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南嫁女儿有什么风俗?
闽南结婚风俗在闽南古老的婚俗是极为复杂的,那些不怕麻烦的婆婆媳妇们却乐此不彼。一个新媳妇要进门先要初看,三日之后双方家里没什么事发生,而且又都满意的话才有下一步,徜若在这三天其间哪一方家有打破东西什么的,或者小孩磕碰着,或其它什么不吉详的事发生,那么就是再满意也只能作罢。再则就是合生辰八字,一般双方年龄相差三、六、九也是不成的,这点倒是许多地方有这风俗了。接下来是择日子对看,选个良辰吉日,男方父母带上四色糖果饼干,备好红包或手饰什么的,去女方家,如若满意则留在女方家吃个便饭,女方家若是满意便会在饭前让姑娘出来倒杯茶给客人喝,若是不满意姑娘是不会出来的,这样男家也不必留下来吃饭了。吃完饭男方会留下一个红包或手饰说是给姑娘的见面礼,只是个礼,双方都不会计较多寡的。这婚姻便算成了一半了。 在闽南比结婚更重要的是订婚,不管你有没有办结婚证,只要你订了婚这婚事便算是成了一大半,在农村大家便认可了你是个有家室的人了,双方交往来来去去的有什么事通知一声和娶了进门的媳妇是一样的。说起这订婚也是极麻烦的。这订婚前双方要讲好得多少聘礼,包括:聘金、姑娘的服装费、手饰、糖果饼干、烟、女方家请客的酒菜钱、等等,当然现在多半是折合了钱来的。到了那天男方家一大清早的就要叫上二、三十几个亲戚,女人挑着三生香烛去祭祀祖先,然后分头再十里八乡去每个寺庙进香这一忙大约要从一大清早忙到过午了。男人一般在准新郎和他父母的带领下挑着三生鱼肉、四色糖果饼干和水果带着部分聘金(余下聘金的零头留着要娶进门才付)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照列也是叫上十来个亲戚,先给男家的每个客人上点心分个红包,然后挑上男方送来的东西照列去十里八乡的进香。而女方家等客人吃过点心了就让姑娘出来上茶,这茶上了,做准婆婆的自然要把给准媳妇的全套手饰给媳妇戴上(这手饰必须是成双成对的)未来的岳母自然也把给准女婿的戒指给他戴上,然后等进香的亲戚回来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饭,这婚算是定成了。 接下来择了日子到了谈婚论嫁了,在闽南许多地方有姑娘的人家都愁,这陪嫁常让许多人家砸锅卖铁嫁女儿。一般来说男方送多少聘金女方要翻倍的给嫁妆(比如说:男方送了五万聘金,女方家至少要陪嫁十万,当然,有钱的人家多点,上百万的陪嫁也是有的,没钱的人家少点但一般也不会少于聘金的一倍)最是不济的也就将那聘金原封不动的奉还,多少再陪上一点儿,所以在闽南特别的重男轻女大约也是和这有关的。 这婚前自然要准备各种各样的必备品,我说的必备品不是家具什么的而是其它一些东西。临近喜日了姑娘家要提前备一些习俗的东西:五谷种(意在姑娘嫁过去回五瓜丰登)、桌头红(放在新娘房用的花什么的,意在吉祥)、孝布(有红绳系好的够姑娘将来给做一套孝服的白布,意在公婆长命百岁)七桶(包括脸盆,水桶和将来孩子的澡盆等共七个,意在有备无患和完整)、铅(铅在闽财和“缘”是同音的,意在姑娘家过去后与人结善缘,姑娘出嫁那天要穿的衣服从内到外全部都要用红线缝上不铅片)两个箱子(这箱子是装衣服和嫁妆的,结婚那天由伴娘等帮着拎过去然后放在厅堂要当众打开查点嫁妆的箱底自然也要押钱的这一来谁家的媳妇有多少嫁妆大家都清楚了,当然现在有的嫁妆是存折、房子什么的那说用红纸写明了入了相框带来)当然还有一些零星的东西,我在这儿只说一些普遍的习俗,现在有许多人可能删减了些了。 到了结婚前三天或一天还有个担盘的习俗(分三日盘和一日盘,这个随双方的意思了)这担盘照列是四色糖果饼干和鱼肉什么的,现在许多人是直接折合了钱给女方,由女方自己去买,剩了些人力,到了那天男方只是意思性的挑了些过来,当然这多少嘛在沿海有些地方是多的惊人。一担为百斤,少则三十六担,多则七十二担。到了担盘那天女方要叫上十几个亲戚两人一组的到村里家家户户去分糖果饼干。在沿海的那些地方分这些是用装汤的盆子分的一家一盆,所以用得上这几十担的糖果饼干了,有些人多的村子还不够,也就只好由女家自个儿掏钱买了。在我这儿一般是没有那么多的,也就是每家每户各四个糖果四个饼干。照列这天双方还是要叫上许多亲戚帮忙去十里八乡的庙里去进香的,所以这个麻烦和累人就别说了。 终于到了喜日子了.请客,这是那儿都有的就不必说了。那天新郎来迎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新娘,而新娘则由弟弟或哥哥还有叔婶等陪去,沿海有些地方新婚是要戴着黄斗笠的,斗笠的只沿缝了黑纱,遮了面。(忘了说了,许多地方新娘在出嫁前要请一位老人来绞脸,叫作开脸)到了男家,临进门前新郎的至亲都要先回避,新娘直接就进了新房直到请过茶才出来见人的。这请茶也是有讲究的,茶叶是新娘带来的,里面放了铅粉,前面已经说过了是为了结缘,还放了冬瓜糖红枣什么的,那叫甜。先给公婆上茶,照列有请专门在做这事的老人来,念些好听的吉利话,上茶时许多地方新人是要给父母下跪的,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上完茶新娘要送给公婆见面礼一般是金手饰,当然也有送衣服的,而公婆同样也要给新媳妇封个红包当见面礼。然后是新媳妇给新郎叔伯姨婶,姐姐哥哥上茶,每上完一次茶都得交换见面礼,这见面礼一般为手饰衣服,有钱人家族又大的,这新娘要备的见面礼常常要花上万元,穷人家只花三五百元的也有。这茶也请完了,到了这儿吃过婚宴算是结束了?呵,还没呢。 结婚的第二天,天还没亮,新娘的弟弟就来接新娘回家了,这早的凌晨三四点就来,晚的五六点也来了。而新郎大约要临午饭了才去新娘家。这天就由新娘家请新郎和新娘家的亲戚了,这叫回门客,照列要闹到晚饭过了,天黑了新郎才带着新娘回家,而新娘家要准备两根连头带尾的甘蔗和两只带路鸡(一公一母)给新人带回家。快到时会有人先通知新郎的家人,他们同样要先回避了新娘,等新娘进了门才可以出来相见(这叫避亲,闽南相遇叫作“堵”而吵架也叫作“堵”这回避也就是为了以后回避口角)这新娘回门呢,在新婚一个月内要回门三次,当然余下的两次没有象第一次那么复杂了,只是都要等天黑才能回到新郎家,而新郎的家人也每次都要回避的。到此,这门亲事才算是圆满地完成了。(城市里的一般都不注重这些啦,基本上和各地大同小异啦)
福建闽南人一般家庭嫁女儿要备什么嫁妆,起码的要有什么东西?还有要给男方家准备什么之类的吗?多谢
婚嫁。从前,台湾的婚礼规矩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别。一般需经议婚、订婚、完聘、迎亲四个阶段。结婚年龄,一般男不超过30岁,女不超过25岁。目前已由媒人介绍改为自由恋爱,花轿改为汽车,到法院公证结婚。但是台湾婚礼的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使许多青年人背上沉重的包袱。在农村,有部分人乐于集体结婚。
请问晋江人婚嫁习俗
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探家风。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3、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
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4、找日子,送日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5、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一般敬茶顺序就是按长幼逐进行,一般在敬茶时公公和婆婆他们都会准备一份礼物。
福建晋江嫁妆
福建嫁妆多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是,无论是彩礼还是嫁妆,尤其是福建晋江的高嫁妆,那么江嫁妆一般多少呢,福建晋江结婚嫁妆是不是全国最高的呢?看看本文为您介绍的关于福建女嫁妆的相关知识。 晋江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但有些思想却非常落后,想必大部分地区嫁女儿应该是“赚”了,但晋江肯定是亏了,而且亏得让人无法想像!到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婚姻仍属于包办婚姻,其中一个媒介就是媒婆,媒婆在我们这边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而且这个职业不分男女老少,当然老的会更多一些。媒婆牵线成功一桩婚姻,就能拿到聘金、嫁妆总和10%的红包,因此,媒婆会极尽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婚事,甚至在男方这边说女方会有多少嫁妆、在女方那边说男方会有多少聘金。媒婆在一桩婚姻中可以获利几千甚至上万元,也就是说,晋江的婚俗中除了有媒婆的介入,还必须有高聘金高嫁妆。男方订婚时送来聘金,但在结婚时如数返还,而女方在结婚时却要支付大量的嫁妆。
以晋江陈埭为例,嫁妆30万元、50万元和100万元以上分别是低、中、高档婚礼的“行情”。首饰不以“克”为计量单位,而以“斤”计量,一般一场婚礼需花费黄金2斤-3斤。客人送上的礼金,“行情”底价是200元,上不封顶,500元或1000元甚至几千元都不鲜见。
聘礼 主要由首饰、现金和食品三部分组成。首饰包括戒指、项链、耳环、手镯、手链、脚链等若干套,以黄金为主,随着时尚变化,珠宝、钻石和白金已经成为“新宠”。
现金包括聘金、礼金和布钱,聘金是给女方当事人的,几万元到几百万元量力而行,作为女方嫁妆的组成部分将被全额返还;布钱相当于古时的绸缎,一般花费万把块钱。食品可以简单到只有一桶食用油外加一盒精美饼干,也可以复杂到糖果、罐头、水果、海鲜干货等各几色。单糖果这一项,约需花费8万-9万元。
嫁妆、高聘金危害很大,严重时会闹得妻离子散,激化社会矛盾。陈埭曾经发生两起高嫁妆引发的悲剧事件。有一户人家娶媳妇,订婚时靠借高利贷送了几十万元的聘金给女方,可到结婚时,女方没有按婚俗如数返还聘金作为嫁妆。就在婚礼上,男方母亲知情时,当场昏倒在地。另一起是,女方把男方数十万元的聘金用于发放家族工厂工人的工资,也就无法有高嫁妆陪嫁到男方。这两桩婚姻最终都不欢而散。真得很反对这种婚俗,真不明白结婚是在娶一个人还是在娶钱。
以晋江为例:最正常的情况是这样子的,最普通的人家。男方给女方差不多15W的聘礼,这些可以让女方来买嫁妆,但女方在出嫁时,必须返还男方同样数目的2倍以上,石狮会更多。也就是说,差不多是双倍返还,如果男方给你100W的聘礼,那你需要带200W的嫁妆,这个算比较正常。具体数目是双方商定的。但女方家庭不带任何的嫁妆,是不可能的,这样以后女方在男方家庭很难有地位。
如果男方女方都没钱怎么办呢?通常是这样做:男方借钱。由于风俗问题,结婚借钱还是比较好借到的。然后,女方也借钱。结婚后,马上还掉,当然,这不也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就是。我上面所说的15W,是最低限度。
上述的晋江,石狮虽然经济发达。但20年前也是由农村发展起来的,婚礼比较传统,光喜宴,正常都要整个村子请,上百桌。结婚前一天,新娘嫁妆先行,这时,会很多人来帮忙搬。嫁妆的的多少,人家一看就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