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的辈份为什么这么奇怪?
郭老师的徒弟是按照【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八字科给名的,就是这八字的都是一个辈分的,都是郭老师的徒弟,同一辈分的师哥师弟,师兄弟其实正经说起来是按照郭老师收徒给字誊在家谱上的顺序来决定的(也有一些是带艺投师的,虽说入门晚,但给的字还是高一些的),但是平时大家关系不错,而且某些早入门的弟子岁数可能比后入门的弟子还要小,所以一般他们相互之间都是按年龄大小称兄道弟的
八字科现在收到霄字,应该明年会有龙字科了吧(不算今年某云字师兄自降辈分)
现在德云社还有一部分演员是高峰高老板的徒弟,给的【昊】字,还有一些是于大爷的徒弟,还有一些是孙越老师的徒弟,这四位算师兄弟,是同一辈分的,他们的徒弟们也是同一个辈分的,算师兄弟
往下一辈说,岳云鹏和栾云平已经收徒了,给的【筱】字,【筱】字这几位管【云鹤九霄龙腾四海】那些位就得叫师叔或者师大爷,管郭于高孙这四位得叫师爷爷,正经起来得这么叫,其余时候大家也都是随年龄大小来的,比如高峰高老板那是八字科正经的师叔,但是高老板岁数跟他们差不了太多的,一般时候也都是叫高老板哥哥,孙越也是同理,岳岳管他也是叫哥,但他正经是岳岳师叔
全社辈分最乱的要数俩人,一个是谢金,辈分太高了,比郭老师还得高一辈,八字科管他得叫师爷,更不用说筱字的了,得叫老祖,这往后台一待,就得供起来了,没法处了,所以平时也不按辈分来称呼,都是好哥哥好弟弟,想起师爷当年也想自降辈分,奈何云金实在不好听啊
一个是张云雷,来得最早,娃娃腿跟着郭老师,云字科里边也是排前的,但是岁数小,嘴又甜,管谁都叫哥哥,小辫儿还是郭老师小舅子,跟郭老师是一个辈分的,社里随师父管小辫儿的叫姥爷,管小辫儿叫兄弟,郭麒麟和王九龙,正经管小辫儿得叫老舅,但是这仨人作科又都是一个辈分的师兄弟,照说小辫儿跟孙越是平辈,按相声门里的辈分,小辫儿叫孙越胖叔叔
我就想着于谦老师的儿子于思洋,也是正经给了云字的了,算起来也是云字科的师兄,到他登台说相声的时候,可能筱字的都收徒了,这辈分又该折腾一下的了,还有郭汾阳,早就拜了于谦老师的了,他管他老舅得叫师哥,如果张云雷收徒了,就是自己老舅的徒弟管自己得叫师叔,哎呀,突然好期待十年后的德云社呀,捋辈分都能玩出花来。
相声圈里的“干爹”含金量有多高?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相声圈里的“干爹”简直多如牛毛,认“干爹”现象更是蔚然成风。
认干爹最多的据说是 陈寒柏 ,目前知道的一共有六个干爹,分别是 石富宽、常贵田、师胜杰、杨志刚、刘文亨和范振钰。
稍逊于他的是 李金斗, 有三个干爹,分别是 高英培、王长林、李伯祥。
而干爹认得最“左右逢源“的当属刚刚在《央视首届相声小品大赛》上取得相声组第一名的 王彤 ,他的干爹是侯耀华,相声门师父是冯巩,评书门师父是郭德纲……
除了陈寒柏,师胜杰先生还收了两个“义子”,分别是 高晓攀和苗阜 。
除了师胜杰,苗阜还有一个干爹,是相声名家 李伯祥 。
李伯祥今年已经八十岁,前阵子也在央视相声大赛上亮相,口条依然清晰,身体依然健壮。李伯祥也有干爹,那就是相声大师 刘宝瑞 。
可以看得出来,相声界认“干爹”收”义子“的现象相当普遍,几乎人人都有。于谦的干爹是郭德纲的师父候耀文,郭德纲的干爹是范振钰,王月波和李菁同时拜了贾建国为干爹,于谦和郭麒麟既是师徒也是”干父子“,郭德纲和陶阳既是师徒也是”干父子“。
认”干爹“现象之所以如此普遍,跟相声界一向重视 辈份与师承 有关系,能耐再大,攀不上相声大师或者相声名家,想要出头也很难。所以说白了,认”干爹“就是认人脉。
因此,“干爹”的含金量也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
有些“干爹”认的是 情份 赶上了,”干爹“”义子“什么的也就是改一个称谓而已。就算不称”干爹“,也是 亲如父子。像于谦和郭麒麟,从小一起的情份,再加上父辈的信任,这样的”干爹“含金量就高。
有些”干爹“认的是 事儿 赶上了。比如在《花样男团》里,金圣柱认了郭德纲为”干爹“,郭德纲也欣然应允。但是这个”干爹“含金量就低。一则当时两人都有些逢场作戏的意思,二则两人平时的活动也很难产生交集,可以交流的地方太少。
有些”干爹“属于“ 捆绑式 ”的。一般哪两位相声演员私下的关系达到了一定程度,会约定收的弟子要认对方”干爹“。师胜杰和侯耀文,郭德纲和于谦,都是这样做的。所以,说起于谦的”义子“能有百十位,但真正亲如父子的,恐怕不多。
当然也有”干爹“相当辣眼睛的,就不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你对相声圈”认干爹“的现象怎么看?留下评论一起聊聊!
【 娱乐 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赞一个、粉一个再走咯】
很高,相声圈里的“干爹”们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点,有名望、有本事、有势力,这三个“有”的程度和干儿子数量成正比。
另外还有一个“有”是:有感情。但这个“有”在相声圈是放在最后考虑的问题。
一、相声圈的“干爹”们都不简单
在相声圈一般来说只要是有头有脸的艺人都会有人拜其为干爹,比如马三立是杨少华的干爹,刘宝瑞是李伯祥的干爹、高英培是李金斗的干爹,师胜杰是苗阜的干爹,于谦是孟鹤堂的干爹......其中在当干爹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张寿臣,他收的干儿子很多,其中甚至还有理论上平辈的高凤山。
这些“干爹”们要名气有名气、要本身有本事、要势力有势力,所以只要他们愿意收,相声圈想拜他们为干爹人大有人在,但他们收干儿子的标准有时候比收徒还要苛刻一些,除了干儿子必须具有相当的水平之外,“感情好”也是一个重要考虑标准。
在相声圈,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没有师承的海青也会收干儿子,比如著名相声作家廉春明,由于他在相声圈的威望很高本事很大人脉也广,其门下的干儿子也是不少,知名的就有郭德纲、于谦、汪洋、徐德亮、方清平和付强等人。
二、为什么相声圈“干爹”文化如此盛行
相声艺人为什么要拜干爹呢?
一是为了学本事,相声行业想学本事最正规的渠道就是拜师,但拜师流程麻烦不说还有唯一性和指向性,也就是说你不能再拜第二个师父。当你想跟你师父以外的相声前辈学本事的时候,拜干爹就是一个最好的方式,这也是相声行业默认的可以传授本事的途径之一。
二是为了吃饭或吃好饭,比如理论上是寿字辈的高凤山为什么要拜同为寿字辈的张寿臣为干爹呢?首先张寿臣当然有本事,其次两人岁数也合适,张寿臣比高凤山大22岁。最关键的一点是高凤山出身乞丐,在相声圈根基很浅,想在这个行业混饭吃就必须要有个好靠山,由于高凤山之前已经拜师高德亮,所以他选择拜张寿臣为干爹。
像杨少华拜马三立为干爹,孟鹤堂拜于谦为干爹,倒不是因为吃不上饭了,那不是想吃更好吃的饭嘛。
三是拉帮结派,比如著名的侯耀文、石富宽和师胜杰三人互认对方徒弟为干儿子的做法,当然我们首先得承认三位相声名家确实感情很深,但这个互认干儿子的做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拉帮结派的实际作用的,他们三人门下的徒弟和干儿子们目前已经占据了相声界半壁多的江山,如果团结起来那将是一股极其庞大的行业垄断力量。
四是感情好,有的艺人确实因为和干爹感情好,为了证明和巩固这种感情,如果不能拜师的话那就拜个干爹吧,不过这种纯粹的情况确实很少见,所谓“有感情”大部分也是建立在有本事、有势力的基础之上的。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光说理论显然太枯燥,咱们不妨拿两位干爹数量比较多的相声艺人来做一个具体分析,看看他们的干爹成色如何,又是为什么要拜。
陈寒柏,目前在相声圈已知的干爹有六位,常贵田、师胜杰、石富宽、杨志刚、刘文亨和范振钰。
这其中,师胜杰和石富宽地位特殊,因为他们本身和侯耀文就有互认徒弟为干儿子的约定,因此陈寒柏拜他们两位为干爹也是谨遵师命,没有可指摘的。
常贵田和侯耀文之间虽然没有类似约定,但他们俩关系同样深厚,作为侯耀文徒弟的陈寒柏拜常贵田也是容易理解的,而且常贵田是常家相声的长子长孙,在相声行业的地位和威望是很高的。
杨志刚、刘文亨和范振钰这三位都是天津相声名家,也都有不小的本事,不论是学艺还是在天津相声圈建立人脉,陈寒柏拜他们为师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句公道话,别看外界对陈寒柏拜干爹有很多不友好的言论,但在相声行业内部,他拜的这些干爹都没有什么争议,这属于典型的内行无所谓,外行吵翻天的案例。
郭德纲,目前在相声圈已知的干爹有3+2位,前面的三位是靳金来、范振钰和廉春明,后面的两位是师胜杰和石富宽。此外他还在相声行业外有一位干娘,曾是评剧演员的张少华。
郭德纲拜靳金来主要是为了学艺,当初他一马双跨拜了杨志刚和靳金来为师,除了跟他们学艺之外,还跟靳金来的朋友杨乃华学戏。
郭德纲拜范振钰为干爹有学艺的成分也有借蔓儿的意思,一方面范振钰是马三立的徒孙,身上有本事,郭德纲可以跟着老爷子学东西。另一方面范振钰毕竟是火爆一时的高范组合,在北京和天津都有极高的声望,当范振钰的干儿子也能建立不少人脉。
郭德纲拜廉春明为干爹则主要是为了人脉,因为廉春明和马季关系极深,在相声圈、小品界和喜剧界都有极高的威望,连赵本山都要找廉春明写剧本,可以说拜了廉春明就等于接近了马季,同时也和中国喜剧界大部分大腕能建立联系,这对成名前的郭德纲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两人见面没几次就正式拜了干爹。
有的人可能不了解廉春明的能量,举一个例子像马季收王谦祥李增瑞为徒,就是听了廉春明的推荐。唐杰忠收徒更是直接让廉春明替他做决定,他相信廉春明的眼光和水平。马季没见过郭德纲,为什么给德云社题词,为什么在电视台夸奖郭德纲,这中间都有廉春明的作用。
为什么郭德纲的干爹有两位需要特殊标明呢?因为按照侯耀文、师胜杰和石富宽的约定,郭德纲应该也是师胜杰和石富宽的干儿子,但在公开场合郭德纲从未说明这层关系,包括师胜杰去世郭德纲称呼他也是叔,因此只能单独列出来,具体人家怎么论咱们吃瓜群众不太好猜测。
综上,相声行业的干爹文化有其 历史 根源和现实特殊性,是行业内部约定俗成的文化,本身没有什么可指摘和议论的,作为普通群众,我们权且当谈资即可。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实话实说,相声圈里的人虽然热衷认干爹,但是干爹在相声界的含金量并不高,这些义子们之所以认干爹,无非就是找靠山、攀高枝、借人脉,并且希望有师父教不到的地方,干爹能给指点一二,学点能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相声界干儿子最多的是于谦(也可能是世界上干儿子最多的),郭德纲于谦私下曾经有过约定,谁的徒弟都是对方的干儿子,于是郭德纲德云社所有徒弟,全管于谦叫干爹!足足有一百多个,而且名单还会越来越长,谦哥绝对的“奔跑吧!干儿子”代言人。
而中国相声界干爹最多的是陈寒柏先生,陈先生认干爹的热情超过了所有相声界同行,绝对的空前绝后,陈先生共计有六个干爹,一个干妈,分别是:石富宽,常贵田,师胜杰,杨志刚,刘文亨,范振钰和魏文华,堪称“干爹去哪”的代言人。
咱们公平的说,相声艺人认干爹,有想学能耐长本事的因素,毕竟每一个演员的能耐都是有限的,每一个做师父的也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精通,所以在相声界讲究博采众长,这也无可厚非,但是非亲非故的,又不拜师,谁愿意教你呢?所以相声演员在师父之外,又会认很多干爹,平常干爹会给干儿子说说活,指点一二,大部分相声名家都有干爹,基本都是这种情况。比如李金斗认李伯祥当干爹,郭德纲认范振钰当干爹等等。
但是现在的相声演员认干爹,给人的感觉是,怎么看都是在找靠山!一般相声演员都有师父照顾,但是也有名气不大功底不强的师父,帮不了徒弟太多,所以徒弟只好到处认干爹,希望干爹能给自己的事业发展更大的助力。苗阜就属于这个情况,苗阜的师父郑小山帮不了他太大的忙,于是成功挤进主流相声界的苗阜就认李伯祥当干爹,来给自己当靠山,毕竟李快嘴在中国相声界是一位很有分量的老艺人。
但是别看干爹这个身份在相声界的含金量不高,但是他还是成为了一部分相声演员想成功的一条捷径。比如前面提到的陈寒柏,陈寒柏是侯耀文先生的徒弟,在侯先生在世的时候,陈寒柏在相声界也曾经红火一时。但是随着侯先生意外去世,本来就半路出家相声功底差劲儿的陈寒柏一下失去了靠山,于是精明的陈寒柏四处认干爹,其疯狂的程度绝对是“中国好干儿子”,连仅仅大他四岁的师胜杰先生都能认当干爹,不知道他那个爸爸怎么能喊出口。
相声界认“干爹”的起源无从考证,也非相声界的“特产”,斗蛐蛐的、干厨师的、玩书法的都有认干爹的传统,影视圈尤为盛行。 说到底、也无非就是名利二字 。
从效率方面,相声界认个“干爹”比拜师省事得多,磕个头或举行个简单仪式、送上一份厚礼再叫一声“干爹”,就成了。认亲爹可就难了,最关键的是亲娘得答应不是。
拜师的繁文缛节就更多了,厚礼不说、还得从“口盟”到“摆知”,师徒互访三年,正式拜师时还要有“三师”,拜完了祖师爷还要拜师父和“三师”,要是膝盖质量差的主、估计拜完师后还得休息个把月、弄不好还得去医院看骨科。
所以,认“干爹”再相声界十分受青睐,但和影视圈女星认“干爹”带有某种暗示和色彩不同,相声界纯粹就是为了拜码头。
很多相声艺人原先已经有师承了,为了多学一些能耐和多一个靠山,就以“认干爹”替代拜师,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解决了一个难题。
至于说认个干爹有多少含金量,这个就不好一概而论了。 如果为了学艺而认干爹,那应该算是无价的吧;如果为了博名气和被提携,那所谓“含金量”就是礼物价值了 。
名利场所尔,没有人会纯粹为艺术而认干爹,攀高枝和学艺并重而认个干爹、比起把拜师和认干爹办成一场交易的行为、已经算是“清高”了。
一个知道为何而来、一个知道为何而拜;一个以名换利、一个以利换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么就别谈什么“含金量”了。难道你会对着一本花五百块钱买来的假证书、质问其有多少含金量吗?那就是浪催!
认干爹可要把眼睛 擦亮,弄好了会给你指条星光大道,重金捧月,弄的不好就回碰见猴二那样的,给买俩假包,吃吃喝喝的把你睡了,最重要的是 毛用都没有,啥忙帮不了,还弄的自己我一身骚!
按照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民俗,认干爹的目的,是因为孩子的八字太硬或者太弱,需要找个在八字上跟孩子相生的人,来中和一下,就跟酸碱适中一样,后来认干爹慢慢变了味儿,逐渐成为一种抱大腿,攀大树,找资源的行为了。
认“干爹”这个事情,不光相声圈子里有, 娱乐 圈也比比皆是。女明星喜欢认干爹,男的笑星也一样爱认干爹。
相声界认干爹最多的,要数陈寒柏了。这老哥自身长了一张干爹年纪的相貌,却认了至少5个干爹,师胜杰,常贵田,实付款,刘文亨,杨志刚。
要说相声这个圈子,认干爹无非也就这么几种:要么是真交情,交情到了那个份儿上,拜了干爹,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别人也说不着什么,谁敢保证自己以后不会遇到一个让你崇拜敬佩又能提携你的人?认个干爹又不是什么有损道德的事情。
要么就是为了学能耐,毕竟相声界讲究的是博采众长,你能耐有限,又无亲无故,不去拜师,谁愿意去教你?所以很多相声演员,在除了拜师之外,还会认很多的干爹。
还有一种就是为了找靠山,相声这门行业,是从平民大众阶层起来的,江湖气很重。就算你有非常上乘的功夫,可独步天下,没有山头,没有高人的庇护,也不见得能吃得开。有的师父不太给力,能教徒弟一些吃饭的本事,但却帮不了徒弟太多,这时候徒弟就会逮着机会认干爹,以盼干爹能为自己的事业上增添动力。
虽然认干爹这种事情很正常,但动不动就跑去认别人当干爹的人,就多少显得太功利了些,像陈寒柏老哥这样,一下子认了多达五六位干爹,也有点太奇葩了。
现在信息化时代,拜干爹的目的,我觉得更多的就是功利性,而非感情性。
所以说 娱乐 圈也好,相声圈也好,所认的干爹基本上都是有实力或者有名望的人,找干爹的目的就是名和利,要是干爹是一个挑大粪的庄稼汉,管你人品再怎么好,你会吗?
就如同郭德纲,他想捧哪个徒弟,就在把这个徒弟编到自己写的段子里,说多了,大家自然就知道这个人了,这就是流量口的力量。
如果老郭这种咖位的人也广开大门,我估计相声这个圈子里想当干儿子的人,都会挤破大门槛吧。
过去的艺人师承关系,言传身教是为传承技艺生存的必经之路。认干爹是攀亲扬名的陋习不应再提倡。如今的拜师和认干爹之风有混淆视听之嫌,也应在整顿理顺之日程,也很难积重难返!呼吁有关部门及学者专家应特别制定措施。老百姓人微言轻恐难起作用吧???
师胜杰生前送给苗阜的八字忠言,很多相声人都做不到,是哪八个字呢?
这八个字就是:天分、勤奋、缘分、本分。很多网友坦言这八个字苗阜、郭德纲现时都没做到。
拿天分来说,苗阜和郭德纲都有相声的天分,打小也都痴迷说相声。勤奋来说两人也都是创作型的相声演员,也都写过不少经典的段子,也都很好学。缘分有点领路人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你想要说好相声,没有一个好的师父带你可不成。
苗阜师父(干爹)、郭德纲师父都是大师级相声演员,都算是幸运儿。最关键的是最后这个本分二字,苗阜和郭德纲都没做到。先说苗阜把,他也没有本本分分地投身于相声创作和表演中,也是经常参加综艺节目、真人秀、做评委等。郭德纲更不用说,天天忙着做主持、演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等,也没时间专心相声创作,这也是郭德纲这几年再没有前几年那么好的相声作品的重要原因。
从中国传统相声艺术传承的角度来看,拿郭德纲来说,虽然是中国相声事业的“功臣”,但是把相声带“火”以后,剑走偏锋玩起了商业相声,一度将如今的相声拉回到“解放前”。钱是赚了,名也有了,可惜中国传统相声最优秀的东西毁了,取而代之的是糟粕、低俗、耍贱、炒作。
苗阜来看可能比郭德纲稍微好一些,但是其相声功底远不及郭德纲,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是经常犯“混”,因为张云雷事件,他的演出截图也被人晒出来,其本人也不得不做出道歉。
总之,郭德纲和苗阜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两位相声新秀,要想取得像侯宝林、马三立、师胜杰、马季等老一辈相声前辈那样的成就和影响力,还差得很远。中国传统相声艺术的传承需要一批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相声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