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名著,这四本书的作者究竟都是谁呢?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有名,最为我们所耳熟能详的作品。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四部小说,陪伴了我们许多人的童年、少年岁月,被演绎成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可以说,四大名著时时在影响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虽然"四大名著"为世人所熟知,但"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则是一个在学术界争议了许久的问题。
"四大名著"的作者,按照我们现在最为熟悉和通行的说法是这样的:
《红楼梦》通行本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续书的作者是高鹗。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但在文学界,关于这四部书作者,是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的。关于《红楼梦》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主题思想的争论,从"红学"在民国初期辅一诞生起,就已经存在了,而且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形成一个定论。
首先,需要探讨的一个概念是,什么是"作者"。
以《三国演义》为例,在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个不同版本,但呈现出相互继承和完善关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一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代,称《全相三国志平话》,作者是新安虞氏。
第二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三个版本的"三国演义",才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完整的,120回本的《三国演义》,是清代的毛纶、毛宗岗父子编撰而成的。
而《水浒传》的故事,则有着更为悠久、明确的传承历史。
从北宋末年开始,就已经有人以各种曲艺、文学形式,描写宋江农民起义军的事迹,塑造起义军中的英雄形象了。
到明朝中叶,四百多年的时间里,直接或者间接,简略或者详细的以宋江起义的故事、人物为素材形成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是非常多的。以文学作品为例,南宋宋罗烨《醉翁谈录》中就有《青面兽》《石头孙立》等情节,元初的小说《大宋宣和遗事》也以很大篇幅起讲宋江起义军中好汉的故事。
所以,施耐庵至多也只是一个整理者和编书者而已。
此外,有学者认为《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样,是罗贯中整理和艺术加工形成的作品,也有学者认为《水浒传》最终定稿的时间是在嘉靖年间,出自无名氏之手,冠以施耐庵的名号,而施耐庵历史上并无其人。
胡适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中就说,元明时期,没有留下任何有关施耐庵的材料,他推测,"施耐庵大概是'乌有先生'、'亡是公'一流的人,是一个假托的名字"。
历史上真实的"施耐庵"到底是谁,现在已经没办法做十分准确的考证了。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争议更大一些。
在明清时代,人们对我们所熟知的,写唐僧西行取经的故事的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是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的。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天启年间修撰的《淮安府志.艺文志》,其"淮贤文目"中列有吴承恩著作三种:"《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但是,此《西游记》可能并非彼《西游记》。在清初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的史部"舆地类"中,"吴承恩《西游记》"和"唐鹤征《南游记》三卷""沈明臣《四明山游籍》一卷"并列在一起。而这两部著作是文人游记,并非小说。
古代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公认为:《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西游记》(明朝中期)(吴承恩)、《红楼梦》(清朝)(曹雪芹、高鹗)。是中国最有名的四本古典名著。
四大名著都是谁写的?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高鄂
罗贯中(1330-1400)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太原人一说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人(今江西吉安)。他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故事,把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书中塑造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
施耐庵
(1296~1371)
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原籍苏州,住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生平: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
据这些材料分析:
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例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猛粗犷的张飞、机智好胜的周瑜等等。内容虽然不尽符合历史事实,但作为文学作品则十分生动引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杰作,流传极广。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高鹗
生卒年: 约1738—约1815 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少年时喜冶游。中年一度在外课馆。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他热衷仕进,累试不第,乾隆五十三年(1788),始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晚年家贫官冷,两袖清风。所以虽著作如林,却多未及问世而赍志以终。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的作者各是谁
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是罗贯中所作.
《西游记》
作者:(明)吴承恩
又名:《西游释厄传》 回数:共一百回(实一百零一回)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情僧录》 《大观琐录》 《金玉缘》 《情界铨》
作者:(清)曹雪芹
回数: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传.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动.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古典、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其作者分别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高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写)。
一、关于“四大名著”之称的由来
今天所称的“四大名著”是由古称的“四大奇书”演变过来的。明代的王世贞最先提出了“四大奇书”之说,这四大奇书是指《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
后来,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又提出“四大奇书”之说,这“四大奇书”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到了明代后期至清代,《金瓶梅》因有“淫书”之名而遭查禁。《大明律》就规定:凡是收藏应禁之书,轻则杖一百,重则问罪杀头。于是,《红楼梦》就逐渐取代了《金瓶梅》,而被列入“四大奇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最先出版发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小说。其后就逐步出现了“四大名著”的称呼,并流传开来,继而就约定俗成为“四大名著”了。
二、关于“四大名著”的作者
1.《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章回小说鼻祖。其一生著作很多,主要作品有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等,有小说《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他的代表作是《三国演义》。
2.《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端,别号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朱元璋屡征不应。与弟子罗贯中一起研讨《三国志》。著作有《水浒传》。
3.《西游记》作者
吴承恩(约1506—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淮安)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除《西游记》之外,一生诗、文、词创作也非常丰富。
4. 《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1724—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朝小说家。他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长篇小说的一座高峰,红学者多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有人认为是写清朝有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历史,甚至有人传闻是写清朝帝王世家的历史。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经官至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曹寅的二女均被选为王妃,曹家盛极一时。1722年雍正帝即位,曹家逐渐没落,1728年元宵节前遭到抄家,曹雪芹随全家迁回京师居住。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潦倒,靠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曹雪芹创作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
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由清代文学家高鹗所作。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和作者是什么?
《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
1、《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
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2、《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
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4、《红楼梦》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
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扩展资料:
四大名著作者介绍:
1、吴承恩
吴承恩(1506年—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提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首先是清代学者吴玉搢。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2、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3、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
4、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名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