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太宰治,他真的有心理问题吗?
太宰治这三个,无论你是否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我相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个名字。太宰治忧郁孤独,他游离于人群之中,他既希望融入人群,又害怕人群,他把自己割裂成两半,每一半都在用力撕扯着,他《人间失格》里塑造的大庭叶藏是他对自己的刻画,读完后丧到让人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他一直希望自己是个正常人,但是一个正常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人读完太宰治的书后,说他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但是我觉得太宰治在用他的才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他,很不完美,自卑懦弱,丧到极致,可是啊,他有在努力地挣扎着让自己变得再好一点,再好一点。或许他真的有心理问题,但是我并不想这么评价他,我只能说他真实,他只是把自己剖开了给世人看。
事实上,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工作中隐藏自己的崩溃情绪,但是读太宰治的作品,你有时候可能觉得那也是你,觉得自己就是大庭叶藏,但是又害怕自己成为大庭叶藏,我们也在努力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想要好好地爱这个世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中部分人也会慢慢理解太宰治在书中所做出的生活的抉择,但是我们虽然理解却也不会完全认同。
最近几年,丧文化大热,美国动漫马男波杰克也同样地让人感受到了丧,但是我们却可以在它的丧中得到治愈。我想,太宰治先生的文字也是一样的,又丧又颓废,可是别忘了丧中还带有太宰治先生的小幽默,希望看完他作品的你能感受到蓝色文学的治愈。最后,太宰治的孤独忧郁,是独一无二的,祝好呀!
求人间失格100字梗概
《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
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该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扩展资料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太宰治生长在一个人口众多,女性众多的家庭中,从小对女性便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就是大量的描写女性。此外,太宰治在婴幼儿时期便与母亲分离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先后与乳母、叔母等离别,使得太宰治对女性产生了一种对女性的母性渴望、恐惧以及嫌恶的矛盾心理情感。
所以,太宰治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基于这种特殊的情感与矛盾的心理,写作出了大量的女性题材的作品,甚至在多篇小说中通过女性独白体(借助女性的口吻叙述第一人称谈话式文体)的写作手法对作品进行创作,比如《维庸之妻》和《斜阳》。
我本想这个冬日就去死的,太宰治这句话的出处?
出自日本作家太宰治《晚年》
坦白来说,个人不太喜欢太宰治的作品,因为太丧了。
细品这句话,冬日和夏日没有定语,一代而过,唯独对和服却是一堆描述,深怕别人不知道这件和服的颜色、纹理、材质,和服很好,所以,既然和服夏天穿好,我就到夏天穿了再去死。
后来,在写完《人间失格》后就选择了自杀,其实他的家室很好,在日本算得上贵族,也就是家境殷实。
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也写出了: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样的句子,所以,我总感觉太宰治的作品就是人间很美,你们要珍惜啊,要会发现美,而我(太宰治)是一定要去死的啊,因为我配不上这美。
总之,这句话太过丧,就是表达了作者想去死,但是由于其他原因,可能是亲情、友情、或者自己未完成的事情之类的,和服这里暗语的就是这种原因,自己无法现在就去死,这个原因解除了,我就会安心的死去。
事实上也是这样,太宰治多次自杀。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如何评价太宰治的一生
太宰治的一生呢,从两个方面来说:
1.他对日本,对世界的艺术贡献是很大的。留下了很多名篇,如《人间失格》、《斜阳》、《道化之花》、《维庸之妻》、《奔跑吧!梅勒斯》、《候鸟》、《灯笼》等,其中《女生徒》荣获北村透谷奖,曾与日本文坛泰斗级人物川端康成并称,同时,他与织田作之助、坂口安吾等开创并壮大了一个新派别——无赖派,其作品多次在报纸上刊登。
2.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多被认为是他的自传体小说,在书中,他描述了一个不知“人”为何物的人——大庭叶藏。小时候,开始以搞笑的方式去讨好讨人,以达到融入人类之中的目的“搞笑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人间失格语)长大后,他交友不慎,开始堕落,多次自我毁灭未遂。对于他的一生,他少年时很喜爱敬佩当时的大家芥川龙之介、泉镜花,并十分憧憬芥川奖,可见,他少年时也是充满理想的,他的一篇作品曾经进入芥川奖入围,可因其老师佐藤春夫的背叛(太宰自己认为如此),不惜给他寄了长四米的信,成为当时的笑料。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进行自我毁灭,“我是空,我是风,我是虚无”(人间失格语),他害怕被抛弃,于是抛弃了世界。
如何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太宰治的一生?
太宰治39岁短暂的一生中竟然会频繁的想要自杀,从精神角度的分析很明显他的精神是异常的,一方面他是矛盾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和家庭,甚至是对女性,都非常的矛盾,另一方面他对自己非常的不满,不满意自己的出身不满意自己的能力等等,促使着太宰治写下的文字也是异常悲观的。
最近读《人间失格》这本书已经距离现在2年的时间了,具体的细节挤不太清楚了,但他抑郁的语言和向死不生的文字总是让我觉得“人间不值得”,或许这书真的不适合抑郁症患者看,有想要和太宰治一样想要尽快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越看越觉得,这生活真是一团糟,竟然还产生了早点死了早点解脱的偏激想法。
太宰治的一生是非常渴望女性的,很小的时候就和母亲分开了,后来又陆续和照顾自己的亲密的女性分开,这些分离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和打击,没有了信任,没有了爱,渴望又讨厌女性使得他后来的婚姻和爱情也是不幸的。总之,一个人的一生确实是和小时候的经历分不开的,太宰治也是悲剧的,从精神角度来看他就是有些狂躁又抑郁,矛盾又混乱,这样的大脑很消耗身体。
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还是很喜欢读太宰治的,因为总能从他的文字中找到共鸣,去一起厌恶自己!一起厌恶人生。
假如当时的太宰治能和心理医生好好聊聊,能从田部目津子的死亡中走出来的话,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很多精神疾病的患者总以为别人的死,别人的不幸福都是因为自己,埋怨自己,责备自己,渐渐的走近了自己给自己堆垒起来的牢笼中!
如何评价太宰治
我觉得太宰治是一个伟大的文学作家。如果是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的人应该对太宰治这个人物不会陌生,他是日本文学界的一大文豪。如果你是一个平时对文学比较感兴趣的人,应该多多少少都听过这个人的一点故事。我自己是学日语专业的,所以我对太宰治可以说是有一定的了解。太宰治的文学比较复杂,可能也是因为他出生在一个比较混乱的年代,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比较现实魔幻主义的作品。
我觉得太宰治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如果你和我一样也读过他写的《人间失格》应该会有更深的感触。《人间失格》可以说是太宰治自己本身的自传一样的作品了。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的遭遇和作者本人是比较相似的,都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少年。太宰治在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条件还不错,而且家里的男丁也比较少。但是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处于比较混乱的年代,所以他的家庭也慢慢没落了。
太宰治见证了乱世,所以他的作品会更加现实一点。现在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太宰治的文学作品了解到当时到底是处于一个怎么混乱的时代。混乱的年代再加上他经常写一些比较消极的作品,太宰治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离去可以说是日本文学界的一大损失。那个时期的日本,很多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名人,最后都选择在年轻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综合上面所说,我觉得太宰治是一个伟大但是很可怜的人。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可怜的地方在于他的身世真的过于可怜,他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也令人惋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