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结婚当天有什么礼节和风俗~要详细的哦~~!!!
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介绍
彝族婚俗
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请结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为他们举行婚礼。婚礼举行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彬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断。
男方家聚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时,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泼水,以示欢迎和庆贺。彝家人认为:泼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后就不会到很远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娶亲的队伍进了女方家门后,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完头,接着就开始展示带来的礼物,如衣服、鞋子、包头、钱币等。女方也展示姑娘的嫁妆,如:橱柜、箱子、衣物、凳子、被褥、彩电、缝纫机等。这时候,由女方父母请来的歌师开始唱娶亲歌,唱一段,展示一样,且唱到什么就必须展示什么,不然歌师就要用簸箕在娶亲人的头上打三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展示完毕后,女方家招待娶亲的人喝水:先喝茶,后喝糖水,称为"先苦后甜",接着摆好香槟,请女方的舅辈来说一些吉利的话,然后打开红盒,给新郎披上两匹红彩带。一切完毕之后,女方家盛宴招待娶亲的人,亲朋好友以及本村本寨的乡亲。席间,新郎要到每一桌先作揖,后敬酒。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饭后,才能娶新娘动身回家。如果路远,女方家会热情地招待娶亲的人住下,第二天再走,当晚,女方家院子里或房外广场上,人们通宵达旦地跳左脚舞。如果路近,当天就可以娶亲回家。
当人们进行上述活动的时候,新娘一般在楼上梳妆打扮,作出嫁前的准备。动身之前女方的舅辈带着新郎去女方家祖宗牌位前拜别,新娘则由哥哥或弟弟从楼上背到堂屋门外与新郎一同上路,媒人在后招呼所有女方家的客人去送亲。送亲的队伍以一对年轻夫妇为主,其余的姑娘的同伴或较亲的小辈,他们可以一直送到男方家。
彝家的规矩,不管路有多远,一律走路,不骑马,不坐轿,近年来也有乘坐汽车和拖拉机的,于是,娶亲,送亲的队伍在喇叭和唢呐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背、抬着令人眼共缭乱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向男方家出发了。一路上,人们还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热闹非凡。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要燃放大火炮和鞭炮,请毕摩念头进亲经,然后新娘在手持两枝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进大门并一直走到洞房中床上坐下。这时,一中年妇女主持,主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然后新郎走出洞房,来自女方家的女宾则陪着新郎留在房中,按传统习俗,晚饭时,新娘一天不得吃两家饭,由陪娘把女方带来的饭菜热了给新娘,并邀约新朗陪着吃。
接着,男方家大宴宾客,之后,在青棚院心中烧一堆火,在家围着火堆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这时,新郎和新娘也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
天亮后,新娘去挑两担水到厨房里,同时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经开始在新郎家烧火做饭,从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这一天,新朗家还要宴请宾客,宾客大多是本氏族内的人,外来客人已经走了,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的时间一般为四五天,新娘即回到夫家来生活,个别地方有回娘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这就要看当地的风俗了。
滇西北和滇南等地的彝族,还保留有抢婚的习俗。所谓抢婚。其实都是男女双方愿意、父母同意、媒人说好了的,抢婚只是一种娶嫁的形式。在滇西北地区,男方肖出的人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氏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在滇南等地,抢婚的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答案补充 现在的云南人结婚和我汉人差不多!
结婚怎么布置新房 结婚女方要陪嫁什么
婚姻是人生大事。结婚要准备的东西很多。男女准备的东西不一样。每一对即将结婚的夫妻,在结婚前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准备。
结婚女方要准备什么
用红纸盖住你家附近所有的坑洼。
准备零食、糖果等。并把它们装在一个盘子里招待来见亲戚的人。
准备四六十个小饺子,男方会带一盒,然后把包好的饺子带回家。(有的地方是煮鸡蛋)
要准备两双筷子,上面绑着枣和栗子。这两双筷子应该放在鞋子里,让男人带回家。
让大龄女用煮鸡蛋打滚脸,说明她结婚了。
女户门上梁应挂红布条或八仙。
结婚准备物品
新娘的房子:
快乐人物(墙、门、盘子等。需要贴,不多,只是庆祝)
烟花(量按家庭习俗购买,至少4个挂土红,入门结婚需要热闹气氛)
比如糖果,烟,包或者糖果盒(给客人)
红包(紧急情况下由特定人员提前准备)
婚宴(白酒、啤酒、其他饮料)
烟花(求婚两个,出门两个,拍进车里可能需要,准备六个就行)
根据当地习俗添加
新郎家:
喜字(大门需要更大更好看的喜字,所有门都要贴,越喜庆越好)
拉花(布置新房的花和婚车两侧把手的花)
气球(婚车和新房需要)
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用来把心放在婚床上,意思是早点生儿子)
喷斗(为了营造气氛,但是现在不用了,主要是头上的喷雾很难去除,影响拍摄)
红包(接新娘必备,多准备,少放钱主要是闹个情绪)
手捧鲜花(求婚、结婚仪式必备,一般是11朵玫瑰,表示这辈子只爱你一次)
婚车(提前用花装饰)
戒指(仪式用的,最好是一对假的,不怕丢)
胸花(包括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司仪)
1请柬(提前发给亲戚朋友,现在电子请柬用的比较多)
1个小礼物作为回报(感谢你来看亲戚朋友)
结婚女方要陪嫁什么
被子:一般有红、绿、紫、橙四种不同被套的被子。(这个被子会送到男方家的新房。一般来说,哪一面被子压在上面,意味着以后哪一面更强;说了这么多,就算你急着穿上,大家还是要和谐相处。)
红色手提箱:红色手提箱里装满了压箱底的钱、婚纱、快乐的糖果和快乐的水果。(结婚当天,让哥哥搬箱子,到婆家后交给婆婆。婆婆要给哥哥一个红包。).
迎接红包:平时多准备几个(男方家的亲戚孩子和小嫂子)
厕所:一个红水桶(桶里的米),两个脸盆(最好是搪瓷的),一个脸盆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两双筷子,一元硬币;还有一个是轻松,两双新筷子),牙膏牙刷牙刷香皂洗发水护肤品,还有一副小酒杯和两个喜欢的碗。结婚的时候,把洗漱用品、眼镜、筷子都放在脸盆里,然后用红布包好带走。
儿童桶:是祝福子孙万代,长命百岁的喜庆吉祥物。再加上孩子的碗和红色的木柜,就成了女孩嫁妆的三宝,是嫁妆必备。儿孙三宝桶:马桶、洗脚盆、水桶,是民间陪嫁最基本的必需品之一。马桶又叫孩子的宝桶,意思是早生孩子;洗脚盆又叫聚福宝盆,意为健康繁荣;水桶也叫财富宝桶,意思是勤奋、进步、成功。
布鞋:女方妈妈会给新娘做两双鞋
红带:女方妈妈想买5尺红布,然后切成两半,新郎新娘各一条。你可以在红带里放一些新的钱,也就是有钱。两条腰带应在婚礼当天上午(婚礼前)互换,新郎出门迎接婚礼前应包好新郎的红腰带,新郎来迎接婚礼时应包好新娘的红腰带。
1红色手帕:新娘要准备一些红色的东西,比如红色的手帕或者红色的绳子。结婚当天如果遇到其他新娘,要主动送红礼物;如果结婚后一个月内遇到认识的新娘,最好送她一个红色的小礼物。
1长生灯:女方家要备两盏红色台灯,新娘哥哥到新房后会点灯。另外,新婚之夜最好不要关长命灯。
1零花钱:女方要多准备硬币,放在新娘旁边。新郎在接新娘之前,要抓起一大堆硬币带走。
1女方给男方全身12件物品,包括钱包、皮鞋、皮带、领带、西装、领带夹、袜子、手表、袖扣、衬衫、帽子、剃须刀(所有口袋、钱包、皮包都必须装红包)。
准备什么 结婚准备物品" alt="结婚女方要准备什么 结婚准备物品"
结婚怎么布置新房
布置结婚新房关键词一:家具
从房间大小、朝向来选择家具,冗多繁杂的家具不但占据较多的室内空间,而且会使房间显得杂乱无章。
新婚夫妇的住房,面积一般不会太大,购置家具时,宜少而精,可配置线条明快、造型整洁大方的折叠式家具和组合式家具,一物多用。占地使用面积重复利用,就等于增加了房间的有效使用面积,使房间平添清新活力。
不宽敞的新房内不宜选用横向、面积大而低矮的家具,因为它占地多,空间利用率小,而应选择高一些的家具,充分利用小居室的空间,扩展活动区,色彩上则应和整体的装修相搭配。
布置结婚新房关键词二:色彩
布置婚房,尽量避免使用全红的色彩搭配。
布置婚房,宜以暖色为主,配饰上可多放一些红、黄、翠绿等色彩鲜艳的物品,增加渲染喜庆和欢乐的气氛。
新房装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不会进行二次装修,所以在选择婚房的颜色搭配时,一定要考虑其是否适合持久使用。
布置结婚新房关键词三:结婚照
在客厅,可以挂上夫妻俩人从幼年到成年、恋爱、结婚时的一系列单人照片,以此见证男女主人的成长历程。
在卧室,则可以挂一些相对甜蜜浪漫的婚纱照,并以豪华的相框装饰,如特制的西洋式石膏画框,可扩大其可视性,展示双方的情有独钟之心。
苗族的婚嫁习俗
苗族婚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现将对苗族婚俗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许婚”。
串对子:是苗族青年男女双方恋爱谈婚的一种方式,每年初一至初五,苗族要过“花山节”,苗族青年男女串花山互相对歌,跳舞,找到对象的叫做串“对子”,花山节的最后一天,串好的“对子”私自定下终身,各自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
提亲:小伙子将自己找好的对象的事说给父母后,由男方请媒人在三日或七日后前往女方家提亲。
定婚:媒人提着相应物品做见面礼去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就双方结婚事宜达成一致后,确定结婚日子,一般不直出半年。
结婚:婚期确定后,女方自己准备嫁妆等待出嫁。
二、关于“拉婚”。
“拉婚”又叫“抢婚”,“拖姑娘”或“抢妹子”,这种强拉硬要的婚俗,与现代文明的社会不相适应,逐渐被淘汰。
苗族男青年路头路脑遇到苗族姑娘,若是姑娘被看上,无论姑娘是否愿意,小伙子可以把姑娘抢回自己的家中,请媒人在三天至七天前往姑娘家提亲,定婚期吃喜酒即成,姑娘从被抢之日就是小伙子的媳妇了。
三、关于“认婚”。
苗族山寨,哪家生孩子,全村都知道,生儿子的父亲或母亲在邻居家生孩子时跑到人家门外,若邻居家是“生姑娘”就大声说“”我家儿子认着啦!”从此这两个孩子就等于算认了婚约,小姑娘在娘家长到三岁,就被男方接到自家养起来,与男孩一起长大,直到十八岁,双方结婚,办喜酒,送“礼银”认亲。
四、关于“说婚”。
纳雍县境内的苗族婚俗,“说婚”较为普遍,“说婚”比其“拉婚”、“认婚”较为繁锁复杂,包括提亲、订准、给婚、结婚四个过程。
提亲:苗族青年经“花山”、“赶街”、开会、上山、下田等社交活动相互认识,进而相恋,一旦恋爱成熟变禀吸父母,由男家请媒人陪小伙子的叔叔携酒往女家说亲。如女有有意,当即饮酒表示“可”,并约来媒人共同商讨礼银、婚期、嫁妆等,礼银包括身价银、奶水钱、屎尿布、酒、肉等。
订准:如果女方家愿意与男方结亲,按说亲时商讨的日期,就会由男方家出酒送猪到女方家,由女方家请客吃饭,完成吃“订准”,也就是订婚。
给婚:男方家如果要讨媳妇,媒人必须提前两个月到女方家去商订,女方家要办酒席来决定给婚的日子。
迎亲:由男家择定吉日,于两日前媒人通知女家做好迎新生准备。迎亲日,小伙子的叔叔用雀笼挑着两只鸡,带上礼银,率领新郎,陪郎及一对家庭美满的夫妻,两个挑晌午的小伙子在媒人的陪同下前往女家迎亲。到了女家住上一宿,待新郎、陪郎拜过堂后,新郎的叔叔将礼银交给新娘的叔叔转交其父母。次日,叔叔将带来的鸡一只交女家,一只带回,认为是新娘有魂连同新娘一同带往男家转姓传代去了。这时女家送亲九人伴随亲人一同送往男家,中途(两家等距离)晌午后再走。到了男家,拦门设席三张,各置猪肝、猪内,豆腐、香烟各一盘。迎送诸人居中,新人在左,媒人在右,各据一席,进餐后入室,列坐中堂,烟茶接待。待拜过堂后,迎送诸人一新人围坐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交接仪式由双方“长老”以对歌形式唱交接调表达两空的心愿。唱完,新娘才算正式交给男家了。晚间,室内点燃篝火,亲友及迎亲诸人围坐火边谈家常基对歌或独唱,尽情戏娱。唯迎亲送亲之人不得擅自离开,必须相伴至天明,待过早餐方将送亲失送走。
回门:苗族;回门日期不拘,中要在生孩子之前即行。这日,男方父母或哥嫂务办红糖一合。炒面一升,白酒二斤带领新人到女家回门。在女家住上几天。女家携带女儿用的围腰,女婿的鞋、帽随亲家到男家认门。经男家杀鸡款待之后从此来往不绝。
苗族的拜堂礼是由新郎、陪郎举行,新娘不参加。规矩是长辈居中正坐,同辈列坐左右。新郎、陪郎按长幼一一跪拜敬酒,礼毕入席就餐。
苗族寡妇可以再嫁,但随嫁子女如要改随父姓,必须经前夫同族许可,并给鸡一只拿去做改姓仪式后方得改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