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新港东路黄埔村华佗里邮编是多少
广东省 广州市 海珠区 新港东路 黄埔村 华佗里的邮编是:510330 。
海珠区是广东省广州市辖区,位于广州市的中部,珠江的南面,广州人称其为"河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 。
华佗村哪个华佗出生的地方,河南还是安徽?生于哪个年代?
◆曹操和华佗是河南永城人
现代行政区划变更 曹操、华佗都变河南人专家最新考证发现:曹操和华佗故里均在河南长期以来,关于曹操和华佗的故里的,史书上都称是在“沛国谯郡”,即今天的安徽亳州。但在刚刚于河南永城市闭幕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2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却提出:曹操和华佗的家乡原来确属谯郡(安徽亳州)管辖,但按照现今的行政区域划分,两人的家乡已经被划在河南省境内。
◆曹操的家乡在今天的永城市新桥乡
河南省永城市往南14公里的新桥乡政府北侧,有一条浍河,在今天的浍河附近,古时有一个亭子名费(音同毕)亭,所以这里原来叫费亭集,因河上有一石桥,费亭集又名费桥集。清光绪24年,河上增修了一座砖桥——新桥,所以渐称新桥集。
永城市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继彪告诉记者,如今,新桥乡的老年人仍称自己所在的乡为“费集”或“费桥集”。东汉时曹操的祖父曹腾曾被封为费亭侯,这里就是他的封地。清《永城县志·古迹志》中记载:“费亭,在城南费桥集。汉建和元年封中常侍、沛国曹腾为侯国,此城即其食邑。”
曹操曾在他的著名散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亳州往东二三十里即进入河南永城境内,所以曹操文中所说的“谯东五十里”,即其老家费亭所在地。
8月18日,记者来到永城市新桥乡浍河岸边,虽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风雨雨,但大桥东边的曹操点将台旧址依然清晰可辨,其夯土层与旁边的自然土层明显不同。陪同的永城市汉文化研究会另一位副会长曹长春介绍,在大桥的西边,南北两岸有两个村庄分别叫前营和后营,传说是以前曹操的两个兵营驻扎地。
◆华佗故里在永城市龙岗乡华佗村
据原来的亳县老县志记载,同为“沛国谯郡人”的神医华佗的故里就在城东北45里处,而今天从亳州往东北行23公里,即来到了河南省永城市龙岗乡华佗村,所以这里确定就是华佗的故里,它原本属于安徽亳州,1952年,连同整个永城一起被划归了河南省。
华佗村原来建有占地几十亩的华佗庙,但不幸在文革期间被拆毁,记者8月18日在该村仅见到一块破裂的方砖,华佗庙旧址上已盖起了民房。但该村野生的蔓陀罗却依然很生长得很好,这种植物具有镇痛、麻醉等作用,相传是华佗配制麻沸散的原料。而该村关于华佗医病的各种传说,更是多不胜数。
◆专家声音:应按照行政区域变化还原历史真实
对于曹操和华佗故里如今均在河南境内的说法,参加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年会的大多数专家给予了肯定。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原副会长朱绍侯教授说,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曹操和华佗的故里此前属于安徽亳州固然不错,但既然行政区域发生了变化,现在划给了河南,那么就应该尊重现实,所以今后可以认为曹操和华佗就是河南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专家熊铁基也认为,由于区域划分和发现新证据等原因,推翻过去的结论是很正常的,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不断向前发展的。
来自安徽省的专家又是怎么看的呢?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陈立柱表示,“曹操和华佗的故里今属河南”这个观点很新颖,特别是“谯东五十里即属河南”这样的论据,有一定的价值。
◆亳州历史沿革及古代所辖范围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秦置谯县,西汉时,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拆沛国之一部置谯郡,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
1993年黄山书社出版的《亳州市志》记载:“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亳州为谯郡,谯县与谷阳、城父、山桑、临涣、永城、酂为其属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谯郡为亳州”“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亳州所辖8个县(谯、临涣、酂、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其中的“酂”,就是今天的永城市酂城镇和酂阳乡一带,“永城”仍是今天的河南永城市。1952年,原属安徽的永城划归河南,位于永城的曹操和华佗故里也一并列入河南省的管辖范围
阜南县张寨镇华佗庙是不是历史名医华佗
华佗庙位于福建漳州市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湘桥村,华佗庙属土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面向九十九湾,占地约一亩,有主殿和侧室,分二进,中有天井,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进有廊连接。主殿祀奉神医华佗,左右墙上分别写着“忠孝”、“廉节”行书大字,相传是明末抗清英雄、大书法家黄道周所书。
华佗墓位于河南省许昌城北16公里苏桥村南石梁河西岸,墓高5米,青砖花墙环绕,呈六边形,占地360平方米。墓呈园形。“汉神医华公墓”碑立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佗学术研讨会”,镌立“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佗之墓”石碑一通,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于1988年里一通碑。华佗,名,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杰出的医学家,被誉为神医,精通内、外、儿、妇、针灸等科,特别擅长外科,首创世界手术麻醉药“麻沸散”。曹操闻其名征召华佗来许,辟为侍医,著有医书《青囊经》等。
华佗为东汉末期的一代神医,开辟了"麻沸散"给人做手术的先例,创造了“五禽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而华佗苑则是体现一代神医华佗的载体。处于待开发状态。计划占地300亩,以神医华佗为载体,在"医"和"药"两字上做文章,并建立园林区、百草区和中草药批发市场,颇具汉代风格的华佗医倌,尽现一代神医的医风、医德景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