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
这个易经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的观点就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以及事物变化的原因和方向。比如说乾卦里面讲究的是天行建,君子自强不息,这个就是做人的本分。而后面的爻卦变化中,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就是以这个君子自强不息为前提,人之有自强不息,不断的进步,碰到龙出现在田野上的时候,才能去找人展示自己的才华。龙比喻的是社会中出现的良好风气,或者人们的美好的意向。而龙潜于渊,则君子终日虔虔,说的就是时机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应该小心工作,不断的学习,为将来做准备。而坤卦里面屡霜坚冰至,正是从微妙的变化中看出祸乱的开始,三大原则为1.简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原本简朴而平易。2.不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有其必然的程序可以遵循。3.变易:是指天地自然规律之变化、发展并自我否定。 这里的自我否定就是指自然界中进化的开端。这个是我看易经的一点心得,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易经阳宅学的应用原则,长幼有序,各安其位!
易经阳宅学是运用易经理论体系讲述我们所居住的阳宅,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的影响的学科,根据易经“天、人、地”三才理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所居住的阳宅的地理位置和布局,对每个人的一生的影响占到了,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一。所以说阳宅地理位置的吉凶和布局的好坏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之大,是不容我们小视的。易经告诉人们:人立天地之间而生,要遵循天道,顺应地道,平衡人道。“天、人、地”三才平衡,三才合一是我国古圣先贤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易经阳宅学根据易经后天八卦,把每一所阳宅分配了八个位置,分别代表一个家里的八个人,例如:西北方以乾为父,西南方坤为母,东方震为长男,东南巽为长女,北方坎为中男,南方离为中女,东北艮为少男,西方兑为少女。我们的古圣先贤认为我们每个家庭的每个人要顺应地道而居,也就是说:一个家里的每个人要按照长有顺序,居住在相应的位置,才能达到“天、人、地”三才平衡,三才合一的至高境界。也才更有利于每个人的一生的运势的发展。《礼记》礼运大同篇讲:长幼有序,各安其位。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讲:长幼有序,各安其位。可是,请读者们看一看,又有多少人,多少家庭能够做到“长幼有序,各安其位”呢?!几乎现在所有的家庭都是错位的,都没有做到"长幼有序,各安其位"。
"长幼有序,各安其位"是我们的老祖宗的居住智慧,是易经阳宅学的应用原则。天一先生希望有缘人能够看到本文,审视自己的家庭,是否做到了“长幼有序,各安其位”。如信我之言加以调整,必使你的家庭和睦,运势通达,一生康泰。
易经里有手相面相吗
有。相学又细分为面相、手相、骨相、心相等等。这些相人人可以看到,但是要仔细观察,找出共性才能分类归纳,找出个性才能有的放矢,然后将这些点和对方所说的话以及其形影动作联系起来,就能得出一些大致的结论。这就是相学的基本原则。将这套原则运用到医学上,就是中医“四诊法”中的望诊;运用到推算人的运势上,就变成了相学。相学的最高精神,孔子在《系辞》中点到了,但是并没有直接讲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人就是这么奇怪,直接告诉他,反而不相信,拐弯抹角地跟他说,研究半天才明白,就非常相信。所以孔子面对这帮学生也很头疼,无奈地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因此孔子在这里提出了六个案例供后人去研究,如同禅宗的公案一样。
思言学堂易经学习,零基础入门,5天4晚名师易经入门直播课,普通人因为学不懂易学而放弃,聪明的人已经0元试听我们的课程了,从小白到入门,助力人生零基础入门。一旦把易经研究透彻了:你会变得更睿智,更通透,更深刻…立即免费领课。
关于易经相术??专业请进!
推荐看这两短文字: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可强也:讲的是表面上的现象,他不知道命是可以改的.
算命的灵不灵,完全看算命先生的心智修养,以及他所依据的算命典籍可靠性有多高而定。所依据的典籍越可靠、越精密,算起命来,就越灵越可靠。譬如遵照诸葛亮、李淳风、袁天罡、邵康节、刘伯温等正统的方法去算命,当然比现代普通人写的书,要可靠多了。现在有许多半桶水的算命先生,没有弄通古法,就想另创新法,当然其准确性也就差多了。
算命,不管是生辰八字,还是麻衣神相,又或奇门遁甲,八卦占卜……只要被算的是同一个人, 不同方法,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相人之术古矣,它属预测术之范畴,乃八艺之一,可信不可泥,可用不可迷。若以人的面相论人之休咎吉凶,则大错特错矣。一个人的一生荣枯得失,关键在内心世界里的一个“德”字上面。有德、积德之士,即使面相不好,亦能有好运,现在困苦,将来必然有好的前景,结局也完美。若是缺德,损德之徒,纵使面相是“美人”,十分园满,绝非有好的下场。即使他(她)目前耀武扬威,显现于世,将来必有厄运等着他(她),结局必然是残酷的。
比如有的人心性险恶,整天钻营投机,网利尘市,即使是面相再好,也难以有一个园满的善终之局。有的人遇有厄运,不在德性上找原因,今天迁祖坟,明天搬家,后天四处求术士去化解,结果最后也不见效,怨气满腹,叹苍天之弄人。解决的办法就在自己的心中,何苦奔波不堪?况且,若术士仅掌握的是显态世界的外求法,一切化解之法,也成画饼。话归主题,若以人的面相、手相乃至骨相等相法去相人,抛开阴德而不顾,必是毫厘千里之谬。
因果报应自作自受,那么“祸殃子孙”不是很没有道理吗?
祸殃子孙”的事,一般人多认为没有道理,因为祖先父母作恶 ,无辜的子孙却要受连累而遭殃,这样的因果法则未免有失公平。其实,所谓“祸殃子孙” 只是一句惯用语,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的背后有更深的道理在。
佛在出曜经说:“作恶自受其殃,无能代者。”这句话告诉我们,“自作自受”是一条因果的铁则,不可能自己作恶,却由子孙代受恶报。
依佛法因果理论来看,这种“祸殃子孙”的现象之形成,根本原因乃是由于“同业相引,共业召感,后报转为现报”所致。
所谓“同业相引”是指往世造了相同种类的善业或恶业的人,彼此间有互相成为眷属的趋向。例如往世勤于布施济贫的二人,今世成为父子,父亲赚钱致富,儿子出生于此,同享富报。所谓“共业召感”是指往世共同参与,造作同一件善业或恶业的人,有互相成为眷属的趋向。例如往世父子共同偷盗,今世父亲成为贫穷乞丐,儿子则生为乞丐之子,共同承受贫 穷之果报。所谓“后报转为现报”是指原本是未来世才要承受的恶报,由于环境中遇到相关 的缘来促发,使其恶果提早成熟,而于今世就受到恶报;或者是本应于年纪较大时才受的恶 报,提早于年纪较小时就受报。
在本章的许多例子中,造杀业的人本身未见到受恶报,是因应享的福报尚未享尽,恶报的缘尚未成熟所致。这时子孙受到连累而遭殃的情形和原因有二种:
(一)犯了杀生恶业之后, 生的孩子有残废、畸形、多病、短命情形之时,这是因当事人犯了杀业,藉由“同业相引, 共业召感”的缘故,召感到往世犯了严重杀业、应受残废畸形等果报的人,来投胎做他的子女。这时子女的遭遇实由于往世造恶业今世应受报所致,绝非代父母祖先受罪。
(二)生了孩子以后才造杀业的人,若是他的孩子今生福报较薄,而且往世曾造杀业,这时父母的杀生恶 行,会促使孩子的杀生果报提早成熟,本应于未来才受报,却提早于现在就受报,而发生多 病、短命、灾横的情形。就孩子来说,他的遭遇只是“后报转为现报,仍是自作自受,并无不公平之处。 由上可知“祸殃子孙”乃是因果律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使今生作恶,但因福报大而看不见 今生受恶报的人,藉由子孙的不幸遭遇而知所警惕戒惧;也可使“因果报应”的事理,在隐 微难明之下,仍有蛛丝马迹可循。智者见微知著,可不谨守杀戒,预为子孙明日绸缪乎?
周易预测要领与范畴
周易预测虽不是迷信,当时却被江湖术士所吹嘘的神乎其神。虽然周易预测准确率会受到局限性。但是万事万物虽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亦有永恒不变的规律。
周易预测,即是旧时的通俗叫法算命,两个名称是同一个概念。《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包罗万象、无所不括,是一切道理之根源,可应用到任何学术上,追根溯源任何学问都跟《周易》沾上边。
原名称算命前面加上周易两字变成周易算命,除名称点缀一下显得高大上之外并没什么不同,其涵义是一样的,这新名称是 与时俱进的叫法。
算命要领
一、占卜,占卜时, 意念要集中,不可胡思乱想,否则动爻多,卦乱,不好断,不可在强 磁场地方占卜,例如电脑、电视、电器仪表等,要在幽静空旷的场所,并且最好是早晨或夜晚,使用的工具最好是一些年代久远有些灵气的物品。
二、算八字, 八字算命技术在中国民间最盛行。尤其是盲人派的八字算命论述更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痴迷。八字算命首先要准确掐定时辰,如果不清楚时间,可以说一些重要的体貌特征或者大事,以方便算命师判断时辰。出生的时间一般都是 北京时间,1986-1991年的夏令时除外,要把这种 北京时间转化成当地的时间,即真太阳时间。
三、 看相,看相时,尽量不说话 ,不做表情,宠辱不惊,以试探看相师的水平,因为看相师是最容易察言观色的。不试探看相师的水平,会容易上当。
周易预测,属于玄学范畴,其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以《易经》为根基、以阴阳五行体系学说为理论依据的一门学问,它包括的种类有很多,占卜算卦、看相算命等等都属于周易预测。
近日,成都体育学院里的一堂中西方文化专题课的内容刷爆了不少体院学生的朋友圈。只因该课程的老师宗争,竟用算卦的方式,算出了该堂课3名逃课学生的学号。而这一神举也迅速走红网络。昨日,宗争向成都晚报记者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其实这次的推算是即将讲到的课程新内容,我只是给他们做了一个预演。成都体院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事件可以算做一个教学案例,而不是一个普遍现象,该做法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校学习积极性。
《易经》的三大原则是变易,不易,简易。
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世间万物,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之中,但是任何事物的本质东西不会变,这就是变易。
变易是万事万物一阴一阳变化的自然表象,坚持变易需要我们敏锐地知变应变。
一个人生下来从婴儿到少儿、青壮年、老年,时时刻刻每一天都在变,只是有的变化你看不清楚。如果一个人你一个月不见,见面后会发现瘦了好多,这就是变。
太阳也在变,上午温暖,中午大热,下午凉爽。月亮也在变,十五的月亮十六最圆,三十初一的月亮是月牙,但太阳还是太阳,月亮还是月亮。
人不管从小到大到老怎么变,这个人还是你,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小麦变不成玉米,玉米变不成水稻,本质的东西不会变,但都会经历发芽、长苗、抽穗的状态,这就是变。
佛学中的一个名词“无常”。 “无常”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 ,这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
世间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可是却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它就是事物变化背后永恒不变的基本规律,是事物本来特性,这就是不易。
变易中自有不变之理,变化的是现象,不变的是规律。太阳永远东升西落,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这是不变的。《易经》的基本道理和一切事物的属性是不变的,这就是不易。
“不易”是《易经》的称呼,道家称它为“道”,佛家称它为“如来”,禅宗称它为“自性”、“本来面目”,哲学家叫它是“本质”、“规律”,科学家叫它是“功能”。
世间万事万物,有其事必有其理。 大道至简,无论多复杂的事物,当我们了解了它的奥妙以后,就觉得其简单而又平易,这就叫简易。
知道简易,就明白了简化才是正道;知道变易,便知万事无常,唯变化常;知道不易,才会去追寻真理,按真理办事。
简易是“以简驭繁”,变易是现象,不易是法则。
简易就是有智慧区别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把那些“可以改变的事”认认真真做好,并有勇气进行思维和行动创新。
同时要认识和尊重宇宙大自然的规律,有胸怀接受“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世间万事万物其道简易,其形变易,其规律不易。
我们要用简易的思维模式,选择和掌握不易的规律,以适应时代变易的需要。
易经是简单容易之经,不懂的人才把它变复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