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易经大师有哪些?易学书籍有哪些?
南阳古式伏羲易一派里边高人辈出,他们那一排讲究修练功夫和兵法、风水实际操作,现在我认识张家一脉的张津,很厉害,年纪轻轻内修出来马阴藏相、全身筋骨柔软非常、运用卦气纵横给人排忧解难非常神验,听说还写了一本书《封神演易》专讲内功修炼和易学的实际应用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它究竟源起何处?
最初的《易经》发源是于上古时期的河图、洛书,伏义八卦的符号文字,之后产生了《连山》《归藏》但是这两个早已消亡。再之后由西伯侯主编了《周易》。听说到后来孔子与其说徒弟作掌握卦卦辞即《十翼》。从《易经》的形成迄今巳有数千年历史文化。《易经》的由来是中国古代人“仰观天象,俯察自然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由伏羲氏画“八卦”,“八卦重合成六十四卦”所建立的,即《易经》来自中国古人在生产制造、社会实践中,对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各种各样自然环境的观查、思索和抽象化、提炼出。
顾颉刚老先生有一篇文章,《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引入了王国维对古代史的科学研究,考述了《周易》佛经中王亥丧牛于易,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及其康侯用锡马蕃庶的小故事。然后就推断出《周易》卦爻辞的经典著作时代理应在西汉初叶。这类观点,之后虽有些人提出疑问,说《周易》里边有更晚的小故事,可是并不能准确的直接证据。因此大家一直以来认为是正确的。佛经中也有殷至周初个人事迹的记述,有一些事是不可以被后代尽己的。
甚至于难破的。如《旅》卦上九说,鸟焚其巢,旅者先笑后号啕,丧牛于易,凶。旅者指殷的祖先王亥。《山海经》上说,王亥两手执鸟,方食其头。而甲骨文中的王亥常写出从鸟字,但是王亥究竟和鸟什么关系呢?后代也弄不清楚。还有一个事例,《归妹》六五上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比不上其娣之袂良。这是什么意思呢?后代也弄不清楚。简言之,一画开天,便是用字的笔画来形象新天地。画出的图型就叫艮卦。如坤卦,用三个长横来代表天,君主,爸爸等品牌形象,喻意刚劲。
前两卦为新天地,意为有新天地,才生万物。这也是古代人对大自然的了解。八卦中的每一艮卦都象征着不一样的物体或状况。如下图:这也是各代专家学者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顾颉刚老先生、李学勤老先生这些很多大家都读过专题讲座阐述。不揣冒昧,随口说说,请裘家指责。所说易便是转变的含意。现在我们中文里有时还使用这一含意,比如房子移主,这儿的易便是转变的含意。
中国现在的易经大师是谁
链接:
提取码:230a
张其成讲《易经》。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张其成教授,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平实有趣。三十余年精研易理,在世界各地的讲座场场爆满。帮你突破对于《易经》的“识障”,顺天知命,习得大道。张其成全解周易,穿越时空,探寻远古文明的秘密;敬畏天道,感知宇宙变化的规律;改变命运,掌握趋吉避凶的法则;回归简易,开启为人谋事的智慧。
课程目录:
《易经》中到底蕴藏了什么大智慧
《易经》与《本草纲目》——张其成对话赵中振
学习《易经》有什么用
《易经》的文化地位
孔子作《易传》
八卦是怎么画出来的
“阴阳”蕴藏的秘密
......
2017年中国十大易学大师排名?
中国十大权威起名大师排行榜
中国姓名学大师排行榜,中国十大权威起名大师排行榜, 中国著名取名大师排名;
《易经》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文献,据说是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叫连山,商朝有了比较晚一点的归藏,都失传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易经》是西周时候的周易。所以《易经》的孕育前后至少经过一千多年,经过长年累月的沉淀和积累,《易经》易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是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精髓,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然长盛不衰,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为了进一步加大弘扬和传承《易经》文化的力度,在这个2019年即将结束之季,由我国传统文化研究院,以及香港易经学会,香港易经文化苑联手上海馨泽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学文化研究院等等共同举办了2019国学易经文化的易经文化论坛;此次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外有真才实学的易学研究及实践者,保持易学各式百家争鸣、实事求是的会风,在会议的最后,根据各位老师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大会作了总结性评论,下面是关于易经风水八字与姓名学领域的实践运用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学者!
No.1——秦伦诗
秦伦诗,生于1939年,江苏沭阳马厂镇人,中国哈尔滨易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哈尔滨河洛文化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国学会研究员,中国科学预测研究会高级预测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世界易经学会顾问等职。
半个世纪以来,秦伦诗先生殚精竭虑、朝乾夕惕、潜心研易;为将祖传师授秘笈结合自已50多年的实践经验奉献社会,最近十多年更是宵衣旰食、箪食瓢饮、呕心沥血,撰写了《中国易学博览丛书》·风水·命理·六爻·姓名等卷应用经验学,被誉为当代易学界“一部最有成就、最有价值的著作”,香港《中国评论》称之为“中国神秘文化集大成者”。秦伦诗先生洽闻厚德、报效社会、造福苍生、和谐世界,在国内外易学界享有盛誉。
秦伦诗
No.2——廖墨香
廖墨香大师,男,教授 湖南新化人,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天津南大允公高等教育进修学院副院长、香港高等进修学院博士生导师、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学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周易风水研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管理科学院首席专家、中国北方易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墨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他把易经河洛理数溶入到数学里,为世界开辟了先河。
1991年起著有《周易预测学指南》、《周易与现代经济预测》、《浅论周易与管理决策》……等多部影响颇大的易学著作。
他的易学弟子国际国内无处不有,遍及天下东西南北,既有名牌学府及各界尖端名人,又有民间及草根顶级专家。
在历界世界易经大会上先后被评选为:世界著名易学导师、世界易学领军人物、中国易学泰斗等荣誉称号。
廖墨香
No.3——谢咏
谢咏,目前重庆,从小出生于易经文化之家,一直致力于易经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运用,是“八字用神起名”的权威专家,通过对命理学和姓名学多年的研究,以及吸取古今经验精华总结,是真正地把八字的精髓“喜用神”和“姓名学”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因为“喜用神”不但是八字命格的“精气神”所在,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动力”所在,更是我们人生耐以成功的“机遇舞台”所在;
谢老师对命格精细入微的理解和分析,无人能出其中有,其次谢老师还融入了《易经》文化的精髓,结合易经“数理”的五行生克元素,再一次的对命格五行进行“修残补缺”,辅助命格五行“平衡流通,畅通无阻”,同时尽可能的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因为命格即是人生,命格五行“畅通无阻”了,你的人生事业也就“畅通无阻”了,这一起名元素的结合运用,也是当前其他所有起名者所不具备的;
谢老师的理念就是要让好的姓名成为你的左膀右臂,终身伴随你,促使你走向更辉煌的人生!
谢咏先生从2000年起,就不断在各大易学杂志刊物是发布姓名学,风水命理学等论文,更是被大会评委“著名易学导师,“权威姓名学家”“风水运用学者”!
谢先生还多次应邀给各大房地产公司,以及著名公司企业主讲和传播风水文化,姓名等等传统文化课知识,好评不断!
谢咏
No.4——刘大钧
刘大钧,男,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主编。
多年从事易学研究,尤精于象数易学研究,对易学中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重要见解,并形成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的易学研究路数。出版《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周易讲座》、《纳甲筮法》、《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等等。
刘大钧进入山东大学时,年龄已是四十一岁。他埋头苦干,想要早日拿出《周易》方面的研究成果。于是他勤于钻研,苦心思索,终于在1986年写成《周易概论》一书。该书由齐鲁书社出版,后又多次再版。国际上还有日文、德文及英文翻译本。该书于1998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No.5——霍斐然
霍斐然,自名探玄子、指极轩,重庆市南岸区长生镇(天文乡)三合村人,生于1931年12月30日,原名“有成”,十三岁在私塾作《锁》一文,有“侮辱君子,引诱小人”等惊世之句,令塾师王忠明先生惊奇,赐诗一首“谨记尔生号‘斐然’,立意文章甚可观。今后果能如我愿,潜龙自有乘雷天”,遂更名“斐然”。
霍老自幼好学,酷爱神秘文化,博览天下奇书,痴迷苦读,有过目不忘之功,偏喜读四书五经、医学、丹道、数术等门类的典籍。遍访名人学者、奇人异士,穷象数,究易理,终将所学融会贯通,聚诸子百家于一身。
早年精于太乙、六壬、遁甲三式之学,在香港出版的《斐然研易集》、《斐然数术集》等著作而闻名二岸三地。
书中以易理揭开刘伯温《烧饼歌》之迷,以奇门遁甲释《黄帝阴符经》之秘,在当世易界无人能出其右。对《道德经》《周易参同契》和内丹的研究更是不同凡响。最终独得大易《系辞传》《说卦传》之正解,创“小成图”占法,独撰《周易小成图》、《周易正解》、《周易系辞正解》、《说卦正解》等著作,震惊华夏,蜚声全球。自成体系,开宗立派,传授道德。
No.6——练力华
练力华,男,大学毕业,1953年生于广东梅州,1991年落户并定居深圳。
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国家民政部注册)第四届副会长兼易学应用研究会会长。《国际易学年鉴》主编之一。
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易学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北京大学相关研修班传统地理课程主讲教授。北京建设大学客座教授。
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现任首席总顾问。《国际易经》杂志原主编、现任名誉总编。
重庆中华易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风水学研究会会长。杨公风水元极门第三代传人。
No.7——凌志轩
凌志轩,中国著名易学家,2007年经建设部《建筑文化论坛》专家组评选为:当代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易学家。
他在80 年代被评为经济师,毕业于中山大学。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擅长易经。
其易学著作融象、数、理为一体,理术并重,以理论结合实践应用,把周易应用引入 经济领域,采用八卦的时空方位,选择最佳方案确定企业经济发展项目,填补西方的统计模型预测、决策树图式等不足之处。
近年来,进而研究人类生命、人体与五 运六气的关系。
No.8——王思翰
王思翰,先知国学总顾问,清华大学EMBA客座教授;
IBM学院特聘讲师,现任中国姓名学会会长、中国现代姓名学创始人之一;国际建筑文化联合会会长,中国十大环境策划师。
阿里巴巴、汇丰银行、远洋集团等企业常年顾问。国学领域品牌思翰国学的总顾问及创始人,国学应用的创新者。
No.9——宋国元
传度于龙虎山,道教正一派;当今最受欢迎的国学讲师,传承国学最具影响力人物;
资深易学名家,金玄罗盘创始人,金石学学者、干支逻辑学和九星逻辑学倡导者、北京华夏易道文化院院长;
华夏龙文国学文化研究院特邀国学讲师,多所知名高校房地产总裁班客座教授和建筑装饰设计顾问。他以道济世,以易结缘。
No.10——杜新会
1947年11月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1968年参军,曾任某坦克团政治处副主任,中国联通石家庄分公司副总经理。
现任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易学协会副会长,中华周易协会副会长;
我国古代最精准的相书有哪些?高人赐教
您好!个人所知,我国关于相术的起源应追溯到三皇五帝,历代流传下来或有关于相术描述的著作有《易经》、《归藏》、《铁关刀》、《水镜集》、《德器歌》、《火珠灵》、《滴天髓》、《玉匣记》、《鬼谷子》、《永乐百问》、《神相全篇》、《三命通会》、《四柱命理》、《五官杂论》、《相理衡真》、《子平真诠》、《梅花易数》、《太平金策》、《奇门遁甲》、《水镜神相》、《平园相法》、《公笃相法》、《诸葛武侯马前课》、《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等。唐代时期重要的相书是敦煌本《相书》。宋代相术达到鼎盛时期,其中《麻衣神相》影响最大,《麻衣神相》相传为北宋的一位相术之人麻衣道人所撰,是现存最早的对人体相貌进行系统叙论的相术著作。人的命运本来就不是生而定终身,但能从长相上侦破命运的某种密码,其"奇"也就在于此。明代的《柳庄相法》中国古代相书之集大成者,相传为明代相术奇人袁珙所作。相传袁珙看见仁宗,脱口就说"天子也",看到宣宗,就知必是"万岁太子"。袁珙的断语,日后一一应验,由这样一位相术大师撰写的相书,它的神奇可想而知。袁珙晚年自号柳庄居士,故此书谓之《柳庄相法》。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如有问题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古代有哪些周易高人?他们各都著过什么作品?
黄帝
《周易》周文王
田何:西汉经学大使。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始皇焚书,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董仲舒:通晓《周易》,擅用易之阴阳五行说解释灾异之事
孟喜:宣帝时立为博士。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孟喜遵父命习《易》,为汉代易学家田何的再传弟子。孟喜以阴阳说《易》,以此推算气候的变化,判断人事的吉凶,为“卦气说”的倡导者。其《易章句》已失传,一部分内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卦议》中。
焦延寿:西汉易学家,字赣,梁国(今河南商丘)人。家贫寒,曾因好学而得到梁王资助。学成之后,为郡吏察举,补小黄令,元帝时为三老。政绩优异,专攻易学,曾从孟喜学《易》,自称得孟喜真传,后传之与京房。其说长于灾变,注重易象,以一卦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著有《易林》十六卷,《易林变占》十六卷。
京房:(前77—前37) 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东郡顿邱(河南清丰西南)人。曾学《易》于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元帝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后立为博士。因弹劾中书令石显等专权,被捕下狱处死,年仅四十一岁。其易学理论,进一步发挥了孟喜的卦气说,并吸收了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其主要成就有:1、八宫卦说,把六十四卦分别纳入了八宫。2、世应、飞伏说。3、纳甲说,将八宫卦配以十天干,各爻分别配以十二地支。4、五行说。以五行学说解卦,包括五星配卦、五行爻位、五行生克、八卦休旺等。5、卦气说,以消息卦和杂卦的关系,解释气候反常现象,演讲灾变。6、阴阳二气说,以阴阳二气的变易,用来解释卦象和爻象。其著作颇丰,今只传《京氏易传》三卷,其余皆已失传。
郑玄:(127—200) 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东南)人,东汉末年经学、易学大师。博通经学精于天文历法。少而好学,不乐为官。游学十余年,复归乡里,聚徒讲学,弟子众多。后因党锢事被禁,便潜心著述。其著述以诠释古今经文为主,成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易赞》、《易论》、《易纬注》,现仅存《易纬注》,其余已失传。其易学的主要观点有:1、以爻辰说解释《周易》经传,力图揭示卦辞和爻辞之间的内在联系。2、以五行解释《周易》,将“大衍之数”看成是五行之气生化万物的法则。
管辂(209-256年),三国时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一生著述甚丰,有《周易通灵诀》2卷、《周易通灵要诀》1卷、《破躁经》1卷、《占箕》1卷。《三国志·方技传》将管辂之术筮与“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相提并论,认为“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子孔明,谥曰忠武,琅琊阳都(今山东济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始从之,帮刘备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于成都,拜其为丞相。刘备死后,辅佐后主刘禅,被 封为武乡侯。足智多谋,通晓兵法,所传其通晓黄帝之兵家八阵法,并根据伏羲八卦和古代兵法,推演成八阵图。其军事思想、用兵之道,多与《周易》相通。著有《诸葛亮集》。
王弼:(226—249) 三国魏山(今河南焦作东)人,字辅嗣,魏晋易学易理学派代表。官至尚书郎。幼而聪慧,少年得志,即享盛名。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周易穷微论》、《易变》、《周易大衍论》,前两种尚存。王弼解《易》,力排象数,注重义理,使《易》回归到孔子义理派的轨道,史上有“王弼扫象”之说。其易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古文经学派解《易》的阐发,排斥汉易的卜筮之说,提出“得意忘象,忘象取义”和理论,强调《周易》的哲理思想。二是用玄学观点解易,其基本命题是“天间万物皆以无为本”,认为自然无为、动息则静,将太极观玄学化,反对以太极为原初物质的观点。王弼的易学理论对后来易学研究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孔颖达:(574—648) 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字仲达,亦作冲达。冲远。少聪敏,强记博文,通晓经学。陏大业初,举“明经”,授国子博士。唐代时,历任文学舘学士,国子祭洒等职。曾奉唐太宗之命,与颜师古等人编定《五经正义》。其主撰的《周易正义》至今仍为最完善的注本。其著“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虽说采用的是王弼注本,又纠正了王弼“得意忘象”的主张,认为物象和义理应该是统一的,义象兼采,易理备包有无,提出“乾坤二元论”,宣扬以阴阳二气为核心的世界观。
李鼎祚:生卒年不详,资州盘石县(今属四川)人。唐代经学家,历官左拾遗、秘书省校书郎、殿中侍御史。他勤于读书,精于经学,尤通象数占学,著有《周易集解》、《连珠明镜式经》。他的易学观点,发挥了汉唐元气阴阳说,否定王弼以玄学解易,认为易学讲的是天象,提出“元气絪緼”说,用以解释“一阴一阳谓之道”及天地万物的形成。他认为,《周易》是儒、释、道的理论基础,是治国、平家、修身的正术。他是提倡汉易象数的代表人物。
陈抟:(约871—989) 毫州真源(今安徽毫县)人,字图南,宁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自号扶摇子。是易学图书派的创始人。后唐长兴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修道。先在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居华山四十年,被称为“华山道士”。据《宋史》载“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其易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以图解《易》,所提出的易学图式,包括象和数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传之易图有:龙图、太极图、无极图等,使象数易学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李之才:(?—1043) 宋初易学家,字挺之,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宋史》作青社)人。其性朴率自信,倜党不群。天圣八年中进士,初为参军共城令,后为泽州金署判官,官至殿中丞。其易得穆修所传,属陈抟图书学派,后传之于邵雍。其易学著作已失传,今保存的只有《卦变图》,一是卦变反对图,一是六十四卦相生图。他开创了宋代卦变研究的先河
邵雍:(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谥康节,祖藉河籍范阳,少时随父邵占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故被后人称为“百源先生”,晚年定居洛阳。少时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宋史》称:“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不读,始为学,则坚苦刻历,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才数年。”共城令李之才闻其好学,授以“物理性命之学”。终身不为官,以研易为业,“探赜索隐,妙司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自得者”(《宋史》),以先天象数之学名于世,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称“北宋五子”。其学在汉代象数学派的基础上,把陈抟等道教思想与易理相结合,使易学成为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易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著名易学家,理学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故改名,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筑书堂于庐山莲花峰下,取故乡“濂溪”为名,后人称之为“濂溪先生”。历任县主薄、县令、州判官、州通判、知州军等职,多为刑狱之官,政绩卓著。从政之余,“汲汲于传道授业”,程颢、程颐均是其弟子。善谈名理,深于易学。其《易》得穆修所传,“后学自有所见”,他参照道家的先天太极图和陈抟的无极图,绘制了一个新的太极图,并作《太极图说》,认为“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将道家和道教的无极观念引入于儒家的解易系统,建立了一个以易学为核心,融宇宙观、方法论、自然观、认识论以及伦理道德融这一体的、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易学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易说》等,后有编入《周子全书》。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谥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十九岁登进士弟,曾任泉州同安主薄、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为官不过十年,其余四十年过着讲学著书的生活,弟子众多。对经学、史学、文学、音律均有研究,精于易学,“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影响极大。其易学集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北宋以来易学家之大成,批判地吸收了各家的观点,自成体系。著有《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易学启蒙》等。在《周易本义》中首次将《河图》、《洛书》等九张易图公诸于世,确立了河洛之学,功不可抹。
蔡元定:(公元1135-1198)南宋律学家、易学家,字季通,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师事朱熹,长于天文、地理、乐理、历数、兵陈之说,精识博闻。其易学继承了汉易和宋易中象数学传统,除受邵雍数学影响外,又继承和发展了刘牧图书学派的河洛之学,成为元明清象数派的主要理论依据。他与朱熹合著《易学启蒙》,实为在朱熹指导下,由蔡元定成书。《启蒙》认为,《周易》中的象数来源于河洛,河洛之数的演变,形成八卦、六十四卦卦象,而河洛之数又出于“自然之理”。其易著还有《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大衍详说》、《燕京原辨》等
张理:元代清江(今江西庐陵)人,字仲纯。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为福州儒学提举。张理一生博览群书,尤精于易学。兼取以邵雍为代表的“先天图”学,以周敦颐为代表的“太极图”学,以刘牧为代表的“河图洛书”学,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学说。他以解“龙图三变”而闻名。认为,第一变是“龙图未合之数”,共五十五数,上二十五是天数,偶天垂象也;下三十是地数,形地之象。第二变为“天地已合之位”。第三变而成龙图。按其说,龙图之变有两种情况:一是两图相重,即为五行生成图,刘牧称之为《洛书》;二是两图相交,即为“九宫图”,刘牧称之为《河图》。张理以图解《易》对后来的易学发展影响很大。著有《大易象数钩深图》、《易象图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