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相学方面的书籍有哪些?
相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儒学大师荀子就说过:“相人古者亦有也”。姑布子卿就是春秋时著名的相士,同时期《左传》、《周书》中也有张仲景、华佗的一代名医据相学五行生克来判断吉凶及五脏六腑病症之所地,不过角度不同而已。三国时代还有水镜先生、孔明、徐庶等无不精通兵书战略、天文、地理、九宫八卦相术等。汉代许负,唐代的袁天纲、李淳风,宋朝陈抟,明朝刘伯温都在相术上有所发展,孔子说:“生死有命,宝贵在天。”“五十知天命”。
《左传》中就有文公元年公孙敖请叔福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相面的记载。其后名相士史不绝书,《史记》更辟有《日者列传》专章纪录相士事迹;东汉王充《论衡》虽以反对虚妄邪说为主,但对相术却给予了充分肯定(《骨相》);魏朝刘邵(著有《人物志》)和清代曾国藩(著有《冰鉴》)则更是以相学为基础,发展出了古代的人才学理论。曾国藩更以识人和得人享誉一时,其不仅发掘出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一代名臣,其幕府中人才之盛,也是历代未有;这不仅足以说明曾国藩的人才学理论有其科学性,也证明作为曾国藩人才学理论基础的相学确是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的。
历代相学名家中,有史可查者甚多。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相学理论的,以汉代许负为最早。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相人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据说,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著作,直至现在,很多相书中还提到《许负相耳法》(可能是后世托名著作)。《三国志》记载了很多相学家,如管珞、朱建平、柳无景等。 到了隋唐,相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隋书》记载有韦鼎、来和等名家;唐代袁天纲、龙复本、夏荣、丁重、刘思礼、袁客师等,在正史和野史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名声。宋代相学也相当发达,影响较大的相学家有陈抟、麻衣道者、僧妙应、妙方等,宋代文人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好相学。明代的相学名家很多,并且出现大量的相书。相学家主要有刘伯温、僧如兰、张田、袁珙、袁忠彻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为著名。相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永乐百问》,就是来自于明成祖与袁家父子的对问。袁珙有《柳庄相法》收入《永乐大典》,袁忠彻还有《人相大成》。后来流传很广的《柳庄相法》便与袁家父子有关。中国传统相学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篇》虽托名陈抟秘传,但注明为袁忠彻订正。清代在相法和相学著作的整理上有了很大发展。相学著作方面,《铁关刀》、《金较剪》最为简明扼要,《水镜集》、《相理衡真》则较为精到全面,是继《神相全篇》之后的集大成者。 民国时期则在相学的传布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比较通俗易懂的相书,其中以《平园相法》和《公笃相法》最为著名。
关于面相的书,大家推荐几本
(1)《麻衣相法》作者:麻衣道者,麻衣相法是相术史上一部总结性划时代的著作,集前代相术之大成,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最终奠定了相术学的理论体系。在此之前的相术,并没有系统的论述,可以说自麻衣相法开始相术才真正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流年部位、十二宫、金锁赋、银匙歌、神异赋就是它的理论根基所在,凡学相术者必看此书。
此类书像 古籍阁 或者 易半仙 所藏的命理类的电子版书籍非常多
(2)《柳庄相法》袁珙,本书为清代古本,相传袁珙在看见仁宗时,脱口就说天子,看见宣宗就知必是万岁太子,见到姚广孝,相其是刘秉忠一类的人物,后来他的断语,都一一应验,由此可知其相术的神奇。
(3)《相理衡真》陈淡楚,本书是我国四大相书之一,为众相书之首,是相学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作者为了探究相术要诀,购买大量数术之书,精心研究20年,博通诸数术,探求相术起源,集百家之长,独树一巾,概述相理,细述玄机,讲述要诀,绘制图形,条分缕析,揭其纲领,敢于阐述古人未发之玄机,述古人未言之妙理,学通后则外可以视人,内可以治己,吉凶悔吝,均可前知,了如指掌。
(4)《冰鉴曾国藩》能够在清朝后期的乱世中扶持危局,曾国藩自有过人之处,尤为人称道者是他的识人之术,清代后期的人物,经他赏识和提拔的有名有姓有成就的有几百人,例如李鸿章、刘铭传、胡林翼等。这本书与其它相术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讲解的识人之术,因此对于管理者学习它就可以有识人的眼光,成就自己的事业。
(5)《相法陈公等》作者爱好相术,自己学习以后,用来相人,发现多不应验,于是放弃了相术,后来在高山游玩时,在山脚下遇到一个老人,偶尔谈想相术,他觉得相术不准,老人给他讲示了相术的活用之法,于是向老人请教,老人教给他法诀,后来用此法诀游历大江南北相人,很少出差错,作者又将前代应验的相术,进行注解,同时加上自己学到的心法,可以说是民国相术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6)《萧湘居士相法全集》作者萧湘居士,包括萧湘相法上下册、实证相理学、气色大全共四本书。
作者教授相术二十多年,经验丰富,本书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学过此书后,可知自己的命运;可印证家人之命运;有助于把握美好的良缘;可以快速识人,可谓奇验无比,在生活中可以从容把握进退良机。
书报&书评:不见江湖--黄嘉伟--水浒人物图谱画册
2018年上半年动漫圈最热大戏是由原网易手游《阴阳师》原画师---黄嘉伟和其老婆邹筠联袂奉上,从邹筠微博痛斥渣男黄嘉伟婚内出轨,黄嘉伟道歉,GNZ48前成员杜雨微主动认领小三头衔,再到吃瓜粉丝群攻黄嘉伟,黄嘉伟回怼,删微博,再到最近邹筠击退小三,重开微博小号秀恩爱,发长文洗白黄嘉伟,再被吃瓜粉丝骂到删小号为止,剧情跌宕起伏。
黄嘉伟少年成名于日本国际漫画大奖赛--优秀入围奖,画功扎实,画风独具一格(欧美速写草稿风格?)个人而言非常喜欢他的画风和构图,尤其是人设和造型能力的确是雕塑系科班出身,功底扎实,他笔下的人物充满一种生机勃勃的能量,虽然线条凌乱,却又自成体系。缺点是完成度都不高,给人一种“佳作粗胚”的遗憾,明明知道再雕琢一下就臻于完美,但就不愿再落笔(虽然也可以说这就是他的风格特色)。
出轨事件之前,黄嘉伟经常在微博上发些少儿不宜小黄图、日系电影,画点和谐画面过多的小画,和指出他这种做法不合适的网友对骂,后来又有和网易手游方互撕的大戏,总体感觉是一个有才华,比较自我又恃才傲物的角色,想想日本“同行”矢吹健太朗,同样是漫画家,人家绘制 《出包王女》(点击看书报) 期间老婆出轨依然咬牙坚持连载不断更,而黄嘉伟画烦了跑酒吧一顿大酒,还有余力出轨女版灭霸...就敬业程度而言实在天差地别,无怪乎走到口碑暴跌的地步。
还是来说这本画集吧--《不见江湖》
画集尺寸是16K,外面附有一层硫酸纸,想来是为了增加“豪华感”,但这是一个败笔,硫酸纸非常鸡肋,包着书不容易翻阅还怕掉,纸质一般,脆,容易磕碰。
画集是锁线工艺,便于翻阅
勒口是作者简介,就漫画作品而言都是短篇,画比剧情好,和国内大多漫画家一样,都是画一阵子后转行他处,做做游戏原画,画点人设、插画,轻松来钱快。
封面设计一般,就是把内容图拿来组合一下,黄嘉伟的彩图不如黑白画精彩,颜色发灰,而且他也基本不对作品线条做精修,就是草图上色风格。
封一图,毛笔字体不错
封二图,“快活,不论生死,英雄,不见江湖”仔细推敲有点莫名其妙,嘚瑟...
2016年7月首刷,原价RMB58元,我是21.8元包邮购入,感觉价格还行。
画集分三大部分,天罡、地煞、附录,还送了一张阎婆惜的明信片,姿势撩人。
纸质来说非常一般,大约和素描本纸张类似,但是正好搭配草稿画风,不会突兀,真用铜版纸反而不搭也增加成本。
为什么会买这本画集?因为最近又迷“水浒”了,浏览很多画水浒名家的作品,但是出画集并且符合我审美画风的只有这套,价格不贵,所以购入。
下面是拍摄的部分水浒人物插画,108将都画完了,风格相当黄嘉伟,人物基本和小说不符,主要看人设和造型。
人物小传不是每个人物都有,前面十来人有,后面省略了,地煞又穿插着有一些,估计是出于成本考虑,不能写108人的,免得浪费纸太多,但是全不写画册又太薄,骗钱属性又太明显,所以保留了四份之一的人物小传。
人设造型说中式也有点,说日式也有点,就是说成欧美风也有点,感觉“王者荣耀”也是这种路数,集百家之长又自圆其说。
总评来说,作为一本定价(打折后)低廉的画册草图集来说,这本《不见江湖》对水浒人物的重新演绎还是非常精彩的,符合当下流行的审美和游戏造型趋势,但是说到“水浒”切题上,个人感觉一般,不写名字基本认不出谁是谁,欣赏人设和造型就好,看画为主。
下面是我自己临摹的,很久不画,献丑了。
画工:四星
剧情:无
收藏价值:三星
除了刘伯温,李淳风,袁天罡还有什么比较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吗?
宋朝有南张北王即张伯端、王重阳,王重阳以经义为主,是全真一脉,张伯端以医药为主是丹鼎一脉,还有符篆一脉的人称天师的张道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