉你,能要则要。
要彩礼和陪嫁在一定意义上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前提是,彩礼和陪嫁都不是给双方父母的,有的地方要彩礼是给女方家里,陪嫁是给男方家里,甚至以此来给家里的弟弟妹妹作为一笔娶媳妇或者嫁女儿的钱,我是十分不赞成这样的,彩礼也好,陪嫁也罢,都给这对新婚的小夫妻,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单身的时候大部分的工资都花自己身上了,交男女朋友之后,大部分工资花对方和自己身上了,很少有能存下一笔积蓄的,新婚夫妻属于刚刚成家,这笔彩礼和陪嫁算是新婚小两口的第一笔积蓄,这笔钱轻易是不要动的,再往后学着过日子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在你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用来应急,不用再开口向父母伸手,也不用再像朋友开口借钱,即使失业的时候也可以帮你顺利度过一段没有收入的日子,因此,能要则要是有必要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