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启示曾仕强
第1章 从平庸中崛起的一生
不要怕孩子吃苦,这是现在为人父母者应该注意的一点。
当你修炼得很好的时候,坏人碰到你都会变为好人;而当你修炼得不好的时候,所有好人遇到你统统变为坏人,那你的处境就会很艰难。
:第一句话,绝对不要吃好;第二句话,绝对不要吃饱;第三句话,绝对不要跌倒
养生保健也要靠自己多加注意,光靠医生是不顶用的。千万记住,只有自己最可靠。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是千万记住:只能你自己改,别人改不了。心念的转变,行为的改变,完全是自己的行为,别人是帮不了你的
?一个人千万千万要记住,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这句话一定要放在脑海里
?一个人千万千万要记住,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这句话一定要放在脑海里
“好心”,是说人要凭良心做事;“有度量”,是说人要能够宽恕别人的错误;“拿一些来分”,就是说人要跟人家分享。
“潜龙”,比喻人隐居不出,静处不动。遇此爻,不可有所作为。
人一生太顺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大器往往是晚成的。
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不
尽快把孩子的事情解决好,后半段再要做事情,就会很麻烦。
边带边教。其实父母的责任就是这四个字
因为仕途一旦亨通,就会像一下子升得很高的气球,最后往往也会很快就爆破了。
这就提醒我们,当自己不得意的时候,应该赶快去结交一些好朋友,这样,将来得意的时候,才有人可以合作
当自己顺利的时候,出现在身边的人多半都是小人,而当自己落难的时候还肯跟自己在一起的,才更可能是君子。
四、一病再病:病时要有病时的做法
:一个人认识多少人不重要,有没有三五好友,这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不要要求别人在背后也不骂我们,这不是一种好心态
一个人千万要记住,你有任何成就,都不要到处去彰显,不要引人嫉妒,不要引人羡慕,也不要以为自己有很多观众,自认为了不起,而要始终保持低调和谦虚
第一,早起。每天都要如此,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早起就得早睡,这样身体才会好
第二,静坐。
第三,读史。
第四,谨言慎行,而且还要养气。
第五,保身。
第六,书法。其实书法也是练气的。练书法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写字漂 亮,它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第七,夜不出门。这一点很多现代人都做不到。
“执两用中”,是说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
五、整理家训:闲的时候就要找事做
。一个人要有意见,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你要先把自己的性命保住,才可以有意见。而且说话尽量迂回一点,缓和一点,不要直言,直言不一定会有好处的。
七、出任主帅: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这是老天对你的考验,你是必须要面对的,
一个人要会利用敌人,而不是跟敌人死拼,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
当你遇到挫折,遇到险阻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做得不够的地方,以及自己该如何去调整。记住:只有修德可以逢凶化吉,其他都是虚的,没有用的。
他真的没有一天不读书,打仗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凶险,他都坚持看书。
喜不喜欢是一回事,该不该和他相处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一定要分清楚
九、回家反省:寻求安身立命之所
所以凡是碰到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就要感谢老天,这其实是老天在帮你的忙,你要自己去慢慢感悟、慢慢体会
“命可改,唯有自己改。”这是曾国藩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道理
十、决心改变:曾国藩一生的功课
一个人的本志是不可移的,而能不能持之以恒,才是成与不成的关键
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病根就是没有恒心,我们就要开始改变自己
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第一,在忧患中成长。人没有忧患,是成长不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第二,持正道以开新。
第三,恒久中行善德。“恒”的目的是什么呢?“恒”就是要不断 修德
十一、发挥余热:为国为民谋求福利
所以一个人,很多时候你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是你下一步要怎么走,你要怎么变,这才是最重要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无论如何也改不了了,所以你不要后悔,后悔也没用,你要考虑的是将来怎样去改变自己,这才应该是我们看历史人物经历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是那么好的人的,都是慢慢改的。
第3章 《冰鉴》:道尽识人天机
。怎么可能没有变呢?如果没有变,那多半就表示你没有长进,因为你的心没有动,你的脑子没有思考,你的脸当然也就不会变。所谓相随心转,心一变,相貌也就自然跟着变了
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观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孔子就要求我们看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视其所以”是看他的动机,“观其所由”是看他做事的方法,而“察其所安”则是看他个人的识度。
我们只能把《冰鉴》当作一种参考,目的是修炼我们的内心,因为相由心生。
一、神骨:看正邪看骨气 第一篇叫神骨。“神”就是指眼睛,“骨”不是指骨骼,而是指头骨
那一个人的头要怎么样才算好呢?大而圆才好。
。还有眉骨,眉骨凸出来的人往往给人高傲的感觉,眉骨陷进去的人则往往给人阴险的感觉,所以还是差不多最好。
根据我的经验,鹰钩鼻子通常是不太好的,嘴巴长得像小鸟的嘴的也不好,那种人往往只能共患难,一成功他就很可能要杀你了
因为你这辈子长成什么面相,都是根据你这辈子要做的事情配搭好的。
那么,眼睛应该怎么看呢?第一,看有没有神
眼睛没有表情,麻木不仁,让人看不出情绪才适合当官。
以前还会用这个表扬人
眼睛会说话的人,就很容易被人看透,也往往很容易上当受骗。
眼睛会说话的人,就很容易被人看透,也往往很容易上当受骗。
人不能太有心计,但也不能没有心眼,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
《易经》告诉我们,别人如果告诉我们好的,我们就要赶快相信,别人如果告诉我们不好的,那我们心里就绝对不能相信
那眼睛清的人是不是一定就是正派的人?不一定。因
二、刚柔:看信念看态度
五行就是从刚柔来的,刚柔的不同组合、不同表现,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的人中,金型人的肤色通常比较白,脸型比较方,骨骼和肌肉都很结实
哪种类型的人的。比如对于身体胖瘦问题,木型人瘦一点比较好,而水型人则是胖一点比较好。所以金型人不嫌白,木型人不嫌瘦,水型人不嫌肥,火型人不嫌尖,土型人不嫌浊。火型人的脸一般上面比较窄,下面比较宽,脸基
我们看人常常看他的正面,其实应该从后面看人。看一个人最要紧的就是看他走路的样子
柔”就告诉我们要放大他人的优点,缩小他人的缺点,看人看事的态度要尽量向善,除此之外,“柔”还象征着以柔克刚的力量
所以一个人要倔强,但是不可以暴虐,而且必须是为公办事,或者是为了开创家业,才可以倔强,才可以刚强。
另一方面,人又要谦退而不卑弱。争名逐利的时候,你宁可退一步,不要往前一步,因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往前一步则可能头破血流
阳以阴用,阴以阳用”。很刚健的时候要用很柔的方法来表达,而你很柔弱的时候就要用很刚健的方式去完成。
三、容貌:看人生看命运
容貌也是,容是容,貌是貌,完全是两码事。“容”主要是看人的身高体重,喜怒表情,而“貌”则主要是看五官的状态、面貌
我们把身体分为三停,头为上停,上身的肩至腰为中停,下身的腰至足为下停。
一般而言,上身相对较长的人,通常命会比较好,可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下身长,下身太长就容易站不稳
面部也分上中下三停,发髻至印堂(眉毛一线)是上停,印堂至鼻准(即鼻尖)为中停,人中至地格(即下颌)为下停。
从面部三停也基本能看到人的一生。上停代表少年时期,所以我们通过看一个人的额头,就能大概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是否走得艰难、辛苦。如果他的额头非常平整,连皱纹都没有,那就说明他那时候的路很顺。
的少年基本都写在额头,中年都写在两腮,老年都写在下巴。
五、须眉:看气概看健康 下面就开始看须眉
其文明程度比较高,那么他的毛发应该是比较细、比较柔,不会是特别浓密的。文人多半眉毛很细,眉毛清秀一点比较好,眉毛太浓密的人,往往个性比较强。眉毛无论浓密粗细,千万不能断,断眉很糟糕
“眉主早成”,就是说你早年成不成功主要看眉;“须主晚运”,晚年是否安乐就主要看须。但现在的人多半不留胡须,所以就主要看地格。天庭、地格、人中,这三个地方是一个人面相的主要标的物。
六、声音:看魅力看境界 接下来是声音。“开口说话叫声,散在左右为音”,
做人要平常、平凡、平静一点
七、气色:看情绪看修为
最后一个是气色。面相象征人的大命,气色则代表人的小运。大命决定一生祸福,小运决定数月吉凶。
嘴唇是厚一点好还是薄一点好?厚一点好,上唇要掩得住下唇
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
指爪就是指手脚。脚肥肥胖胖的人,更能站得稳,反之,脚瘦瘦干干的,就不那么
走路的时候好像背上有重物的最好,因为这表示这个人能够担当大任。
一个人要想身体好,就要规规矩矩地坐好,两脚并拢,身体保持端正。为什么?因为脊椎骨只要一歪,各种病就都会出来了。
七、条理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人的内心
内奸的人有出息”“内奸、外奸的人成就最大”
。有句话叫:“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不会算计的人,一世都穷。
大家要记住,什么都可以变,勤劳、节俭、用心绝对不能变,否则就会“富不过三代”。
第4章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
什么叫好人?就是坏人一定要说你坏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好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把你当敌人,那就表示你大概没有什么分量,你如果有一点分量,就一定会有人把你当敌人。因此如果有人批评你,你也不必太介意。
曾国藩说他本人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勤读的主要含义是要能举一反三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君子会变成小人,小人也能变成君子。
“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要义。”如何选择助手?地缘、血缘、业缘都很重要,但也不能排斥外缘。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认识你的人,一种是不认识你的人。
曾国藩看人首先看什么呢?看这个人有没有独立之志,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断力,能否独当一面。而且不仅要能独当一面,还要能够聚集众人的力量。一个领导最要紧的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要让跟自己的人都能好好做事,这点才是最关键的。
能力很重要啊
所以一个人与上级打交道,主要不是服从不服从的问题,而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坚持的问题
所以一个人与上级打交道,主要不是服从不服从的问题,而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坚持的问题
所以一句话,你有几分把握,就要有几分坚持。这跟听话不听话是没有关系的。
有胆识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事果断,能果断决策。
要想能准确判断,至少要做到“知己知彼”,方有可能“百战百胜”
3.是否有恒 第一,你要有意志。第二,你要有胆识。第三,你还要有恒。
曾国藩却说,心存仁义、肩负重任的人,才有资格叫人才。
作为领导,只有把功劳让出来,才可能带出很多人才来,才可能“桃李满天下”。
人才是头等大事
而办事最要紧的就是要得人
2.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以自我为中心是最要不得的,我们一定要尊重所有跟我们共事的人。尊重与重视,可以说是与别人共事与合作的前提与保证。
“自达达人”,这个“自达”是说做人办事圆融,使凡事都能行得通,说话做事小心谨慎,不自夸自大,这才叫圆融
4.适才适任 第四,适才适任。每个人的优点和所擅长的事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任何人,只要用对了,他就是人才,没用对,他就是庸才。因此要善于发现
5.适时交心 第五,适时交心。“满意的人才上缺,可以占用其次,加以教育培养。”
只要这个‘同’字。不管是什么缘,只要加上同道就对了。同乡里面会有同道的,同学里面会有同道的,别人介绍的人里面也会有同道的,只要同道就够了,就好办事了。”
所以同道是最要紧的,不同道就会很麻烦,可能会成为你做事的阻碍,而不是帮手。
一个人如果没有靠山,就最好不要大刀阔斧地做事。
一个人的知识要广博一点,才能有很多话题,才能碰到什么人讲什么话,这样你就可以四方交友,就可以拓宽你的交际范围。如果你只会讲一种话,一个行道的话,那你的眼界永远都会很窄、很狭隘。
中国人说话还是要看交情的,交浅不言深。
因此你能考虑的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利弊多少的问题,然后选择利大于弊的方式,或者尽量放大利而缩小弊,“不要想有,不要想无,想加减就对了”。
在中国社会,很多事情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经验不同,所以看法就会不一样。因此不能给中国人太大的自由,只能给中国人合理的自由,
真正有价值的改变是根据天理的改变,符合天理就改,如果不合天理,那么,不管别人怎么说都不改。这才是儒家所讲的“慎独”,一辈子坚持做自己,只要自己合乎天理就可以,因为不一定别人讲的就对。
天下的风气是由少数人改变的,而不是大多数人。只要上面的人一改,下面的人往往马上就能跟着改。什么叫“风气”?就是一阵风过来,所有的草都被它吹得整整齐齐的,这就叫“风气”。
忠诚的首要要求,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在什么位置就要做什么事,尽什么责,全心全意完成自己的使命。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曲线,而不是直线,凡是直线升上来的,最后结局往往都不会很尽如人意。
自古以来不论中外,“精于刀者死于刀,精于游泳者死于水”,精于管理的人也经常会死于管理,为什么?因为他把管理看得太万能了。其实管理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真正的关键还是管理者的品德。
以德服人才是最有效的赢得民心的方法,重用有德之士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5章 曾国藩为官修身之道
人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错误,自己的错误则往往忽略,对别人苛刻,死抓着不放,对自己却很宽容,轻易就放过
曾仕强教授解读曾国藩
最近喜欢上了看曾国藩的生平,前不久读完度阴山的曾国藩,这两天又在看曾仕强教授解读的曾国藩,还是典型的曾教授风格,风趣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话语中隐藏着大道理。曾教授是以易经的卦象来一步步的解读曾国藩的人生的,说的卦象确实有些看不懂,但是我觉得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话,人的一生老天爷给你了一条路但是你也可以自己选择重新走出另一条路,可以自己给自己改命改运的。 不信命就去活出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冰鉴解释曾国藩相术口诀:
曾国藩相术口诀解释为:
邪恶的人眼睛细小,呼吸急促;正直的人双眼有神,呼吸均匀。
说真话的人嘴唇没有异常;说谎话的人由于心理紧张,嘴唇略颤抖。
功名的大小就能看出人的气概,气质非凡博学多才的人功名小不了。
通过大富大贵就能看出人的精神,大富大贵的人精神饱满,贫穷的人由于生活的压力,变的精神萎缩。
主意看指爪指的是手相了,手指特别直代表着昂首挺胸,说明看事情拿主意的是你,手指弯曲,说明自己看事情毫无主意,还需要别人指点。
脚筋有点粗说明有风波被迫长途跋涉的逃避,脚筋细说明毫无风波。
要看是否有条有理,就要通过言语来看,词不搭嘴,语病特别多,就说明没有条理。
曾国藩招聘人才,特别关注眼睛,眼圆而动,晃来晃去,太机灵,不诚,善变。这种人可能关键时候靠不住。对答不畅,但眼睛不会晃来晃去,便可靠。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目清而不定,人明白但滑头。
扩展资料:
1、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2、《冰鉴》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冰鉴》为我们普通人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一部真正的智慧经典,不仅可以跨越他所属的领域,而且可以跨越时空!
《冰鉴》一书对后世影响颇大,蒋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鉴》。他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也常常观察其相貌颜色,以决定用否。蒋纬国在担任三军大学校长期间,该书曾被指定为学生的重要参考书。该书曾在大陆绝迹几十年,近年被整理出版,深受读者青睐。
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冰鉴
冰鉴:曾国藩相术口诀
曾国藩 玄乎道馆
曾国藩相术口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冰鉴
第一神骨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渭也。"山骞不崩,唯百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人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第二刚柔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与命相通,此其较然易见者。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寡终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矣。此外牵合,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伏亦不伉,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功名可期。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有九八矣。
第三容貌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顾相称,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
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短不豕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所谓"整"也。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他如手长于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矣。
貌有清、古、奇、秀之别,总之须看科名星与阴骘纹为主。科名星,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阴骘纹,十九岁至四十六岁随时而见。二者全,大物也;得一亦贵。科名星见于印堂眉彩,时隐时见,或为钢针,或为小丸,尝有光气,酒后及发怒时易见。阴骘纹见于眼角,阴雨便见,如三叉样,假寐时最易见。得科名星者早荣,得阴骘纹者迟发。二者全无,前程莫问。阴骘纹见于喉间,又主生贵子;杂路不在此路。
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口阔而方禄千种,齿多而圆不家食。眼角入鬓,必掌刑名。顶见于面,终司钱谷:出贵征也。舌脱无官,橘皮不显。文人有伤左目,鹰鼻动便食人:此贱征也。
第四情态
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有弱态,有狂态,有疏懒态,有周旋态。飞鸟依人,情致婉转,此弱态也。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坐止自如,问答随意,此疏懒态也。饰其中机,不苟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则周旋态也。皆根其情,不由矫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哗,疏懒而真诚,周旋而健举,皆能成器;反之,败类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有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底毁;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堕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第五须眉
"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此言眉主早成,须主晚运也。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膘骁一副寡脸。此等间逢,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
眉尚彩,彩者,杪处反光也。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风流荣显;劲如张戟,位高权重;亮若银条,早登廊庙,皆宦途大器。紫须剑眉,声音洪壮;蓬然虬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滞晦"、"短毙遮口饿终身",此其显而可见者耳。
第六声音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声与音不同。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为上。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上也,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较?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曲中见耳。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quot;禽无声,兽元音"是也。凡人说话,是声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舌尖无窕音,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第七气色
面部如命,气色如运。大命固宜整齐,小运亦当亨泰。是故光焰不发,珠玉与瓦砾同观;藻绘未扬,明光与布葛齐价。大者主一生祸福,小者亦三月吉凶。
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有终身之气色,"少淡、长明、壮艳、老素"是也。有一年之气色,"春青、夏红、秋黄、冬白"是也。有一月之气色,"朔后森发,望后隐跃"是也。有一日之气色,"早青、昼满、晚停、暮静"是也。
科名中人,以黄为主,此正色也。黄云盖顶,必掇大魁;黄翅入鬓,进身不远;印堂黄色,富贵逼人;明堂素净,明年及第。他如眼角霞鲜,决利小考;印堂垂紫,动获小利,红晕中分,定产佳儿;两颧红润,骨肉发迹。由此推之,足见一斑矣。
色忌青,忌白。青常见于眼底,白常见于眉端。然亦不同:心事忧劳,青如凝墨;祸生不测,青如浮烟;酒色惫倦,白如卧羊;灾晦催人,白如傅粉。又有青而带紫,金形遇之而飞扬,白而有光,土庚相当亦富贵,又不在此论也。最不佳者:"太白夹日月,乌鸟集天庭,桃花散面颊,预尾守地阁。"有一于此,前程退落,祸患再三矣。
曾国藩相人术口诀
曾国藩是台湾著名学者。
曾国藩相术口诀解释为:邪恶的人眼睛细小,呼吸急促;正直的人双眼有神,呼吸均匀。说真话的人嘴唇没有异常;说谎话的人由于心理紧张,嘴唇略颤抖。
功名的大小就能看出人的气概,气质非凡博学多才的人功名小不了。通过大富大贵就能看出人的精神,大富大贵的人精神饱满,贫穷的人由于生活的压力,变的精神萎缩。
在曾国藩看来,上唇薄而下唇厚的人讲义气,上唇厚而下唇薄的人则大多是凉薄之人;功名看气概,其实这里的气概就是气质的意思,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生俱来的这种气质。
扩展资料: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
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曾国藩识人术:40字看懂一个人
曾国藩认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就是说,用人慎重须以知人至深为前提,具备察人本质的眼力。
曾国藩辨识人才的法门,被许多人视为“相面术”。流传甚广的曾国藩八句相人口诀,可以说是曾国藩对相人术的总结,有的内容也显然超出传统相人术的范围,而融入一些新的考察、观察人的方法。
第一句是“邪正看眼鼻”。
忠、奸是中国人看人当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如果连好人和坏人都不能识别,那何谈用人。所以曾国藩把识人口诀中的第一句话定为“邪正看眼鼻”,如果鼻子和眼睛不正,即俗话讲的眼斜鼻歪,在曾国藩看来这个人肯定心术不正。
第二句是“真假看嘴唇”。
口为出纳官,不嫌大。口德、口贼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两极。口以方、广、厚为贵。又有“开欲大而合欲小”之说。
第三句是“功名看气概”。
一个人有没有功名,曾国藩说要看人的气概。有的人就是一出场把所有的人都带动起来,像谈恋爱的时候也有一见钟情,被对方的一种气质所慑服,有一种追随的感觉。
第四句是“富贵看精神”。
这里的“精神”是精气神的意思。曾国藩说有的人才即便你着意培养,但因为他不能长享富贵,可能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在私下跟赵烈文谈话时非常惋惜地说,胡林翼是湘军第一苦命人,虽有非凡的英雄气概,却是一种苦相,即精气神不足,所以不能够长久。
第五句是“主意看指爪”。
人有没有主意,他说主要看指爪。手以厚、软为贵。手指纤长,其人聪颖,有主意,短而粗者愚鲁。曾国藩说,“手心、手掌心当中纹络清晰而浅者,心定”。这个心定就是主意定,临事不慌乱。“手掌纹络浅而乱者,人心乱、心浮”。
第六句是“风波看脚筋”。
人衰老的时候也是从足开始,所以他说“风波看脚筋”。有的人就是无风无浪、无灾无难到三公,位置升得很高;而有的人则是一生坎坎坷坷,才最终有成就。这就属于有风波的那种人。
最后两句是“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这两句不是相人,而是观察人。曾国藩特别重视有条理,并把它作为用人最重要的四个方面之一。他经常讲,古人说的听言非常适用,即两个人谈话,能不能切中要害,条理清晰,把对方抓住,就能显示出有没有条理。
但仅仅记住这八句话是不够的,在唐浩明先生钦定版《曾国藩》一书中,就讲述了曾国藩对爱徒李鸿章传授相人要诀的故事,曾国藩的这一番相人经,对于日后成为晚清柱石的李鸿章而言,肯定是受益无穷的。
“恩师,大家都说您会相人识人,门生想请您传授一点识别兵勇的办法。这次回去,好多挑选些有出息的官兵来。”
“相人识人,奥妙甚多,复杂得很,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有些还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关键在相者识者的阅历。我曾经编过几句口诀,念给你听听。”曾国藩微笑着说,“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李鸿章轻轻地背诵了一遍,说:“这几句口诀简明扼要,只是门生愚陋,觉得空泛了些,好比说真假看嘴唇,究竟什么样的嘴唇是真,什么样的嘴唇是假呢?”
曾国藩大笑起来:“这就难说了。方才我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指的这些,要靠自己去揣摩。东坡说世上有许多事,只可了于心,不可达于笔,这相人识人一事最是如此。不过,你问的是识别兵勇,这是相人术中最简单的,我就跟你细说几句吧!”
曾国藩捋着已变花白的长胡须,正色道,“第一看五官,以双目神不外散,鼻梁直,嘴唇厚为最好;第二看皮肤,以肤色粗黑,双手茧多为最好;第三看说话,以木讷寡言为最好。主要是这三条,其他都是次要的。”
曾国藩的三条相勇标准,给李鸿章很大的启发。他恭恭敬敬地说:“门生一定按恩师所教的,挑选五千精壮淮军前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