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仅仅一个筷子,原本要出嫁的公主就被换人了?
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但在唐朝,李唐皇室女性的婚配却是个老大难问题。唐朝时,中国虽然有由贵族社会向庶民社会转变的趋势,但是仍保留于士族风气的残余。李唐皇族出身于关陇军事集团,有胡人血统,因此山东士族一向看不起李氏皇族,不喜欢与他们结亲。唐宣宗,是唐朝最后一位英主,他礼贤下士、英明果决、善于纳谏,他内平藩镇,外破蛮夷,收复了河湟的千里国土。因此,他所统治的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由于唐宣宗颇有先祖唐太宗李世民的风度,因此他也被后人称为“小太宗”。唐宣宗不仅治国有道,同时也颇会持家,善于教育子女。唐宣宗一向仰慕山东士族的家法,对此,他曾公开夸奖出身清河崔氏的大臣崔郸“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为了改变李唐皇族轻浮、放荡的风气,唐宣宗曾多次寻求与山东士族联姻。
大中二年(848年),唐宣宗强行将自己的爱女万寿公主嫁给了出身山东大族的状元郎——郑颢。事实上,在与万寿公主结婚前,郑颢早已与一位卢姓的女子定亲。在接亲的路上,郑颢被圣旨强行召回,并与万寿公主结为夫妻。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郑颢对于这种拉郎配的婚姻,是相当不痛快的。对此,精明的唐宣宗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万寿公主抽空回娘家时,唐宣宗反复叮嘱女儿,“不要轻待夫君,不要干预朝政。”还专门降旨:“如果违背我的告诫,定会有当年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的灾祸,你要好自为之。”然而万寿公主被娇宠惯了,哪听得进父亲的话。在家中,万寿公主仍以君主自居,将丈夫、公婆都视为臣仆。一日,郑颢的弟弟生了重病,一家人都急的团团转。然而万寿公主呢?却像没事人一样前往慈恩寺戏院看戏。唐宣宗听闻此事后,怒道: “怪不得士大夫家不愿和我家结亲,看来是有缘故的。”
随后,唐宣宗将万寿公主紧急召入宫中,让其台阶下罚站,对她不理不睬。万寿公主见父皇发怒,哭得梨花带雨,并向唐宣宗认错。于是唐宣宗指着万寿公主斥责道: “哪有小叔子生病不去探视,却到戏场看戏的道理?”得到了这次教训,万寿公主再也不敢以君主之姿对待家人。其他出嫁的公主也均恪守妇道,不敢再胡乱造次。但到了唐宣宗晚年,他的女儿又闹出一桩丑闻。永福公主,是唐宣宗的第11个女儿,她从小便娇生惯养,养成了极端恶劣的性格。为了女儿的婚姻大事,唐宣宗简直伤透了脑筋。
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于琮的青年,向皇帝申请迎娶永福公主。于琮出身于破落士族,靠门荫当了个小官。由于门第不高,于琮的官职怎么也升不上去。他才华出众,却一直得不到其他人的赏识。因此,前文那个被迫迎娶万寿公主的郑颢建议于琮: “你才华出众,但太过不拘小节,才被众人诋毁压抑。去应征驸马吧。”由此可见,郑颢虽然不算太喜欢万寿公主,但是确实通过她给自己和家族带来不少好处。在朝廷中,郑颢之所以能青云直上,官运亨通,不就是靠着他驸马的身份吗?听了郑颢的话,于琮果然向唐宣宗求亲,希望成为永福公主的丈夫。出乎他意料的是,唐宣宗很快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前文也说到了,唐宣宗一直想和山东士族结亲,但是应者寥寥。如今于琮倒是主动送上门来了,虽然是破落士族,但起码也曾经是名门吧!
在出嫁前,于琮连连升官,先是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赐绯,又升左补阙,赐金紫。但就在结婚大典即将举行时,唐宣宗却紧急叫停了。原来,唐宣宗曾专门请永福公主与自己一起吃饭,告诫她为妻之道。席间,不知是饭菜不合胃口,还是因为嫁妆给少了,永福公主竟与父皇大发脾气,甚至当场折断了一根筷子。唐宣宗见此情况,指着永福公主斥责道: “怪不得士大夫之家都不愿娶你,你这样的性格,又如何嫁的出去!你别嫁了!”
但是君无戏言,既然已经答应与于琮结亲,就不能反悔。因此,唐宣宗将永福公主的妹妹广德公主嫁给了于琮。就这样,永福公主的准丈夫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妹夫,令人尴尬至极。相比于永福公主,广德公主确实贤德。根据记载: “于族内外冠婚丧祭,主必自预行礼,诸妇班而见之,尊卑答劳,咸有仪法,为时所称”。也就是说,广德公主积极参加于家内部的活动,并亲自行礼,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媳妇。唐宣宗死后,唐懿宗污蔑于琮造反,并将他流放岭南。广德公主担心丈夫在路上被害,于是她忍着路途的劳累,与丈夫同赴贬所。
求雨伞的历史,古代用草或竹叶编制的伞的图片
战国古伞骨架初现原形[组图]
是谁发明的雨伞?对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芸。有的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slave)为他们撑太阳伞(parasol)。罗马人用伞遮挡地中海地区的阳光。在中国,伞是公元前1000年由鲁班的妻子发明的,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
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佰纳斯 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
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
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电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国于1969年建立伞博物馆。伞还有多种用途。伞有时被当作武器。1978年,一们被流放的保加利亚(Bulgaria)人在滑铁卢大桥上被刺客用伞尖刺伤,中毒身亡。有的伞柄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的伞柄里有灯光可照明探路。
英国有一种催泪伞,若遇到歹徒,一按伞柄即可喷出催泪瓦斯(tear gas),把歹徒驱跑。伞也能预示人的运气。如果伞掉在地上,不要自己拣起来,否则坏运气就会到来。如果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打开伞,那就意味你把雨带来。不要在屋里撑开伞,也不要把伞放在床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 伞在中国诞生之后,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日益扩大,也就逐渐传到了国外。日本在唐朝时先后向中国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医师、画师、音乐家及各方面的学者,他们到中国专门观摩和学习中国文化,不仅把中国的历法,天文、音乐、美术等文化带到了日本,也 包括制伞工艺在内的多种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带到了日本。 1747 年,英国一位叫祖纳斯的商人到中国旅行,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回去后不久,正逢一个雨天,他便撑开带回去的那把雨伞在伦敦街头行走。按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认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汉努威因此受到嘲骂和诅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掷鸡蛋。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盛行起来。到 19 世纪中叶,雨伞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备品,而且用伞也成了英国人的一种荣耀。
4000年前,一个孩子头顶一片大荷叶,冒雨行走,雨珠从凸面的荷叶斜边上滚下来,这启发人们发明了伞。"头顶荷叶,这种现象有可能使人从中受到启发以至创造发明出伞,但也有可能是孩子模仿成人头戴头笠之类的天真童稚,这与孩子们腰揣木头手枪,骑着一匹竹马没有多大分别。即使退一步,头顶荷叶的启示当在情理之中,但"4000年前"云云,又从何说起呢?其实,关于伞的发明,民间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中国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于是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而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终日在外劳作的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这伞的发明,是他们夫妻恩爱、相互关心的产物。
鲁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巧匠,同时代的孔老夫子,周游列国,难免碰上日晒雨淋,于是在他出行的车上便制作了一种固定的伞,既可遮风避雨也可遮阳避暑。这种随车固定的"伞",在1989年发行的J162《孔子诞生2540周年》纪念邮票第二枚"周游列国"上便可一睹风采。
由于伞在社会学上的衍生意义,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这在《左传》"备物典册"《晋书舆服志》中有明确记载,而且等级森严。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头上的乌纱,身上的朝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如汉代规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伞,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青伞,而宋代则天子用红黄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时皇帝或高官出巡时乘座的轿子或车子都张着伞盖,以示"庇荫百姓"。因此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书面语又称"华盖"。T151秦始皇陵铜车马,T131千里走单骑中的"华盖",都是用伞人身份的标志。这种以伞入仪仗,气势最为恢宏、表现最为充分的可能要数台湾省发行的"明人出警入跸图"。二个五连张还外加局部放大图。仅入跸图第二枚,红、绿、黄、兰、白五顶"罗伞",异彩纷呈,在"出警图"第三、第五枚中,既有左、右对称暂时收拢,扛在肩上的,又有居中张开正在行进中的,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可谓显赫。正因为伞有象征荣华富贵的作用,所以东方民间婚礼迎娶中亦有打伞的习俗。这在澳门、朝鲜发行的民间婚礼邮票中有着生动的描绘。
伞在当代艺术作品中,赋予社会学或政治象征意义的首推文革中刘春华创作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画上乌云蔽日,山雨欲来,毛泽东手执雨伞,踏着氤氲的山路走来。该画自1968年7月1日随"两报一刊"发往全国,并印成彩色单张和搬上邮票,成为世界美术史上印数最多(累计9亿多张)流传最广的美术作品。1995年10月,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以605万元人民币拍出该画原作,再次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伞,不仅是一种古老的生活用品,也不只是官府的仪仗装饰,还是戏曲、歌舞、杂技艺术中常用的道具。台湾省1983年发行的《白蛇传》邮票,第一枚反映的就是"西湖借伞"的情景,正是这把伞,一借一还便衍生出许仙和白娘子之间的曲曲折折的爱情故事。而直接以伞为中心道具的民族民间艺术,中外邮票都多有反映。
我国特55《中国民间舞蹈》(第三组)中的"黎族三月三"描绘的便是一对黎族青年男女共撑一把伞,亲密无间爱意缠绵载歌载舞,生动反映了黎族三月三民族风情,那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民间风俗扑面而来。而越南在1962年、1972年发行的民间舞蹈的邮票中,分别都有一枚以"伞舞"为题的邮票;新加坡1986年发行的民间舞蹈中亦有一枚"苏门达腊民间伞舞";这些以伞为中心道具的民间艺术,搬上各国名片,极富动感与美感。由柳洪平创建。
伞之家族
现如今,伞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仅为遮风墚雨所用,它的家族可谓子孙繁衍,款式众多。有置于案头、茶几上的灯罩伞,有直径达两米多的海滨浴场遮阳伞,有飞行员必备的降落伞,有折叠自如的自动伞,还有用于用于装饰的小小的彩色伞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伞的样式、功能的追求也在不断求新,因而一些多功能、新样式的伞也不断被发明出来。如日本现在已出现了一种十分别致的伞,伞柄上装有收音机,伞一撑开,就可以听到优美的音乐。另外,日本人还针对通常的伞不能避免鞋子被雨淋湿的情况,发明了一种鞋伞。这种伞立于鞋尖,下雨进撑开就可以防止鞋子和脚被雨淋湿,但在伞不撑开时,它在鞋子的头部却是一种装饰。国外还有一种带香味的伞,伞一撑开,芬芳浓郁,可以想象得到,在雨中打着这种伞,心情是何等舒畅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那时已经用伞表示身份。伞骨用竹或檀香木制成,上面覆以树叶或羽毛做的伞面。公元12世纪英语才出现“伞”这个词。以前一直只有阳伞,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伞面,才制成雨伞。1750年,英国的汉威到外国旅行后带了一把伞面回伦敦,轰动一时。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区的金属拉丝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有了此伞骨,伞可以收紧,从此成为英国绅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发明了伸缩伞。在学术界也有人说,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中国人才发明了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物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从发 明之日到现在至少也有 3500 多年的历史。
事物的演变历史: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 伞在中国诞生之后,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日益扩大,也就逐渐传到了国外。日本在唐朝时先后向中国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医师、画师、音乐家及各方面的学者,他们到中国专门观摩和学习中国文化,不仅把中国的历法,天文、音乐、美术等文化带到了日本,也 包括制伞工艺在内的多种生产技术、制造工艺带到了日本。 1747 年,英国一位叫祖纳斯的商人到中国旅行,发现中国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雨停后把伞一收,随身携带,甚为方便,回国时便买了一把。回去后不久,正逢一个雨天,他便撑开带回去的那把雨伞在伦敦街头行走。按当时英国的宗教传统认为:天上下雨是上帝的旨意,用伞遮住雨就是违反天意,是大逆不道的。汉努威因此受到嘲骂和诅咒,甚至有些人向他投掷鸡蛋。但是,雨伞的好处却人人可见,终于在一片反对声中逐渐盛行起来。到 19 世纪中叶,雨伞成了英国人的生活必备品,而且用伞也成了英国人的一种荣耀。
参考资料:
女方陪嫁多少合适?
彩礼10万,女方陪嫁随多少都可以,看女方自己。
嫁妆与彩礼一直是结婚时必须要考虑的重头戏。彩礼是男方给与女方的定亲彩礼,而嫁妆则是女方父母给女儿陪嫁的财物。男方彩礼十万,女方分三种情况进行回礼,也就三种嫁妆数目,
1、女方家庭条件好。会把彩礼都回过去,或者再加一点回过去,回10万或12万,来做为新婚夫妻的以后生活资金。也会再给女儿购置家具送去男方家;
2、如果女方那边条件不好,这样的话,也可以不回,把所有的彩礼都留下,一部份给父母,报养育恩,其它的用来当嫁妆。如果不回礼的话,女方可以回些礼品来当回礼;
3、就是男女双方条件都差不多,这种情况下,父母都会把钱留给小两口,那回不回都是一样,只是走个过程。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条 【婚姻无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第十一条 【胁迫结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第十二条 【婚姻的无效】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广德公主替姐出嫁在乱世中显出了大唐公主的美德
这天京城长安一大群人围着一张告示在观看,有一个读书人朗朗读来:“朕女贤淑端庄,精于女红,孝亲尊长,现招驸马,嫁妆丰盛......”还没等那读书人念完,人群中几个浮浪子弟大声起哄:“赵三,我看你不错啊,去试试看吧,当了驸马,哥儿几个也跟着享享福!”念告示的读书人大喝一声:“大胆狂徒,告示还没有读完,这告示下面讲得清楚,要读书世家或士大夫子弟才可应聘。”
人群中有几个穿着华丽的富贵家子弟摇摇头,说道:“虽然告示中没有明说是哪位公主招亲,但是咱大唐的公主出了名的娇生惯养,飞扬跋扈,这驸马不是好当的,不会装怂是不行的。”
说着无意,听者有心。人群中恰有一人,他本是户部侍郎之子,名叫于琮。他虽然是高官之子,却也才华横溢,只是缺伯乐相识。他渴望把自己的满腹才华用于大唐中兴。这时好友驸马都尉郑颢给他建议说:“现在皇帝招驸马,正是一个好机会,你可愿意?”于琮表示了自己的担忧。郑颢摇头一笑:“忍得住性子,才能有出头之日啊。”
于琮再也不想默默无闻了,他想入仕为官。他暗自下定决心,冲着郑颢缓缓点了点头。
要说到唐朝的公主那可是名声在外,骄横的公主那是层出不穷,士大夫子弟还真没有几个想娶公主回家的,他们知道那娶的哪是妻子啊,明明是要高高供起来的尊佛!
唐宣宗听闻有人要娶公主,欣喜异常。他决定把永福公主下嫁给于琮。可是,一件小事却让宣宗改变了主意。一天,永福公主陪着父皇吃饭,因为一件小事情发火,把碗筷都摔在地上,筷子都被摔折了(皇帝老师按:想必是玉箸)。宣宗心想,这个坏脾气的女儿如何能嫁给人家,当着父皇的面就闹成这样,以后还不要翻了天!士大夫都不愿意娶皇家之女,也不怪他们!
于是他当即决定取消了永福公主的婚事,改由她的妹妹广德公主代替姐姐嫁给于琮。
后来的事实证明宣宗的这个决定无比英明。出嫁到于家的广德公主对待公婆以礼待之,于家的家族活动中,她从来都是长幼有序,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媳妇的位置上,从来不因为自己的公主身份摆谱,搞特殊化。有妻贤惠如此,于琮的婚后生活也是美滋滋的。
唐宣宗之后,是广德公主的弟弟李y继位,是为历史上的唐懿宗。他有个最宠爱的女儿,名叫同昌公主。那真是公主想要天上的星星,懿宗绝不给天上的月亮。对待公主他是过度溺爱了。悲剧还是发生了,二十一岁同昌公主不幸病故。悲痛欲绝的懿宗失去了理智,一口气杀了二十多个给女儿看病的御医,教他们去给心爱的公主陪葬。
在同昌公主驸马韦保衡的挑拨下,于琮也被牵连到同昌公主之死的事件中。于琮获罪,要被发配韶州。得闻此消息的广德公主要跟丈夫同甘共苦,追随丈夫一起去发配之处。
在发配的路上,就有自称朝廷派来的宦官,也许是仇家指示之人,要给驸马于琮药酒。药酒被广德公主一把夺过,扔在地上。她害怕丈夫再遭不测,寸步不离地守候丈夫。夜晚,她不敢睡得太死,把丈夫的腰带拴在自己手腕上,静 *** 着守候丈夫。就这样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安全到达韶州。
夫妻在韶州一待就是十几年。直到懿宗驾崩,仇家韦保衡也倒台了。新皇帝唐僖宗继位,他们才得以回到长安。
但是安稳日子没有过几天,就爆发了黄巢之乱。那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黄巢一怒之下,带着他的黄金甲让长安拜服在他的脚下。一番烧杀强掠之后,黄巢搜括长安,找到了年老的于琮。他想说服老于琮为自己所用,借助他老臣的名望为自己的登基为帝增加砝码。不成想,于琮是铮铮铁骨的大唐忠臣。他怒斥杀人恶魔黄巢,告诉他自己已经年老,而且是唐世之臣,绝对不会臣服乱贼黄巢。黄巢一怒之下,让士兵把他乱刀砍死。广德公主眼见得心爱的夫君血溅当场,她痛不欲生,大哭道:“我乃李氏皇族之女,丈夫被你们杀了,我也不想自己独活,你们杀了我吧。”那些乱兵一听她是公主,一时愣住没有动手,黄巢也喝止了部下。心如死灰的她走回内室,解带自缢身亡,追随丈夫而去。
贤惠如广德公主者真是唐朝公主之中的异数,她对丈夫真心真情对待,品行优秀,值得后人的纪念。(原文来自皇帝说史的头条号)
唐宣宗女儿广德公主怎么死的?
唐宣宗有十一个女儿,只有五个有嫁人的记录。其余的公主,都不知怎么着了。
唐宣宗一心要在士大夫中招女婿,但士大夫们不肯。好不容易为万寿公主促成了一桩,结果驸马郑颢恨死那个媒人了。
唐宣宗只好公开征婚:“现有适婚女子若干名,出身高贵,如花似玉,嫁妆丰厚……”
还是没有回应。
驸马郑颢找到于琮说:“我看你外表文章都很出众,何不去应聘呢?”
于琮和郑颢是朋友,同为进士。于琮的父亲是科举出身,因为性情耿直不攀权贵,只做了图书馆长之类无权的官。于琮在读书氛围里长大,兄弟四人,全都考中了进士。但是中了进士,只是取得做官资格,想做官,还要等补缺,就是要等到有名额。在别人的指点下,于琮少不得拿出钱来拜会一些职权人物,但都没有结果。
郑颢替他着急,就说:“你虽然有才华,但是落拓不羁,不拘小节。又不擅长说场面上的话,不会结党营私。像你这个样子,只怕一辈子也等不到做官和升迁。现在公开招驸马,正是个机会。做驸马也没有什么可怕,你看我……唉,就不说我了,还是说你吧,快快应聘去也!”
于琮觉得有理,就应聘了。皇家立刻应准,甚至有点如获至宝的感觉,让永福公主与他定了婚。
有一天,永福公主正在陪皇帝吃饭,因为一件令她不快的小事,她在饭桌上就发起公主脾气来,把碗扔在地上,筷子一折两断。
皇帝很不高兴,叹气道:“你这样的脾气,怎么能嫁人?当着我的面就敢这样,要是嫁到士大夫家里去,你还不闹翻天了?”
当即就宣布取消永福公主做新娘的资格,换上她性格贤淑的妹妹——广德公主。
所以说,广德公主是换给于琮的,而且是皇帝主动提出退货,收回了未出宫的次品,送出了优质产品。永福公主此后在史书上就消失了,不知道找到丈夫没有。
这个广德公主,贞德贤良,为丈夫敢于牺牲自己。在历代公主中是举世无双的。她对丈夫于琮家里的上上下下都十分尊重爱护,家族里有什么大型庆典活动,她和其他媳妇一样,按老少尊卑顺序站在队列里,从来不显示自己的特殊身份。本性贤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非常爱这个丈夫。
唐宣宗死后,广德公主的弟弟唐懿宗当政。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病死,懿宗伤心地失去理智,要找人发泄。同昌公主的驸马韦保衡为了洗清自己,陷害了很多人,冤案闹了大半年,于琮也被牵连,被发配到外地。广德公主主动向皇帝要求说:“我丈夫到哪里,我也要到哪里,我一定要跟他一起走!”
发配的路上,广德公主害怕丈夫中途被暗杀(这事经常发生,不好在京城处斩的,就以发配的名义在途中刺杀,再报个暴病身亡就算了)。她行动总是挡在于琮的身子前面,把于琮的衣带拴在自己手腕上,不让他离开半步。必要时,还换上于琮的衣服,当他的替身。就这样一路警惕,总算安全到达目的地。
唐懿宗死后,唐僖宗当政,韦保衡被赐死。广德夫妇才又回到京城。但此时,黄巢大军已经攻入京城,皇帝弃城而逃,大臣们也全逃散了。有的藏匿起来,有的装成老百姓卖饼子。于琮此时已经年老多病,而且闲居在家,就没有逃。黄巢部队搜了几日,发现还有这么一位老臣在,就说服他:“如果出来投诚,可以让你当宰相。”
于琮说:“我本是唐王朝的大臣,不能辅佐皇家的草寇。再说我又老又病,干不了!”
黄巢的兵士很恼怒,一刀就把他砍死了。
广德公主看见丈夫死了,号啕大哭,说:“我是唐王朝的公主。你们不如把我也一刀杀死算了!我要和老公一起死(可与相公俱死)!”
兵士们提着刀,有点不知所措。听说她是公主,觉得该杀;又觉得杀公主是不应该的,就站在那儿犹犹豫豫。
广德公主起身奔回内室,上吊自尽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