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士对君王说可活到80,君王40岁就死了,为何还说准?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这个40岁就去世的君王就是魏国的君王曹丕,而这个给曹丕看相的相士叫做朱建平,是当时比较有名望的相士之一。能被君王叫去相士的朱建平,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陈寿就这样评价过朱建平:“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非常之绝技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相士的看相水平之高。
朱建平并不是一开始就给曹丕看相的,最初他也是在街边摆摆摊子给人看看相而已。正是因为他的看相水平高超,所说的话十有八九都能灵验,渐渐地,来找他看相的人越来越多,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于是曹丕也有了找他看相的主意。当时的曹丕还没成为君王,在一次邀约中,朱建平看到曹丕正要骑马出去,他看了看马,就说这马即将要死了。结果没过多久这马真的死了。周围的人十分震惊,都说朱建平的相术灵的很。于是朱建平的名字更加大了,他与曹丕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
后来曹丕登上了帝位,在一次宴会中曹丕就问了朱建平一个问题自己能活到多少岁。其实这算是一个比较普通的问题了,但是提问者换成了君王,这个问题就成了送命题。对于朱建平来说,如何回答好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想了一会,最终他说曹丕能够活到80岁。但是事实是曹丕40岁就去世了,但为什么还说朱建平说的准呢?因为80是40的2倍,只是当时朱建平说的很含蓄罢了。毕竟说话也是一门艺术。
其实当时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也不知道,但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神算预言曹丕能活80岁,曹丕40岁就驾崩了,曹丕临死前却说:算得真准
三国时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争霸的事迹让后人谈论不止。时至今日,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作为历史上的大乱世,这一时期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不能够安居乐业。
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魏国了,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魏国就走上了强大之路。三国时期不可缺少的就是能人异士,最为知名的就是诸葛亮,能掐会算,上知天文,下至地理。是三国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曹操开始称魏王之后,他的野心就不断的膨胀,只不过在他在位期间没有称帝。到了曹丕时期,刚刚 即位 的曹丕就逼迫了汉献帝让位,不过汉献帝退位之后,他的结局也是非常好的。曹丕没有杀他,反而封他为山阳公。
曹丕还是世子的时候,发生在他身上一件事。当时有一位江湖人称神算子的人,给曹丕算命,不得不说此人算 的非常准 。他预言曹丕能活到80岁,曹丕在40岁死了的时候,却说他算的真准。这就很让人不理解了。
那么为何曹丕会在临死前这么说呢?先来看看此人是谁,他就是朱建平,三国时期的顶级神算子,只不过他的一生没有出山辅佐谁,否则也会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三国时,他精通相术,在街头巷尾给人们看相。
由于朱建平看相看 的非常准 ,一点一点的,名气就越来越大。最终朱建平的名字传到了曹丕耳中,作为曹魏的世子,有很多事都想问一问这位大师。后来曹丕让人邀请朱建平到府中给大臣们相面,同时也要给自己相面。
朱建平对这些大臣们的相面都非常准确,比如当时夏侯威,朱建平对他说道“您四十九岁时将能位至州牧,但也会遇上灾厄,若能挨得过此厄,你的寿命可活到七十,而且仕途上更能到达公辅。”
之后夏侯威的命运果然与朱建平说得一样。给众多大臣们看完相之后,曹丕忍不住对朱建平说道:“您看看我能够活到多大岁数?”面对当时的曹丕,这时候的他还是五官中郎将,朱建平对他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当时曹丕听了这话是非常高兴,毕竟能够活八十岁,已经是非常长寿的了。
等到曹丕四十岁的时候,他身患重病,这时候的曹丕刚刚明白过来,朱建平是话里有话。朱建平说我能够活到80岁,意思就是昼夜加起来。这一点是曹丕没有想到的。没过多久,曹丕就驾崩了,这时候的曹丕已经是皇帝了。他驾崩之时仅仅四十岁。
此人预言曹丕80岁死,曹丕40岁便去世,临死前却说:算的真准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三个当中出了不少能人异士,诸葛亮懂得五行八卦,能够夜观天象。司马懿可以隐忍苟且取天下,曹操是胸怀大略,左慈可以凭空变出饭来,上万的士兵,也抓不住它。但这些能人异士,我们不能够忽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建平。
他在历史上被提及的次数不是太多,但是他是一个精通算命的,江湖称他神算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他,他曾经给曹丕算命,他预言曹丕能活到80岁,曹丕在40岁死了的时候,却说他算的真准,这究竟是为什么?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省)人。精通相术,于街巷之间为人相面,效果非常灵验。三国时,他精通相术,在街头巷尾给人们看相。当年曹操听了他的事迹,就把他叫到宫中来当郎官。
起初,颍川的荀攸、钟繇与朱建平关系很好,荀攸先去世,孩子还很小。钟繇帮助荀攸料理家事。他想把荀攸的妾嫁出去,给人写信说:“我和荀攸曾经让朱建平相面,朱建平说:‘荀攸虽然年少,但是他的后事得托付给钟君。’我当时不以为然,于是戏弄说:‘只是把你的妾阿骛嫁出就是了。’没想到荀攸真的早死,当时的戏言竟变成真的了!今天想把阿骛嫁出去,让她找个好人家。回想朱建平的神妙,令人惊叹。就是古代相人名家唐举、许负也不能与之相比。”
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有一次宴请三十余人共坐,曹丕问起自己能活多大岁数,朱建平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又令他为在座的众宾一一看相。朱建平对夏侯威说:“您四十九岁时将能位至州牧,但也会遇上灾厄,若能挨得过此厄,你的寿命可活到七十,而且仕途上更能到达公辅。”又对曹彪说:“您将统领藩邦,五十七岁时有刀兵之灾。要妥善预防。
最后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了。可是曹丕称帝之后,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没过几年他就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说来也是奇怪,在曹丕40岁的时候他身患重病,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的亲信叫来,告诉他们”朱建平说我能够活到80岁,意思就是昼夜加起来,现在我已经40岁了,我的命数应该走到了尽头,他算的是真准啊!“果然不久之后曹丕病亡。
在历史上陈寿这样评价他,:“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昔史迁著扁鹊、仓公、日者之传,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故存录云尔。”
他能够和华佗周公平起平坐,我们就足以见到它的相术是多么的高超了。
曹丕为何活不过八十岁?朱建平的相术准吗?
古代的相术大师朱建平曾经预言,曹操次子曹丕活不过八十岁,运气背的话连四十岁也熬不过去!关键是曹丕后来果然只活了四十岁,你说神不神?
朱建平最初只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看面相的先生,他常常走街串巷,替民间百姓们看相,因为每次看相都很准确,所以名气渐渐地大了起来。曹操惜才,听说民间竟有朱建平这样的人才,迫不及待将其招揽过来,于是朱建平就成了一个曹操麾下的一名郎官。
那时曹操次子曹丕正担任五官中郎将的职位,有一次曹丕举办宴会,邀请了诸多能人异士和官场同僚们,其中就包括看相的朱建平。
宴会中途,曹丕趁着酒兴问起了朱建平:“朱兄,你看看我的面相如何?能活到多少岁?”朱建平看过后回答到:“您的寿命是八十岁,但是在四十岁的时候会有一场灾难,一定要小心防备啊!”
曹丕知道了自己的寿命,便又让朱建平为在座的宾客们也看看面相,也算是热闹气氛了。于是朱建平一一给在座的宾客们看相。看到夏侯威的时候,朱建平说:“这位兄台49岁便能当上州牧,但是也要小心灾祸,这条坎过去了,那您的寿命便能上至70,仕途也能更上一层楼。”说得夏侯威小眼神都亮了起来。
看到应璩的时候,朱建平又说:“这位兄台能活62岁,最少也能做到常伯,皇帝身边信任的近臣,但那时您便会遇到灾祸。在您去世的前一年,您会看到一只白狗,其他人都看不见的白狗!”
接着,朱建平继续给其他人看相,到了曹彪的时候,朱建平说:“您将来是统领藩邦的大人物,但57岁那年有兵刃之祸,切记小心防备。”
此时朱建平在宴会上看过面相后说的话,后来都一一应验,大家深感朱建平对相术的精通,就连当初名气很高的相人唐举、许负都不能和他相比,估计也只有隋唐的袁天罡能和他一较高下。
曹丕在四十岁的时候得了重病,他无力地躺在床上,对大家说,当年朱建平预言我能活80岁,没想到他指的却是白天和黑夜加起来80岁,我的命数已尽!后来曹丕病逝,应验了朱建平的话。
夏侯威49岁任兖州刺史,他想到了朱建平对他说过的话,便提前备好遗嘱。12月初他果然患上疾病,不过后来病情逐渐好转,他以为自己能躲过这场灾难,便在30日那天晚上提前庆祝。谁知道当天半夜他病情复发,一命呜呼!
最神奇的是应璩的经历,他61岁的时候去官府上班,结果就看到了大门口的白狗,当时他灵光一现,想起了朱建平的话,赶紧问身边的人看到那条白狗了没有,不过大家都说没看到,那一刻他懂了,朱建平的预言成真的,他不想虚度光阴,便趁着仅剩的一年寿命尽情玩乐,后来多活了一年,63岁才去世。
曹彪在57岁那年,和王凌一起叛乱所以被杀。这样一看,朱建平莫不是神仙下凡?他怎么能这么准?
精通看人的面相就罢了,朱建平还会看动物的面相呢,比如说马。有一次曹丕正牵着一匹马准备外出,谁知道朱建平碰见了,指着曹丕的马就说:“这匹马今天就要死了。”曹丕不听,直接上马,可是平日里温顺的马儿竟突然发狂,还咬破了曹丕的膝盖,曹丕剧痛,一刀就杀死了这匹马!
从此曹丕明白了一个道理,父亲的话不可以不听,朱建平的话却是不能不听啊,因为他说的话太准了!
三国时期的三位神算分别是谁,各有怎样的才能呢?
朱建平善相面
《三国志》:“朱建平,沛国人也。善相术,于闾巷之间,效验非一。太祖为魏公,闻之,召为郎。文帝为五官将,坐上会客三十馀人,文帝问己年寿,又令遍相众宾。”
朱建平是曹操手下的郎官,曹操当魏公的时候,听说朱建平善于相面,因此将其征召过来出任郎官。他为人沉稳,尤其精通相面之术,且十分应验。有一次曹丕宴请宾客,特意请来朱建平为宾客相面,当时宾客喝的十分高兴,于是曹丕就让朱建平先为自己相面,朱建平走到曹丕的面前,端详了片刻,然后对曹丕说:“您能活到80岁,但40岁时会有灾难,希望您能多加小心。”,曹丕听后嘿嘿一笑,于是让朱建平给其他宾客相面。
《三国志》:“建平曰:“将军当寿八十,至四十时当有小厄,原谨护之。”谓夏侯威曰:“君四十九位为州牧,而当有厄,厄若得过,可年至七十,致位公辅。”……谓曹彪曰:“君据籓国,至五十七当厄於兵,宜善防之。”
朱建平走到他们面前,一个一个的仔细端详,然后思考了一会后,对夏侯威说:“您49岁的时候能官至州牧,但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遭遇厄运,如能躲过厄运,你将活到70岁,以后官运会更旺,可能会到达公辅”。说罢,朱建平又对应璩:“您的寿命是62岁,做官能做到常伯,您去世的前一年,会看见一只白狗,且只有你能看见,别人看不见。”
说罢,朱建平最后对曹彪说:“您将来能掌管一方,但57岁的时候有刀兵之灾,希望您妥善预防”,随后朱建平又给其他宾客相面,现场十分热闹,由于朱建平向来相面很准,所以这些人都记下了朱建平的言论。后来钟繇听说朱建平善相面,于是和荀攸一同找朱建平相面,朱建平于是对他们说:“荀攸虽然比钟公小,但是会走在钟公的前面,将来还要靠您照顾他的家人,而您还会将他的小妾嫁给别人。”,当时钟繇和荀攸也没有在意,大家都哈哈一笑。
结果多年后,所有的事情都一一应验了。曹丕40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于是对左右的人说:“朱建平当年为我相面,说我能活到80岁,40岁时会有灾难,如今果然应验了,他是把昼夜加起来算的,如今我觉得我的命数走到尽头了”,不久,曹丕驾崩。
夏侯威后来成为了兖州刺史,结果49岁那年得了重病,病中的夏侯威想起了朱建平的预言,于是立下了遗书,并准备好了后事,不久后,夏侯威的病情有所好转,当时正处于十二月的下旬,等到了三十日傍晚,夏侯威让府吏准备好酒食,于是对他们说:“我的灾难马上就要过去了,明天早上鸡一叫,我就五十岁了,朱建平说我49岁有一难,过去就好了。”,于是宴请官吏,喝的大醉而归,结果半夜时分,夏侯威突然发病,随即就去世了。
应璩61岁的时候当上了侍中,有一天去官府的路上,他看见一只白狗从身边跑过,便问及身边的人,但他们都说没看见,于是应璩想起了朱建平的预言,马上与友人相聚,并四处游玩,以此安度余生,一年多后,应璩去世,享年63岁。
曹彪后来被封为楚王,那一年曹彪正好57岁,他想起朱建平的预言后内心有些不安,结果后来他与王凌合谋反叛,事情败露,因此被杀。
而荀攸确实死在了钟繇之前,荀攸死后,钟繇负责照顾他的家人,还将荀攸的小妾嫁给了别人。综上所述,朱建平相面全部应验,因此被称为曹魏时期的奇人。
张裕算出刘备死期
张裕,蜀郡人,刘备攻取益州后,大量提拔任用刘璋的手下,张裕也被任命为州后部司马。公元218年,刘备想与曹操争夺汉中,于是问周群,周群回答说:“主公能得到汉中的土地,但却得不到汉中的百姓,出军或有不利,希望您谨慎从事”,刘备随即又问张裕,张裕于是劝谏刘备说:“主公不可以去争夺汉中,大军前去一定不利”。但刘备坚持己见,还是出兵汉中了,后来汉中战役取胜,果然如周群、张裕所料,虽然得到了汉中土地,但汉中百姓却被曹操迁走了,而军事上虽然取胜了,但也遭受了损失,比如吴兰、雷铜两员大将战死等等。
张裕不仅会算,还精通相术,他常常照镜子给自己相面,觉得自己命运不好,将来会遭受死刑,悲伤之至,一度扑倒在地。
《三国志》:“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后来有一次,张裕私下里对别人说:“岁在庚子,天下将变,刘氏可能要灭亡了,刘备得益州9年后,就会病逝”,结果有人将张裕的话告诉了刘备,刘备听后大怒,本来就对张裕不满,于是下令将张裕下狱,诸葛亮等人觉得张裕向来有才能,希望刘备能免他一死,但刘备觉得张裕向来狂傲,无法忍受,于是将张裕斩杀,并暴尸街头。
然而实际上,张裕算的很准,曹丕后来在公元220年代汉自立,而此年正是庚子年,刘备得益州是公元214年,死在公元223年,前后正好9年。
奇才吴范,算出关羽被抓时间
《三国志》:“范曰:“虽去不免。”问其期,曰:“明日日中。”权立表下漏以待之。及中不至,权问其故,范曰:“时尚未正中也。”顷之,有风动帷,范拊手曰:“羽至矣。”须臾,外称万岁,传言得羽。”
当时孙权帐下有一人,叫做吴范,他精通天文地理,善于算卦卜算,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公元220年,孙权与吕蒙设计袭取关羽,于是与众大臣商量,很多人都说关羽勇猛无敌,此计难成,孙权不信,于是去问吴范,吴范思考后说:“可以实行“。后来,吕蒙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这时关羽派人请降,孙权随即问吴范:“关羽真会投降吗?”,吴范说:“他有逃走的天象,只怕是诈降”。孙权于是派人打探,不久有人来报,关羽已经率部离开麦城。
吴范听后说道:“虽然离开了,也逃不了,一定能抓住他”,孙权问道:“何时能抓住?”,吴范答到:“明日正午”。孙权于是设置漏表滴漏来记录时间,等到了第二天中午,依旧没有时间,孙权问其原因,吴范说:“时间还没到”,不一会,有风吹动帷帐,吴范拍手大笑说:“关羽抓到了”,很快,帐外高呼万岁,有人来报,关羽抓住了。从此,孙权对吴范更加敬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