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孙思邈身上学到什么
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详论医德规范。他特别强调医家的职业道德。
他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而不泥古。
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博采众长。
孙思邈在医学上有哪些造诣?
唐京兆华原之地于581年诞生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他自幼天资聪敏,治学精勤,善言老庄,喜好释典,通经史,知百家,是集佛、道、儒三教于一身的饱学之士。在行医的同时,孙思邈勤奋地钻研古代名医的著作,寻求民间的治病经验,往往因为一个单方、一味药物、一种炮制方法等,不远千里虚心向人请教。因此,他的医疗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至此以后医名鹊起。
孙思邈鉴于古代诸家医方散乱浩博,求检至难,便博采群经,勤求古今,删裁繁复,以求简易,撰方一部,凡30卷,“以为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A于此”,故名曰《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约成于652年,孙思邈当时年约70岁。书成后,孙思邈仍时时感其不足,继续努力,又集30年临床经验,作《千金翼方》30卷以补《千金要方》之不足。两书合而为我国唐代最有代表性的医药学著作。
孙思邈是一位精通诸科、技术全面的临床大家,尤为重视妇科和儿科。《千金方》中先论妇人、小儿,后论成人、老者,强调妇人和小儿患病不同于男子和成人而各具特殊性,主张妇产和小儿应独立设科。两部《千金方》中妇产科内容达7卷之多,对胎前、产后、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妇产科疾病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孙思邈
孙思邈是道家人物吗?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医”,悬壶济世、普救苍生,传说飞升成仙。古代一般只有修道之人才会成仙,所以被认为是“道教”人物!
实际上古代医生的地位并不高。
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什么著作?主要思想是什么?
孙思邈,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一生著作80余部,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 1 卷、《会三教论》1 卷、《福禄论》3 卷、《摄生真录》1 卷、《龟经》2卷等。 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 》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 千金方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 孙思邈按摩等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 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他去世后,人们在其故居的鉴山畔,虞诚奉祀。乔世宁序中云:“鉴山香火,于关中为盛,虽华岳吴镇弗逮焉。”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在药物学研究方面,孙思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药物的采集、炮制到性能认识,从方药的组合配伍到临床治疗,孙思邈参考前人的医药文献,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心得,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载方5000多首,书中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可谓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而《千金翼方》载方近3000首,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对《千金要方》作了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书中收载的800余种药物当中,有200余种详细介绍了有关药物的采集和炮制等相关知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失到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仅有的《伤寒论》研究性著作,对于《伤寒论》条文的保存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孙思邈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对于孕妇,提出住处要清洁安静,心情要保持舒畅,临产时不要紧张;对于婴儿,提出喂奶要定时定量,平时要多见风日,衣服不可穿得过多……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 。孙思邈而视听不衰。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饮食应有所节制,不要过于暴饮暴食;气血应注意流通,不要懒惰呆滞不动;生活要起居有常,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药王孙思邈的“业余爱好”:懂“美容” 可通神求雨
据《新唐书》记载,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的孙思邈自幼聪慧好学,记忆力特强,7岁便日诵千言,且精通诸子百家。因自幼体弱多病,家里为给他治病,搞得倾家荡产。孙思邈自幼就懂得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道理。于是,他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
更重要的是孙思邈医德高尚,他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并用毕生精力实现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隋文帝授其官,孙思邈称疾不起;唐太宗欲授予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由此,隋唐少了一个官员,但中国历史上却多了一位杰出的医学大师。
古代一些笔记小说记载的孙思邈轶闻也颇有趣。唐李冗《独异志》、唐刘肃《大唐新语》均有记载,发使嵩阳召思邈,内殿飞章,其夕天雨大降。书上说,武则天当政时,遭遇大旱,武则天从洛阳挑选了数千名有德行的僧人进天宫寺颂《人王经》求雨。其中有两个头发眉毛都白了的老僧人告诉主持的大和尚,他俩是水龙。这样求雨不行,必须有有德行的以章疏闻天,因而滂沱。武则天便派人召来在嵩山学道的孙思邈,孙思邈飞快地给天帝写了一则奏折,傍晚就下起了大雨。
除有通神求雨的超凡本领,孙思邈还会相术。《独异志》谓,孙思邈曾为唐高宗任中书侍郎的孙处约的五个儿子看过相,对他们的前途都作了预测,并得到了验证。更神奇的是,孙思邈为年幼的卢齐卿看相称其会做太子詹事,50年后会转到地方做官,自己的孙子会成为其下属。果然,卢齐卿先做了正三品的太子詹事,后当了徐州刺史,而自己的孙子孙溥刚好是徐州管辖下的萧县县长。不过,孙思邈对此只图一乐,权当消遣,并奉劝当事人不要把它当回事。当然,关于孙思邈懂求雨、相术的记载近乎神话,真实性历来令人怀疑,也的确当不得真。
但孙思邈发明了美容产品,懂得美容术却是千真万确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提到了澡豆的制作方法:令人面手白净澡豆方:白藓皮、白僵蚕、白附子、白芷、芍劳、白术、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鸡子白七枚、面三升,右贰拾味先以猪胰和面暴令干,然后合诸药捣筛为散,又和白豆屑二升。用洗手面,十日内色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孙思邈发明的美容产品比先秦时代的矿石粉末涂面美容发展了一大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