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对联
要想了解对联怎么对,就要普及一下对联的知识。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体,拥有严谨的格律,用现代话来理解,至少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我们以当前社会上最为流行的征稿70万元大钞的东莞观音山公园的征对对联为例,列举如下:
观音山上观山水
①字数相等:7字,故下联也要七个字;
②内容相关。不仅仅是描述的内容,而且对联还特别限定了必须是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的景点,那么就更要命了!范围更狭窄了!我们姑且当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观音山上观山水”,可以理解为:A、我们爬上东莞市的观音山上去观看风水;B观音菩萨在观音山上观看风水,那么下联就要跟这句对联的意思有所关联。
③词性相同+④结构相称:上联是:名词(观音山:地名)+方位词(上)+动词(观)+名词(山水),下联也必须是这样的结构,同时“观”字在这里既是名词(观音)又是动词(观山水),一词多性,且“山水”又是个并列词语(山和水是并行的词语,那么下联也要这样的结构!同时,大家注意,第一联第一个字、第五个字是“观”、第三个字、第六个字是“山”,这两处的重复用字也属于结构,也要在同样的位置有同样重复的字同样的词性相反的平仄,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⑤节奏相应。上联是:3+1+1+2(“观音山+上+观+山水”)=4+3(“观音山上”+“观山水”)结构,那么下联也必须是一模一样的。
⑥平仄相谐。所谓的平仄,是指汉语发音的音调,古音分两大类五音调,其中用现代汉语的音调来描述,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属于平声字,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和入声(古音(现代普通话话没有了,仅存于地方语言内,如粤语等)属于仄声字。对联的规律是上联的平仄要和下联的平仄恰恰想法,且无特殊语言的前提下,最后一字是仄声字的为上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字的是下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下联的平仄推出来: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囗囗囗囗囗囗囗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我们姑且将其列为“宽对”好了,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仄、平、仄,这样下联的平仄就应该是:
下联:
平仄:囗仄囗仄囗仄平
其次,对联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写了错句,行家一看就会知道你的底细: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我们依据这六大元素来对一位网友出的上联:
上联:无罣碍
平仄:平仄仄
下联:
平仄:仄平平(也可以是:仄囗平。虽然要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但由于这是“1+2”的结构,所以反而是第二个字可以不拘平仄。属于特例。)
其次,分析这幅上联的含义,显然是佛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心无罣碍,无有恐怖”的缩写,那么下联也要对上与佛教有关的内容。因此应该对:
上联: 无罣碍
下联1:得出离(“得”是入声字,属于“仄”)
下联2:出凡尘(“出”是入声字,属于“仄”)
下联3:度众生
下联4:见真如
贵州观音山对对联怎么联系?
为扩大景区影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广东楹联学会、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曾经联合主办了"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参加应对的2000多人、5000多个下联中,据主办方评审,仍未有达到主办方征联要求满意的应征下联。主办方决定征集对句将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出现满意的对句为止。
仔细分析出句"观音山上观山水",词性上:观音山:名词,是由"观音"、"山"组合的名词词组。上:方位词。观:观赏(动词)。山水:按本句的语境,这是由山、水组成并列结构的名词。"山水"一词不仅仅是"山"和"水"的简单相加,而是指观音山周围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平仄上:观音山上观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机巧(机关)上:该联运用了重字技巧,第1、5字位重"观"字;第3、6字位重"山"字,这也是此联奥秘和难点所在。
观音山水观山水,佛在心中观心中?
这幅对联连初选都进不了!
联征对:观音山上观山水
——这是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扩大景区影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广东楹联学会联合主办的征联活动,悬赏价7万起,目前已修定为70万元整。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参加应对的2000多人、5000多个下联中,据主办方评审,仍未有达到主办方征联要求满意的应征下联。主办方决定征集对句将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出现满意的对句为止。
要想了解这上联怎么对,就要普及一下对联的知识。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体,拥有严谨的格律,用现代话来理解,至少具备六大基本要素,即:①字数相等,②内容相关,③词性相当,④结构相称,⑤节奏相应,⑥平仄相谐,以这幅对联为例,列举如下:
观音山上观山水
①字数相等:7字,故下联也要七个字;
②内容相关。不仅仅是描述的内容,而且对联还特别限定了必须是广东省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的景点,那么就更要命了!范围更狭窄了!我们姑且当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观音山上观山水”,可以理解为A、我们爬上东莞市的观音山上去观看风水;B观音菩萨在观音山上观看风水,那么下联就要跟这句对联的意思有所关联。
③词性相同+④结构相称:上联是:名词(观音山:地名)+方位词(上)+动词(观)+名词(山水),下联也必须是这样的结构,同时“观”字在这里既是名词(观音)又是动词(观山水),一词多性,且“山水”又是个并列词语(山和水是并行的词语,那么下联也要这样的结构!
⑤节奏相应。上联是:3+1+1+2(“观音山+上+观+山水”)=4+3(“观音山上”+“观山水”)结构,那么下联也必须是一模一样的。
⑥平仄相谐。所谓的平仄,是指汉语发音的音调,古音分两大类五音调,其中用现代汉语的音调来描述,即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属于平声字,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和入声(古音(现代普通话话没有了,仅存于地方语言内,如粤语等)属于仄声字。对联的规律是上联的平仄要和下联的平仄恰恰想法,且无特殊语言的前提下,最后一字是仄声字的为上联,最后一字是平声字的是下联,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下联的平仄推出来: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囗囗囗囗囗囗囗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我们姑且将其列为“宽对”好了,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仄、平、仄,这样下联的平仄就应该是:
下联:
平仄:囗仄囗仄囗仄平
其次,对联的九大禁忌也要熟悉,不然写了错句,行家一看就会知道你的底细: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这个我就不赘述了。
——然后我们依据这六大元素来评点您的对联,您的第一二字“佛在”不是人名,对不起“观音”,大错!您的第五字“观”与上联“观”字重复,大谬,犯“合掌”之禁忌!最后俩字“心中”是偏正结构,对不上“山水”并列词语,大错!以上几个错误属于基本错误,如同我们把女人认定为男人一样,这已经证明您对对联一窍不通了,正如“一个坏鸡蛋只需要尝一口证明这是坏鸡蛋,就没有必要把坏鸡蛋全部吃掉”的原则,其他的点评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形式都过不去,谈何内容呢?穿乞丐服的女子一定不是美女(黄蓉除外,她是故意的)!所以您这幅对联入围都不可能,谈何获奖呢?70万就别想了,看看评委们是不是心疼您也用了功,给个7分钱就已经很慷慨了(开个玩笑而已,绝非嘲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