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女方倾家荡产也要出嫁妆?
印度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它的很多风俗习惯在我们看来是"迷惑行为",印度的婚俗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在中国,结婚时都要男方给女方彩礼,女方只要准备一些嫁妆过去就可以了,然而印度男人却坐享其成,让女人倾家荡产去准备嫁妆,这到底是为什么?
让人毛骨悚然的"传统",至今仍然是社会的毒瘤
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很多印度女孩子生下来就没有了自由和快乐,她们被告知只能把自己奉献给神,一辈子都只能和青灯古佛为伴。
她们的身体也不是自己的,如果有人想要追求宗教之外的世界,在印度恐怕只有死路一条。把女性当作工具一样献给根本不存在的神明,这是对女性的侮辱,然而这只是束缚印度女性无数枷锁中的一个。
在一个叫做巴特拉普尔的印度小镇上,这里原来住着很多被高种姓的人,他们无情的糟蹋着镇上毫无抵抗能力的弱女子,玩够了就把她们卖到妓院里去,充当性奴隶。
很多女孩沦落风尘,也就不在乎清白了,她们反而适应了这种职业,但是在男人们的眼里,她们就是一群奴隶,可以让自己呼来喝去,不会有半句怨言。
或许你不相信,但这就是印度的传统,男人们把女人卖掉没有什么,因为被卖掉的不是他们。印度男人认为这是在奉献,他们说这些女人这辈子被蹂躏,吃够了苦,下辈子就可以荣华富贵。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些可怜人真的拥有了权力,一定要让欺负她们的人付出代价。印度正如西方国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没有女人的国家",女人,在印度谈何人权?
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是烙印在印度皮肤上的伤疤
你一定记得"印度的良心"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在讲述家庭的温情之外,还有一个隐秘的话题,那就是它体现了很多印度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歧视,除了让人深恶痛绝的"传统",还有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印度历史上经历过两次入侵,所以现在的印度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没有任何联系,原始的达罗毗荼人一直被外来的雅利安人统治,为了方便统治,他们在印度划分了"四大种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低贱的群体,那就是达利特人,达利特的女人们自然也就更加低贱,为了摆脱自己低贱的身份,能够成为高种姓,必须要嫁一个能带给她们好处的男人。
印度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尽管有很多高种姓的人,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但是只要他们的身份在,想娶几个老婆,都会有人抢着嫁给他。
低种姓的女人想嫁给高种姓的男人,就必须早早倾家荡产的准备一份嫁妆,因为这份嫁妆不仅可以改变她卑微的生活,印度人还认为低种姓嫁给高种姓,下辈子就会成为真正的高种姓,这种落后的婚俗在农村地区尤为常见,印度人骂人最歹毒的一句话就是"祝你生个女儿"。
所以很多家庭为了能攀上高种姓男人,可能会从几年前就省吃俭用,准备各种金银首饰,有的甚至能攒下一箱子的金银珠宝,就为了将来能让女儿提高地位。
结婚时婚礼的费用都是女方出钱,包括各种家具也都是女方买,男方只要开着车过来把女方和嫁妆带走就可以了。并且女方嫁到了高种姓家族,她就不可以再和她的低种姓家人有来往,当女人们坐上婚车的那一刻,就是和家人们的永别。
"男尊女卑"思想无处不在,为嫁妆杀人也是常事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很多国家都有,但是到了今天还如此贬低女性,提高男性地位的国家,恐怕只有印度是独一份。
印度男人认为女人地位本来就低,所以想提高地位必须给他们很多钱,如果男方提出的嫁妆数量,女方的能力无法满足,那么女方就会受到残酷的惩罚。
在印度农村的很多地方,就发生过因为女方拿不出嫁妆,被男方及其父母活活烧死、活埋、用石头砸死等惨无人道的惩罚,而犯下滔天大罪的男人,最多只不过被判终身监禁罢了。
结语
在一般国家,情侣结婚只需要支付一些应该的费用,就可以幸福的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对于印度女性来说,这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千年流传的传统、男尊女卑的万恶思想、根深蒂固到至今都无可动摇的种姓制度,成为了压在印度女性身上的大山,被高昂的嫁妆压的喘不过气的女性,仅仅是万千受压迫的印度女人的一个缩影罢了。
印度和巴基斯坦嫁妆风俗是什么?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自古以来一直盛行大办嫁妆的风俗。父母嫁女儿时,所陪嫁嫁妆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女方家庭的声誉,而且直接影响到女儿婚后是否幸福、在婆家是否有地位。因此,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都很注意嫁妆的筹备。女儿一出生,父母就开始为女儿的嫁妆积蓄钱财,一旦订婚,女儿父母就开始置办嫁妆,为了满足男方提出的种种苛刻要求,为了女儿一生的幸福,一般置办嫁妆要花费成千上万的卢比。嫁妆小到一个小小的洗手壶,大到家具,新婚生活所需的一切样样俱全。如今嫁妆更为讲究,往往要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小汽车。举行婚礼的那天,女方父母要当众展示陪嫁物品,一则是摆阔气,二则是抬高女儿的身价。嫁妆越多,新娘在婆家的地位就越高,婚后的幸福就越有保证。如果女方家中贫寒,往往会被嫁妆搞得一贫如洗、人才两空。如果普通人家有几个待嫁闺女,则处境更是困难,往往会因置办嫁妆负债累累。如果嫁妆少,嫁出的女儿在男家只好忍气吞声,看婆婆和小姑子的脸色过日子,忍受着嘲讽、责备甚至毒打,苛且偷生。在印度,有的人家,为了索取更多的嫁妆,竟会把一个新婚不久的女子活活用药毒死,然后男方再婚。因此,嫁妆不仅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危及人身安全,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而且成了人民生活贫困的原因之一。
国外结婚的“奇葩习俗”,印度的婚礼有哪些奇葩的结婚习俗?
国外结婚的“奇葩习俗”,印度的婚礼有哪些奇葩的结婚习俗?
你参加过印度的婚礼吗?印度的婚礼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趣、最盛大,当然也可能是最奇葩的现场表演了。它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结婚现场、优美的歌曲、华丽的晚礼服,还有繁华的氛围。但是,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们一些奇葩的婚嫁习俗,有许多甚至让人不可理解。下边大家就来一起看看吧。
一、曼格利克
所说的曼格利克人指的便是人黄道十二宫中,在第一、四、七、八或是十二发生火星便是玛尼克人。在印度的许多地区的人们都坚信,曼格利克女人会造成老公早亡。因而,在结婚之前,女人最先嫁给了一棵菩提树或一只狗,以清除咒骂对老公产生的危害。假如老公是曼格利克人,则无须有这样担忧,当然也无须举办一切的典礼。大部分印度教教徒都坚信占星术,婚礼都是在黄道吉日举办。
二、底池平衡
这也是印度比哈尔邦的怪异风俗习惯。新娘一进老公家的门,家婆便会把锅放到她头顶。随后她会轻抚老人的脚,并顶着锅做家务活。每5分钟后,她的头顶便会提升一个锅。新娘不能让锅掉出来,而且也要维持他们的均衡。假如新娘不可以均衡盆栽花盆,便会遭受婆婆的耻笑和怒斥
听说这类风俗习惯致力于协助新娘选准自身在家庭中的精准定位,要在帮她尽快地融进新的家庭。如今这类风俗习惯早已转变成了闹新房时的一种游戏。
三、夫妻统治游戏
在婚礼接近尾声的情况下,喝喜酒的客人会规定年轻夫妻一同玩一个游戏。她们会将钻戒或摇骰子等任意物件放进不透明的液体中。随后,新郎官和新娘把手伸入盆中,谁先抓到了就还可以得到崇高的支配权,能够持续七世统治他们的爱人。并没有捉到钻戒的一人,将丧失家中的主动权,七世不可翻盘。对于结婚以后是否那样,就没有人能知道。
四、迦叶罗
这是南边印度时兴的一种婚礼传统式,是泰米尔婚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事实上,这是一种仿真模拟朝拜全过程。新郎官会到婚礼进行时站起来离开,并表示自己不容易为了能凡俗的感情而放弃自己的信念。随后,他会带上一把雨伞、一根拐仗和一条配有荷兰豆和稻米的抹布去再次进行他们的宗教信仰课业
这时候,新娘的爸爸会上去阻拦并要求他留下。然后他向新郎官叙述婚后生活与修行日常生活的益处,而且服务承诺新娘会帮助他渡过人生道路的起起伏伏。在未来岳父一番真情实意的表白后,新郎官确定留有,婚礼继续进行。
五、洗脚
这是印度各邦广泛盛行的一种婚俗。古时候印度,新郎官一般全是光着脚从一个村庄赶来另一个村庄办婚礼。新郎官赶来以后脚底在所难免粘满土壤和别的秽物,因而为了能表述重视,都是会由娘家为新郎官洗脚。
虽然各邦类似都是有这一传统式,但表达形式有较大区别。有些邦的传统式是新娘为新郎官洗脚,有些是新娘的爸爸妈妈为新郎官洗脚,还有些是让新娘自身洗脚。阿萨姆邦是通过新娘的妹妹为新郎官洗。但是最奇葩的是,在印度一些地域,新娘被需要用秀发为新郎官洗脚。
六、哈尔迪
它出现在新娘背井离乡以前的最后一刻,亲朋好友和朋友们将姜黄和别的香辛料迷糊在新娘和新郎的的身上,以清理他的肌肤并协助她们发展。在孟加拉邦,这一典礼被安排在婚礼完成后。
婚礼完成后,新娘被规定坐到新郎官的手肘下列,随后新郎官的亲人能把新郎官擦抹过的姜黄迷糊在新郎官的的身上,再从新郎官的头顶部逐渐续水,那样水就能从新郎官的身上流进新娘的的身上。听说,这样做能够抵挡恶邪的双眼。
七、改名
这也是印度大西北局部地区独有的传统式,新娘在结婚后更改她的姓名和姓式。一个新的名字是依据她和老公的综合性占星象图计算出来的,姓式与爱人的姓式同样。
此外,新娘将正中间的名字从父亲的名字改成老公的名字。这类作法不但在农村地区很广泛,在城市地域也很广泛。这种情况在近现代有所改变,新娘被准许在老公姓式的后边再加上自身的姓式,相近我国古代的张黄氏,陈刘氏等,前边是指老公的姓,后边是指老婆的姓。
八、偷鞋
在印度的婚礼现场,新娘的堂亲或者姐妹会在第一时间找机会盗走新郎官的鞋。倘若被它们成功了,新郎官就一定要因此付款保释金,要不然他只有光着脚来进行婚礼。
九、曼格苏特拉和手镯
尽管全世界大部分我国都把钻戒做为证物,但印度西北部地区新娘配戴的则是曼格苏特拉,南边大多数配戴是指手镯。还有一些地域戴的是脚环。不管是哪种,他们全是女性结婚并道别处女座的一种象征。在印度,做为完婚标识物的饰品是不能取下的,务必终身配戴。可是男士无须配戴一切的装饰品,女士也不会觉得配戴饰品是一种压力。
十、坎亚丹
Kanyadaan名字的含义由两个词构成:Kanya和Daan。如果从字面了解,这代表着将闺女送出,依据历史悠久的印度教传统式,它的意思是“童贞的礼品”或“赠送美少女”。其产生的原因有各种版本号,最多的是一种解释是印度教经文里的要求。
经文中规定了仅有家中里的大儿子或孩子,才有资质引燃为家长开展火化时的柴禾,以饶恕他的罪恶,并让她们能够快乐地进到来世。因而,在父系社会的印度教社会发展崇敬男士,抵触女士。
之后为了能更改这类情况,印度教的法师创造了坎亚丹的定义。意思就是在嫁女的情况下迎亲,是作为父亲的奖项之一,它能够免去爸爸妈妈的罪恶,可是这类闺女务必是处女,其实就是坎亚。
女儿结婚以后,父亲对女儿的职权和责任也随着转嫁到了新郎官的身上。因而,这类相近在我国的迎亲的风俗习惯,在印度也叫父亲对女儿的“出售”,父死子继。
十一、结语
你可能很好奇,我里面讲的全是新郎官新娘如何,爸爸如何,也许你禁不住要问那新娘的母亲会做什么呢?实际上在许多区域,新娘的母亲是不可以参与闺女的婚礼的,她们坚信亲眼看到婚礼的母亲会给孩子产生损害,或是妈妈有着调皮的眼睛会毁坏闺女的婚姻生活。
这便是我所知道的一些印度的看似奇葩的婚俗,从当中大家可以看出,“奇葩”的背后表露出的是印度社会发展对女士的差别化看待。大家还有知道哪些印度的婚俗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印度人结婚有怎样的奇葩风俗?
在很多家庭中,新婚夫妻的床上会铺上洁白崭新的床单。第二天要是婆婆看到床单上有落红,就是时候庆祝了。新娘的婆婆在清洗床单之前会对它进行祭拜活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