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结婚风俗 河南的彩礼嫁妆?
河南的彩礼是根据男方家庭条件来定的,一般来说,彩礼是给女方父母的,不过有的父母会给自己闺女,有的父母会给女儿的女儿,有的父母会全部留给女儿自己,还有的父母是给女儿的女儿,这些都是看父母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男方家里条件好的话,彩礼给的多,男方家里条件一般的话,彩礼给的少一些,这些都是根据父母的,没有什么规定的,一般来说,男方家庭条件好的话,女方家长都会陪嫁一些东西的,比如说家具,床,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还有的女方家长会给陪送一些汽车,电动车等,还有的女方家长会给陪送一些现金等,这些也都是看女方家长的意思的,一般来说,男方家庭条件好的话,女方家长都不会要求什么的,如果男方家庭条件一般的话,女方家长会要求什么的,所以这个都是看女方家长的,这个是没有什么标准的。
河南结婚女方陪嫁什么 河南女能娶吗
嫁妆是很多地区都有的婚俗讲究,但是具体到物品上,有些时候会有些小差别。今天我们就以河南为例,带大家了解一下河南结婚女方陪嫁什么呢?河南女能娶吗?了解清楚这些地区婚俗常识,筹备起婚礼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啦。
一、河南结婚女方陪嫁什么
在河南结婚女方陪嫁中,首先是一些比较传统的嫁妆物品选择,比如剪刀、痰盂,还有梳妆台等等。这些物品一般是图一个吉祥的好寓意,现在来说已经不怎么常见了。现在比较流行的结婚嫁妆中,珠宝首饰、家电家具,还有汽车现金是最常见的。
珠宝首饰方面,主要选择的是金饰,金项链、金耳环,还有金戒指等等。而在家电家具上,通常是居家必备的一些用具选择,算是给新人的小家庭更多的助力了。陪嫁中如果有现金的话,一般是在男方的彩礼基础上增加一些当做陪嫁。
二、河南女能娶吗
答案肯定是能的。现在有不少人对河南存在地域偏见的情况,认为这个地方多骗子,女性凶悍野蛮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莫须有的看法。河南的地理位置,算是我国的中原地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受到了浓厚的儒学思想的影响,所以河南女性中其实有很多贤惠温良的人。
另外,河南在我们国内肯定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这并不代表河南女性就是土里土气的形象。相反,随着教育的提升和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转变,河南在很多人心中的刻板印象早就改观了。女性中也有很多风趣幽默,并且拥有自我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总得说来,要论河南女能娶吗答案肯定是能,但是决不能以偏概全哦。
结语:
本文给大家介绍了一些河南的婚俗常识,相信大家看完文章,对这个地区的婚恋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吧。
河南结婚风俗详细点
1、河南商丘:婚宴要喝王八汤,新人万年福禄长
商丘的结婚风俗,在新人行拜礼时,可以用鞋油、锅底灰涂抹在新郎及其父母的脸上以表同喜,抹得越多,祝福越长久。
吃喜酒是重要的部分,五六十年代基本不存在娘家人吃喜酒一说。七八十年代吃喜酒已经比较普遍,但喜酒比较简单,有二十四个盘儿。而现在喜酒是越来越丰盛,各种肉食都已经上桌,比如“王八汤”就是象征新人千年和美万年福禄。
2、河南许昌:兄长端斗更加有,犁上浇醋踩石头
婚礼当天,迎亲的人数是单数,接到新娘后刚好凑成双数,以求好事成双。回去的路上,迎亲的人要“搜查”嫁妆,女方提前包有油馍、火烧、鸡蛋等食品放在里面,增加喜庆气氛。
迎亲车仗到家门口,要绕着迎亲的车轿放鞭炮,另一人用铁丝提着一个烧得通红的犁铧紧跟其后,并向犁铧上浇醋,称为“激犁”,取的是“吉利”的谐音。男方也要给新娘下轿礼,地上放有一块红纸贴面的石头,叫“接脚石”,脚踩在接脚石上,有“脚踏石(实)地”之意。
新娘下来后,点燃两堆谷杆,新娘要从中间穿过,传说谷杆火能够辟邪。新郎的兄长或本门兄长端一个斗在前面引路,斗里面放粮食,粮食上插柏枝,柏枝上挂红枣,也有粮食上插一杆称,称上挂九枚铜钱。这叫“兄长端斗,越端越有”。
3、河南周口:看好不看隔年好,敬烟数量不能少
由媒人介绍男女双方认识。男方口袋里面必须有香烟3包以上,另外给媒人一包到了女方村庄见人就发,能间接的提高成功率。如果男方认可女方,第二天和女孩子上集,让家人见面,同时把见面礼给女孩,之后开始下礼。礼分干礼和湿礼,干礼为全现金,湿礼为物品。
注意,“看好不看隔年好”,今年见的面,一般都是本年结婚。结婚前,每逢收小麦中秋,男方要带礼物到女方家里看望未来岳母。同时,男方负责买好所有家具,陪女方上几次集,去找下婚礼当天的录象、拍照、婚纱事宜。
婚礼当天,男方要给女上方车礼、离娘费。女方到男方家里,先给未来公婆端洗脸水,费用不等。
/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84c0efc239d3d539b600bcf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934349b033b5bb584c0efc239d3d539b600bcf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4、河南漯河:恋爱结婚五阶段,新妇下厨始做饭
漯河青年从恋爱到结婚一般都要经过五个阶段:提亲、相亲、恋爱、订亲、结婚。婚宴上,新郎的父母要向客人敬酒,祝客人吃饱喝好。有好事者趁此机会将早已准备好的颜料往新郎的父母脸上抹,这叫“打花脸”。
酒过三巡,新郎新娘开始向宾客敬酒。宴会最后一道菜是丸子汤或鸡蛋汤,表示宴席结束。婚后第三天,新娘要下厨房做饭;吃了早饭,然后同夫婿一道回娘家,叫“三日回门”。回门以后一切转入正常,开始过甜蜜的生活。
5、河南南阳:夜娶习俗不复现,一曲发嫁把手牵
谈到南阳的婚俗,不能不说“夜娶”。“夜娶”是古代“昏礼”和抢婚习俗的再现,究其原因,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记载:“居民逼其虐势,不敢白昼婚娶”。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柽),受封于南阳时,看到谁家有喜事就率人强抢新娘。
为了使新妇免遭蹂躏,百姓只好“灵活”地把娶亲改在夜晚。根据南阳传统,新娘在出门时,即使心情高兴,也要装出哭相。因此,旧时南阳各地都编有很长的煽情《发嫁歌》并流行民间:“太阳出来一点红,千金姑娘上楼棚。千金姑娘楼棚跨,一溜金莲到婆家。
6、河南信阳:女子开脸男喝汤,夹块鸡肉喂虎狼
信阳淮滨、固始、息县等地,迎亲时间均在凌晨或清晨。潢川、商城县城关的习俗则在午夜。男家洞房、中堂、门、窗及树干张贴大红“_”字。新娘则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开脸”——用两根线绞除脸上汗毛。光山县迎亲时,新郎喝“龙汤”(一条整鱼或鸡肉烧制),而后掏出“封子”赏钱。
到男家后,由男家迎亲、牵亲的妇女各2名和1名递锡壶的少女等人打开轿门。新娘接锡壶后下轿,意即承当媳妇。拜堂后入洞房,先由新娘吮一口枣做的子孙汤,接着有人端来一碗鸡汤,新娘夹块肉掷于床下,意在喂虎狼怪物,以后生子好养。
河南彩礼钱一般给多少
对于农村的绝大多数人而言,以上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天文数字,如果彩礼不返还的话,将女儿嫁到男方以后,两个人又承担起了重任——每个月不停的还房贷车贷。
起于中国古代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古代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女方出嫁时,娘家会在彩礼的基础上增添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财物随女方嫁至夫家,称为“嫁妆”。
性质:
我国1950年、1980年《婚姻法》和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均未对婚约和聘礼作出规定,且都规定了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内容。
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仍存在把订婚作为结婚的前置程序,在农村尤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的彩礼也在不断提高,小到金银首饰,大到上万元的现金、汽车、住房等。一旦双方最终不能缔结婚姻,则彩礼钱的处置问题往往引发纠纷,诉诸法院的案件也逐渐增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