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嫁女儿为何要承担巨额嫁妆,是与种姓制度有关吗?
与我国的婚姻观相反的就是印度嫁女儿需要准备巨额的嫁妆,其实这与种姓制度以及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正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导致印度女性在婚姻中并没有自由,而是成为了财富的替代品,而且印度的人们对种姓制度非常认同,便利用高额嫁妆出嫁女儿,以此想要依附于高种姓,从而过上优渥的生活。
在印度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很低,很多的父母为了能够让女儿在男方家有地位,于是准备巨额嫁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如果女子的嫁妆很少,那么不仅会受到家庭暴力,还会受到其他人的嘲笑甚至是虐待,女人的生活会过得及其的悲惨。在这样的社会下,即使女子被夫家杀掉,也不会被娘家追究。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便为女儿准备巨额的嫁妆来提高女儿在婆家的地位。
另外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只允许同种姓之间结婚,不过高种姓的男人可以娶低种姓的女人,因此很多低种姓的家庭就看中这样的机会,毕竟高种姓的家庭在社会中有很高的地位。为了能够让高种姓迎娶自己的女儿,便用高额嫁妆来达到这样的目的。很多低种姓的家庭都看中这样的机会,于是嫁妆就互相攀比,以至于女子的嫁妆越来越高,到最后形成了特有的习俗。
不得不说,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印度还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以及种姓制度,真的是女子的悲哀。由此看出,在印度嫁女儿,女子只是财富的象征,即使如此,在生活中仍然得不到公平的对待,这就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只会让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印度女子出嫁为何要补贴巨额嫁妆,甚至担负男方无尽索取?
近几年来,"彩礼"这一话题,频频被人提起,尤其在农村地区,面对高额的婚礼费用和彩礼,让很多男方家庭苦不堪言,与之对应的"嫁妆"却很少被人提起。在我国男多女少的局面下,"嫁妆"的作用弱化了不少,或者说相对于数额较高的彩礼,"嫁妆"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可在印度地区,男女双方结婚,即便女方倾家荡产,也要给女儿准备一份像样的嫁妆。相对我国,这的确像一种"迷惑行为"。
男方竟在家中坐享其成,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映射的是印度女性地位的低下,尤其面对种姓制度,为了提升家庭阶级,让女儿嫁入所谓的"高门第",很多家庭才出此下策,选择以高额的嫁妆,将女儿送入其中。
即便现在,这种现象还能看到,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种姓制度下,女性地位的低下
印度至今流行种姓制度,国民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达利特,等级从高到低。有了阶级的出现,在社会待遇上,各个种姓自然不尽相同。高种姓社会待遇普遍优良,无论是教育、生活水平都高于他姓。
而处于最底层的达利特,甚至被称为"贱民",连基本的生存资格都没有。走在路上,遇到高种姓的人们,必须让路,而这种环境,会一代一代的传给他们的孩子,让整个家族,生生世世处在低种姓的悲哀中,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则必须实现种姓跨越,形成由低到高的转变。
为了成为高种姓,许多印度人在自己死后,将骨灰撒入恒河水,以此象征心灵的圣洁,改变家族名声,可这样的过程实在艰难,还有另外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将女儿嫁给高种姓,这样一来,两家互通,身份地位也就一样了。
所以,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许多家庭不惜搭上巨额嫁妆,将女儿花钱"送给"高种姓。可这样的婚姻,从来不曾征求过女方的同意,她们,更像是一张进入高种姓的入场券。许多家庭掏不出这么多的钱,不惜向银行贷款,可见这样的种姓制度,在印度的深化程度。
另外,印度攀比之风十分盛行,家家户户比来比去,你嫁妆里面有一辆小汽车,那我女儿嫁出去,就必须有一辆更厉害的车。尤其邻里之间,闲话不断,多多少少也从侧面推动了"巨额嫁妆"的现象。
高种姓借机敛财,加剧了"巨额嫁妆"的程度
高种姓的人也不傻,他们心中清楚,这些家庭到底想要什么,为了利益最大化,男方开价都不低。尤其是出身越好、阶层越高的男性,越有"资格"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房、车一应俱全,甚至婚礼的费用,也要由女方包揽。
除此外,有些奇葩的男方家庭,对于女方实在是折磨,前面说过,印度社会喜欢攀比,这种风气自然也感染了高种姓,在他们眼中,嫁妆不再是促进婚姻关系的良性因素,反而成为了突显身份地位的一个项目。
他们以嫁妆的数额,作为衡量自身综合魅力的尺码,最终,精英阶层将嫁妆数额越抬越高,普通民众为了实现阶级跨越,只能勒紧裤腰带,拼了命的追赶,形成了盛行的高嫁妆之风。
现实更加魔幻,前些年印度曝出一起多人死亡命案,就与"巨额嫁妆"有关,一个高种姓男子,觊觎迎娶女方的财产,迎娶一人便设法害死,接连杀害了好几位女性,最终敛财无数,直到案子被破,才现出真实面目。
这样畸形的婚嫁关系,早已违背了婚姻的初衷,从婆罗门到最低级,上行下效,社会终会迎来最严重的后果。
男尊女卑传统下,悲惨的女性人生
前些年大火了一部电影,名叫《神秘巨星》,讲述了一位14岁的印度少女尹希娅,突破歧视与阻挠,坚持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
电影中,印度男性对女性的恶劣态度随处可见,比如,尹希娅被检测出是女孩后,父亲就要求母亲打掉她;因为饭菜不可口,父亲对尹希娅的母亲大打出手;包办婚姻等等。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印度几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渗透。他们认为女性是卑贱的,在婚姻中,必须以财产来提高地位。
经统计,在2010年,因为嫁妆问题,导致女性受害的人数高达8000人,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男方嫌女方给的嫁妆不够或者不满意。
时至今日,在男女平等思想日益深化的当下,"巨额嫁妆"必然会成为时代前进中,被抛弃的产物,只是在印度,就不好说了。
印度的普通家庭嫁女儿,为什么要承担巨额嫁妆?
主要是因为印度的传统习俗,相当于中国娶媳妇需要彩礼一样,只不过人家印度是反着来的。
在印度女子嫁人,嫁的男子身份越高,所需要的嫁妆就越多。比如一个女子想要嫁给一个高种姓的男子,成为上等人,那么她需要准备的嫁妆要比嫁一个同一个种姓的男子高上好几倍。
你也可以说,至于嫁妆这么高,那么印度的女子可以选择单身,不需要嫁出去。只要不嫁出去,那么就不需要出这么高的嫁妆。
这样的想法是不行的,印度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如果女孩子到了年龄不嫁人,那么一定会被邻居说三道四。
印度可以说是男权思想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在印度生个男孩的家庭几乎是稳赚。只要男子狠下心来,一生不要干活也能活得有滋有彩。
一个拥有身份高种姓的印度男人,完全可以为了女方的嫁妆,完全可以结婚、离婚,然后再结婚、再离婚。几轮结婚和离婚以后,能够挣下很大的一笔家业。
所以大多数生了女儿的家庭,一生几乎是为了女儿的嫁妆而工作。甚至有些不想支付女儿嫁妆的人,在妻子怀孕的时候,一旦知道肚子里是女孩就会被打掉。
最后印度之所以需要女孩准备大量的嫁妆,是因为以前印度女孩是不干活的,所以为了养这些女孩,作为娘家人需要支付女儿在男方家的生活费。
所以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导致女孩嫁人需要承担巨额嫁妆的习俗流传到现在。
印度嫁女儿为什么要给男方嫁妆
地位。
在印度,女孩出嫁时要给男方给予大笔嫁妆的,只有嫁妆让男方满意,那么女的将来在婆家才会有地位。印度男尊女卑,根深蒂固。
除了社会地位低下以外,就明显就是陪嫁彩礼高昂。在印度,女方的陪嫁越高,在婆家的地位就越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