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豪华婚礼现天价嫁妆礼单,为何会引发网友实名羡慕?
这份豪华的天价嫁妆礼单里林林总总的陪嫁算下来大约得有接近3000万,甚至现场还有现金和黄金,不可谓不是大手笔——再联想到相应的彩礼,让人看了就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在婚礼现场司仪还大声念出为了鼓励小两口创业,娘家支持2600万!压箱钱房产车子甚至金条一样都不缺,实在是羡煞旁人。网友们也一直在猜测,女方的嫁妆都如此煊赫,那男方的彩礼或许也是一个令普通家庭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这样丰厚的陪嫁也说双方的经济实力都极为雄厚,或许是企业级别的联姻也说不好呢!说到结婚,很多人都会想到的就是陪嫁和彩礼,更有很多人说现在结不起婚,一场婚礼动辄就要十几万,还要招待亲朋好友,实在是令人疲于应对。
甚至之前还有人绘出了一张全国各地结婚彩礼地图,江西在这张图上C获得榜首,彩礼将近40万。所谓彩礼到底能代表什么呢?我认为他所代表的不仅是男性的家庭条件也代表了——为了结婚,男方所要付出的一个以数字衡量的具体代价。有人习惯性的将结婚成本笼统的归结为彩礼,这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固然结婚成本中男方彩礼占了大多数,但是在结婚这个整个流水当中除去金钱还有很多其他的精神准备与物质准备,这些内容也占有着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再看这场盛大婚礼中的天价嫁妆礼单,疼爱女儿的女方家里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女儿,准备了这么多的彩礼为女儿“撑场子”。所以,结婚并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只是彩礼和嫁妆这么简单,而是双方家庭以及当事人——两位年轻人共同要面对的事情。
那些要天价彩礼却不肯给嫁妆的丈母娘是怎么想的?
她们这样做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男方条件很好,不需要给嫁妆,甚至要求女方不要给。
2.丈母娘家条件不好,有兄弟结婚也需要用钱,所以才会这样!
3.丈母娘想用这些钱来养老,或者她们身体不好,用来治病等!
4.有些丈母娘是想先替女儿集攒起来,等女儿急用时再给!
不用怀疑作父母的对儿女的爱心,大多数父母收多少彩礼,等女儿出嫁时给的更多!
贫困女孩子结婚会期待有嫁妆吗?如果没嫁妆结婚以后婆家会不会看不起女方?
没有嫁妆婆家会看不起吗?
这可不好说,得看你遇见的是什么婆家
有的婆家,三观奇葩,如果女方家不要彩礼,人家还觉得你轻贱呢,倒贴
谈到婚姻,除了要谈爱情与眼缘以外,彩礼与嫁妆,总是无法免俗的事情。
而彩礼与嫁妆总是成对出现,女方看男方给多少彩礼,相应的再决定给多少陪嫁。
更多的情况下是:男方给多少彩礼,女方家长就会以嫁妆的形式,全部“返还”,甚至还要多置办一些,给自己的闺女长气势。
这样的情况,当然是最好的,皆大欢喜。
父母不给嫁妆正常吗?
首先这个嫁妆并不能代表什么实质意义上的东西,看对方家庭怎么想的,也看男方家庭的彩礼给的多少,当然也有存在一些偏远地区的老人家重男轻女,家里还有儿子,所以东西都是给儿子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男方就是没有收到女方的嫁妆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毕竟你娶的是老婆不是嫁妆,结婚看重的是老婆这个人,而不是她所带来的嫁妆,虽说嫁妆也是礼节的一部分,也可以看做对男方的态度,但是嫁妆终究代表不了人。
只要老婆人好,嫁妆神马的这些都是浮云,它只是老婆的附属品,可有可无的,只要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把全身心投入到老婆身上,嫁妆什么的真心没有那么重要。结婚了就过好你们两的小日子吧。
如果女孩子是远嫁,由于各地婚礼习俗方面的问题不同,也很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候就不一定非得要遵从当地的习俗,两家商量着来,要不就是互相尊重。而嫁妆这些也不一定非得要有的,如果你娶的是个独生子女,什么以后都是你们的,男方没有收到嫁妆也不要心理有隔阂,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好的,毕竟你喜欢的是你老婆,为她付出也算是理所当然,这样呢老婆也是对你死心塌地的。
壕!浙江豪华婚礼天价嫁妆礼单,都有哪些亮点?
这场浙江豪华婚礼天价嫁妆礼单刷爆了朋友圈,在视频中可以看到两个陪嫁的木箱子,打开满满的都是两箱子的现金总共有288万8888元,这也是女子父母给她的压箱钱,寓意很好。其他的嫁妆还有豪华的轿车一辆,在马来西亚的房产一套,金器(里面有黄金五宝盒一套、金条一块、金碗一对、金筷子两双、金勺子一对、樟树香一对,还有其他的首饰等等),真是数不胜数的金器。
真的是让人家看的眼放金光。另外除了这些还有女子的父母在女儿的名下存了2,600万元,他们的父母给这张存单起名叫爱情存单,也是给他们两个人的创业基金。真的是太豪了。
这个帖子发出后,引来了大家的一片羡慕。很多网友表示“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还有一些不好的评论,真的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就像网友说的“真的非常酸,比吃柠檬还酸 ”。有钱人是世界我们不懂,对有钱人来说这些可能根本就不算什么,就像普通人的彩礼和嫁妆一样。 一般现在都是强强联合,女方家有这么多财产,说明男方家条件也是挺好的。这个女子有这样的父母,真的是太幸福了,一般父母都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
估计这会引起非常多的男性羡慕。近年来大家讨论的更多的是结婚了彩礼很高,每次到结婚丈母娘就开始要房要车,然后加上各种数不清的金器,这样一波算起来整个彩礼都非常高,对于没有家底的年轻人来说,是比较难承受的。不过对于有钱的家庭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他们随随便便拿出来的都让我们感到惊讶和羡慕 。也祝这对新人新婚快乐。
豪华婚礼现天价嫁妆礼单,反应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每年的国庆长假期间,正是婚丧嫁娶的黄道吉日,不少新人选择在这段好日子里喜结连理,不少百姓在这七天假期里随了多少份子钱。参加的婚礼多了,什么场面没见过。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则爆炸性的新闻,浙江嘉兴的一场豪华婚礼,让人羡慕不及,新娘娘家的嫁妆之豪华,简直无与伦比,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门当户对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一、还原事件情况
2020年10月5日网络上爆出一场豪华婚礼,这来自于浙江嘉兴的一对新人。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更是人生中最大的转折,但当你打开你的嫁妆箱,看到里面的嫁妆时只是心怀感动。而这对新人不一样,嫁妆让亲朋好友,乃至于全网的有都吓掉了大牙,先不说具体有哪些东西,但是据统计,陪嫁品算下来大概超过了3000万,根据现场的婚礼司仪念出的陪嫁,我们就知道这对新人绝对不是普通人家子弟,我们来看一看具体的嫁妆礼单,第一项是各个地方婚礼都有的习俗——压箱钱,总共是现金288万8888元,光这些钱就是我们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来的钱,第二项是一辆车,宝马x6一辆,这一项也许我们努力一下还是有可能拥有的,第三项是金,这也是根据各地习俗不同而有数量变化的。另外还有给新婚小两口准备的生活资金一共2600万,从嫁妆的豪华程度,就不难想象这两家人得以喜结连理必然是经济实力相当雄厚。
二、社会现象
从女方嫁妆估值就大概可以窥探到男方的彩礼怕是一个天文数字,自由和爱情似乎都没有金钱那么重要。这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从古至今,婚姻总是门当户对的,往往是门当户对的双方婚姻才会长久,反而经济实力悬殊的其中一方容易在婚姻中仰视另一方,而嫁妆和彩礼成为了证明双方财力的重要体现,更说明了中国人现在的一个问题,很多夫妻从结婚开始,就在不断的攒钱为未来的子女存钱,给女儿攒嫁妆,给儿子攒彩礼,我觉得这一现象不是那么合理,生活是靠自己过的幸福,嫁妆和彩礼就是变相的给新人启动资金,这和啃老有什么不一样?
正如《小时代》里所说的,没有物质的感情就像沙子,风一吹就散了。不是现在的人物质,只是没有物质,生活真的过不下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经济比较拮据的家庭更容易因为经济问题争吵起矛盾甚至离婚,所以你说,经济重要吗?
你怎么评价电影《摔跤吧!爸爸》?
“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又一次带来一部完美之作:《摔跤吧!爸爸》
自从2009年《三傻大闹好莱坞》在国内火了,不仅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位来自异国的“老鲜肉”,还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印度电影。印度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有庞大电影工业的国家之一(日本电影工业曾经非常强大,但现在辉煌不再),因印度电影从诞生起就因为印度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比如十多种官方语言,多种宗教信仰等等,而一直极具民族特色。虽然大片场制度一直没有全完建立起来,但印度电影工业化程度很高,观影人次简直天文数字,所以印度电影能和当年香港电影一样,在世界电影中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进入北美院线发行的其他国家的商业电影中,印度电影是票房最高的。印度电影曾经在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大篷车》成为数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但新千年之后,相对于日韩电影在中国的走红,印度电影还是稍显小众,从翻译作品的数量可见一斑。《三傻》先在网络走红,后来成了多年之后第一部引进的印度电影,一下子让很多观众因为一个演员重新认识了一个国家的电影。只是有之前《三傻》的基础,才让这部《摔跤吧!爸爸》在国内大银幕上和观众见面。
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
如同鲁迅被称为“中国的良心”一样,阿米尔·汗被人称为“印度的良心”。一方面因为他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功且全无黑点,另一方面是他最近几部关心印度社会现实的超高评分。
有段时间总会特别关注IMDBtop250,认为如果一个影人如果有电影能够排进这个榜单,一定是非常卓越的一生。所以非常佩服东木先生,编导演俱佳,且有超过8部作品进入过榜单,简直是行走的丰碑。没想到近年来随着三傻的火爆,阿米尔·汗在这份榜单上也疯狂蹿升。截止2017年5月8日,有三部作品排入了此榜单。《地球上的星星》,排名80,评分8.5;《摔跤吧!爸爸》,排名90,评分8.8;《三傻大闹宝莱坞》,排名99,评分8.4。要知道这个榜单很少有非英语电影,几位有作品进入的不是上古日本大神或动漫导演,就是韩国的两部犯罪片导演朴赞郁、奉俊昊,国产电影现在在榜单的仅有《无间道》和《花样年华》,且都在240名开外。虽然IMDBtop250的排名不能代表电影本身的质量,但是由于其不断优化的公式(兼具人数和分数),确实是衡量一个电影在观众中的影响重要指标。意味着电影作品在全球观众(主要是英语世界)中的影响力。虽然可能有印度语言和人数上的加成,但阿米尔·汗现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就足以称为世界性的电影明星,并且名留影史了。
这三部电影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因为电影语言和艺术上的成就,还是因为其对印度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事实上这些问题也不仅是印度社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只是在印度较为突出。《地球上的星星》关注自闭症儿童,《摔跤吧!爸爸》关注印度的女性和体育体制,《三傻》关注印度的压迫性的教育体制,加上虽然未入选TOP250,但关注印度宗教问题,评分高大8.2的《P.K.》,这些电影几乎无一不戳中印度社会和人类社会的痛点,且传达的思想积极向上,极富人性的光辉和价值,表达方式轻松幽默,加上印度电影歌舞特色,让人不喜欢都难。
在电影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阿米尔·汗投入了一种更直接的关注印度社会的方式,他做了一部脱口秀节目,“真理战胜一起”。他用这句印度国徽上的命名节目,既体现了他的决心,也体现了他的坚定。这个节目第一季最大的特点是关注印度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女性,以及女性话题引发的关于谋杀女婴、家庭暴力、天价嫁妆、光棍村、性侵;儿童性侵;残疾人;农村地区缺水等印度社会非常严重,但主流媒体很少关注和讨论的问题,都成了汗的节目内容。汗在节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节目超出了本身,在立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阿米尔·汗在电影内外对印度社会现实的关注,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他才获得了“印度良心”的称号,也让他的电影充满了人文关怀。
《摔跤吧!爸爸》的现实关怀
《摔跤吧!爸爸》的内容丰富而有层次,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层次:印度的体育体制的腐败落后与印度民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之间的深刻反差;女性在印度社会遭受的歧视和不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爱。这三个层次既有对政府的批判和抨击,又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更有对人类美好感情的歌颂。每一个都既有印度特色又具有能够引发所有人共鸣的思考和情感。
阿米尔饰演的父亲,年轻时是全国摔跤冠军,但因为没有得到国家的资助,没有机会为国争光,在国际赛场上拿到金牌。因此才有整个故事本身。当父亲去为女儿申请国家资助时,那位主管体育的官僚的态度,让阿米尔愤然说出:“印度体育之所以不强大,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同中国一样的举国体制的体育系统。在印度,运动员都是自己训练,拉赞助,因为摔跤项目商业价值不高,所以几乎全部靠国家资助。而阿米尔对官僚系统的批评,正是代表印度民众的心声。尤其是当最后印度国歌响起时,突然有种“我爱我们的国啊,可是谁来爱我呢”之感!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印象深刻。
在印度,男女不平等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父亲在鼓励女儿时说,你们不仅是一个人在比赛,你们背后是那些被人认为不如男人的所有印度女性。仅就这点就足以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可是电影上映后,很多人批评,这不是女权主义,这只是父亲的个人英雄主义。女儿只是被压迫和灌输,并没有像女权主义所要求的,有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些批评意见对女权的理解是对的,可他们对女权主义背后更庞大的自由主义体系的理解有误。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对人生目标和规划的选择和调整。但自由主义面临的批评之一是它所对应的是:成年人、男性、白人等等。这意味着自由主义没有考虑到自我意识是逐渐成长的,而成长过程中,父母很重要。父亲虽然是要求她们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成为长大后的女儿。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成长的过程。此外,自由主义还要求有多种生活方式的选项。但印度社会不具备,如果没有父亲的强制,女儿们最后可能跟片中那位14岁新娘一样,早早结婚,一辈子围着厨房转。所以有关是否是女权的争论,需要深入的理解理论和印度社会,并非这里没有女性觉醒就否定电影关注女性解放的宝贵主题。
如果说电影的上述两层内容,引人深思,那么电影的对父女之间交流和爱的表达。在观影过程中,大女儿进入大学之后,放飞自我,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误解、冷漠和疏离。之后和父亲重新交流时,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我初中时,父母花了大力气,把我送进当地最好的一个国企的子弟学校。我第一次离开家,住校,有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大把零花钱,跟大女儿一样开始放飞自我了。没想到成绩一落千丈,年级倒数。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次父亲来看我,对我表达了失望,且狠狠的抽了我两耳光,我至今想起来脸上还一阵生疼。之后我重新成为年级前十。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当年我父母顶着压力把我和妹妹送进那所中学,之后我们可能同村子里的其他学生一样,只能考一个普通学校。尽管父母和很多同学的父母相比不够优秀,但每每想起他们对我和妹妹的教导和付出,总是无限感恩和自豪。我想这也是《摔跤吧!爸爸》最感人的地方。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看罢电影,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不仅拥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同时在电影技艺方面,也是非常高超和一流的。
清晰流畅的叙事。印度电影一般都很长,国内上映的是删减过后的版本,都已经超过两个小时。但《摔跤吧!爸爸》并没有很多印度电影给人的冗长感。从头到尾叙事结构非常清晰。拿准了一部体育题材的励志片的所有节奏,不但让观众解锁了一个从未关注的体育项目,更让观众感受到摔跤的魅力。最后战胜对手,和坏人教练,国歌飘扬起来是,所有人都无不为之动容。
多视点的叙事方式。仔细分辨电影的叙事方式,会发现非常有意思。电影同《祝福》和《泰坦尼克号》一样,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一方面是以侄子为讲述者的第一人称,一方面是上帝视角的俯瞰。这个过程让侄子变成行走的弹幕,打破了第四道墙,直接和观众交流,不仅能迅速介绍故事,也一下子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沉浸其中。但第一人称的叙事有不能表达超过视点人物之外的信息,所以电影又上帝视角讲述了整个故事。
出色的节奏把握。这样一部励志、感人的题材,却让很多人在电影院开怀大笑。电影中绝大多数的笑点都让侄子和配角承担了,比如开场的村民和卖鸡肉的老板。正是侄子作为行走的弹幕的各种吐槽,消解了父亲的严肃,让电影始终在一种较为轻松和幽默的氛围下进行。紧这点,就足够我们好好学习!
一部好电影,用对社会的批评让它具有思想的厚度和深度,用对生活中美好的感受和呈现让它具有色彩和温度。一部电影如果既能让人思考,又能打动人心,那它一定是一部出色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